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真實歷史中鰲拜是怎樣死的
一、老死於囚牢中。
鰲拜後半生則操握、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康熙又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
鰲拜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以戰功封公爵,是清朝三代元勛,因為鰲拜的官職是少保,所以叫他鰲少保。
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康熙於是布置逮捕鰲拜事宜。等到鰲拜入宮,康熙一聲令下,侍衛們一擁而上,鰲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康熙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鰲拜。大臣們審實後,宣布鰲拜30條罪狀,應處以革職、立斬。
康熙念及鰲拜資深年久,屢立戰功,且無篡弒之跡,遂對他寬大處理,免死禁錮。其黨羽或死或革。不久,鰲拜就在禁所死去,卒於康熙八年(1669)。
二、人物簡介:
鰲拜(?—1669年,滿語:Oboi),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生年不可考,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晚年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後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他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
參考鏈接:
網頁鏈接
Ⅱ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對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為何被康熙除掉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其實是一個大功臣,而且還是兩任皇帝的心腹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很多權傾朝野的權臣最後都是因為貪戀於權勢,而導致了自己最終的滅亡,提到這樣的權臣,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宇文護啦,趙高啦,鰲拜啦等等的,所以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權臣就是清朝時期的大權臣鰲拜了,在很多的影視劇中,鰲拜的人物形象都是一個非常張狂,非常傲慢的人物形象,比如說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鰲拜的人物形象就是非常的霸道的,其實在歷史的記載中鰲拜也確確實實是一個這樣的人。
於是朝堂之上的大事小情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鰲拜的身上,所以也不能說是鰲拜專權,鰲拜雖然掌握著大權,但其實鰲拜在康熙皇帝親政以前,一直都將國家治理的很好,國家的發展還是非常的穩定的並沒有任何戰亂的發生,而鰲拜最後的敗北,其實就是因為鰲拜的性格有些太風揚跋扈,太剛直了,又因鰲拜遇到的君主是康熙皇帝,所以自然而然就會被革職的。
Ⅲ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鰲拜既是一個功臣,也是一個忠臣。
提到鰲拜,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電視熒幕上那一次次的登台亮相,每次都是鬍子拉碴、怒目圓睜,目中無人和囂張跋扈的形象,簡直是深入人心,沁入骨髓。
尤其是康熙皇帝智擒鰲拜的那一幕,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耳熟能詳,各個影視作品打著滾兒的演繹了一遍又一遍,《康熙王朝》、《鹿鼎記》、《於成龍》等等,甚至都有些不厭其煩了。但是,基本的故事情節卻大都一致,就是說鰲拜同學自恃功高,誰都不屌,欺凌少主。而小董事長康熙則以退為進,韜光養晦,終於一擊而中,將鰲拜集團全部拿下。
事實上,歷史中的確有鰲拜這個人存在。鰲拜(1610年—1669年),出生於瓜爾佳氏,滿洲上三旗鑲黃旗人,歷經皇太極,順治和康熙三朝。其軍功赫赫並以戰功受封公爵,賜封稱號“巴圖魯”,是康熙帝早年的輔政大臣並在此間達到了人生的頂點,位極人臣,風光無二。
鰲拜可以說是清朝初期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出生於武將世家的鰲拜,繼承了滿人的傳統,自小尚武,精於騎射,長期效力於軍前,很早便跟隨清太宗皇太極南征北戰並且屢建奇功。
