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股吧 > 對魯智深的評價

對魯智深的評價

發布時間:2021-08-06 15:57:01

㈠ 對於魯智深的評價 600字

愛憎分明,剛爽豪邁,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疾惡如仇:他非常同情關心被當地惡霸鎮關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傾聽完金氏父女的控訴後,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離虎口後,他才來到鎮關西肉鋪前激怒鄭屠,讓其對自己動手,最終為民除害,這些表現了他扶危濟困、疾惡如仇的優秀品質。
慷慨大方,重義疏財:與金家父女沒有任何關系,但當傾聽完金家父女的控訴後,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家父女盤纏讓他們回東京,當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銀子覺得不夠時,便向旁邊的李忠求助銀兩,當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兩銀子時,魯達便認為李忠不仗義,將那二兩銀子丟還他。
率直粗獷,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為了保證金氏父女能平安的離開,魯達竟在店門口「坐了兩個時辰」拖住店小二追尋金氏父女的舉動,「約摸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 在懲治惡霸鎮關西的時候,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就動手,而是採取先激後打的策略,讓鄭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動手,將他引到街上,當眾質問鄭屠,讓大家了解「拳打鄭屠」是正義的行動,直到後來不慎失手打死鄭屠,他也是隨機應變,遇險不驚:「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走了」……這些都表現了魯達的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㈡ 說說對魯智深的評價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花和尚。他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

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他在征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

魯達一出場就顯得氣宇軒昂,氣度不凡。身長八尺,腰闊十圍。三拳打死了鎮關西。無奈之下,只好拋家舍業,浪跡天涯。魯達的出手完全出於義憤,義薄雲天,「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魯達生性豁達,嫉惡如仇,他反對宋江的招安大計,無奈領導者意志已決,最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招安後,魯達隨著大軍四齣征討,屢立奇功。

(2)對魯智深的評價擴展閱讀:

武松大鬧孟州後,在張青的推薦下,投奔二龍山入伙。 魯智深欣然接納武松,讓他做了三寨主。後來,曹正、施恩、張青、孫二娘也相繼上山。魯智深便讓他們做小頭領,一同把守山門。

宋江接掌梁山泊後,改聚義廳為忠義堂,並在忠義堂周圍設立四座旱寨。魯智深坐鎮前軍寨,在七位守寨頭領中位列第三。梁山排座次時,魯智深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他是步軍十頭領之首,與武松一同把守山前南路第二關。

