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約翰.克利斯朵夫.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羅曼•羅蘭的代表作。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個個人反抗社會的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形象。
克利斯朵夫的性格特徵主要通過他的三個生活階段顯示出來。他早年生活在德國,童年和少年時代就表現出出眾的音樂天賦,但卑微的出身使他從小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不平,開始形成反抗意識。年輕的音樂家鄙視封建貴族,痛恨資產階級暴發戶,不願讓他們將把藝術當作享受的玩物,但因此他也遭到社會的排斥和打擊。後又因仗義救人,造成命案,不得不流亡法國。到了巴黎以後,他目睹巴黎文學界乃至整個社會的墮落,十分失望。為了維護藝術的純潔和人格尊嚴,他毅然對法國藝術界進行了激烈抨擊。可是,他的反抗始終是孤獨的,唯一理解和支持他的只有好友奧里維。克利斯朵夫的社會地位使他同情下層人民,但他身上的個人英雄主義意識和對藝術作用的錯誤估計,又使他無法很好地與人民結合在一起,並從中找到精神力量。好友奧里維在「五一」示威斗爭中受傷死去,對克利斯朵夫是沉重打擊,從此他逃避斗爭。晚年的克利斯朵夫反省自己的一生,不再過問世事。他陶醉在愛情之中,向現實妥協,與過去的敵人講和,同時致力於宗教音樂創作,在追求內心和諧中死去。
小說中,克利斯朵夫具有真誠、執著、堅強的性格和強烈的反抗精神。作品力圖將這一形象塑造成高於庸俗資產階級社會的英雄人物。毫無疑問,克利斯朵夫的反抗具有積極意義,但是他的思想局限又使他陷入深刻的矛盾,並導致個人反抗以失敗告終。克利斯朵夫的反抗、失敗、動搖、幻滅的生活歷程,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內容。它深刻地概括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廣泛地反映了這一時期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和矛盾,尖銳地批判了腐朽文化對真正藝術的摧殘。
《約翰•克利斯朵夫》開創了「長河小說」這一藝術體裁。作品以主人公一生為主要線索,構成了基本情節。次要的人物雖各自有其獨特的命運和遭遇,但時時呼應主線。整部作品就像一條由許多支流匯集而成的大河,奔騰不息。《約翰•克利斯朵夫》又是一部「音樂小說」,這不僅是因為小說寫的是音樂家的一生,而且整部小說無處不富有音樂色彩。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巧妙地被編織在交響樂般的旋律之中,形成一個和諧而完美的整體。
作品還運用了大量的象徵手法,使得這首交響樂顯得更加多姿多彩。主人公誕生時,暴漲的萊茵河河水的隆隆聲伴隨著嬰兒的啼哭聲;童年時期,主人公學習提琴和作曲時的明朗鋼琴旋律與萊茵河的奔騰聲時時交融;主人公精神震盪或創作思潮翻滾時,又常常與萊茵河的水聲、濤聲相交織;主人公彌留之際,在夢中又見到萊茵河,心靈達到和諧。時而平靜時而洶涌的萊茵河成了這位藝術家一生頑強奮斗的象徵。作品的主要人物都有象徵含義: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力的象徵,奧里維和葛萊莉亞分別象徵著法國的理想主義和義大利的藝術美。三者的友誼和愛情構成了作者所追求的充滿生氣、擺脫舊習、和諧美好的人道主義理想世界
B. 約翰 克利斯朵夫
《約翰·克利斯朵夫》——在本世紀初向歐洲的知識分子們發出的熱烈呼籲——無疑的是那個時代中最光輝的歷史性文獻之一。它籠罩著藝術性形象,並且用精煉的技巧寫成,同時是從一個仁愛而敏感的性靈深處進發出來的吶喊,這個性靈敏銳地感到了資產階級文化的衰落和一個腐敗社會的精神崩潰。那一系列《巨人傳》,尤其是其中的《貝多芬傳》,不過是一些先聲,導引著這部雄偉的、充滿了大氣磅礴的思想與形象的藝術創作。
