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根據戀愛心理的公理一二談談為什麼愛情和婚姻具有保守性
1、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
">
麥穗原理對愛情的指導意義: 對愛情有完美的憧憬是很好的,但在現實當中,要客觀分析現實,把自己頭腦中的想像具體到現實中來,也就是說:要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沒有達成目標是,不要苟且,不要降低條件。
Ⅱ 雞尾酒效應對什麼提出了挑戰
在雞尾酒會上,當你專注於和某人談話時,你對周圍的人們交談是不能識別的,但你對偶然傳來的你的名字是能覺察和識別的。這個現象...
Ⅲ 雞尾酒會效應的實際影響
這一法則無時無刻不在控制著我們的注意。我們注意的似乎都是對我們重要的事物,而不去注意那些不重要的事物,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婦女懷孕之後開始注意其他懷孕的婦女,而在此前所有的孕婦對她都沒有吸引力。我們做夢之後,往往只記得那些有可能成為現實的夢境,其他的夢境就會很快忘卻。911事件之後,經常有人說在這里或那裡看到了「11」這一數字,似乎它是突然間從沮喪物化出來的數字。其實這些「11」數字在那裡一個也沒有變,改變了的只是對它的看法,或者用福爾摩斯的話說,變化了的是我們觀察到的,過去只是被動地看到了。
Ⅳ 什麼是雞尾酒會效應
可用特瑞斯曼的注意衰減理論來解釋。聽覺注意現象。當人的聽覺注意集中於某一事物時,意識將一些無關聲音刺激排除在外,而無意識卻 監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與己有關,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現象。因常見於酒會上而得名。如在各種聲音嘈雜的雞尾酒會上,有音樂聲、談話聲、腳步 聲、酒杯餐具的碰撞聲等,當某人的注意集中於欣賞音樂或別人的談話,對周圍的嘈雜聲音充耳不聞時,若在另一處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會立即有所反應,或者朝 說話人望去,或者注意說話人下面說的話等。該效應實際上是聽覺系統的一種適應能力。對熟悉事物的迅速再認被稱為雞尾酒會現象。也就是:我們站在一個擠滿了人的屋子裡,周圍可能有十個,二十個人在說話,可我們卻能挑選出我們想聽的對話。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對其它對話都進行了某種程度的判斷,然後決定堵住不聽。
Ⅳ 雞尾酒會效應的生活實例
你曾經一定經歷過這樣的事,在一個很吵很吵的地方,比如擁擠的公車或是雞尾酒會上,雖然周圍很吵,吵到連電話鈴響都聽不到,但是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即使他聲音不大,你還是會注意到——這就是著名的「雞尾酒會效應」。
雞尾酒會效應可在兩種情況下出現: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聲音上,或當我們的聽覺器官突然受到某個刺激的時候。舉例來說,當我們和朋友在一個雞尾酒會或某個喧鬧場所談話時,盡管周邊的噪音很大,我們還是可以聽到朋友說的內容。同時,在遠處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時,我們會馬上注意到。又比如,在周圍交談的語言都不是我們的母語時,我們可以注意到較遠處以母語說出的話語。我們所注意的聲源所發的音量,感覺上會是其他同音量的聲源的三倍。將不同的對話用麥克風錄下來相比較,就可以發現很大的差別。
Ⅵ 雞尾酒會效應的生活實例
你曾經一定經歷過這樣的事,在一個很吵很吵的地方,比如擁擠的公車或是雞尾酒會上,雖然周圍很吵,吵到連電話鈴響都聽不到,但是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即使他聲音不大,你還是會注意到——這就是著名的「雞尾酒會效應」。
雞尾酒會效應可在兩種情況下出現: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聲音上,或當我們的聽覺器官突然受到某個刺激的時候。舉例來說,當我們和朋友在一個雞尾酒會或某個喧鬧場所談話時,盡管周邊的噪音很大,我們還是可以聽到朋友說的內容。同時,在遠處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時,我們會馬上注意到。又比如,在周圍交談的語言都不是我們的母語時,我們可以注意到較遠處以母語說出的話語。我們所注意的聲源所發的音量,感覺上會是其他同音量的聲源的三倍。將不同的對話用麥克風錄下來相比較,就可以發現很大的差別。
