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將決定裁軍30萬,都裁軍什麼人
中國永遠不會稱霸!這也是自信的表現!中國隨時隨地可以增兵幾百萬!戰爭面前,人人都是解放軍!將節省下來的資金投入到單兵裝備升級,和戰略武器研發中去!
精兵不怕數量少
!
這是中國解放軍歷史上第十一次裁軍。裁軍30萬在軍隊向強軍目標聚焦過程中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從政治上宣誓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愛好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從戰略上來看,這也是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重要的舉措。
此次裁減大量非戰斗部隊使主要的軍隊員額向集中於能打勝仗和能打仗的官兵集中。此外,軍官的員額比例也將會減少,一個軍隊的戰鬥力跟士兵跟軍官的比例有直接關系,我軍軍官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雖然在不斷的精減,但總體上員額比例還是偏高。姜春良說。
此外,姜春良也表示,雖然解放軍裁軍30萬,但解放軍的戰鬥力和對世界和平的維護能力仍然不會減少,通過武器裝備的先進研製和人員官兵與武器裝備密切有效的配合使我們的軍隊會更有戰鬥力。所以,裁軍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顯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大的戰略舉措。
澎湃防務特約撰稿人、軍事問題專家千里岩也向澎湃新聞表示,裁減一則讓軍隊更精幹專業,二則可以使得汰弱留強。既是符合世界和平潮流,又能保證我們有限的資源更高效的用於准備未來高科技軍事斗爭。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則告訴澎湃新聞,裁軍是軍隊改革的重要舉措,顯示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跟隨世界新軍事革命潮流,切實落實打勝仗的舉措。
⑵ 中國最近幾次閱兵裁剪軍隊人數(99年,09年)
報道稱,中共在1949年建立新政權後,隨即在6個月後裁軍150萬人。但不久,朝鮮戰爭爆發,解放軍馬上停止裁軍改為進行擴編。到1951年底,中國軍隊總兵力達到611萬人,最高時達到627萬人;在朝鮮戰場形勢基本穩定後,中國再次進行裁軍行動,裁減後的軍隊總人數降至420多萬人;1954年—1955年,中國軍人的數量共精簡了21.2%,總員額減到350萬人。其中陸軍部隊裁減比例最大,特種兵得到加強;1985年,中共中央軍委要求軍隊改革體制、精簡整編,此次裁軍又被稱為「百萬大裁軍」,到1990年,全軍總員額減到319.9萬人。此外,在此次裁軍中,原來的11個大軍區精簡合並成7個,並組建了陸軍集團軍和陸軍航空兵,加大了技術兵種的比例,標志著中國軍隊開始了戰略性結構大調整;到1999年底,解放軍再裁軍50萬;2003年9月1日,中央軍委決定:2005年前使軍隊總規模降至230萬。
⑶ 9.3裁兵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數量是多少
理論上來說應該還剩200萬
⑷ 軍隊裁員
估計這幾年會裁,主要是解放軍。但是中國軍人的絕對數量會減但不是很多,解放軍總體人數會減少,陸軍會裁,海空軍和二炮會擴一點。但是陸軍裁下的軍隊中部分會轉為武警機動部隊,同時武警其他部隊也會加強。比如武警邊防,海警,中國的海疆問題武警海警部隊估計會擴。另外去年512之後武警消防部隊也開始擴了,估計會擴很多。
⑸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在的數量
我可以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在補充幾點,簡單的說說我國軍隊的大致數量。
你說我軍裁軍之後人數是210萬,這個數字式不準確的,解放軍的總兵力是230萬。
我國2004年在《2004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提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是230萬,這是在我國在又一次裁軍二十萬之後統計的總人數。陸軍現役兵力大約有178萬人左右,占解放軍總人數的73%。海軍現役兵力大約有23萬人左右,占解放軍總人數的10%。其中包括海軍航空兵2.5萬人,海軍岸防部隊2.5萬人,海軍陸戰隊4萬人。剩下的人數為空軍,大約在28萬人左右。