㈢ 對魯智深的評價

粗中有細 蠻欣賞這號人物的。。。還具有梁山好漢的義氣。。

㈣ 對魯智深評價

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的提轄,因為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花和尚魯智深是一部《水滸》中最具光彩的好漢。 不說是「最具光彩的好漢之一」,而只說是「最具光彩的好漢」,是因為以在下的眼光來看,魯智深是水滸世界裡唯一一個真正具有俠義精神的人。 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如果拿金庸、梁羽生筆下的武俠人物的行事作衡量標准,那麼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魯智深是唯一可以入選新派武俠小說的人物。 再換一句話來說,就是:魯智深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 在第二回中,魯智深,准確一點說那時還應叫魯達,一出場便是「大踏步」地走來。僅這「大踏步」三字,就已預顯出此人一生的慷慨磊落。果然,從他的身影在水滸世界裡出現以後,從打死鎮關西,到大鬧野豬林,一路散發著奮身忘我的精神:在酒樓上一聽到金氏父女的哭訴,便立即對李忠、史進道:「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那廝便來。」被兩人一把抱住好歹勸住後,又慷慨資助金氏父女,當晚回到住處,「晚飯也不吃,氣憤憤的睡了」,這種人間鬼蜮的齷齪行徑在他那慷慨鹵莽而又闊大的心地里無疑激起了如火的義憤(這種義憤在其他好漢身上並不多見甚至可以說十分少見,他們更多的是一己的快意恩仇),終於,他憤然而往打死鎮關西,從此踏上亡命之旅,上演了一出出如火如荼的壯劇;直到上了梁山,去少華山欲與史進等人會合時,一旦聞聽史進被華州太守捉入獄,又立即不顧武松等勸阻,毅然孤身深入險地去行刺,以致身陷囹圄。這就是魯智深,他所奮身干預的事情,沒有一件和他切身相關,關涉到他個人利害,而他無不慷慨赴之,這才是十足烈火真金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難怪,金聖嘆評魯智深為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 「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說得真好。又如台灣學者樂衡軍先生在《梁山泊的締造與幻滅》一文里說到了魯智深,有一段話,飽含著感情,說道: 「魯智深原來是一百零八人里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從他一出場不幸打殺鄭屠,直到大鬧野豬林,他一路散發著奮身忘我的熱情。……他正義的赫怒,往往狙滅了罪惡(例如鄭屠之死,瓦官寺之焚),在他慷慨胸襟中,我們時感一己小利的局促(如李忠之賣葯和送行)和醜陋(如小霸王周通的搶親),在他磊落的行止下,使我們對人性生出真純的信賴(如對智真長老總坦認過失,如和金翠蓮可以相對久處而無避忌,如梁山上見著林沖便動問『阿嫂信息',這是如武松者所不肯,如李逵者所不能的),而超出一切之上的,水滸賦給梁山人物的唯一的殊榮,是魯智深那種最充分的人心。在渭州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全遠去,魯智深尋思著坐守了兩個時辰;在桃花村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後,他勸周通不要壞了劉太公養老送終、承繼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面對一群襤褸而自私可厭的老和尚,雖然飢腸如焚,但在聽說他們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鍋熱粥,再不吃它——這對人類苦難情狀真誠入微的體悟,是《水滸》中真正用感覺來寫的句子。這些瑣細的動作,像是一陣和煦的微風熨貼地吹拂過受苦者的灼痛,這種幽微的用心,像毫光一樣映照著魯智深巨大身影,讓我們看見他額上廣慈的縠皺。這一種救世的憐憫,原本是締造梁山泊的初始的動機,較之後來宋江大慈善家式的『仗義疏財',魯智深這種隱而不顯的舉動,才更觸動了人心。水滸其實已經把最珍惜的筆單獨保留給魯智深了,每當他『大踏步'而來時,就有一種大無畏的信心,人間保姆的呵護,籠罩著我們。……」 是的,每當魯智深大踏步而來時,就有一種大無畏的信心,人間保姆的呵護,籠罩著我們,這話說得真好。還有一節,樂先生沒有說明的是,花和尚雖疾惡如仇,卻從無李逵兩把板斧排頭砍倒一片百姓的兇殘,也沒有武松鴛鴦樓連殺十五人的血腥,在他「禪杖打開生死路,戒刀殺盡不平人」的個人行俠旅程里,從沒見他的禪杖揮向無辜弱小,這在梁山眾好漢中也屬罕見。總之,這是水滸世界裡唯一一個真正具有純正俠者胸懷的好漢,如果水滸世界裡少了魯智深,那麼它在品格上將是一大降低。但是這里接下來要說的是,魯智深形象在後來被接受的過程中,發生了作者始料不及的變化。就是在後來一些人心中,出現了一個文化化的魯智深,哲學化的魯智深,再准確點說,就是狂禪化的魯智深。