Ⅶ 為什麼總覺的別人知道我在想什麼
你「覺得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一個認識。這個認識的產生與知道「吃飯會飽」、「蘋果好吃「、「飛機可以飛上天」等認識一樣,是後天學習的結果。
《知覺生長模型》理論認為,重復學習的過程都是大腦中信息痕跡重復刻錄的過程,信息痕跡是越刻越深的。痕跡越深刻,記憶就越牢固,這表現在背誦多次的課文,可以一輩子不會忘記;常見的人,印象深刻的人同樣「化成灰都認得」等等現象。
深刻的信息痕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容易吸引附近的興奮能量進入,表現在行為上就是過敏。例如「雞尾酒會效應」,在嘈雜的酒會環境中,人能夠吃見別人提起自己的名字,這是因為自己的名字比其他詞的痕跡深刻許多;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會對別人一個善意的微笑,與自己毫不相乾的手勢,都可以理解為欲侵害自己的信號,因為「有人企圖謀害我」這個認識太深刻了;農學家走在山野里,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研究的品種;春運車站里人來人往,親人一眼就能從側面或背後認出自己的親人等等,都是由於自己大腦里有相對應的深刻的信息痕跡的緣故。
你從小就有父母「知道自己想法」的經驗(即認識,這個認識應該說很多人都有),後來,兄長等人「知道你的想法」的認識增加了這個信息痕跡的深度,再往後,同學、朋友等人又再次加深了它;還有,你的好奇心(關切這個問題的心態)等等因素都會加深這個痕跡。於是,它就成為很深刻的痕跡,非常容易吸引興奮能量進入,一旦興奮能量進入,就會反映出這個認識的內容:覺得「別人知道我的想法」。所以,這其實是常見的心理現象,區別是:別人沒有你的深刻。
Ⅷ 雞尾酒會效應、雞尾酒效應有區別嗎各是什麼意思啊
是一樣的吧雞尾酒效應說明了注意的選擇性。原是指在雞尾酒會嘈雜的人群中,兩人可以順利交談,盡管周圍雜訊很大,但兩人耳中聽到的是對方的說話聲,兩人似乎聽不到談話內容以外的各種噪音。因為兩人已經把各自的關注重點放在談話主題上了。
Ⅸ 在教育心理學中,雞尾酒效應是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
雞尾酒會效應
提要:奧秘在於建立了探測自己名字的神經線路。
目錄:一、雞尾酒會效應現象,二、傳統心理學的解釋,三、點評。
一、雞尾酒會效應現象
所謂雞尾酒會效應,是指在各種聲音嘈雜的環境中,例如在各種聲音嘈雜的雞尾酒會上,有音樂聲、談話聲、腳步聲、酒杯餐具的碰撞聲等,當某人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音樂或和別人的談話時,會對周圍的嘈雜聲充耳不聞,但是當另一處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馬上就能聽到的現象,這種現象經常發生在社交活動的雞尾酒會場合,因此而得名。
二、傳統心理學的解釋
傳統心理學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有兩個主要學說:
第一個學說認為屬於聽覺注意現象:當個體將聽覺注意力集中於某一事物時,意識將一些無關聲音刺激排除在外,而無意識卻監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與自己有關,立即能夠引起注意的現象。
第二個學說認為是大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種篩選功能,跟自己有關的,會迅速反應,無關的,不會進入,所以會發生雞尾酒會效應。
三、點評
第一個學說將「可以把無關聲音刺激信息排除在外」歸功於意識是正確的;但有時候我們十分注意地聆聽,希望聽到與自己有關的某些信息,卻仍然徒勞無功,無意識又怎麼可能做得到呢?須知個體有意識地集中自己注意力的時候,才能充分發揮對外界刺激信息的篩除及精選功能,如在樂曲合奏中選聽自己喜愛的小提琴琴聲,或選聽二胡等。如果此時無意識又在「自動監察外界的刺激」,那麼,何必進化出「注意」的篩選功能呢?一邊要「篩選」,另一邊則要「拾遺」,不矛盾嗎?
