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胡瑗墓的關於胡瑗
1、胡瑗墓(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嘉祐四年(1059)農歷六月初六日,胡瑗於杭州辭世,次年十月初五,其長子胡志庚扶靈「葬烏程何山之原」,即現在位於距湖州市7公里的南郊道場鄉青山塢胡峰基的幽谷處,元中被毀,後復建,建在胡峰基山(曾稱何山)向陽坡上。經歷代重修,現墓呈圓形,高約3米,直徑約5米, 後側有圈形回龍牆,墓道長約200米。墓碑書「安定文昭胡公之墓」八個大字,已斷失。
2、胡瑗衣冠墓(如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皋南鎮安定村。宋嘉祐四年(1059)農歷六月初六日,胡瑗於杭州辭世,次年十月初五,其長子胡志庚扶靈「葬烏程何山之原」(今浙江湖州南),幼子志正攜衣冠歸葬如皋南十里安定鄉,世稱「安定墳」。該墓「文革」初被毀。1998年,其後裔經原皋南鎮政府批准就地恢復墓園,佔地面積900平方米,墓前立漢白玉質胡瑗全身雕像,冢封直徑3米,高1.5米。墓地左前方建有「胡安定先生紀念館」。園內松柏蒼翠,庄嚴肅穆,為後人緬懷先賢、成其未竟之教育基地。 胡瑗創立的分齋教育制度(亦稱分齋教法),一反宋代以詩賦為重的科舉教育,培養了許多人才,當時「東南公卿、偉人,大多出於胡瑗門下」。這種分齋教育,獨「湖學」所有,「
故天下謂之湖學多優異」。 慶歷四年(1044)朝廷開天章閣,建太學於京師,派人「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為太學法」,經考察總結,編為《學政條約》一卷,供各地教育參考。約皇祐元年(1049)經范仲淹推薦,胡瑗被召之京師太學。在太學執教期間,「其徒益眾」,又培養了不少人才,「禮部貢舉,歲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他教的學生,言行舉止,「人遇之,雖不識,皆知為瑗弟子。」皇祐四年(1052)任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
。嘉祐元年(1056)擢太子中允、天章閣下侍講,仍在太學教授,直到「病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告老居杭。在他離開學校「東歸之日,太學之諸生與賢士大夫送之東門執弟子禮,路人嗟嘆以為榮」。嘉祐四年(1059)六月六日病逝杭州,享年67歲。次年,十月五日移葬於何山墓地。 胡瑗的著作有《武學規矩》一卷和阮逸合著的《皇祐新樂圖記》三卷等。他的學生為他編錄的著作有《周易口義》十二卷、《洪範口義》二卷等,多數已佚。 宋代的兩位宰相,對胡瑗的教育成就,都頗有贊稱,歐陽修有詩贊曰:「吳興先生富道德,詵詵子弟皆賢才。」王安石也稱道:「先取先生作梁棟,以次收拾桷與榱。」胡瑗先生教授的學生中,有許多是名臣,如莫君陳、吳孜、孫覺、劉蠡、周之道等。
② 《宋史·胡瑗傳》 翻譯
譯文
【胡瑗傳】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經術教授於吳地,達四十餘年。
景..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樂,下詔求通曉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薦舉胡瑗,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在崇政殿回答皇上的咨詢。之後,和鎮東軍節度推官阮逸一同校定音律,分別鑄造鍾和磬各一。他以一粒黍子的長度為一分,從而製成尺,律的長度為三分四厘六毫四絲,圍的直徑為十分三厘九毫三絲。又以大黍之長累而成尺,小黍之長實龠。丁度等人認為胡瑗所做不合古制,故罷之不用。後授胡瑗為秘書省校書郎。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安撫副史,任胡瑗為丹丹推官。不久胡瑗任保寧節度推官、教授湖州,胡瑗教導學生頗有方法,制定了完備的規章制度,並能以身作則。即使在盛暑天也一定身著公服坐於堂上。師徒之禮甚嚴。胡瑗視學生如子弟,學生們也信任愛戴他如父兄一般。跟隨他學習的常常有數百人。慶歷年間(1041~1048)朝廷興辦太學,派人到湖州學習胡瑗教學之法,並因之製成學規。又召胡瑗為諸王宮教授,胡瑗稱病不上任。後做太子中舍,以殿中丞辭職。
皇..中期(1049-1053),朝廷又鑄太常鍾磬,派人召胡瑗、阮逸和近臣、太常官議事於秘閣,於是經常做樂事。後又以之為大理寺評事,兼任太常寺主簿,胡瑗推辭不上任。一年以後,授胡瑗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太常鍾磬鑄成後,胡瑗升遷為大理寺丞,皇上賜之以綉著銀魚的紅袍。胡瑗就住在太學,這時他的學生更多了,太學住不下,就租太學近旁的官舍安頓。禮部所錄的官員中,胡瑗的弟子常佔十之四五,無論才能高下,他們皆注意修身養性,嚴謹自律。穿戴舉止,也往往相似。別人遇見他們,即使不認識,也都知道他們是胡瑗的弟子。嘉..初年(1056),胡瑗擢升為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這時他仍然管理太學。不久,胡瑗染病不能上朝,以太常博士而辭官,告老還家,眾弟子和朝廷官員在城東門外為胡瑗餞行,當時將此事傳為佳話。不久,胡瑗病終,皇上下詔厚賞其家,並幫助辦理了胡瑗喪事。
③ 宋代的胡瑗有什麼主張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人。世稱安定先生。宋代理學先聲。
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今陝西省子長縣),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遷居泰州海陵。父親胡訥官寧海軍節度推官。胡瑗生於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幼年「家貧無以自給」,七歲能文,曾游學於山東泰山苦讀十年,「食不甘味,宿不安枕」,每得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1],與孫復、石介是同學。