當時鰲拜統領皇太極的近衛軍,自然也成為各方勢力的爭奪對象。出於對皇太極的忠心,鰲拜沒有猶豫,他旗幟鮮明的支持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繼位,並且同時向另外兩方勢力施壓。
最終的結果大家也都很清楚,各方最終妥協,共同擁立福臨繼位。就這樣,堅決擁護豪格的鰲拜成為了攝政王多爾袞的眼中釘和肉中刺,開始被殘酷打壓,一步步淡出了清初的政壇,幾乎就要被人遺忘。
盪到谷底就會反彈,股票如此,人也一樣。
在順治皇帝親政以後,對鰲拜很是器重和賞識,鰲拜又在政治上獲得了新生。積極參與國政和軍事,進一步贏得了順治的信任。當鰲拜舊傷復發之時,順治皇帝以九五之尊親自前往鰲拜府上探視,這在封建時代是非常罕見的。
客觀的講,在鰲拜擔任鑲黃旗的統領期間,無論對於皇太極還是順治,都非常的忠心,可以說是史志不渝。不論受到多爾袞多大的迫害,始終未改其心志,沒有向多爾袞屈服,更沒有投靠多爾袞。僅從這點來看,鰲拜稱得上是一位忠義之臣。
康熙八年(1669)五月,先帝遺命的輔政大臣、一等公鰲拜,被康熙皇帝玄燁緝拿問罪。這個緝拿的過程遠沒有影視劇中演繹的那麼凶險,因為!因為鰲拜從始至終都沒有反抗,這點很重要!請記錄。
如果鰲拜真要謀反,以他當時的權勢,即便不能除掉康熙,但最起碼反抗的力量總是有的,畢竟幾十萬的軍隊在那兒擺著。但鰲拜沒有這么做,而是束手就擒。康熙皇帝事後也覺得或許過分了,將原本議定的死刑改為幽禁。
康熙四十二年,特意下旨善待鰲拜的後人,重新給予官職和田產。雖然沒有公開為鰲拜平反,可也算是用一種隱晦的方式表達歉意。
康熙五十二年時,公開承認:“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追封為一等男爵。
雍正皇帝即位後,加封鰲拜為一等公,並將先帝康熙所定鰲拜的諸多罪狀悉數勾去,正式為鰲拜正名。之後,又再次追封鰲拜為一等超武公,世襲罔替。
鰲拜既是一個功臣,也是一個忠臣。至於說,康熙皇帝除掉鰲拜是否正確?那就見仁見智了。
Ⅳ 歷史上真的有鰲拜這個人嗎
有。
人物經歷
崇德二年(1637年),征明皮島,與甲喇額真准塔為前鋒,渡海搏戰,敵軍披靡,遂克之。命優敘,進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
崇德六年(1641年),從鄭親王濟爾哈朗圍錦州,明總督洪承疇赴援,鰲拜輒先陷陣,五戰皆捷,明兵大潰,追擊之,擒斬過半。功最,進一等,擢巴牙喇纛章京。
順治元年(1644年),隨大兵定燕京。世祖考諸臣功績,以鰲拜忠勤戮力,進一等。順治二年(1645年),從英親王阿濟格征湖廣,至安陸,攻滅李自成。進征四川,斬張獻忠於陣。下遵義、夔州、茂州諸郡縣。
康熙八年(1669年),上以鰲拜結黨專擅,勿思悛改,下詔數其罪,命議政王等逮治。康親王傑書等會讞,列上鰲拜大罪三十,論大辟,並籍其家,納穆福亦論死,上親鞫俱實,詔謂:「效力年久,不忍加誅,但褫職籍沒。」納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錮。鰲拜死禁所,乃釋納穆福。
(4)簡介歷史上真實的鰲拜擴展閱讀
晚年專權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輕的福臨去世。順治立下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順治死後,四位輔政大臣曾經在順治靈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輔佐小皇帝玄燁。雖然這一盟誓意義重大,但事實證明四大臣並不能抱成一團,忠心輔主。
位居四輔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禍,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於過問。蘇克薩哈屬正白旗,原本依附多爾袞。多爾袞死後,朝局一變,蘇克薩哈出來告發剛剛死去的多爾袞,因此受到順治重用,在四輔臣中名列第二。
正由於蘇克薩哈是從多爾袞那邊分化出來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鰲拜與蘇克薩哈雖是姻親,二人卻常常因政見不合而發生爭論,宛如仇敵。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門,但為人庸懦,遇事無主見,又屬鑲黃旗,常常附和鰲拜。
鰲拜雖居四輔臣之末位,但由於資格老,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卻得以擅權自重,日益驕橫,開始走上專權的道路。
Ⅳ 歷史上真正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子
早在明朝還在時,努爾哈赤那時與明朝作戰,只不過那個時候鰲拜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當時努爾哈赤有一種兵種叫做「死兵」就是以命突破陣地的人,而鰲拜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個。
