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甲午戰爭的資料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到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 。這場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㈡ 中日甲午戰爭詳細資料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影響
中國: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
遠東:日本得到巨額賠款和台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擴張,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
另外,日本為了對抗俄國,湔雪三國干涉之恥,一方面提出「卧薪嘗膽」的口號,重新開啟十年擴軍計劃;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開始了東亞地區新一輪的爭霸。
㈢ 甲午戰爭
1894年~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是年慈禧太後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戰斗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崐督隊英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親燃大炮轟敵,官兵感奮,英勇殺敵。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其三為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為,但清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里,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佔領朝鮮全境。
黃海海戰發生於9月17日,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東溝)附近海面。北洋艦隊參加戰斗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斗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創。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沖,以求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200餘人犧牲。下午,北洋艦隊10艦中,沉四、逃二、傷二,只余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依然奮勇搏戰,並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五時半,日本艦隊撤離戰場。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侵略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後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佔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於敵我兵力眾寡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敵人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葯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月4日攻佔牛庄,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馬關條約》的簽訂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㈣ 什麼是甲午戰爭
1894年,光緒20年即甲午年,日軍軍艦在豐島附近海面襲擊中國艦船,挑起甲午戰爭,兩國8月1日宣戰。其戰爭經過分為幾個主要戰役進行。
豐島海戰後,中日兩國同時宣戰,清政府派遣總兵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和護軍統領豐升阿,入朝會合自成歡、牙山敗回的葉志超軍,總兵力達1.7萬餘人。平壤清軍由葉志超總統,准備抗擊日軍。平壤為朝鮮舊都,位於大同江西岸,山水環抱,形勢險要。城北玄武門牡丹台,為全城制高點。
日本政府對中國宣戰後,任命陸軍上將山縣有朋為司令官,組成第1軍,下轄第3、5兩師團,共1.6萬餘人分4路圍攻平壤。少將大島義昌率混成第9旅團5000人從漢城出發,沿大道指向平壤東南;中將野津道貫率第5師團5000人渡大同江,進攻城西南;少將立見尚文率朔寧支隊2000人,進攻城東北;大佐佐藤正率元山支隊3000人,繞攻平壤城北,並斷清軍退路。8月上旬,4路日軍進逼平壤。葉志超倉促部署防務,以衛汝貴部守城南;由馬玉昆部防守大同江東岸;由左寶貴部、豐升阿部防守城北;葉志超居城中調度,所部防守城西。
16日晨,日軍發起總攻。葉志超欲棄城逃走,被左寶貴等制止。晨3時,馬玉昆督部在東門外大同江東岸英勇抗擊,日軍死傷甚眾,大島義昌中彈負傷後撤退。晨7時,清軍馬隊在平壤西南擊退進攻日軍。城北戰事更為激烈,左寶貴率部在山地與日軍激戰,山頂數壘先後失守,被迫退守玄武門。日軍居高臨下,集中炮火猛擊清軍陣地。左寶貴決心與城共存亡,登城指揮,不幸中炮犧牲。玄武門失守,全城危急。葉志超樹白旗乞降,下令撤軍,自率余部倉皇北逃。此戰,斃敵官兵100餘人,傷大島少將以下5000餘人。清軍傷亡2000餘人,被俘數百人。
平壤既失,清軍退守鴨綠江。日軍佔領朝鮮後,又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
中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海軍艦艇18搜(旗艦「定遠」),於8月17凌晨由大連啟航,護送陸軍乘運輸船至鴨綠江口大東溝登陸,赴援平壤。陸軍登陸後,定於18日返航。