㈤ 金聖嘆對於魯智深的評價

少時讀水滸,覺得一群人魯莽殘忍,讀到一群人為救宋江劫法場殺死那麼多老百姓,把書一扔,再也不肯看下去。唯一一直不變深深喜愛著的書中人物是魯智深。偶爾看到王怡寫的這篇文章,甚妙甚妙。 花和尚的英雄本色 林沖與魯智深的故事,是水滸中膾炙人口、盪氣回腸的一段。這部香港片對兩人之間的情義渲染較多,在小馬哥的同名電影《英雄本色》中,我們已經看到香港電影的一個好處,即是把男人間「兄弟如手足「的情義表達到淋漓盡致。林沖和魯智深,在我們的歷史上算得是這種男人情義的一個經典,這類似的電影盡管有女主角穿插其中,都多半是個配襯。像這部電影雖然有王祖賢出演林沖的娘子,比小說中無名無姓的形象眉目清晰了許多,但站在男人之間,也還是一件爬滿虱子的華麗衣服而已。魯智深叫她「嫂嫂「時,還是和武松叫潘金蓮一般,目不斜視。不過90年代後期的香港電影有所不同,「勾引大嫂「的事情不知不覺就慢慢多了起來。 回頭再看金聖嘆批點之水滸,對魯智深綽號中的一個「花「字感覺意味深長。光是喝酒吃肉如何又算得上花和尚呢?整部水滸中,有名有姓的女子本不多見,倒有一大半和魯提轄扯得上關系。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復而大鬧桃花村,都是起因於搭救弱女子。林沖的娘子一出場,他也不是叫喚「嫂嫂「這般生硬,而是直接上去便稱「阿嫂「。高衙內號稱「花花太歲「,魯智深則是「花和尚「,不過只是少了一個「花 「字。我的看法,此兩人見到林沖娘子,皆都動心動性。不過高衙內乃一急色鬼,驚動的是肉慾之淫,而魯提轄則是坦盪一君子,又自感粗俗,動的不過是意淫之心。對林沖娘子只有敬重,不敢冒犯。頗有些「偉大的女性引導我們前進「的升華之意。最為可愛的是,魯智深絲毫不曾掩蓋他對「阿嫂「的仰慕關愛,自從大相國寺中林沖娘子受辱,林教頭畏懼權勢先自手軟,反要魯智深來發飆。次後兩人日日吃酒、習武,花和尚與阿嫂之間少不了有些交往,只是書中不曾明言。然而妙就妙在自從第七回野豬林一別,魯智深和林沖便要等到第五十九回「三山聚義打青州「時方才重聚。而重聚之時,魯智深真情流露,一上來便直奔主題,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別後,無日不念阿嫂,近來有信息否?「 此一句如奇峰突起,金聖嘆批之曰「奇語絕倒,令人聞之,又感又笑「。當時場面可想而知,林沖這種死要面子的人難免尷尬萬分,若非魯智深是和尚,恐怕豹子頭便要拔刀相向了。施耐庵作文實在是極為迂迴,且有耐性。先不說魯智深與阿嫂情誼如何,等到四十回後才冒出這么石破天驚的一句。林沖告知了他娘子的死訊後,魯智深如何作態反應也不急著去說。但在五十七回之前,花和尚嗜酒如命,而五十七回過後直至坐化,花和尚竟然從此涓滴不沾。你說是什麼原因?而魯提轄與林教頭的一段義薄雲天的恩情,也從五十七回嘎然終止。自此全書再沒有一句話寫道此二人的任何交往。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能本色。電影中加了一段林沖保家衛國的武戲。倘若把「英雄本色「幾個字送與林教頭,就有了些主旋律的味道。所以這部香港武俠片我是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看到的。但在這個故事裡,我卻寧願把「英雄本色「這幾個字褒揚給花和尚魯智深,而不是當斷不能斷的林沖。如果和一口一個「嫂嫂「的武松比起來,魯智深這個「英雄本色「更是胸懷坦盪,當仁不讓。武二亦免不了為嫂嫂動心,刻意壓抑自己,卻在最後關頭撕開嫂嫂胸脯的衣服,極其變態的殺死潘金蓮。金聖嘆評曰,「嫂嫂胸前衣服,卻是叔叔撕開,千載奇聞奇事「。林沖的娘子死後,魯智深從此滴酒不沾。潘金蓮死後,武松卻開始殺人如麻。所以一個是花和尚,一個卻是苦行者。在黑社會兄弟情深的故事裡,大嫂勾還是不勾,都是悲劇。能做到魯提轄這般結局的,既非聖人,也非小人。只好說他是英雄本色了。說了半天,還是在男性的范圍內打轉,同樣把大嫂當作了無名無姓的陪襯。所以最後反過來問一句:只不知林娘子意下如何?

㈥ 魯智深人物評析

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他原名魯達,在《水滸傳》的眾多英雄中是一個有著鮮明特色的人物。他有超群的武藝和赫赫的軍功,又在權位極重的經略府中任提轄。憑這些,他本可以和當時的社會和睦相處,逍遙自在地做個武官。

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層人的階級地位和長期形成的可貴品格,決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現實挑戰。拳打鎮關西、大鬧桃花村、火燒瓦官寺、大鬧野豬林,直至奔上二龍山落草,是他所走過的生活道路;疾惡如仇、見義勇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徵。

(6)對魯智深的評價擴展閱讀

人物外貌

書中外貌描寫:

1、出家前:只見一個大漢大踏步竟入來,走進茶坊里。史進看他時,是個軍官模樣。但見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紵絲戰袍,腰系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干黃靴。