羅曼·羅蘭在寫這部小說以前曾經屢次宣稱:世界要窒息了,必須打開窗子,讓新鮮空氣吹進來。這個觀念在這部具有史詩規模的小說中表達出來,書中的情節在歐洲兩個主要的國家——德國和法國展開著。作者描繪他的主人公時以當時洶涌澎湃的各種事件作為背景,同時述及20世紀初葉歐洲生活中極其紛繁的各方面,從文化藝術以至政治動態。
只有像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樣一個激昂慷慨的、天賦著巨大意志力和崇高目標的性格才能經得起他所遭遇的無數困厄,抵抗一切卑鄙和可憎的、滲透在社會機構的每一個細胞中的機會主義。只有一種不可壓抑的創造的企冀,一種健全而精力充沛的肯定人生的動力,才能支持約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能克服逆境。當小說展開到具有史詩規模的氣象,囊括了約翰·克利斯朵夫英勇的生活和沉痛的經歷時,在那些年代中使作家激動的社會問題的沖擊也越來越擴大了。
在開始幾卷中,羅蘭描寫約翰·克利斯朵夫反抗德國的小資產階級社會環境以及其中典型的虛偽與偽善,同時摧枯拉朽地抨擊著腐化與頹廢的法國藝術,把一切毫無生氣和病態的東西暴露得體無完膚;然而在小說的最後一部分中,他的主題卻是團結一切理智正常的普通的男男女女,號召他們阻止歐洲和歐洲文化的毀滅。他警告人們:隨著大家日益滋長的麻痹和意志力的銷蝕,危險也在與日俱增。這是一個呼聲,號召知識分子們鼓起勇氣,集合起來,保衛生活。
羅蘭在鼓舞人們團結一致並振作精神力量時給他們指出什麼目標呢?那時他只提出了相當空洞的宗旨,說迫切地需要打擊自私自利,並贊美著愛的幸福和自我犧牲的欣悅。
「不要在政治和宗教問題上爭論不同的見解。這些事情是完全無用的。無論你的國家是皈依宗教還是信仰理智,這又有什麼關系?主要的它應該生活!一切頌揚生命的就是美好的。只有一個敵人,追求逸樂的自私主義,才會玷污生命的源泉,使它涸竭。歌頌力,歌頌光明,歌頌產生果實的愛、自我犧牲的歡樂和行動……干吧,行動吧,團結起來!
嚴格地說,我們在這些話中發現推動過易卜生的同樣的精神動力。在我們的時代,這種觀點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因為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這些話僅僅表達了知識分子的軟弱無能,他們在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時走錯了方向,而那正確的道路——關於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他們卻是陌生的。
奧里維對這個緊要問題的看法跟約翰·克利斯朵夫相差無幾。他的理論可以歸納為互相容忍與同情,這只有當生活本身建立在一個健全與和諧的基礎上,並且在一個能發動全國力量的政權所統治的國家內才有可能;奧里維卻說到一種「超黨派的、強有力的、智慧的權力。但是唯一能超出黨派分歧的是能夠從自己身上而不是從群眾那裡汲取力量的權力,不是依靠烏合之眾來支持的權力(猶如目前的政府那樣)……而它固有的價值是以它對人民所作的服務來衡量的:如輝煌的軍事勝利、純粹以公共福利為指歸的專政、以理智為最高的准則……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我們沒有權力來抉擇……有利的時機一定會涌現的……只要有幸運和天才就行了。讓我們等待並希望吧。」
其實,唯一能夠為公共福利服務的政府是無產階級的政權,在建設自己國家的工人階級的政權。因此在一個研究並了解社會斗爭的理論的人看來,改造生活並不靠運氣的偶然好轉,並不需要等待魔術般的敕令來驚醒法國沉睡的力量。這種敕令確實存在著——那就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已經被參加了社會主義運動的法國最優秀的心靈所接受的理論。事實上,那時羅蘭思想中觸目的矛盾就是:他融會貫通了自己祖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一切文化寶藏,卻沒有注意社會科學理論中最新、最進步的理論——馬克思主義。