第二個學說認為對外界刺激信息的篩選功能是大腦的功能,這沒錯,但還沒有第一個學說更具體,可惜第一個學說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種「篩選功能」。
如果將兩個學說合並,仍然無法解釋如下一些現象:雞尾酒會中,遠處同事們談論著升職加薪的事,難道不是跟自己有關嗎?怎麼聽不見?卻唯獨聽見自己的名字?嬰兒睡眠中聽得見母親的輕聲叫喚,並可以做出反應,卻聽不見父親大聲的呼叫,甚至搖晃都無法醒來。須知這些叫聲內容是相同的,都是與嬰兒自己有關的,怎麼會有這種區別?嬰兒尿床了,或者他剛開始哭叫,沉睡中的母親馬上就能醒來,而父親卻一點兒也不知道!他倆可是同樣疼愛孩子的啊。科學假說必須完滿解釋所有同類現象,否則就是不完美的假說,看看「知覺生長模型」的解釋吧:
1、感覺系統有過濾信息的作用,無關緊要的刺激信息可以被「拒之門外」。感覺系統可以對感興趣的刺激信息採取「精選」,但必須在「注意」的狀態下。
2、感覺系統對與人類及自己最重要的刺激信息有特殊的探測系統,防止最重要信息「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這些特殊的探測系統有兩個,第一個是「更夫系統」,第二個是「無意注意系統」。
3、這些特殊的探測系統的監察對象因人而異。
4、監察對象可以是先天遺傳的,也可以是後天建立的。監察對象可以是長期的或短期的。
5、構成特殊探測系統的感覺系統主要有聽覺,但視覺、觸覺等都可以是組成部分,或單獨承擔責任。
現在可以解釋上述疑問了:
1、名字對自己而言屬於特殊重要信息,所以個體建立了對它特殊探測的神經線路,於是,在各種聲音嘈雜的環境中,個體可以單獨聽到它,而不必在「注意」的狀態中。
2、這條神經線路是由聽覺建立的。因為是在覺醒的狀態下發生作用的,所以它屬於「無意注意」系統;是後天建立的長期起作用的線路。
3、問題:雞尾酒會中,遠處同事們談論著升職加薪的事,難道不是跟自己有關嗎?怎麼聽不見?
答:如果自己對升職加薪的事特別緊張和注意,是可以建立起暫時的、短期的特殊監察線路的。不過,這些分散「個案」即使發生了,仍然不會引起自己或心理學家們的關注和總結。唯有自己的名字,具有普遍性,所以被總結,總結出它的現象:雞尾酒會效應。
如果聽不見,說明沒有建立起暫時的、短期的監察線路。
4、問題:嬰兒睡眠中聽得見母親的輕聲叫喚,並可以做出反應,卻聽不見父親大聲的呼叫,甚至搖晃都無法醒來。須知這些叫聲內容是相同的,都是與嬰兒自己有關的,怎麼會有這種區別?
答:嬰兒建立了對母親聲音的較長期的特殊監察線路,處於「更夫系統」中。所以睡眠中他能聽到並做出反應。而他並沒有與父親及其他人建立起這樣的神經線路,當然聽不到。
必要指出:第一,嬰兒可以與最親近的人建立這樣的神經線路,並非非母親不可。第二,據我了解,這種現象不普遍,或者說,許多父、母親沒有發現這種現象。
5、問題:嬰兒尿床了,或者他剛開始哭叫,沉睡中的母親馬上就能醒來,而父親卻一點兒也不知道!他倆可是同樣疼愛孩子的啊。
答:同問題4一樣,是母親建立了較長期的、對嬰兒尿床和哭聲的兩個特殊信息的監察神經線路,而父親沒有。
(2012-6-9上午提交新浪、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