Ⅰ 股價下跌成交量反而增加
沒聽說有放量下跌這回事嗎。有時候是莊家吸籌,有時候是莊家跑路
Ⅱ 為什麼掛單量上千手而,而成交量才幾手或幾十手,這是什麼原因
主力用掛單來嚇唬或者誘引散戶,買入或者賣出 。成都朋友加ID
Ⅲ 股票成交量紅綠顏色,分別代表了什麼意思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價也上漲非常快,很多人也意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股票市場也迎來了更多人的投資和重視。在股票里成交量就是股票買賣人所達成的交易數量,在股市的成交成交量里,會有不同的顏色,而紅色就代表的是買盤的成交量,綠色則是賣盤的成交量。
股票市場變化很大,有的人憑著自己獨到的眼光和炒股經驗在股市裡小賺了一筆,但也有的人因為經驗不足,沒有選到優質股,導致自己在股票市場損失慘重。所以希望大家在炒股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分析行情的走勢,多看看新聞和有經驗的股民討論。像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因為經濟情況的問題,還是要慎重考慮再進入股票市場。
Ⅳ 什麼是A股,B股,H股還有什麼股我們老百姓可以買什麼股
A股
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B股
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其中,滬市B股需要用美金才能交易;深市B股必須用港幣交易。
H股
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S股
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N股
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我們一般只買A股
Ⅳ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還有哪些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有:
理財方式之一,定期存款
風險極小,收益極小。存款很簡單,人們也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每月存五百塊在銀行,五年下來,也是不小的一筆存款哦。雖然,年利率才三點多,但風險為零。當然,簡單的存款,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說,十二期存單理財法,能夠將利息最大化。
理財方式之二,理財產品和信託
風險小,收益比定存要高。理財產品是目前銀行短期集資的方式,只要在銀行開通理財帳戶,就可以購買到年利率在四到六個點左右的產品,對於有閑錢又不太想動腦筋理財的人,是不錯的選擇,但這個理財產品的起點是五萬塊,門檻還是有點高。理財產品有六個月到一年的,一般是根據加息的情況判斷,如果國家加息就買短,如果降息就買長。信託起點就高了,一般在一百萬以上,是有專門的信託人負責管理,收益還是不錯。
理財方式之三,基金
基金分很多類,有貨幣基金,股票基金等等,一般來說,貨幣基金低風險,基本上不虧,而且流動性高,隨時可以贖回,一般較受老百姓喜歡,但收益不高。年利率在三至五個點之間。股票基金收益高些,但風險也大,但如果拿的時間足夠長,一般來說風險也為零。
理財方式之四,國債
國債是一種中長期的投資方式,有由國家托底,絕對的安全。收益也不錯,不過一年國債和三年國債不建議去購買和存銀行差不多,一般來說購買五年國債是比較劃算的。不過,購買國債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國家加息了,你買就虧了,所以,你也要有個一判斷,不過,五年國債也不好買,基本上一上市就賣光了。
理財方式之五,保險
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以防範風險為主,不強調收益的一種理財方式。其實,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好。保險的種類也多,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甚至還有分紅保險,但如果你要投保險,最好是研究好,因為,現在的業務員往往口吐蓮花,太會忽悠人了。
理財方式之六,股票
炒股風險與收益並存,收益高,有些人一年可以賺一倍,但風險也大有的人可能把本錢都虧沒了。雖然,進入的門檻很低,但技術要求挺高,所以,如果選擇這種理財方式,一定要去學會分析相關的知識,不要盲目購買。
注意:每種理財方式各有特點,需要好好研究,而且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有一夜暴富的念頭。
Ⅵ 在股市裡面如果你賺了一百萬那是不是就有人虧了一百萬
是的,股票本身並無價值,雖然股票也像商品那樣在市場上流通,但其價格的多少與其所代表的資本的價值無關。
股票的價格只有在進入股票市場後才表現出來,股票在市場上流通的價格與其票面金額不同,票面金額只是股票持有人參與紅利分配的依據,不等於其本身所代表的真實資本價值,也不是股票價格的基礎。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有可能高於其票面金額,也有可能低於其票面金額。股票在股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是由股票的預期收益、市場利息率以及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但即使這樣,如果沒有股票市場,無論預期收益如何,市場利率有多大的變化,也不會對股票價格造成影響。所以說,股票市場具有賦予股票價格的職能。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時間;有一定的上市規模,以每家公司一段時期內的平均可流通股市值和平均總市值作為衡量標准;交易活躍,以每家公司一段時期內的總成交金額和換手率作為衡量標准。
根據以上標准,再結合下列各項因素評選出成分股:公司股票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市盈率,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所屬行業的發展前景,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記錄、發展前景及管理素質等,公司的地區、板塊代表性等。
Ⅶ 機構,游資,散戶的區別
機構選擇行業:機構運作個股一般情況下是周期股、藍籌股、白馬股、政策導向個股,當然也有例外會玩題材股比如重組題材!
