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汗滴和下土還是禾下土
正確的寫法應該是:汗滴禾下土。
這句古詩出自李紳的《憫農》,這首古詩的全文是: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2. 「汗滴禾下土」出自哪句古詩
「汗滴禾下土」出自李紳的《憫農二首》。
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兩句詩啥意思啊
憫 農
(唐)李紳
chú hé rì dānɡ wǔ ,
鋤 禾 日 當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ɡ cān ,
誰 知 盤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事物,不浪費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
4. 汗滴禾下土禾指什麼
禾:谷類植物的統稱。
鋤(chú)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句意思
意思是: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一、原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翻譯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三、出處
唐·李紳《憫農》
四、作者簡介
李紳(772-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出生於湖州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憫農二首》,流傳甚廣,千古傳誦,被譽為憫農詩人。《全唐詩》錄其《追昔游詩》三卷、《雜詩》一卷,今編為四卷。另有《鶯鶯歌》,保存在《西廂記諸宮調》中。
6.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
1、意思: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2、原詩:
憫農二首
作者:李紳 朝代: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6)汗滴禾下土擴展閱讀:
《憫農》讀後感:
《憫農二首》是通過描寫烈日當頭下,在農田裡辛勤工作的老農,反映了農民伯伯耕作的辛苦。也告訴我們,每吃一粒米,都是靠農民伯伯的辛苦勞動來獲得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杜絕浪費,提倡節儉。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就餐要提倡光碟行動。節約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
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詩叫什麼名字
詩名叫《古風 · 憫農二首》。作者:唐 · 李紳
原詩全文: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 「汗滴禾下土」請問全詩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唐朝詩人李紳。李紳(772~846),字公垂,無錫(今屬江蘇)人,元和進士,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一,與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稱李紳說:「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顯見,李紳的詩風,與「鋤禾日當午」詩的格調相一致。《全唐詩》收錄李紳的詩,題《古風二首》,又稱作《憫農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鋤禾日當午」,另一首詩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兩首詩的意義相同。
一說「鋤禾日當午」詩的真正作者,應該是唐朝另一位詩人聶夷中。此說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詩》於聶夷中和李紳名下分別收錄這兩首五言絕句,李紳《古風二首》詩後無篇章互見的說明,而在聶夷中《田家二首》詩後,加了一個腳注,稱「鋤禾日當午」等四句一作李紳詩。後來,人們選注聶夷中詩,乾脆不取「鋤禾」四句,這才引起誤傳。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備祖》列「鋤禾」詩於聶夷中名下,所輯《田家二首》詩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山;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而此書在李紳名下僅收錄「春種一粒粟」等四句,可見古人把這首詩判歸了聶夷中。三,聶夷中(837~?),字坦之,河東(治今山西永濟西)人,咸通進士。《唐詩紀事》說:「(聶夷中)奮身草澤,備嘗辛楚,尤為清苦。」聶夷中出身貧寒,入仕後僅做過縣尉小吏,對農民的疾苦比較了解,才有如此貼近生活的詩句。《全唐文》共收聶夷中詩一卷,諸如《田家》這類題材的詩歌佔四分之一,看來「鋤禾日當午」詩的作者,非聶夷中莫屬。
以上兩說都有道理,而一般認為作者是李紳,其實並非定論。
9.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出自哪首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出自《憫農二首》。
10. 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