18日午前,北洋艦隊各艦正准備返航,發現日本聯合艦隊,遂起旋迎敵。雙方接近過程中,日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前、主隊在後,列成縱隊;北洋艦隊各艦則列成不便於機動和發揚火力的雁行陣(橫隊):「定遠」、「鎮遠」居中,「靖遠」、「致遠」、「廣甲」、「濟遠」為左翼,「來遠」、「經遠」、「超勇」、「揚威」為右翼,「平遠」、「廣丙」及魚雷艇2艘迤右翼後跟進(炮船「鎮中」、「鎮南」及魚雷艇2艘因護送陸軍登陸,未參戰)。12時50分,雙方在大鹿島(大洋河口外)西南接近至3海里開始戰斗。
戰斗開始時,「定遠」發炮震塌飛橋,丁汝昌摔傷,隨之信旗被毀,各艦失去指揮。日艦隊一面以炮火突擊北洋艦隊右翼,一面橫過北洋艦隊陣前。繼而第一游擊隊轉向左後,主隊轉向右後,穿插包抄。北洋艦隊隊形頓亂,腹背受敵,「揚威」、「超勇」被擊沉,「揚威」管帶林履中、「超勇」管帶黃建勛及兩艦官兵戰死。此時,「定遠」、「靖遠」、「致遠」、「來遠」和「經遠」圍攻日主隊後尾之「比睿」、「赤城」,將其擊傷,並擊斃「赤城」艦長坂元。伊東祐亨令第一游擊隊急援該兩日艦。此時,已受重傷且彈盡的「致遠」正遇來援的「吉野」,管帶鄧世昌指揮已側傾的「致遠」艦向「吉野」猛沖,以求與敵同歸於盡,不幸被日艦擊沉,鄧世昌及全艦官兵250餘人壯烈殉國。「經遠」繼續迎戰「吉野」,管帶林永升、大副陳策等陣亡,隨之艦亦被擊沉。「來遠」在圍攻「比睿」、「赤城」時被擊,彈葯艙爆炸,機艙濃煙充塞,三管輪張斌元俯身艙底操縱輪機,大副張哲說、炮官謝葆庫指揮士兵將火撲滅,使艦得以保全。15時,日艦夾攻「定遠」、「鎮元」,「鎮元」以及趕到戰場的「平遠」將「松島」擊成重傷。伊東被迫改「橋立」為旗艦。傍晚,日艦隊撤出戰斗。北洋艦隊由「靖遠」管帶葉祖川,主動代為指揮,收隊撤離。「濟遠」、「廣甲」在戰斗中先行撤逃。「廣甲」於當日夜間在三山島附近觸礁,後被日艦擊毀。8月24日,清廷下令將「濟遠」管帶方伯謙處決。
此戰,日本聯合艦隊佔有航速、中小口徑速射火炮方面的優勢,戰術運用比較靈活,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中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及其顧問C·漢納根(德國陸軍軍官)不諳海戰,先是列出不利的陣形,後又中斷了指揮,致使己方艦隊在艦艇數量、大口徑火炮和裝甲等方面的優勢未能發揮,始終沒有擺脫被動局面,結果主要戰艦損傷過半。
日軍攻佔平壤,控制黃海制海權後,積極向叫中國進攻,並於9月26日,在第1軍向鴨綠江進攻的同時,陸軍上將大山岩率領第2軍2.4萬餘人,於遼東半島的花園口開始登陸,企圖奪取旅順。登陸歷時12天,未遇任何抵抗。10月初9,日軍經皮子窩(今皮口)占金州(今金縣)。負責旅順、大連防務的清道員龔照玙逃往天津。次日,日軍佔大連,准備進攻旅順。
旅順口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背山面水,港闊水深;港內建有船塢、電報局,是清廷經營10多年的北洋海軍基地。黃金山、老虎尾雄峙口門,築有炮台12座,安炮70餘門,駐有清軍8營。在旅順側後依山憑險築炮台17座,安炮近80門。時清廷判斷鴨綠江是日軍的主攻方向,原旅順守軍被調往鴨綠江防線,接防的多為新募之兵,各部之間互不統屬;黃海海戰之後。北洋海軍主力已退避威海衛,故旅順水陸防禦力量均較薄弱。10月20日,日軍開始向旅順發起進攻,次日控制咽喉要地南關嶺,前鋒進至土城子。這時,駐防旅順清軍統領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均已逃離,只有總兵徐邦道率部抵抗,給日軍以一定打擊,但因敵後隊陸續涌至,徐部被迫退守旅順。24日,日艦隊進攻港口,掩護陸軍對旅順發起猛攻,塗邦道率部再次抗擊,終因兵單勢孤而敗。25日,日軍攻佔旅順制高點椅子山炮台,周圍各炮台相繼失守,清軍紛紛潰散。日軍佔領旅順並血洗全城。
日軍侵佔旅順後,其大本營鑒於渤海灣行將封凍,遂組成2.5萬餘人的「山東作戰軍」,於12月中旬陸續運抵大連,企圖與海軍相配合,進攻威海衛。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遙對旅順口、大連,建有拱衛渤海門戶的北洋海軍基地。日軍為避開從威海港正面進攻,決定在榮成登陸,由陸路抄襲威海衛之背。而在此時,慈禧太後仍派張蔭桓赴日,向日軍求和。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建議預作準備,在萬不得已時炸毀南岸炮台,以免資敵;但阻於道員戴宗騫、劉超佩,未能實行。
12月23日,日艦炮擊登州(今蓬萊),實行佯動。其山東作戰軍則從大連乘25艘艦船,於25日在榮成灣龍須島登陸。榮成僅有清軍4營,稍事抗擊後即不支而退。27、28日,清廷接連命令北洋海軍乘間出擊,斷敵退路,但北洋海軍未出擊。28日,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致勸降書與丁汝昌,遭丁拒絕。30日,日軍分南北兩路撲向南岸炮台。21年1月初1,總兵孫萬齡率部2000餘人於橋頭抗擊,阻滯南路日軍;但因北路阻擊不力,日軍迅速進至鮑家村、崮山後一帶,南岸炮台受到嚴重威脅。初3,山東巡撫李秉衡命孫萬齡部及戴宗賽所部北岸炮台守軍夾擊北路日軍,但戴部違令不進,孫部孤軍力戰,情退守橋頭。
隨後,南路日軍占橋頭,逼溫泉,於初5晨同北路日軍夾攻南岸炮台。守軍英勇抵抗,丁汝昌率「靖遠」、「鎮南」、「鎮北」、「鎮西」、「鎮邊」等艦抵南岸,以艦炮火力支援守軍。日軍死傷甚眾,少將旅團長大寺安純被擊斃。戰至中午,南岸炮台失守。隨後,日軍採取迂迴戰術,於1月初7向威海衛西部清軍孫萬齡部進攻。孫率部抵抗,後因部將間得勝臨陣脫逃,孫部被迫撤至酒館,日軍遂占威海衛。是夜,丁汝昌督敢死隊毀北岸炮台。初8凌晨,日軍佔北岸炮台。至此,坐困威海港的北洋海軍已被日軍海陸包圍。
從初10開始,南岸炮台的日軍及聯合艦隊,連續炮擊北洋艦隊,並用魚雷艇於夜間突入港內襲擊,「定遠」,「來遠」、「靖遠」、「威遠」、「生筏」及魚雷艇兩艘被擊沉、擊毀,13日,北洋海軍魚雷艇10艘自行從北口突圍,1艘撞毀,餘9艘的官兵棄艇逃走,艇均被掠。洋員美國人馬格祿(即J.麥克盧爾)等勸丁汝昌投降,丁嚴正拒絕,表示要戰至船歿人盡而後已。右翼總兵「定遠」管帶劉步蟾見大勢已去,服毒自盡。17日,丁汝昌見外援已絕,突圍無望,也服毒自盡。
馬格祿等又慫恿威海營務處候補道員牛昶昞,於18日假丁汝昌名義致書請降。20日,牛昶昞與伊東施亨在日「松島」艦上簽署降約,中國在威海的所有軍艦、炮台及軍事裝備等,全部交給日軍。
㈤ 甲午戰爭簡介
[編輯本段]戰爭概略
1894年~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 。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志。
[編輯本段]對甲午戰爭的評論