景佑初年(1034年),教學於泰州城內華佗廟旁的經武祠(今江蘇省泰州中學民營初中部內),景佑二年(1035年),受范仲淹之聘,任蘇州郡學。精通儒家經學,以「聖賢自期許」,致力於維護儒家的綱常名教。胡瑗講學分「經義」、「治事」二類,治事包括水利、算術、歷法等,表現了經世致用的特點;又精於鍾律,史載「與鎮東軍節度推官阮逸同較鍾律,分造鍾磬各一虡。以一黍之廣為分,以制尺,律徑三分四厘六毫四絲,圍十分三厘九毫三絲。又以大黍累尺,小黍實龠。」嘉佑元年(1056年),升為太子中允、天章閣侍學、管勾太學。四年,以太常博士官銜東歸,赴杭州養病,送行人潮「百里不絕,時以為榮」。不久病故。王安石譽之為「天下豪傑魁」。胡瑗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開宋代理學之先河,對於王安石後來的熙寧變法,有決定性的影響。著作有《周易口義》、《洪範口義》,皆收入清初《四庫全書》。
④ 北宋學者胡瑗簡介 胡瑗是怎麼死的
「安定堂」出自宋胡瑗的故事。胡瑗,海陵人,以經術教授吳中,景佑初年,授校書郎,子弟數百人,其徒甚眾多。慶歷中禮部所得士。胡瑗弟子十居四五。學者稱「安定」先生,故胡姓取堂號「安定堂」。 績溪堂胡氏因為近代出了大學者胡適而斐聲中外。據譜牒記載,他們是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遷來的,始遷祖是胡昌翼的兒子胡延正。績溪胡氏一度祭祀胡公滿,後來又改祀胡昌翼。胡適自己也說,他在孩提時參加過始祖昌翼公一千歲的紀念祭典。
⑤ 胡瑗的介紹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國北宋學者。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慶歷二年至嘉祐元年歷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
⑥ 胡瑗的生平
祖籍今陝西子長縣的安定堡(一說現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4年)生於於泰州海陵(今江蘇如皋市)的一戶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顯赫,始祖胡遵為晉車騎將軍,後裔中曾有過兩位皇後和太後,另有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10餘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時舉家隨遷,但自其父胡訥任寧海軍節度推官後,在當時屬於下等官吏,因俸祿較少,竟步入「家貧無以自給」的境地。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被左右鄉鄰視為奇才。胡訥說:「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胡瑗讀書勤奮,好學上進,且志向遠大,常以聖賢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並未受過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後才得以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此間心志遠大,10年不歸,潛心研習聖賢經典。他為了不讓心志受到干擾,每當拆開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不再展讀。在此期間,他「食不甘味,宿不安枕」,刻苦鑽研學問,為以後從事教育打下堅實基礎。30歲開外的胡瑗從山東回到家鄉,然而卻7次應考不中。40歲時放棄科舉意念,返回泰州城,在華佗廟旁經武祠(即後來江蘇省泰州中學所在地)辦起了一所書院(私塾),並以祖籍安定立名,稱安定書院。
1034年(景祐元年),42歲的胡瑗開始到蘇州一帶設學講授儒家經術。時值原朝廷中向來重視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對廢後被貶該地任知事。翌年范在南園開辦郡學後,聘他為首任教席,並送自己的兒子范純佑拜其為師。到任後,他即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校規。由於范公子能帶頭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門的學生無一膽敢肆意踐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學很快就成為了全城各地學府的楷模。
1036年,經范仲淹的引薦,胡瑗以布衣身份,與知杭州的音樂家阮逸同赴開封接受正急於雅樂改進的宋仁宗召見,並奉命參定聲律,製作鍾磬。其間,他合乎古禮的文雅舉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贊賞,事成後即被破例提拔為校書郎官。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隨鎮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陝西,被舉薦為丹州(今宜川縣)軍事推官。此間撰《武學規矩》一書,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禦外部侵略。
1041年(慶歷元年),胡瑗調密州(今山東諸城)任觀察推官時,因父親去世而辭官回家奔喪。翌年復出,改任保寧(今浙江金華)節度推官。不久應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諒之邀,到當地的州學任主講教授,以致「四方之士雲集受業」。其間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至理名言,並創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學」。