另外武警部隊也屬於現役軍人。我國基於裁軍後的種種考慮,並沒有提到武警部隊的總兵力,而且武警部隊現在列入國務院序列,雖然武警部隊是以軍委領導為主。所以在我國武裝力量的人數的統計中並沒有包括武警部隊。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各種媒體中提到的數字中了解到武警部隊的總兵力是120萬,其中武警內衛部隊,即武警部隊的主力部隊的總兵力是80萬。剩下的包括武警部隊的其他警種,即武警邊防部隊、警衛部隊、消防部隊、黃金部隊、森林部隊、水電部隊、交通部隊的總兵力大約在40萬。我國當過兵的人有4200萬,所以這樣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可以迅速集結編制龐大的武裝力量,而每年不斷新兵入伍、老兵復員,所以這個數據也在不斷的增長。至於民兵預備役的總兵力我國一直是保密的,即使是我國各級政府的武裝部的軍官也是不知道的。除此之外,我國公安幹警的總人數大約在160萬左右。
另外,武警部隊的開支記錄在國務院開支當中,並不記入軍費。
⑹ 中國為什麼裁軍
1
現代戰爭不再是拼人數的戰爭,中國軍隊的傳統思維是為了勝利不惜犧牲,在以前可以通過人數來彌補武器裝備和指揮的差距,現在看來,超視距戰爭,斬首戰爭已經可以輕松的突破人數的優勢。保持龐大軍隊的意義不存在了;
2
中國軍人數量太多,美軍全球作戰,都不需要這么多人;
3
投放能力增強:高鐵&大飛機,使得中國軍隊的全國投放能力大大增強;
4
指揮機關的臃腫,各級指揮機關人數太多,層級太多,使得指揮效率低下;
5
大規模戰爭很難出現,小規模的特種戰爭越來越多;
6
軍事單位的小型化:從集團軍的師一級單位變成旅一級單位;
7
陸軍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下降,和中國陸軍人數過多的矛盾。
8
節省軍費:軍人待遇在不斷地上升,武器價格在不斷地上升,人數太多,各類開銷大,轉業成本高;
9
提高軍人待遇的需要:人少了,待遇提升;
10
機器人戰士的廣泛使用,無人戰術武器的大量應用。
⑺ 中國解放軍在不久的將來是否該裁軍說說理由
裁軍是必然的,當然主要是陸軍,空軍、海軍估計要擴軍
1、現在沒有打大規模地面戰爭的可能,保持150萬左右的陸軍部隊,已無必要
2、處理國內突發事件,有武警部隊即可,不需要解放軍出動
3、要實現150萬陸軍的信息化,這是不可能的,需要一大筆錢,美國也承受不了這么大的開支
4、現在部隊有太多非戰斗人員,白吃白喝,必須裁掉
5、現在要重點發展空軍、海軍,要從陸軍「抽血」
採納哦
⑻ 中國第七次大裁軍是哪一年
我軍第七次大裁軍的時間是1982年9月。至1983年,我軍的總人數從520萬縮減至400萬。
⑼ 中國人民解放軍載軍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1950年開始,解放軍一共進行了十次大規模裁兵,這為實現軍隊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2005年底,我軍圓滿完成20萬人的精簡任務,2006年起全軍已全面按新的編制體制進行。
第一次裁軍 全軍精簡17.1%
1950年5月,我軍進行了第一次大裁軍。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人民解放軍總兵員550萬,「小米加步槍」的步兵是我軍的主體,空軍、海軍和陸軍特種兵幾乎是空白。為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中央軍委決定壓縮人民解放軍的總規模,進行整編,縮減陸軍(主要是步兵)數額,加強和建立空軍、海軍兩大軍種和炮兵、裝甲兵等兵種部隊
第二次裁軍 計劃裁軍三百萬餘人
1952年1月,我軍進行第二次大裁軍,總部和各機關以及國防軍步兵部隊人數減少,軍兵種部隊和院校人數擴大,其中還有95萬地方部隊改編為公安部隊,全軍總定額保持在300萬人左右。1953年8月,我軍進行第三次大裁軍,全軍總兵力精簡23.3%,其中陸軍部隊精簡比例最大
第三次裁軍 全軍總兵力精簡23.3%
1953年8月,我軍進行第三次大裁軍,全軍總兵力精簡23.3%,其中陸軍部隊精簡比例最大。1957年1月,我軍進行第四次大裁軍,到1958年底,全軍成建制地集體轉業或移交地方的有1個軍部、46個師、30餘所院校。精簡最多的還是步兵部隊,全軍總人數與新中國成立時相比,精簡了61%
第四次裁軍 減少步兵發展軍兵種部隊
這次精減工作從1957年開始到1958年底結束,共轉業和復員了100餘萬人。全軍成建制地集體轉業或移交地方的有1個軍部、16個師、30餘所醫院和 30餘所院校。精簡最多的是步兵部隊和各級機關,步兵部隊精簡51.2%,各級機關精簡27.2%,全軍總人數降為237萬。在步兵減少的同時,海、空軍和特種兵得到了加強
第五次裁軍 解決比例失調和臃腫問題
1975年底,我軍進行了第五次大裁軍。「文革」期間,部隊組織編制混亂,比例失調,機構臃腫,幹部嚴重超編。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軍委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集中討論和重點解決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制體制等重大問題。9月,中央軍委批轉了有關調整方案