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2、出家後:

① 過往人看了,果然是個莽和尚。但見皂直裰背穿雙袖,青圓絛斜綰雙頭。戒刀燦三尺春冰,深藏鞘內;禪杖揮一條玉蟒,橫在肩頭。鷺鷥腿緊系腳絣,蜘蛛肚牢拴衣缽。嘴縫邊攢千條斷頭鐵線,胸脯上露一帶蓋膽寒毛。生成食肉餐魚臉,不是看經念佛人。

② 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脫的赤條條的,背上刺著花綉,坐在松樹根頭乘涼。

㈦ 對魯智深有什麼評價(300字左右)

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的提轄,因為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花和尚魯智深是一部《水滸》中最具光彩的好漢。
不說是「最具光彩的好漢之一」,而只說是「最具光彩的好漢」,是因為以在下的眼光來看,魯智深是水滸世界裡唯一一個真正具有俠義精神的人。
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如果拿金庸、梁羽生筆下的武俠人物的行事作衡量標准,那麼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魯智深是唯一可以入選新派武俠小說的人物。
再換一句話來說,就是:魯智深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
從某種程度上說,魯智深是水滸中最為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從義救金翠蓮父女(第三回),到大鬧桃花村(第五回),火燒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鬧野豬林(第八回),為救史進而謀刺貪官賀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無一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舉。金聖嘆謂其闊,可謂的評!魯智深是個愛管「閑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麼不平事,他就會忍不住要插手,要癢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關他什麼事;周通逼婚又沒礙著他;瓦官寺的和尚有沒有吃的,受沒受人欺負,都與他無關。林沖牆外一聲贊嘆,魯智深一生引為知己,為救護他,一路送到滄州!如此義舉,古今幾人能有?
魯智深愛管閑事,而且管得徹底,他一定要管得自己放心了為止,所謂自己放心了,也就是他覺得自己所救護的對象基本上安全了。所以,魯智深盡管是個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個極其細致的人。
說魯智深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彷彿是句戲言,因為這和尚除了「邪淫」之外,佛門戒律一概不守。你看他在五台山,又喝酒,又吃肉,不講衛生,隨地大小便,一點文明禮貌都沒有,喝醉了酒,誰不小心惹惱了他,他還要揍你;下了五台山,則更是又殺人又放火,哪象個出家人?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個不守戒律的花和尚呢?關鍵還在於他的急公好義,他沒有殺過無辜的人,打死鄭屠是他下手重了,並非真要殺他,他也沒有什麼流氓習氣,五台山下的酒店不肯賣酒肉給他,他也沒鬧過事。他在五台山喝酒打人,也並不全是他的錯。他只有一次喝酒以後,發酒瘋把半山腰的亭子給弄折了柱子,他打那些和尚,都是正當防衛——也就是說他是後動手的,如果那些和尚們在他酒醉時,不去理他、打他,估計也不會挨揍,這一點只有他師父最清楚,其他那些和尚還真是蠢禿。

㈧ 世人對魯智深的評價

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的提轄,因為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花和尚魯智深是一部《水滸》中最具光彩的好漢。

不說是「最具光彩的好漢之一」,而只說是「最具光彩的好漢」,是因為以在下的眼光來看,魯智深是水滸世界裡唯一一個真正具有俠義精神的人。

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如果拿金庸、梁羽生筆下的武俠人物的行事作衡量標准,那麼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魯智深是唯一可以入選新派武俠小說的人物。