1044年(慶歷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並效法湖州的辦學經驗興辦了一所中央太學。1050年(皇祐2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樂,仍詔胡瑗與阮逸進京主持,並在司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時間完成。此間兩人還合作撰就了《皇祐新樂圖記》3卷。1052年被任命為國子監直講(主講教授),晉光祿寺丞。被征為太子中舍,後以殿中丞致仕。任教期間因學識淵博且教學得法,備受學生的歡迎並敬重。
1056年(嘉祐元年),64歲的胡瑗晉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閣侍講,成為了當朝太子的導師。同時兼在太學協助博士的考教訓導與執掌學規。此時雖身為命官,卻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常與學生切磋交流,在校園里形成了一種「沈潛、篤實、醇厚、和易」的學風。當時的受教者包括皇室多位儲君、眾多知名學者及禮部中的近半官員,故深得學生與朝中上下的敬重,視他為一代宗師,被神宗稱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舊苦讀勤教,並參議朝政。1059年終因積勞成疾而卧床不起。後經仁宗皇帝欽准,領太常博士銜赴杭州長子胡康任所療養。臨行前京城轟動,相送者「百里不絕」。不久即病故,被朝廷追謚「文昭」,葬於湖州原菰城附近。另被王安石譽為「天下豪傑魁」;被范仲淹遵為「孔孟衣缽,蘇湖領袖」;文學大家蘇東坡更曾寫下過贊頌他的詩句「所以蘇湖士,至今懷令古」……。
胡瑗在生前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開創了宋代理學先河。其主要貢獻為:確立了培養「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糾正了朝廷取仕時的弊病,要求德、智、體、樂全面觀察;實施分科教學;推廣普及教育;嚴格校規,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及創立了高校寄宿制度。遺著有《松滋縣學記》、《周易口義》、《洪範口義》、《論語說》和《春秋口義》等。
人物簡介 胡瑗是宋代理學醞釀時期的重要人物 ,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 胡瑗精通儒家經術 ,以「聖賢自期許」,講「明體達用之學」。
他認為,儒家的綱常名教是萬世不變的「體」,而儒家的詩書典籍是垂法後世的「文」;把體、文付諸實際,可以「潤澤斯民,歸於皇極」,達到民安國治 、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 ,這是「用」。
他的「明體達用之學」,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
胡瑗講學分經義、治事二齋,治事包括講武、水利、算術、歷法等,表現了重視經世致用的特點。
胡瑗「白衣而為天下師」。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胡瑗在蘇州、湖州一帶任教實行的教學方法史稱「蘇湖教法」,宋仁宗慶歷中,朝廷興太學,「詔下蘇、湖取其法,著為令於太學」。
著有《周易口義》、《洪範口義》,均入《四庫全書》;另有《論語說》、《春秋口義》。
⑦ 胡瑗是什麼時候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的
據說,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時就能做文章,13歲時就通五經,被左右鄉鄰視為奇才。由於家境衰微,胡瑗早年並未受過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後才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
⑧ 安定堂胡氏祖先到底是胡瑗還是胡質
「安定堂」出自宋胡瑗的故事。胡瑗,海陵人,以經術教授吳中,景佑初年,授校書郎,子弟數百人,其徒甚眾多。慶歷中禮部所得士。胡瑗弟子十居四五。學者稱「安定」先生,故胡姓取堂號「安定堂」。
績溪堂胡氏因為近代出了大學者胡適而斐聲中外。據譜牒記載,他們是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遷來的,始遷祖是胡昌翼的兒子胡延正。績溪胡氏一度祭祀胡公滿,後來又改祀胡昌翼。胡適自己也說,他在孩提時參加過始祖昌翼公一千歲的紀念祭典。
⑨ 胡瑗的「明體達用」是什麼意思
明體達用是中國古代實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宋元明清以來的「實學」思潮肇始於二程。二程「實學」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從經學導入,並明確地提出了「治經,實學也」的命題。
明體達用內涵卻非傳統意義上的經學所能范圍,從某種程度上說,二程稱「治經」為「實學」,只是在借題發揮,從另一方面來說,二程始終固守著儒學「經世致用」的傳統,「實學」一詞又指向一種「經世致用」之學。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二程來說,與「義理性命」之學一樣,「經世」之學同樣是其理學體系中應有的命題之一。二程所謂「實學」者,是要明其體之「實」,又能達其用之「實」,可謂為有「實體」、「實用」之學。
(9)胡瑗擴展閱讀
歷史由來 :
明體達用的教育指導思想,從最初在泰州創辦「安定書院」開始萌發。范仲淹在景祐元年(1034)任蘇州知事後,奏准朝廷批准興辦蘇州州學,特聘自己「愛而敬之」的胡瑗為教授(一校之長)。
胡瑗在蘇州州學潛心講授學術,規肅學風,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並率先垂範,身體力行,明體達用教育理念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培養出了一批經世治國的棟梁人才,蘇州州學因此名揚天下。
參考資料
網路-明體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