約翰·克利斯朵夫本能地感到了法蘭西的真正文化與藝術,可是在他徹底理解之前,他先看到了法國的人民月p些真正代表這個國家的男人和女人們。這些人並不是法國的商人、工業家或銀行家;他們並不住在時髦的地區或聚集在沙龍里,一面溫文爾雅地談論音樂,一面大做其生意經。不,他們都是法國的普通人——就像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音樂會上碰到的那個年輕的縫衣婦,她臉上的表情告訴他真正的音樂使她受到怎樣深刻的感動;或音像西杜尼,那個替人家幫佣的姑娘,她在他那場重病後看護著他,直到他恢復健康為止。西杜尼以及她天生的健全的常識、她的純潔的道德和「巨大的生命力」;西杜尼把所有她的積蓄都給了父親和妹妹,她從來沒有在生活中找到過任何快樂,並且用「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她的清峻自持的人生哲學;她是法國農民的典型代表,「既勤懇而又淡漠,既反抗而又馴順」,「不需要人為的刺激來支持那忠誠的勇敢」。這個法國人民的女兒以她對生活的熱愛、精神的忠實、天性的淳樸與自豪引起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敬仰。真的,她確實是普通人的傑出代表。約翰·克利斯朵夫想稱贊她的道德時,西杜尼答道:「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我跟別人完全一樣。你還沒有碰到過一個法國老百姓呢。」
「真的,」羅蘭寫道,「現在他才開始懂得法國的老百姓,他們似乎是為了永恆的生命而誕生的,他們跟自己的鄉土血肉相關;就像這些土地,他們看到了那麼多征服者、那麼多國王都如煙雲過眼,而他們是萬古長青。」
「我在完成這部作品時把它獻給一切國家的自由心靈,那些受苦、戰斗而勝利的人們。」這是羅曼·羅蘭給小說的最後一部第10卷所寫的題詞。換一句話說,他把小說呈獻給那些像約翰·克利斯朵夫和奧里維的人,他們保持了精神的純潔,不肯背叛自己的良心去適應「節場」上腐朽的世界,而且保持了忠實與誠摯的天性。這是一場為了人性而進行的斗爭,因為在普遍衰落和道德淪亡的可憎泥潭中;主要的應該是維持人們的人性,幫助他們維持人道、理智和良心,不要喪失真誠和榮譽。
這部小說很可以稱為20世紀初葉人類偉大的懺悔錄;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機和無恥的腐敗滲透了資產階級社會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們在這種腐蝕的氛圍中悶死了。作者用現實主義手腕描繪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劇,同時力求真實,為了不辜負那些熱情的諾言:「我什麼都不想隱瞞,無論它的罪惡、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項超人任務的重擔下所感到的徹骨的筋疲力盡;整整一個世界——道德、美學、信念、人道——都必須改造。我們得重新做人。」
這里所說的一代無疑的是約翰·克利斯朵夫和羅蘭自己的一代。克利斯朵夫在精神上感到騷亂,他深深地厭惡一切非人性的、矯飾和偽善的、使人的天性變成拘謹和畸形的東西,所有這一切都是羅蘭本人的特性。這就是我們從他的作品中,首先是從他早年的日記中所認識的羅蘭,那個高尚而不安定的、誠實與真摯的性格。
羅蘭所刻劃的世界「必須改造」。他所描述的一代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事實上,他描繪的並不是那一代的生活,而是它的悲劇,就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們可以把這部作品稱為樂觀性的悲劇嗎?我想是可以的,盡管小說中的主人公們和不再年輕的作者都受到了如許命運的打擊和沉痛的幻滅。即使約翰·克利斯朵夫拒絕了改造舊世界的最有力的工具,工人階級的運動,以為裡面只是些自私的工人領袖在卑瑣地爭權奪利,我們還是可以這樣說。即使約翰·克利斯朵夫不能理解法國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和強大的創造力,即使他看不清工人階級是革命的領袖,只有跟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知識分子才能有救並擺脫羅蘭這一代的絕境,我們還是可以這樣說。