再換一句話來說,就是:魯智深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

在第二回中,魯智深,准確一點說那時還應叫魯達,一出場便是「大踏步」地走來。僅這「大踏步」三字,就已預顯出此人一生的慷慨磊落。果然,從他的身影在水滸世界裡出現以後,從打死鎮關西,到大鬧野豬林,一路散發著奮身忘我的精神:在酒樓上一聽到金氏父女的哭訴,便立即對李忠、史進道:「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那廝便來。」被兩人一把抱住好歹勸住後,又慷慨資助金氏父女,當晚回到住處,「晚飯也不吃,氣憤憤的睡了」,這種人間鬼蜮的齷齪行徑在他那慷慨鹵莽而又闊大的心地里無疑激起了如火的義憤(這種義憤在其他好漢身上並不多見甚至可以說十分少見,他們更多的是一己的快意恩仇),終於,他憤然而往打死鎮關西,從此踏上亡命之旅,上演了一出出如火如荼的壯劇;直到上了梁山,去少華山欲與史進等人會合時,一旦聞聽史進被華州太守捉入獄,又立即不顧武松等勸阻,毅然孤身深入險地去行刺,以致身陷囹圄。這就是魯智深,他所奮身干預的事情,沒有一件和他切身相關,關涉到他個人利害,而他無不慷慨赴之,這才是十足烈火真金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難怪,金聖嘆評魯智深為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
「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說得真好。又如台灣學者樂衡軍先生在《梁山泊的締造與幻滅》一文里說到了魯智深,有一段話,飽含著感情,說道:
「魯智深原來是一百零八人里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從他一出場不幸打殺鄭屠,直到大鬧野豬林,他一路散發著奮身忘我的熱情。……他正義的赫怒,往往狙滅了罪惡(例如鄭屠之死,瓦官寺之焚),在他慷慨胸襟中,我們時感一己小利的局促(如李忠之賣葯和送行)和醜陋(如小霸王周通的搶親),在他磊落的行止下,使我們對人性生出真純的信賴(如對智真長老總坦認過失,如和金翠蓮可以相對久處而無避忌,如梁山上見著林沖便動問『阿嫂信息',這是如武松者所不肯,如李逵者所不能的),而超出一切之上的,水滸賦給梁山人物的唯一的殊榮,是魯智深那種最充分的人心。在渭州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全遠去,魯智深尋思著坐守了兩個時辰;在桃花村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後,他勸周通不要壞了劉太公養老送終、承繼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面對一群襤褸而自私可厭的老和尚,雖然飢腸如焚,但在聽說他們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鍋熱粥,再不吃它——這對人類苦難情狀真誠入微的體悟,是《水滸》中真正用感覺來寫的句子。這些瑣細的動作,像是一陣和煦的微風熨貼地吹拂過受苦者的灼痛,這種幽微的用心,像毫光一樣映照著魯智深巨大身影,讓我們看見他額上廣慈的縠皺。這一種救世的憐憫,原本是締造梁山泊的初始的動機,較之後來宋江大慈善家式的『仗義疏財',魯智深這種隱而不顯的舉動,才更觸動了人心。水滸其實已經把最珍惜的筆單獨保留給魯智深了,每當他『大踏步'而來時,就有一種大無畏的信心,人間保姆的呵護,籠罩著我們。……」

是的,每當魯智深大踏步而來時,就有一種大無畏的信心,人間保姆的呵護,籠罩著我們,這話說得真好。還有一節,樂先生沒有說明的是,花和尚雖疾惡如仇,卻從無李逵兩把板斧排頭砍倒一片百姓的兇殘,也沒有武松鴛鴦樓連殺十五人的血腥,在他「禪杖打開生死路,戒刀殺盡不平人」的個人行俠旅程里,從沒見他的禪杖揮向無辜弱小,這在梁山眾好漢中也屬罕見。總之,這是水滸世界裡唯一一個真正具有純正俠者胸懷的好漢,如果水滸世界裡少了魯智深,那麼它在品格上將是一大降低。但是這里接下來要說的是,魯智深形象在後來被接受的過程中,發生了作者始料不及的變化。就是在後來一些人心中,出現了一個文化化的魯智深,哲學化的魯智深,再准確點說,就是狂禪化的魯智深。

說到狂禪,這是個大題目,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在下這里只能粗略地說一下:狂禪是由南宗禪發展而來的,禪宗中土六祖惠能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說,認為人能成佛的根由全在自心,即心即佛,佛性就在你我心中,一旦明心見性,悟了,那就是成佛了,什麼拜佛祖、菩薩、觀音之類,什麼持戒、禁慾、坐禪之類,統統可以免去,只要一心能頓悟,那便成。由這種想法再跨出一步,自然便是反對一切清規戒律、反對一切偶像崇拜,有不少禪師的行事便成了這方面的「光輝典範」:

如有位圓悟禪師,愛鼓吹「手把豬頭,口誦凈戒,趁出淫房,為還酒債,十字街頭,解開布袋」的「事事無礙如意自在」論,只要心中有佛性,啃豬頭、逛妓院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根本就不是問題;