游資運作個股:通常是盤子較小有一定題材的個股,題材可以有預高送轉、高送轉填權、產品漲價、業績預增、次新新開板、政策突發利好、區域性等等!且游資做股票經常出人意料,往往不被認可的成了龍頭個股,源於容易收集籌碼,然後游資通常不做機構持股比例較大的個股,容易被坑!
散戶往往希望自己買入的股票能夠短期內大幅上漲甚至翻倍,散戶多是短線客,今買明賣或持倉5天左右是家常便飯,散戶無非重復著買入—上漲—賣出的過程,全部倉位都承載著盈利任務。散戶易被熱點牽著鼻子走,或者乾脆哪個感覺好選哪個,隨意性很大。散戶選股是根據自身經驗或是沖動買入看好的股票。
Ⅷ 請問現在中國老百姓的資產大概都有多少,平均來說大概有多少求大神幫助
你看看這對你有沒有幫助? 一、我國儲蓄屢創新高 近10年間,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數次調整儲蓄利率。盡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國的居民儲蓄率卻節節攀升,每年以0.5個百分點的速度一路高漲。 2006年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05年12月末,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突破14萬億元,達到141050.99億元。數據顯示,05年12月末,我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8.72萬億元,同比增長18.95%。 這是05年一年內,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連續跨越的第三個萬億元大關。05年1月,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突破12萬億元,5月份即突破13萬億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其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儲蓄存款持續增長階段(1978年到1988年)。這一階段儲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長30%以上。 2.儲蓄存款高速增長階段(1989年到1996年)。這一階段在基數已經較大的情況下,儲蓄存款余額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的年均增長率達到31.6%。 3.儲蓄存款減速增長階段(1997年到2000年)。這一階段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繼續增長,但儲蓄存款余額的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增長率從94年的41.5%,一直下滑到98年、99年、00年的15.4%、11.6%、7.9%。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負值。 4.儲蓄存款恢復性增長階段(2001年至今)。這一階段居民儲蓄資金經過99年下半年和00年明顯分流之後,01年居民儲蓄分流明顯減緩,儲蓄存款增長速度重新加快,定期儲蓄佔比提高,存款的穩定性有所增強。 二、儲蓄存款余額屢創新高伴隨著消費率的持續走低 人民幣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經突破14萬億元,創造了歷史新高。儲蓄存款的不斷增多,對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因為總體上老百姓可支配的資金越來越多了。而在儲蓄額不斷攀升的同時,居民最終消費率卻在連年下降。數字顯示,近5年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持續走低,分別為61.1%、59.8%、58.2%、55.5%、53.9%。十年來,我國最終消費率平均為59.5%,比世界平均消費率低近20個百分點。 從儲蓄反映出來的越來越富裕的中國人卻與最終消費率的連年下降相伴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消費信心缺乏 消費信心用來概括影響居民消費的各種因素的總合,這些因素包括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經濟發展情況、居民收入增長率、人口年齡結構以及文化背景等。缺乏消費信心是致使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持續低下的原因之一。 首先,經濟體制改革的縱深發展使得消費者對未來收入支出的不確定性增強。近年來,我國體制改革向縱深進展,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住房、教育、醫療等制度的改革。雖然這些改革措施從長遠看有利於經濟發展,但從短期看,居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預期提高。消費信心的缺乏,使得老百姓在考慮收入的支配時,預防意識明顯增強。 其次,我國目前的人口結構特徵使得總體上表現出來的社會總體消費信心不高。一般來說,低齡及高齡兩個年齡段的人口對儲蓄的貢獻小於中青年齡段,因為除了收入上具有優勢以外,中青年還要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壓力,因而消費信心減弱,儲蓄動機增強。我國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齡水平正處在對儲蓄貢獻最高的時段。 最後,消費環境的不夠透明、不夠規范也降低了人們的消費慾望。儲蓄率居高不下,而消費支出卻沒有同比增長。除了提高收入,讓老百姓手中有更多的錢外,排除非收入制約因素對刺激消費同樣重要。非收入制約因素包括行業壟斷、商業欺詐、信息不對稱、流通存在問題、產品不對路、供給質量不高、服務不到位等。 2.住房、教育、醫療負擔沉重 眾多研究和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在住房、教育和醫療方面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比較高。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5年社會藍皮書》中的調查顯示,子女教育費用、養老、住房排在居民總消費的前三位;而人民銀行04年第四季度關於「儲蓄目的」的調查也顯示,居民儲蓄的目的依次是「攢教育費」、「養老」、「買房裝修」。住房、教育、醫療方面的負擔使得我國居民以支付這些支出為目的的儲蓄意願很高。 首先,近年來教育費用的持續攀升大大強化了居民的儲蓄願望,影響了城鄉居民家庭的消費傾向。