事實上,羅蘭在經過10年的勞動而完成這部史詩體小說時,還是和他在開始創作這部作品時同樣地跟馬克思主義疏遠,這就決定了他對那一代人和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抱著「悲觀」的看法,並在結束最後一卷的序言時說:「克利斯朵夫,我們必須滅亡,為了得到新生。」
真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只能滅亡,因為他已經耗盡了自己的力量,走到了人生旅程的盡頭;如果再要前進,他就必須克服使他停頓的障礙物,就像許多別的誠懇的資產階級民主人士一樣,他們知道舊世界已經在崩潰了,但是他們不懂得只有社會主義革命的生氣蓬勃的暴風雨才能掃除垂死的社會,使人類恢復自由,盡情地享受純朴和歡樂的生活。
約翰·克利斯朵夫必須滅亡,為了在安納特·李維埃爾的形象中得到新生。她是他的精神繼承者,序言結束時的話無疑的是針對她所說的:「現在要輪到你們了,當代的人們,青年們!前進,把我們的身體當作階梯,向前挺進吧。比我們更偉大、更幸福吧。」
安納特·李維埃爾確實比她的先驅者們更幸福、更偉大。俄國革命以及千百萬普通人用手和腦在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使羅蘭得到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給他指出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下一代應該走怎樣的新道路
C. 請簡介約翰'克利斯朵夫
《約翰·克利斯朵夫》——在本世紀初向歐洲的知識分子們發出的熱烈呼籲——無疑的是那個時代中最光輝的歷史性文獻之一。它籠罩著藝術性形象,並且用精煉的技巧寫成,同時是從一個仁愛而敏感的性靈深處進發出來的吶喊,這個性靈敏銳地感到了資產階級文化的衰落和一個腐敗社會的精神崩潰。那一系列《巨人傳》,尤其是其中的《貝多芬傳》,不過是一些先聲,導引著這部雄偉的、充滿了大氣磅礴的思想與形象的藝術創作。
羅曼·羅蘭在寫這部小說以前曾經屢次宣稱:世界要窒息了,必須打開窗子,讓新鮮空氣吹進來。這個觀念在這部具有史詩規模的小說中表達出來,書中的情節在歐洲兩個主要的國家——德國和法國展開著。作者描繪他的主人公時以當時洶涌澎湃的各種事件作為背景,同時述及20世紀初葉歐洲生活中極其紛繁的各方面,從文化藝術以至政治動態。
只有像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樣一個激昂慷慨的、天賦著巨大意志力和崇高目標的性格才能經得起他所遭遇的無數困厄,抵抗一切卑鄙和可憎的、滲透在社會機構的每一個細胞中的機會主義。只有一種不可壓抑的創造的企冀,一種健全而精力充沛的肯定人生的動力,才能支持約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能克服逆境。當小說展開到具有史詩規模的氣象,囊括了約翰·克利斯朵夫英勇的生活和沉痛的經歷時,在那些年代中使作家激動的社會問題的沖擊也越來越擴大了。
在開始幾卷中,羅蘭描寫約翰·克利斯朵夫反抗德國的小資產階級社會環境以及其中典型的虛偽與偽善,同時摧枯拉朽地抨擊著腐化與頹廢的法國藝術,把一切毫無生氣和病態的東西暴露得體無完膚;然而在小說的最後一部分中,他的主題卻是團結一切理智正常的普通的男男女女,號召他們阻止歐洲和歐洲文化的毀滅。他警告人們:隨著大家日益滋長的麻痹和意志力的銷蝕,危險也在與日俱增。這是一個呼聲,號召知識分子們鼓起勇氣,集合起來,保衛生活。
羅蘭在鼓舞人們團結一致並振作精神力量時給他們指出什麼目標呢?那時他只提出了相當空洞的宗旨,說迫切地需要打擊自私自利,並贊美著愛的幸福和自我犧牲的欣悅。
「不要在政治和宗教問題上爭論不同的見解。這些事情是完全無用的。無論你的國家是皈依宗教還是信仰理智,這又有什麼關系?主要的它應該生活!一切頌揚生命的就是美好的。只有一個敵人,追求逸樂的自私主義,才會玷污生命的源泉,使它涸竭。歌頌力,歌頌光明,歌頌產生果實的愛、自我犧牲的歡樂和行動……干吧,行動吧,團結起來!