還有位酒仙遇賢禪師沒別的正經修行,成天就喝酒,醉了就唱,唱的一首偈子說:「……醉卧綠楊陰下,起來強說真如。……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卧街路。死後卻產婆娑,不願超生凈土。何以故?西方凈土,且無酒酤。」看,多瀟灑,沒酒喝就不行,西方凈土也不去;

又有位嵩岳元珪禪師講過:「若能無心於萬物,則羅欲不為淫,福淫禍善不為盜,濫誤疑混不為殺,先後違天不為妄,惛荒顛倒不為醉,是謂無心。無心則無戒,無戒則無心。」只要「無心則無戒」,什麼事兒甚至世俗意義上的惡事都可以干。

總之,什麼清規戒律一概不理,簡單一點說,就叫做:「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能有「佛祖心中留」這就算客氣的啦,不少禪師連佛祖都不要了。不光是佛祖,連帶什麼菩薩、觀音、羅漢、達摩等等通統滾蛋,有位德山宣鑒禪師一把火燒了經卷後坐在孤峰頂上放言大罵:
「達摩是老騷胡,釋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菩薩是擔屎漢,等覺妙覺是凡夫,菩提涅盤是系驢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瘡疣紙……」

德山宣鑒禪師經這一番「壯舉」後名頭大響,此後的禪師種種呵佛罵祖的事兒也都跟上,有的禪師拿佛像來燒火取暖,有的禪師說當年如見到佛祖就一棒打死喂狗,有的叫喊說要讓文殊、普賢菩薩掃床疊被,有的乾脆就宣稱,要「見佛殺佛,見祖殺祖,見羅漢殺羅漢。」……

反對任何清規戒律,反對任何偶像崇拜,率情任性,驚世駭俗。這些就是狂禪。這一狂,所有的外在束縛全沒有了,心靈達到了空前的解放,生命達到了一種極致的自由。

明白了這些,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從魯智深身上讀到了狂禪意趣。《水滸》中的魯智深飲酒吃肉,殺人放火,不受任何約束而終成正果,這正深合狂禪的精神,尤其是他大鬧五台山那段,在人們眼中已成了一個旺盛苦悶而渴望自由張揚的生命尋求解脫的象徵。

另外,《水滸》中的一些敘述,確實也提供了和狂禪聯想到一起的思路,如第五十七回中,有一首魯智深的出場詩:
自從落發寓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
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
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
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第九十回,宋江和魯智深來見智真長老,長老一見魯智深便道:「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默然無言。

第一百十九回,魯智深杭州六合寺坐化前,作偈道:「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最有意思的是第五十八回,宋江與魯智深第一次相見時道:「江湖上義士甚稱吾師清德,今日得識慈顏,平生甚幸。」「清德」「慈顏」雲雲,用在殺人放火的魯智深身上未免可笑,這固然可以理解為此處是宋江順口掉文,但結合上引幾段來看,說作者此處是有意嘲謔調侃也未嘗不可,再進一步,從中讀出狂禪意趣也未嘗不可。

明代中後期的思想家李卓吾,就是從魯智深故事讀出狂禪精神的文化名流的代表。在容與堂本《水滸傳》的批語里,他對花和尚的贊揚可說無以復加,稱魯智深為「仁人、智人、勇人、聖人、神人、菩薩、羅漢、佛」,對他的使氣任性贊不絕口:「此迴文字(指大鬧五台山)分明是個成佛作祖圖。若是那般閉眼合掌的和尚,絕無成佛之理,外面盡好看,佛性反無一些,如魯智深吃酒打人,無所不為,無所不做,佛性反是完全的,所以到底成了正果。」在「魯智深大鬧五台山」一回中,凡書中寫到魯智深狂喝酒、猛打人、罵和尚、吃狗肉、打折山亭、毀倒金剛、大嘔吐等行為之處,李卓吾都連連在旁批上「佛」字,就連寫到魯智深赤著腳一道煙走到佛殿後撒屎時,李卓吾也照樣毫不吝嗇地在此批送了兩個「佛」字,在這一回里,李和尚(李卓吾自稱)前後奉送給花和尚的「佛」字,大約不下幾十個,一句話:「率性不拘小節,是成佛作祖根基」

