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是什麼意思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譯為現代白話就是: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滔滔江水流向廣闊的莽原。
《渡荊門送別》,是詩人離別家鄉蜀地漫遊,到達荊門時所作。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全境以山地為主,東南接江漢平原。此句描寫大江流眼界也隨之開闊起來。
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到荊門山時,地勢已經漸趨平緩,崇山峻嶺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盪盪的長江水,奔湧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詩人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山隨平野盡」,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一個「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境界高遠。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
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貳』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為什麼這么像是化用的嗎
兩首詩是不存在化用的,只是用詞有些相似,表達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渡荊門送別》中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頷聯中的「隨」和「入」字用得好,一個「隨」字化靜為動(或「以動寫靜」),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一個「入」字形象生動,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
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因此,這里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
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盪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靠的凄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十分動人。
(2)江入大荒流擴展閱讀:
1、《旅夜書懷》創作背景
日本的中國文學研究專家松原朗先生認為,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應該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在春天,二是在廣闊的平野之中,三是在漂泊於大江上的船里。同時滿足這三條的,有如下兩個時間:一是大歷三年(768)春天,杜甫離開夔州,穿過三峽後,向江陵(今屬湖北)航行時。
大歷四年或五年春天,漂泊在湘江上時。長江貫流的湖北江漢平原,和湘江沿岸的湖南平野,都能與「星垂平野闊」所描繪的空間相應。但杜詩提及「大江」的二十多例子里,一個指湘江的也找不到。所以,將這個事實和「細草」的春意,「星垂平野闊」的平野綜合考慮的話,《旅夜書懷》詩的寫作時期有可能為大歷三年春。
2、《渡荊門送別》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在學術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二說作於開元十三年(725年),三說作於開元十四年(726年)。根據郁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辭親遠游。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准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叄』 使至塞上中 江入大荒流 「大荒流」的意思
你確定這句出自《使至塞上》,我怎麼記得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大荒流是指廣闊無際的原野
『肆』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翻譯
一、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翻譯: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二、出處:唐代李白《渡荊門送別》
三、原文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四、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一、賞析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此詩由寫遠游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
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像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游、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二、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在學術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二說作於開元十三年(725年),三說作於開元十四年(726年)。
根據郁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辭親遠游。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
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准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伍』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賞析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在這一聯,短短十個字,作者描繪了四種景象:起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每一種景象都是那樣的闊大,讓人窮盡目光,思接千里。這句的意思是山隨著低平的原野的出現而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描寫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用流動的視角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視線中一點點地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畫出了一副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其中「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原文:
渡荊門送別
【作者】李白【朝代】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5)江入大荒流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確定,具體有三種說法:一說作於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說作於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說作於726年(開元十四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
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陸』 江入大荒流的上句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渡荊門送別》中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頷聯中的「隨」和「入」字用得好,一個「隨」字化靜為動(或「以動寫靜」),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一個「入」字形象生動,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
『柒』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和「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兩句的作者及全文
1、《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
原文: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2、《旅夜書懷》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
原文: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1、《渡荊門送別》此詩由寫遠游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像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游、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
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里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2、《旅夜書懷》這首詩既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首聯寫江夜近景,刻畫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頷聯寫遠景,雄渾闊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廣闊,『「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氣勢,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
頸聯正話反說,抒發休官的憂憤。詩人的名聲因文章而顯赫,告病辭官,皆是由於遠大的政治抱負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尾聯詩人以沙鷗自比,轉徙江湖,聲聲哀嘆,感人至深。
全詩前二聯寫點明「旅夜」,後二聯緊扣「書懷」,景中有情,融情於景,內容深刻,格調清麗,結構謹嚴,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
『捌』 江入大荒流
遠處的大地
『玖』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是什麼意思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譯為現代白話就是: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滔滔江水流向廣闊的莽原。
《渡荊門送別》,是詩人離別家鄉蜀地漫遊,到達荊門時所作。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全境以山地為主,東南接江漢平原。此句描寫大江流眼界也隨之開闊起來。
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到荊門山時,地勢已經漸趨平緩,崇山峻嶺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盪盪的長江水,奔湧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詩人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山隨平野盡」,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一個「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境界高遠。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
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