第六次裁軍 壓縮非戰斗人員和保障部隊
1980年,我軍進行了第六次大裁軍。當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軍隊再次進行精簡整編,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斗人員和保障部隊,將一部分部隊移交地方。同年8月15日,中央中共批轉了中央軍委《關於軍隊精簡整編的方案》。第六、七次大裁軍,與1980年相比,戰斗部隊在全軍總定額中的比例提高
第七次裁軍 消失兩個兵種 組建武裝警察部隊
1982年9月,我軍進行了第七次大裁軍。51萬餘人的鐵道兵和1978年1月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鐵道部和原配屬的國家各部委或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部隊轉到武警部隊。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擔任內衛勤務的部隊和武裝、邊防、消防警察統一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第八次裁軍 兵種合成實現摩托化
1985年,我軍進行了第八次大裁軍。這次大裁軍有四個特點:一是陸軍軍改編成集團軍,將獨立的裝甲兵、炮兵、工兵等兵種部隊編入集團軍,並充實擴編了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種,增編了電子對抗部隊、偽裝部隊等專業兵種,集團軍編成內的各兵種的火力、突擊力和機動作戰能力都大大超過了原陸軍軍
第九次裁軍 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1997年9月,我軍開始了第九次大裁軍。這次裁軍的特點是「精兵、合成、高效」,實現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各國由對抗轉向對話,開始向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第十次裁軍 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
第十次大裁軍的任務是:優化結構、理順關系、減少數量、提高質量,著重解決體制編制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優化編成結構,使部隊作戰效能進一步提高;理順重大比例關系,使領導指揮管理和保障機製得到改進;適度減少數量,使部隊規模更趨精幹;注重提高質量,使部隊建設的科技含量明顯增大
第十一次
⑽ 裁軍一百萬是哪一年第一次裁軍
應該是85年大裁軍
解放軍共有十次大裁軍,分別是:
(1)
1950年5月,解放軍進行了第一次大裁軍。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人民解放軍總兵員550萬,「小米加步槍」的步兵是解放軍的主體,空軍、海軍和陸軍特種兵幾乎是空白。
1952年1月,解放軍進行第二次大裁軍,總部和各機關以及國防軍步兵部隊人數減少,軍兵種部隊和院校人數擴大,其中還有95萬地方部隊改編為公安部隊,全軍總定額保持在300萬人左右。
(2)
1953年8月,解放軍進行第三次大裁軍,全軍總兵力精簡23.3%,其中陸軍部隊精簡比例最大。
(3)
1957年1月,解放軍進行第四次大裁軍,到1958年底,全軍成建制地集體轉業或移交地方的有1個軍部、46個師、30餘所院校。精簡最多的還是步兵部隊,全軍總人數與新中國建立時相比,精簡了61%。
(4)
1975年底,解放軍進行了第五次大裁軍。「文革」期間,部隊組織編制混亂,比例失調,機構臃腫,幹部嚴重超編。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軍委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集中討論和重點解決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制體制等重大問題。9月,中央軍委批轉了有關調整方案,方案中,精簡最多的是工程兵、鐵道兵,到1976年,全軍總人數比1975年減少13.6%
(5)
第六、七次大裁軍———壓縮非戰斗人員和保障部隊
(6)
1985年,解放軍進行了第八次大裁軍。中央軍委決定裁減軍隊員額100萬。
(7)
1997年9月,解放軍開始了第九次大裁軍。這次裁軍的特點是「精兵、合成、高效」,實現解放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
解放軍第十次大裁軍的主要目的是,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