例如,據常州市城調隊05年的抽樣資料,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19年共需投入基礎教育費用約13.1萬元,比1999年的測算增加了5.1萬元。 其次,不斷上漲的房價已經超過了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例如,目前在杭州、寧波和溫州的市區,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價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大大超過了國際認定的發展中國家一般在4倍至6倍的標准。 最後,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80%以上的勞動者沒有基本養老保險,85%以上的城鄉居民沒有醫療保險。在群眾看病貴、葯品價格高等體制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之前,居民消費意願必然受到抑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燕生 凡是有後顧之憂的人,薪水無論多少,都不敢亂花,因為父母妻兒不一定都有穩定的收入,醫療費用上、子女教育開支龐大以及養老制度不明朗。 3.消費主力軍掌握的財富和儲蓄存款余額相對較少 一方面,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經突破14萬億元,相對於我國13億人口來說,人均擁有的存款超過了1萬元;但另一方面,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數也在不斷上升,目前已經達到0.447,已明顯高於國際上收入貧富差距0.4的警戒線。這表明,不斷遞增的財富儲蓄存款余額並不是平均分配給每一個百姓。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郭國慶 受城鄉人口比重和收入差距的影響,中國儲戶結構與收入不對稱。人數最多的中小儲戶,擁有的存款並不多。因此,真正需要消費的人,口袋裡沒有足夠的錢;而真正有錢的人,他們考慮的是如何使用現有資本使財富增長,而不是先把手中的這桶金消費掉。 據分析,貧富差距過大是導致銀行儲蓄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根據經濟學的普遍規律,當個人財富達到一定程度時,其消費量將停止增長,而投資、儲蓄在個人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將大幅增長。具體來說,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三個階層對儲蓄、消費、投資的行為有較大差別。對高收入階層來說,收入中用於日常消費的開支比例很小,更多的錢是用來投資的。在我國,由於投資渠道狹窄,一些人就只能選擇將錢存在銀行里。對於中等收入階層,日常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程度已經很高了,而新的享受性消費熱點尚未形成,加之高房價高教育費用等壓力,這部分人的存款傾向增加。而低收入者由於許多方面都得不到相應的社會保障,即使有錢也盡量節約消費。 因此,要降低目前的高儲蓄率,單純從刺激居民的消費需求方面著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增加社會的總體收入水平,並且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降低貧富差距。 4.投資機會,特別是金融投資渠道缺乏 從全球經濟角度而言,我國居民儲蓄率明顯偏高,長期以來一直保持在40%左右,遠遠高於世界25%左右的一般水平。這其中除了我國所具有的儲蓄傳統外,把僅有的一點閑錢存到銀行成為許多居民不得已而為之的理財方式。 中國人民銀行上月公布的05年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也印證了目前我國城鎮居民面臨的儲蓄「兩難境地」:一方面大多數居民對利率水平的認可度降低,認為存錢的意義不大;另一方面,由於其他投資渠道不暢通,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不得不選擇繼續把更多的錢存入銀行。 調查表明,有62.1%的居民認為存款利率低,較上季提高2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認為「更多儲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數佔比為39.5%,較上季提高1.6個百分點,這一比例達到近兩年的次高水平。 可以想像,在對利率水平認可度有所降低的前提下仍然追捧儲蓄存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目前投資渠道匱乏。而股市低迷不振,房市面臨調控,以上兩渠道分流儲蓄能力減弱,又進一步帶來居民儲蓄保持較快增長、十餘萬億元資金以存款方式保存在銀行的結果。 首先,股市長期低迷已使越來越多的居民缺乏投資渠道和投資熱情。我國資本市場形成資本的質量不高,投資者從上市公司獲得回報少得可憐,這使得我國直接融資市場無法有效分流居民龐大的儲蓄資金。 統計顯示,1993年至2003年11年間,上市公司分紅比例最低的為1997年的23%,最高的2001年也僅為56.5%。每年平均有65%的上市公司沒有給予投資者任何回報。截至03年,連續三年派發現金紅利的上市公司只有244家,其中只有85家上市公司的稅後股息率超過國內1年期的定期存款稅後利率。 投資股票收益低的現象使得投資者根本無從分享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的成果,更令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喪失殆盡。央行05年四季度的調查表明,只有5.1%的居民認為「投資股票最合算」。 其次,投資房地產在面臨宏觀調控的情況下,持幣觀望比例增加。在股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投資房地產一度是近年來部分居民認為「更為安全」的主要投資渠道。但05年下半年以來,受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我國部分地區住宅價格增幅開始放緩,成交量大幅下降,原本有購房意願的部分居民和投資者開始持幣觀望。央行05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稱,在房地產價格波動劇烈的上海,「未來三個月准備購房」的居民人數比例僅為7.3%,較上季下降3.7個百分點,創歷史最低,居民購房觀望氣氛濃厚。