一八九四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甲午中日戰爭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
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經三十年,效果明顯。這表現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的勝利;馮子材在鎮南關及諒山之役中大敗法軍;劉永福的黑旗軍屢創法軍;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鮮開化黨人製造政變遭到失敗等。當時中國的國勢並不比日本弱。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共進行了五次對外戰爭,中法和約是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當時的環境應當說對中國的自強相當有利。
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政府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甲午一戰,日本成為亞洲的暴發戶。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佔領朝鮮、台灣後,在戰略上對東北、華東構成了直接威脅,成為進攻中國大陸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嘗到了侵略的甜頭,極大地刺激了其擴張他們侵略領土的慾望。
[編輯本段]戰爭之前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頒行詔書,宣稱「開拓萬里之波濤,宣布國威於四方」,志在向海外擴張。1868年明治維新後,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約》,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信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然而,在條約待批期間,發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1871年12月,琉球船民因風漂流到台灣,其中 54人被台灣土著(即「原住民」)殺害,其餘由清政府護送回國。當時的琉球是清朝屬國,對此並未提出異議,事件就此平息,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國換約,從清政府邸報中看到此事,於是一面向本國報告,一面到總理衙門交涉,試探清政府對琉球、台灣的態度。總理衙門回答說:「二島(指琉球、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決固在於我。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這本來說得很好了,偏又畫蛇添足地說:「殺人者皆屬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窮治。」這下叫日本抓住個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文章,說台灣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國領土,借口進攻台灣。
1874年2月,日軍在台灣琅嶠登陸,開始了對台灣的進攻。對日本來說,這次行動相當冒險,不僅當時中日國力懸殊,國際輿論也不支持。戰爭至8月,日軍增至3600人,但仍進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氣低落。此時日本看到勝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大久保利通到北京,爭取體面地結束戰爭。
9月日本公使來華後,先是虛聲恫嚇,後來又表示結束戰爭的「誠意」,說日本出兵台灣費盡財力,中國也不能讓日本軍隊空手而歸,應當支付一些兵費然後日本撤兵,這樣雙方面子上都過得去。清政府覺得在戰爭中處於優勢,以賠錢來結束戰爭說不過去,而又不想為「化外生番」費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寧人,就表示可以考慮對在台灣「被害之人」酌情「撫恤」,等於承認了賠款的原則。在10月31日簽訂的《北京專約》中,琉球人遇害寫成了「日本國民遇害」,日軍進攻台灣寫成了「保民義舉」,中國以「撫恤」名義,賠償白銀五十萬。《北京專約》為日本兼並琉球提供了根據,1879年4月,日本佔領琉球,更名沖繩縣。
擺弄完台灣後,又開始擺弄朝鮮。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靠清王朝的支持苟安一時。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為「獨立國」。由於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借機出兵朝鮮,逼迫朝鮮政府同意日本軍駐扎朝鮮.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中國軍隊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准備不足,因此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盡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以後的九年,表面上風浪不興,但形勢正在悄然變化中……