鰲拜每次都是沖在前面,因此屢立戰功,得到了努爾哈赤的賞識,後來皇太極即位,鰲拜主打了一場戰役那就是著名的皮島之戰,因為這塊地方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費勁了心思,拔出這個「雞肋」的地方。
這地方易守難攻又是一個小島,只能強攻,是鰲拜頂著危險往前沖,就這樣拿下了這里,經過後統計,鰲拜在這場戰役之中所受到的傷,大大小小共有40多處,也正為此,鰲拜被封為「滿洲 第一 勇士」也一舉成為了皇太極的左膀右臂。
Ⅵ 鰲拜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真實的的鰲拜
鰲拜早年南征北戰,屢建奇功,忠於故主,始終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輔政時期飛揚跋扈,把持朝政,頗多惡跡,最後敗在少年康熙手中,雖然免於刑戮,但身死禁所,成為中國歷史上強悍不遜的權臣。 鰲拜(?~1669) 鰲拜,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衛齊第三子。初以巴牙喇壯達從征,屢有功。天聰八年,授牛錄章京世職,任甲喇額真。崇德二年,征明皮島,與甲喇額真准塔為前鋒,渡海搏戰,敵軍披靡,遂克之。命優敘,進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六年,從鄭親王濟爾哈朗圍錦州,明總督洪承疇赴援,鰲拜輒先陷陣,五戰皆捷,明兵大潰,追擊之,擒斬過半。功最,進一等,擢巴牙喇纛章京。八年,從貝勒阿巴泰等敗明守關將,進薄燕京,略地山東,多斬獲。凱旋,敗明總督范志完總兵吳三桂軍。敘功,進三等昂邦章京,賚賜甚厚。 順治元年,隨大兵定燕京。世祖考諸臣功績,以鰲拜忠勤戮力,進一等。二年,從英親王阿濟格征湖廣,至安陸,攻滅李自成。進征四川,斬張獻忠於陣。下遵義、夔州、茂州諸郡縣。五年,坐事,奪世職。又以貝子屯齊訐告謀立肅親王,私結盟誓,論死,詔宥之,罰鍰自贖。是年,率兵駐防大同,擊叛鎮姜?襄,迭敗之,克孝義。七年,復坐事,降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世祖親政,授議政大臣。累進二等公,予世襲。擢領侍衛內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八年,受顧命輔政。既受事,與內大臣費揚古有隙,又惡其子侍衛倭赫及侍衛西住、折克圖、覺羅塞爾弼同直御前,不加禮輔臣。遂論倭赫等擅乘御馬及取御用弓矢射鹿,並棄市。又坐費揚古怨望,亦論死,並殺其子尼侃、薩哈連,籍其家,以與弟都統穆里瑪。 初入關,八旗皆有分地。睿親王多爾袞領鑲黃旗,定分地在雄、大城、新安、河間、任丘、肅寧、容城諸縣。至是已二十年,旗、民相安久。鰲拜以地確,倡議八旗自有定序,鑲黃旗不當處右翼之末,當與正白旗薊、遵化、遷安諸州縣分地相易。正白旗地不足,別圈民地補之。中外皆言不便。蘇克薩哈為正白旗人,與相抗尤力。鰲拜怒,悉逮蘇納海等,棄市。事具蘇克薩哈傳。又追論故戶部尚書英俄爾岱當睿親王攝政時阿王意,授分地亂序,並及他專擅諸事,奪世職。時有竊其馬者,鰲拜捕斬之,並殺御馬群牧長。怒蒙古都統俄訥、喇哈達、宜理布於議政時不附己,即令蒙古都統不與會議。 鰲拜受顧命,名列遏必隆後,自索尼卒,班行章奏,鰲拜皆首列。日與弟穆里瑪、侄塞本特、訥莫及班布爾善、阿思哈、噶褚哈、瑪爾賽、泰必圖、濟世、吳格塞等黨比營私,凡事即家定議,然後施行。侍讀熊賜履應詔陳時政得失,鰲拜惡之,請禁言官不得陳奏。上親政,加一等公,其子納穆福襲二等公。世祖配天,加太師,納穆福加太子少師。鰲拜益專恣。戶部滿尚書缺員,欲以命瑪爾賽,上別授瑪希納,鰲拜援順治間故事,戶部置滿尚書二,強請除授。漢尚書王弘祚領部久,瑪爾賽不得自擅,乃因事齮而去之。卒,又擅子謚忠敏。工部滿尚書缺員,妄稱濟世才能,強請推補。 康熙八年,上以鰲拜結黨專擅,勿思悛改,下詔數其罪,命議政王等逮治。康親王傑書等會讞,列上鰲拜大罪三十,論大辟,並籍其家,納穆福亦論死,上親鞫俱實,詔謂:「效力年久,不忍加誅,但褫職籍沒。」納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錮。鰲拜死禁所,乃釋納穆福。 五十二年,上念其舊勞,追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從孫蘇赫襲。蘇赫卒,仍以鰲拜孫達福襲。世宗立,賜祭葬,復一等公,予世襲,加封號曰超武。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宣諭群臣,追核鰲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並命當時為鰲拜誣害諸臣有褫奪世職者,各旗察奏,錄其子孫。
Ⅶ 真實歷史中的鰲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鰲拜是何許人?他何以能爬到清遷輔政大臣的高位,手操軍政與殺伐大權,竟能威脅到至高無上的康熙皇帝的權威?