嚴格地說,我們在這些話中發現推動過易卜生的同樣的精神動力。在我們的時代,這種觀點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因為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這些話僅僅表達了知識分子的軟弱無能,他們在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時走錯了方向,而那正確的道路——關於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他們卻是陌生的。
奧里維對這個緊要問題的看法跟約翰·克利斯朵夫相差無幾。他的理論可以歸納為互相容忍與同情,這只有當生活本身建立在一個健全與和諧的基礎上,並且在一個能發動全國力量的政權所統治的國家內才有可能;奧里維卻說到一種「超黨派的、強有力的、智慧的權力。但是唯一能超出黨派分歧的是能夠從自己身上而不是從群眾那裡汲取力量的權力,不是依靠烏合之眾來支持的權力(猶如目前的政府那樣)……而它固有的價值是以它對人民所作的服務來衡量的:如輝煌的軍事勝利、純粹以公共福利為指歸的專政、以理智為最高的准則……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我們沒有權力來抉擇……有利的時機一定會涌現的……只要有幸運和天才就行了。讓我們等待並希望吧。」
其實,唯一能夠為公共福利服務的政府是無產階級的政權,在建設自己國家的工人階級的政權。因此在一個研究並了解社會斗爭的理論的人看來,改造生活並不靠運氣的偶然好轉,並不需要等待魔術般的敕令來驚醒法國沉睡的力量。這種敕令確實存在著——那就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已經被參加了社會主義運動的法國最優秀的心靈所接受的理論。事實上,那時羅蘭思想中觸目的矛盾就是:他融會貫通了自己祖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一切文化寶藏,卻沒有注意社會科學理論中最新、最進步的理論——馬克思主義。
約翰·克利斯朵夫本能地感到了法蘭西的真正文化與藝術,可是在他徹底理解之前,他先看到了法國的人民月p些真正代表這個國家的男人和女人們。這些人並不是法國的商人、工業家或銀行家;他們並不住在時髦的地區或聚集在沙龍里,一面溫文爾雅地談論音樂,一面大做其生意經。不,他們都是法國的普通人——就像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音樂會上碰到的那個年輕的縫衣婦,她臉上的表情告訴他真正的音樂使她受到怎樣深刻的感動;或音像西杜尼,那個替人家幫佣的姑娘,她在他那場重病後看護著他,直到他恢復健康為止。西杜尼以及她天生的健全的常識、她的純潔的道德和「巨大的生命力」;西杜尼把所有她的積蓄都給了父親和妹妹,她從來沒有在生活中找到過任何快樂,並且用「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她的清峻自持的人生哲學;她是法國農民的典型代表,「既勤懇而又淡漠,既反抗而又馴順」,「不需要人為的刺激來支持那忠誠的勇敢」。這個法國人民的女兒以她對生活的熱愛、精神的忠實、天性的淳樸與自豪引起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敬仰。真的,她確實是普通人的傑出代表。約翰·克利斯朵夫想稱贊她的道德時,西杜尼答道:「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我跟別人完全一樣。你還沒有碰到過一個法國老百姓呢。」
「真的,」羅蘭寫道,「現在他才開始懂得法國的老百姓,他們似乎是為了永恆的生命而誕生的,他們跟自己的鄉土血肉相關;就像這些土地,他們看到了那麼多征服者、那麼多國王都如煙雲過眼,而他們是萬古長青。」
「我在完成這部作品時把它獻給一切國家的自由心靈,那些受苦、戰斗而勝利的人們。」這是羅曼·羅蘭給小說的最後一部第10卷所寫的題詞。換一句話說,他把小說呈獻給那些像約翰·克利斯朵夫和奧里維的人,他們保持了精神的純潔,不肯背叛自己的良心去適應「節場」上腐朽的世界,而且保持了忠實與誠摯的天性。這是一場為了人性而進行的斗爭,因為在普遍衰落和道德淪亡的可憎泥潭中;主要的應該是維持人們的人性,幫助他們維持人道、理智和良心,不要喪失真誠和榮譽。
