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收益如何計算
股票收益是指收益占投資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收益率=(股息+賣出價格-買進價格)/買進價格×100%
比如一位獲得收入收益的投資者,花8000元買進1000股某公司股票,一年中分得股息800元(每股0.8元),則:
收益率=(800+0-0)/8000×100%=10%
又如一位獲得資本得利的投資者,一年中經過多過進,賣出,買進共30000元,賣出共45000元,則:
收益率=(0+45000-30000)/30000×100%=50%
如某位投資者系收入收益與資本得利兼得者,他花6000元買進某公司股票1000股,一年內分得股息400元(每股0.4元),一年後以每股8.5元賣出,共賣得8500元,則:收益率=(400+8500-6000)/6000×100%=48%
任何一項投資,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就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獲利越多,收益率越低獲利越少。投資者正是通過收益率的對比,來選擇最有利的投資方式的。
『貳』 融資炒股利息怎麼算呢
融資炒股的利息是多少?現階段大部分的融資平台,在2018年和2019年用戶支付的融資年化利率在6.5%-8.6%上下。假如融資金額是一萬的話,依照最多的標准計算出來,一天必須支付的利息是2.39元,單天看上去不算高。可是假如資產較為多,時間較為長的狀況下,客戶支付的利息還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的。
例如融資的額度是10萬元,那麼一天必須支付的利息就是23.9元,20萬資產的話一天就必須支付47.6元了。
這是以好的方面去考量的,基本取決於融資炒股賺錢了,那假如從不太好的方面去考量的話,大家在操作了融資炒股以後,沒有達到預估目地,然後虧本了。這樣的情況下來看這個利息方面的支付毫無疑問是失敗了。
簡單的算一下假如融資十萬的話,投資者一年支付的利息是多少錢呢?之前已經說融資10萬的話一天必須支付的利息是23.9元,那一年必須支付的費用就是23.9乘以365天所得,計算下來就是8723.5元的利息了,也不少了。
但是大家在操作融資炒股的時候並非每日都必須支付利息的。融資金額是用一天算一天的,並且買進當日是不算利息的,例如大家在國慶放假以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買進股票的,也就是說在9月30日當天買入的話,起息的時間是以10月8日開始計算的,中間這些天是不扣除大家的融資利息的。
『叄』 股票融資買入未成交是否計算利息
股票融資買入未成交不計算利息。融資的當天買入股票做的是平倉的也是不會收取利息費用,只有融資過夜才會產生利息費用的。
但是在周五的交易時間內,已經通過賣券還款或者現金還款償還了負債。那麼周六日就不會產生利息。也就不會計息了。如果沒有進行償還,那麼周六日還是要計息的。
券商融資的資金利息是按自然日定的,不是按工作日定的,所以節假日都會收利息。融資融券業務的傭金和利率可以做到非常低的水平。
融資融券利息是按年化利率以及資金的實際佔用天數收取,按日計提,按月扣收;不同證券公司還會根據資金量大小給予不同利率水平的優惠。
(3)融資買賣股票的收益計算擴展閱讀:
融資融券三大規則:
裸賣空是指賣空者在本身不持有股票,也沒有借入股票,只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並在規定的T+3時間內借入股票並交付給買入者。
這種賣空形式稱為裸賣空,如果在結算日賣空者未能按時借入股票並交付給買入者,那麼這被稱為交付失敗,但交付失敗並非違法,即使交付失敗,此項交易依然會被繼續下去,直至交付完成。
報升規則,又稱為上漲拋空,即賣空的價格必須高於最新的成交價,該項規則起初是為了防止金融危機中的空頭打壓導致暴跌。
我國報升規則:融券賣出的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該證券的最近成交價;當天還沒有產生成交的,其申報價格不得低於前收盤價。低於上述價格的申報為無效申報。
信用保證金有初始最低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投資者在開立證券信用交易賬戶時,須存入初始保證金。
『肆』 融資融券 和期貨 計算收益的方式的區別
這個主要的區別在於融資融券保證和期貨合約保證金的區別。
期貨是保證金必須是實打實的現金。所以它是計算比較簡單,直接是合約的收益率*杠桿
而融資融券的保證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股票,債券,僅做為一個抵押品。而這部分抵押品你是可以自由買賣的,現金可以買股票,債券,股票,債券可以賣出,只是買賣之後要重新計算保證金,因為不同抵押品折算成保證金的比例是不一樣的。
所以無法計算融資融券的單獨收益率,因為它的成本很難明確確定,各個券商可以有不同的計算規則 ,大家只是把融資融券當作一個額外的投資手段,然後針對客戶帳戶計算一個總的收益率。