又如《紅樓夢》中的寶釵,她對本節開頭引的那支《寄生草》甚為欣賞,贊它「極妙」,那麼這位大家閨秀欣賞的是什麼呢?肯定不是吃了半條狗腿、連喝十數碗酒、露出一身花綉使一回拳腳、打得滿堂僧眾差點卷堂大散這類行為本身。那麼又是什麼?就是上面所說的這種狂放行為背後的那種真性情的發露不為任何外物所限的狂禪精神,是一種生命的奔放與飛揚,也許寶釵這端凝持重的大家閨秀的內心底層,同樣流動著對這生命的飛揚自由的贊嘆與渴望吧?其實何止是寶釵,這種醉鬧五台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背後的沖決網羅的狂放與解脫,召喚的其實也正是隨世俯仰的紅塵眾生心底,一種對生命自由的永遠的夢想與追求。(孫勇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人文系講師,南開大學中文系九八級博士)

從某種程度上說,魯智深是水滸中最為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從義救金翠蓮父女(第三回),到大鬧桃花村(第五回),火燒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鬧野豬林(第八回),為救史進而謀刺貪官賀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無一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舉。金聖嘆謂其闊,可謂的評!魯智深是個愛管「閑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麼不平事,他就會忍不住要插手,要癢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關他什麼事;周通逼婚又沒礙著他;瓦官寺的和尚有沒有吃的,受沒受人欺負,都與他無關。林沖牆外一聲贊嘆,魯智深一生引為知己,為救護他,一路送到滄州!如此義舉,古今幾人能有?

魯智深愛管閑事,而且管得徹底,他一定要管得自己放心了為止,所謂自己放心了,也就是他覺得自己所救護的對象基本上安全了。所以,魯智深盡管是個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個極其細致的人。他在救金家父女時,不是先打鄭屠逞一時之快,而是先將他們父女倆安頓好,讓他們先逃走,並且擔心他們跑得不夠遠,「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徑到狀元橋來。」(第三回)魯智深如此粗獷之人,在旅店門口無所事事地坐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這真是太難為他了,此處的魯智深可謂心細如發。袁無涯評論說:「為人為徹,偏不躁。」李卓吾則直批一字「佛」!魯智深之所以能夠耐心坐四個小時,完全是因為他內心的責任感,他一定要讓金家父女安全離開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個是老頭,一個是小腳女人,他們可沒有「俺」的好腳力,所以一坐就是四個小時。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聽說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鄭屠,被勸住回家後「晚飯也不吃,就氣憤憤的睡了」(書中原話)第二天,「天色微明」(書中原話),他就早早地來替金家張羅。前面的急噪與此時的耐心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於此更顯示其急公好義然心細如發之難得。

魯智深的細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表現,他在桃花村救了劉太公的女兒,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裡便有個計較,怕把劉太公嚇住,就不告訴他自己要揍這小子,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慮到周通、李忠與劉家近在咫尺,自己拍拍屁股走了,一旦周通這小子反悔,劉家可真得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周通盡管答應了不再對劉家進行性騷擾,他還是不放心,硬給周通戴頂高帽子將他的軍:「大丈夫作事,卻休要反悔。」(第五回)周通無奈,只好折箭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這時也只好稀里糊塗趕鴨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做大丈夫,就沒法做「丈夫」了。李卓吾在此又一次直批「佛」字。救林沖的時候也是知微見著,見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開始留心有無異常,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以後,索性一直護送到滄州,深恐途中有變。估計不會再出什麼事了,才分手,臨分別時,還一禪杖把松樹打折,不忘了向董超薛霸兩人炫耀一下武力,免他們又生歹心。魯智深在這里可謂苦心孤詣了。不如此不足以震懾那董超薛霸,不如此也不足以使自己放心。袁無涯讀到此處,評點道:「必如此顯個手段,方去後常有個莽和尚現前,不敢起一毫歹心。」李卓吾則又阿羅漢、菩薩地大大誇贊一番,老李之所以如此往「死」里誇,自有他的道理,因為魯智深若沒有深重的俠義精神,他就不可能兩千里地風風雨雨地跟過來;他若沒有徹底的俠義精神,他也就不可能如此細致入微地提防兩個公人。