鰲拜,滿族瓜爾佳氏人,生年不可考,隸屬滿清太宗皇太極直轄的鑲黃旗,年輕時常常隨皇太極征戰,驍勇善戰,軍功卓著,因而深得皇太極寵眷,於1634年就被授予牛錄章京(漢譯「佐領」),任甲喇額真(漢譯「參領」)。1637年,皇太極發兵進攻明邊防重地遼寧皮島,貝子碩托、武英群王阿濟格率軍多次進攻未克。在這軍情危急時,年輕的鰲拜挺身而出,立下軍令狀,獲准後即率軍大呼而上,強得登島成功,然後率先舉火引導後續部隊沖上該島。皮島逐克。皇太極聞報大喜,以鰲拜首功,超升三等男爵,賜號巴圖魯(勇士),後又擢升鰲拜為最重要的鑲黃旗護軍統領,成為清王朝的主要將領。
1644年清軍入關。鰲拜率軍定燕京,征湖廣,馳騁疆場,沖鋒陷陣,為清王朝統一中國立下汗馬功勞。這年10月,他率軍取道陝北,進攻西安的李自成軍。第二年5月李自成在被追擊途中遇害。1646年鰲拜又隨肅親王誼格出征四川張獻忠大西軍,在南充偷襲大西軍軍營,「大破之,斬獻忠於陣」。鰲拜又以首功被順治皇帝超升為二等公,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在(皇帝禁衛軍司令)。自此,鰲拜參議清廷大政,隨侍帝側,權勢日增,處於清廷核心地位。1661年順治帝死,皇三子玄燁剛8歲,即帝位,是為康熙。國家政務由索尼(正黃旗)、遏必隆(鑲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鰲拜(鑲黃旗)四個大輔政大臣掌管。鰲拜雖位居四大臣之末,但因索尼年老我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蘇克薩哈因隸屬正白旗,是多爾袞舊,為索尼所惡,因而鰲拜得以擅權。他結黨營私,日益驕橫,竟發展到不顧康熙的意旨,先後殺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臨與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政敵,引起朝野驚恐,康熙震怒。最後康熙終設計將鰲拜擒獲,廷議當斬,康熙念鰲拜歷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在中國封建專制社會歷史上,權臣與皇帝的斗爭史不絕書。這是當時制度的必然產物。康熙與鰲拜的政爭只是其中一例罷了。
Ⅷ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簡介:
鰲拜(?—1669年,滿語:Oboi),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生年不可考,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後半生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後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他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
現代評價:
余沐《正說清朝十二臣》:「鰲拜作為『天子自將之師』鑲黃旗的重要將領,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極去世後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他為此與睿親王多爾袞結下怨仇,在後者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當年曾一起盟誓的黃旗大臣這時早已分化瓦解,改變初衷轉而投靠多爾袞者(如譚泰)大獲好處。故主皇太極既已去世,其子福臨也得以即位,鰲拜此時完全可以為謀求個人利益而黨附多爾袞,這在古往今來的官場上是司空見慣之事。但鰲拜面對如此險惡處境,卻仍然不屈不撓,始終沒有迎合多爾袞。就此而言,鰲拜作為清初一員驍將,其性格是梗直倔強、敢於抗爭的。他對故主皇太極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而影視劇中,鰲拜形象給人們留下的都是驕橫跋扈、貪婪不法的奸惡形象,他的忠貞梗直這一面恐怕還是鮮為人知的。」
Ⅸ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
鰲拜
鰲拜(?~1669)
鰲拜,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衛齊第三子。初以巴牙喇壯達從征,屢有功。天聰八年,授牛錄章京世職,任甲喇額真。崇德二年,征明皮島,與甲喇額真准塔為前鋒,渡海搏戰,敵軍披靡,遂克之。命優敘,進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六年,從鄭親王濟爾哈朗圍錦州,明總督洪承疇赴援,鰲拜輒先陷陣,五戰皆捷,明兵大潰,追擊之,擒斬過半。功最,進一等,擢巴牙喇纛章京。八年,從貝勒阿巴泰等敗明守關將,進薄燕京,略地山東,多斬獲。凱旋,敗明總督范志完總兵吳三桂軍。敘功,進三等昂邦章京,賚賜甚厚。
順治元年,隨大兵定燕京。世祖考諸臣功績,以鰲拜忠勤戮力,進一等。二年,從英親王阿濟格征湖廣,至安陸,破流賊李自成。進征四川,斬張獻忠於陣。下遵義、夔州、茂州諸郡縣。五年,坐事,奪世職。又以貝子屯齊訐告謀立肅親王,私結盟誓,論死,詔宥之,罰鍰自贖。是年,率兵駐防大同,擊叛鎮姜
Ⅹ 歷史上真的有 鰲拜 這個 人 嗎
當然有,盡管現在的電視劇有點失真,但是憑空造出一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還是需要點決心與勇氣的
少年康熙的確智斗鰲拜,而且還贏了,這是體現康熙有膽有某的重要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