『伍』 融資買入股票虧了怎麼算
你好,融資買入股票前簽署的合同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陸』 股票收益怎麼算
首先你的成本包括買賣需要支出的手續費和稅,目前,一般證券公司的網路交易手續費會低一些,電話委託和櫃台委託基本是一樣的,目前0.2%,它是根據交易的成交金額計算的。譬如:你買某股票,其成交價格是10元/股,你買到了1000股,那麼你需要交的手續費是1000*10*0.2%=20元(注意不包括印花稅);第二天股價上漲了,你以10.5元賣出,那麼你要交的手續費為1000*10.5*0.2%=21元(同樣不包括印花稅)。此外,交易時還要交印花稅,目前是0.1%,計算方法同手續費。也就是說,你買入是實際交的總金額是10030元,而你賣時實際得到的總金額是10500-31.5=10468.5元,這樣你的凈收入就是438.5元。另外還有些小的成本,譬如上海每千股交易手1元的過戶費等。
在明確了所有的交易費用後,計算交易的收益就是:
收益=(賣出的收入-賣出交納的交易費用和稅金等)-(買入的本金+交易的手續費稅等費用)。
所謂買入、賣出的收入、本金,就是你的買、賣單位價格乘以買賣的股數。
收益率=收益/(買入的本金+交易的手續費稅等費用)。
當然在公司分紅的時候,還要加上分到你手的實際收入。
所以股票的投資收益是交易收益和分紅收益兩個部分組成的。
『柒』 融資融券後,如何計算收益
融資融券,又稱信用,分為融資和融券。
通俗的說,融資就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證券借入資金用於證券買入,並在約定的期限內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投資者向證券融資買進證券稱為「買多」;
融券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證券借入證券賣出,在約定的期限內,買入相同數量和品種的證券歸還券商並支付相應的融券費用;投資者向證券融券賣出稱為「賣空」。
總體來說,融資融券關鍵在於一個「融」字,有「融」投資者就必須提供一定的擔保和支付一定的費用,並在約定期內歸還的資金或證券。
融資融券利息收取方式:
1、目前融資融券有兩項手續費:一是利息,全國統一,融資年息8.6%,融券年息10.6%,融一天的話除以360,以此類推。二是傭金,這個各個證券不同,有的是萬8,有的是和原來帳戶傭金一樣,具體可和客戶經理溝通下。
融資利息=實際使用資金金額×使用天數×融資年利率/360。
融券費用=實際使用證券金額×使用天數×融券年費率/360。
實際使用證券金額=實際使用證券數量×賣出成交價格。
實際使用天數按自然日天數計算,算頭不算尾,不足一天的按一天計算。即T日實際使用開始收取,還款當日不收取;過程中T+0使用融資融券額度的,按照其所使用額度收取一天的利息或費用。
『捌』 融資買進兩支股票,賣出一隻,資金怎麼算
融資買入股票後,賣出時可以選擇擔保物賣出,這時賣出所得資金優先償還該股票的融資負債,償還負債後的剩餘資金,可以自行安排用途。
也可以選擇,賣券還款,這時賣出所得資金優先償還該股票的融資負債,償還負債後的剩餘資金,再由系統自己安排償還其他股票的融資負債,償還整個賬戶全部負債後的剩餘,可以自行安排用途。
如果沒什麼特別要求,個人選擇賣出股票時,一般都會選擇「擔保物賣出」,賣出後再詳細計劃資金使用。資金可以選擇手動償還其他負債,也可以暫時不用閑置,也可以把資金轉出信用賬戶。
直接賣出就是「擔保物賣出」,會自動還款。如果是虧損賣出,肯定不夠償還全部款項。未還部分就需要手動償還了。
在「查詢」里選擇色融資融券合約明細,可以看到所有的融資融券交易。在其他功能里,可以看到自己尚未償還的全部合約,包括數額和日期在內。
擔保物賣出,如果虧損了,不夠還款,虧損的部分如果沒有手動還款的話,計算利息是按融資開倉時的金額算的 還是按未償還的金額算的,我交易記錄里看到還款了,可是查詢未平倉合約裡面顯示還在呀
沒有手動還款,剩餘負債按照未償還金額計息。平倉合約的變動需要到系統清算完成後,才能顯示當天的最新結果。
沒必要單筆查看每個合約,看賬戶的負債總量即可。那個是實時變動的。只要你的負債變動,裡面會立刻顯示出來。
不管你賣出股票償還負債,還是手動用其他資金償還負債,那個合約負債總額會立即顯示變動。
融資融券當天融資買入的股票,可以用直接還券歸還融券的負債,
實際歸還是在晚上清算,所以當時額度沒有釋放
可以以這種方式當日T+0,實現止損或者保盈
『玖』 股票的收益怎麼計算
票投資百收益的計算一般與銀行的存款、理財計算差不多,都是按季度、年來計算的,而不僅僅是按當天股票波動來計算的。股票投資收益率度公式:投資利潤率=年平均利潤總額/投資總額*100%,其中年平均利潤總額=年均產品收入-年均總成本-年均銷售稅金及附加,比如,小王,用100萬炒股,一年下來,平均利潤為20萬,那麼,他的投資利率=20/100*100%=20%。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版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權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