說魯智深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彷彿是句戲言,因為這和尚除了「邪淫」之外,佛門戒律一概不守。你看他在五台山,又喝酒,又吃肉,不講衛生,隨地大小便,一點文明禮貌都沒有,喝醉了酒,誰不小心惹惱了他,他還要揍你;下了五台山,則更是又殺人又放火,哪象個出家人?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個不守戒律的花和尚呢?關鍵還在於他的急公好義,他沒有殺過無辜的人,打死鄭屠是他下手重了,並非真要殺他,他也沒有什麼流氓習氣,五台山下的酒店不肯賣酒肉給他,他也沒鬧過事。他在五台山喝酒打人,也並不全是他的錯。他只有一次喝酒以後,發酒瘋把半山腰的亭子給弄折了柱子,他打那些和尚,都是正當防衛——也就是說他是後動手的,如果那些和尚們在他酒醉時,不去理他、打他,估計也不會挨揍,這一點只有他師父最清楚,其他那些和尚還真是蠢禿。

對於真正明佛法的人來說,參修佛法的關鍵在於行願,象地藏王菩薩一樣發下大願,而後不斷地朝這個目標努力,地藏王菩薩的誓願是:「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才是佛家真本色。守戒律自然有必要,但是他不是教條,所以說,魯智深盡管喝酒吃肉,不避葷腥,是個不折不扣的破戒和尚,可是,他比那些只知道機械地死守戒律,對世事心如止水,冷漠如鐵的和尚們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佛法是出世法,但時時不離世間法,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對於魯智深來講,酒是要喝的,不平事更要管;肉也是要吃的,但不平事比肉更重要。所以,他才會打死鄭屠,逃亡他鄉,顛沛流離而無怨;才會風雨兩千里送林沖方才心安;也才會為殺作惡多端的貪官,身陷囹圄而無畏!對於金家父女來講,對於劉太公父女來講,對於林沖來講,對於青州城的黎民百姓來講,魯智深豈非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無怪乎,李卓吾要譽之為「佛」、「大丈夫」、「真男子」、「勇人」、「仁人」、「聖人」,卓吾先生此譽也許並不過分。金聖嘆則說得更加有情感,他說:「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㈨ 談談你對魯智深的看法~~~~~~~~

魯達的性格特點 (1)愛憎分明,剛爽豪邁,見義勇為,粗中有細,扶危濟困,疾惡如仇:他非常同情關心被當地惡霸鎮關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傾聽完金氏父女的控訴後,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離虎口後,他才來到鎮關西肉鋪前激怒鄭屠,讓其對自己動手,最終為民除害,這些表現了他扶危濟困、嫉惡如仇的優秀品質。(2)慷慨大方,重義疏財:與金家父女沒有任何關系,但當傾聽完金家父女的控訴後,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家父女盤纏讓他們回東京,當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銀子覺得不夠時,便向旁邊的李忠求助銀兩,當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兩銀子時,魯達便認為李忠不仗義,將那二兩銀子丟還他。(3)率直粗獷,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為了保證金氏父女能平安的離開,魯達竟在店門口「坐了兩個時辰」拖住店小二追尋金氏父女的舉動,「約摸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 在懲治惡霸鎮關西的時候,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就動手,而是採取先激後打的策略,讓鄭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動手,將他引到街上,當眾質問鄭屠,讓大家了解「拳打鄭屠」是正義的行動,直到後來不慎失手打死鄭屠,他也是隨機應變,遇險不驚:「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走了」……這些都表現了魯達的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閱讀全文

與對魯智深的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姜慧恩演的片 瀏覽:924
最新帶撓腳心的電影 瀏覽:117
劉智苑健身是什麼電影 瀏覽:294
韓國恐怖電影失蹤免費觀看 瀏覽:899
韓劇電影免費看倫理 瀏覽:373
韓國最好看的三極推薦 瀏覽:503
兩個男人一起做鴨子的電影 瀏覽:745
國產恐怖片反派帶著面具拿著菜刀 瀏覽:522
可可托海 電影 瀏覽:472
池恩瑞的作品 瀏覽:18
巨貓電影 瀏覽:178
吃人奶 片段 瀏覽:168
啄木鳥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298
江湖左手誰演的 瀏覽:670
部隊題材電影軍人可以去影院免費看嗎 瀏覽:564
章子怡 床戲 瀏覽:718
結婚過的男女電影 瀏覽:163
床戲影視 瀏覽:182
想看片卻找不到網站 瀏覽:724
國語電影免費在線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