日本一直注意著中國。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向明治天皇進呈的中國軍隊調查報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軍制,如果仿效歐洲,則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所以他認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看到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像鴉片戰爭時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並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以後,連槍炮彈葯都停止購買了。這倒不是因為軍火工業實現了國產化——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慈禧太後說:「光緒1875年登基時年幼,我不得不垂簾聽政,到1886年改為「訓政」,1889年「歸政」 。我什麼都不過問了,修修花園養老還不行么?」慈禧與明治天皇相比,對照何其鮮明!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日本政府同時也誘使清政府派兵,為自己出兵朝鮮製造借口,清政府接到朝鮮政府請求後,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兩千五百人分批赴朝,屯駐牙山,並電告駐日公使汪鳳藻,令其根據1885年的《中日天津條約》,知照日本外務省。其時,日本內閣見陰謀得逞,一面派兵入朝,占據漢城附近各戰略要地,一面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發動侵略戰爭。
當中日兩國向朝鮮出兵時,朝鮮政府已接受東學黨起義軍提出的要求,雙方簽訂休戰和約,起義軍退出全州。朝鮮內戰實際上已經停止,清軍並未與東學黨起義軍交戰。朝鮮政府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請求中國撤兵。葉志超部准備從牙山訂期內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時撤兵。日本雖已失去出兵朝鮮的借口,但仍決心擴大事端,促成中日關系破裂,它不僅拒絕撤兵,反而繼續向朝鮮增派軍隊,並提出所謂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方案,以達到既使日軍賴在朝鮮不走又能拖住中國軍隊的雙重目的。7月12日,陸奧電令大鳥:「目前有採取斷然處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開始實際行動」。大鳥接訓令後,於19日和20日連續提出強硬要求,脅迫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中國軍隊出境。23日,日軍攻佔朝鮮王宮,拘禁國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鳥指令大院君宣布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不宣而戰,在豐島海面對中國海軍發動突然襲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同時日本陸軍向駐牙山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終於挑起了這場侵略戰爭。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政府同時宣戰。甲午戰爭開始。
㈥ 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是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日本挑起戰爭
日本蓄謀吞並朝鮮、西侵中國由來已久。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日本政府同時也誘使清政府派兵,為自己出兵朝鮮製造借口,清政府接到朝鮮政府請求後,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兩千五百人分批赴朝,屯駐牙山,並電告駐日公使汪鳳藻,令其根據1885年的《中日天津條約》,知照日本外務省。其時,日本內閣見陰謀得逞,一面派兵入朝,占據漢城附近各戰略要地,一面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發動侵略戰爭。
當中日兩國向朝鮮出兵時,朝鮮政府已接受東學黨起義軍提出的要求,雙方簽訂休戰和約,起義軍退出全州。朝鮮內戰實際上已經停止,清軍並未與東學黨起義軍交戰。朝鮮政府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請求中國撤兵。葉志超部准備從牙山訂期內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時撤兵。日本雖已失去出兵朝鮮的借口,但仍決心擴大事端,促成中日關系破裂,它不僅拒絕撤兵,反而繼續向朝鮮增派軍隊,並提出所謂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方案,以達到既使日軍賴在朝鮮不走又能拖住中國軍隊的雙重目的。7月12日,陸奧電令大鳥:「目前有採取斷然處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開始實際行動」。大鳥接訓令後,於19日和20日連續提出強硬要求,脅迫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中國軍隊出境。23日,日軍攻佔朝鮮王宮,拘禁國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鳥指令大院君宣布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不宣而戰,在豐島海面對中國海軍發動突然襲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同時日本陸軍向駐牙山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終於挑起了這場侵略戰爭。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政府同時宣戰。甲午戰爭開始。
戰爭過程
中日甲午戰爭的整個過程,包括3個階段:
第一階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是年慈禧太後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戰斗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崐督隊英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親燃大炮轟敵,官兵感奮,英勇殺敵。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其三為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為,但清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里,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佔領朝鮮全境。
