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種一粒栗的全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這首詩是來自唐朝李紳寫的《憫農》意思是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很多,全國上下的土地都開墾了,結果農民卻餓死了。 這首詩揭露了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早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收錄於《全唐詩》中。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
㈡ 春種一粒栗的下一句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在這句詩中,「一粒粟」和「萬顆子」是重點要理解的詞語,「
粟」就是小米,這里指稻、麥、高梁,玉米等糧種。
㈢ 「春種一粒粟」的全詩是什麼
「春種一粒粟」的全詩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㈣ 憫農,春種一粒栗古詩帶拼音
mǐn憫nóng農
táng唐lǐ李shēn紳
chūn春zhòng種yī一lì粒sù粟
qiū秋shōu收wàn萬kē顆zǐ子
sì四hǎi海wú無xián閑tián田
nóng農fū夫yóu猶è餓sǐ死
這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
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
㈤ 春種一粒栗中的種指什麼意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種是指:播種
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唐朝李紳,詩《憫農》.
給個好評!!
㈥ 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子。是什麼意思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
後面兩句是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沒有糧食吃餓死。
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
「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
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
㈦ 「春種一粒栗」中的「栗」指
粟泛指谷類,秋收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譯為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從總體意義來說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里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
詩人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代表作有《憫農》、《樂府新題》20首。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㈧ 春種一粒粟中粟指
春種一粒粟中的粟在這里指的是穀子,即小米。
粟
[ sù ]
部首:米 筆畫:12 五行:金 五筆:SOU
基本解釋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為圓形或橢圓小粒。北方通稱「穀子」,去皮後稱「小米」 :~子。滄海一~。
2. 古代泛稱谷類 :重(zhòng)農貴~。
3. 姓。
引證解釋
古時行道曰糧,止居曰食。後亦通稱供食用的谷類、豆類和薯類等原糧和成品糧。
《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鄭玄註:「行道糧,謂糒也;止居曰食,謂米也。」
《左傳·襄公八年》:「 楚師遼遠,糧食將盡。」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袁紹﹞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內中單表西洞庭有個富家,姓高名贊 ,少年慣走湖廣 ,販賣糧食。」
魏巍《在風雪裡》:「我是來給你們籌備糧食的。」
㈨ 春種一粒栗……之類的話各代表啥
憫農·春種一粒粟
作者: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注釋
1.憫:憐憫。
2.粟:(sù)
簡析
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138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