與之相對應的,05年三季度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大幅增加。央行數據顯示,05年三季度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速由二季度的平均16%上升至17.5%,最高月份達到18.1%,增幅月環比也由二季度的平均相差0.3個百分點翻番至三季度的0.6個百分點。據分析,三季度居民儲蓄意願被再次激發,除了此次匯率改革人民幣升值2%令居民對人民幣信心增強這一因素外,與房地產宏觀調控措施有效抑制了住房投資性需求,當前居民消費意願和購房意願回落關系密切。 最後,近年來新興的理財投資由於缺乏誠信制度和相應的規范,始終未能成為居民重要投資渠道。雖然理財熱在各城市興起,部分居民也開始嘗試以購買保險等理財產品作為投資方式,但由於這一新興市場缺乏規范,產品過分宣傳投資效應,加之一些代理商在推銷中的違規行為,導致這一市場正在面臨誠信危機,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望而卻步。 綜上所述,其他金融投資渠道的不景氣和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居民手中的閑置資金集中湧向了銀行,形成了儲蓄存款。 三、高儲蓄率對我國經濟的貢獻與危害 近20多年中,我國儲蓄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儲蓄率大體維持在38%至40%左右,而同期儲蓄率同樣較高的日本、韓國,其儲蓄率則處於31%至32%左右。 高儲蓄率帶對我國經濟發展既有好處也有危害,這都與中國不同時期的具體國情有關。 1.高儲蓄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 首先,改革開放以來,高儲蓄率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充足資金來源,是支持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其次,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保證了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增強了銀行的穩定性。從銀行角度而言,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背負大量不良資產的同時還能正常運轉,其原因也在於儲蓄率居高不下,銀行有源源不斷的社會資金流入。當前銀行已有和已剝離尚未處理的不良資產、證券和非證券資產損失、保險業的投資損失和利差損失等積累的數額巨大,很難消化,如果不是高儲蓄率的支撐,金融的運行和平衡就將被打破。 最後,高儲蓄率伴隨著高投資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顯著。最近10年間,中國以遠高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投資率,實現經濟高速增長,最根本原因在於高投資是以充分的國內儲蓄為保障。儲蓄是投資的來源,有了充足的資金供給,加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很高,存在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在外部條件上形成了投資率上漲的壓力。而投資正是我國經濟近幾年實現高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14萬億的居民儲蓄余額,意味著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有能力儲蓄更多,這是看得到的財富。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鄭京平 從長期增長因素看,高儲蓄率、高投資率以及比較旺盛的市場需求,還有充裕的勞動力,仍可以保持我國經濟繼續較快增長。 2.高儲蓄率對我國經濟的危害 事物都是兩面性的,儲蓄率居高不下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最近幾年,在宏觀經濟總體形勢的影響下,高儲蓄率帶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我國過高的儲蓄率值得擔憂,不希望這種現象再繼續下去。 首先,儲蓄的高增長加大了銀行的壓力,極易形成和加劇銀行的系統性風險。由於目前我國金融改革還沒有到位,金融市場規模偏小,投資渠道狹窄,銀行除了貸款給企業,很少有其他渠道來消化存款。儲蓄轉化投資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導致銀行業的風險累積。 其次,儲蓄的高增長使我國形成了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格局,而債券和股票市場等直接融資卻發展總體滯後,導致間接融資比例過大。結果企業融資高度依賴於銀行體系,銀行承擔了一些本應由金融市場承擔的風險,金融風險向銀行業集中。 最後,我國經濟中存在的投資率過高、較多依賴出口、消費率偏低等問題的根本原因,也在於我國的儲蓄率過高。有關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投資增長27.8%,依然保持高位。而過去幾年,我國的儲蓄率一直佔到GDP的45%左右,這就意味著還有很大的資金等待投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 范劍平 高儲蓄率必然導致高投資率,也就造成了產能過剩的局面,而我國連續多年高增長的投資依然無法完全吸收過高的儲蓄率,而高投資率所形成的產能又不能被國內消費吸納,這就形成了我國對外貿易順差較大,而國內需求相對不足的局面。 四、降低儲蓄率、擴大內需是保持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任務和重要手段之一 綜合上文論述,高儲蓄率對我國經濟既有貢獻,也有危害。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在時間上來看,貢獻更多地來自於過去,危害更多影響到未來;從性質上來看,貢獻更多地指向我們應該竭力避免和改變的方面,危害主要針對我們要追求的方面。也就是說,我們經濟發脹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讓這種貢獻無的放矢。這樣,就目前的時間點和經濟形勢來講,高儲蓄率的危害成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為了保持我國經濟在未來長期穩定的增長,降低儲蓄率、擴大內需是不僅是重要任務,也是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