黃海海戰發生於9月17日 ,是中日雙方海軍的一次主力決戰。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東溝)附近海面。北洋艦隊參加戰斗的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斗的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傷,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沖,以求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200餘人犧牲。下午,北洋艦隊10艦中 ,沉四、逃二、傷二,只余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依然奮勇搏戰,並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五時半,日本艦隊撤離戰場。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侵略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後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佔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於敵我兵力眾寡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敵人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葯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參見彩圖插頁第116頁)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 月4日攻佔牛庄,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馬關條約》的簽訂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條約的主要內容為:①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中國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③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扎,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徵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⑥日本軍隊暫行佔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佔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佔領軍;⑦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㈦ 什麼叫甲午戰爭
以下資料來源於網路,供你參考。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㈧ 甲午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1、明治維新之後,隨著國力的逐漸增強,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急劇膨脹,將侵略的矛頭指向了朝鮮和中國。
2、(導火線)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
應朝鮮國王的請求,清政府派兵入朝,「代平內亂」
對朝鮮覬覦已久的日本,借口保護使館和僑民,趁機出兵朝鮮。
起義平息後,清政府建議中日兩國同時撤兵,日本拒不接受
3、(爆發) 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牙山口外的豐島海面突襲中國運兵船,並向駐守牙山的清軍發起攻擊,挑起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這一年是農歷甲午年,所以這次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㈨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
1894年。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9)甲午戰爭擴展閱讀
影響:
1、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2、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3、《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台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它使中國面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債,致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5、對日本而言,通過《馬關條約》得到巨額賠款和台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
6、對遠東局勢來說,《馬關條約》掀起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的爭奪,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明顯地反映了列強在侵華問題上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爭斗。
㈩ 什麼是甲午戰爭
是古代的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