這部小說很可以稱為20世紀初葉人類偉大的懺悔錄;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機和無恥的腐敗滲透了資產階級社會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們在這種腐蝕的氛圍中悶死了。作者用現實主義手腕描繪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劇,同時力求真實,為了不辜負那些熱情的諾言:「我什麼都不想隱瞞,無論它的罪惡、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項超人任務的重擔下所感到的徹骨的筋疲力盡;整整一個世界——道德、美學、信念、人道——都必須改造。我們得重新做人。」
這里所說的一代無疑的是約翰·克利斯朵夫和羅蘭自己的一代。克利斯朵夫在精神上感到騷亂,他深深地厭惡一切非人性的、矯飾和偽善的、使人的天性變成拘謹和畸形的東西,所有這一切都是羅蘭本人的特性。這就是我們從他的作品中,首先是從他早年的日記中所認識的羅蘭,那個高尚而不安定的、誠實與真摯的性格。
羅蘭所刻劃的世界「必須改造」。他所描述的一代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事實上,他描繪的並不是那一代的生活,而是它的悲劇,就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們可以把這部作品稱為樂觀性的悲劇嗎?我想是可以的,盡管小說中的主人公們和不再年輕的作者都受到了如許命運的打擊和沉痛的幻滅。即使約翰·克利斯朵夫拒絕了改造舊世界的最有力的工具,工人階級的運動,以為裡面只是些自私的工人領袖在卑瑣地爭權奪利,我們還是可以這樣說。即使約翰·克利斯朵夫不能理解法國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和強大的創造力,即使他看不清工人階級是革命的領袖,只有跟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知識分子才能有救並擺脫羅蘭這一代的絕境,我們還是可以這樣說。
事實上,羅蘭在經過10年的勞動而完成這部史詩體小說時,還是和他在開始創作這部作品時同樣地跟馬克思主義疏遠,這就決定了他對那一代人和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抱著「悲觀」的看法,並在結束最後一卷的序言時說:「克利斯朵夫,我們必須滅亡,為了得到新生。」
真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只能滅亡,因為他已經耗盡了自己的力量,走到了人生旅程的盡頭;如果再要前進,他就必須克服使他停頓的障礙物,就像許多別的誠懇的資產階級民主人士一樣,他們知道舊世界已經在崩潰了,但是他們不懂得只有社會主義革命的生氣蓬勃的暴風雨才能掃除垂死的社會,使人類恢復自由,盡情地享受純朴和歡樂的生活。
約翰·克利斯朵夫必須滅亡,為了在安納特·李維埃爾的形象中得到新生。她是他的精神繼承者,序言結束時的話無疑的是針對她所說的:「現在要輪到你們了,當代的人們,青年們!前進,把我們的身體當作階梯,向前挺進吧。比我們更偉大、更幸福吧。」
安納特·李維埃爾確實比她的先驅者們更幸福、更偉大。俄國革命以及千百萬普通人用手和腦在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使羅蘭得到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給他指出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下一代應該走怎樣的新道路。
D. 《約翰 克利斯朵夫》簡介
《約翰·克利斯朵夫》——在本世紀初向歐洲的知識分子們發出的熱烈呼籲——無疑的是那個時代中最光輝的歷史性文獻之一。它籠罩著藝術性形象,並且用精煉的技巧寫成,同時是從一個仁愛而敏感的性靈深處進發出來的吶喊,這個性靈敏銳地感到了資產階級文化的衰落和一個腐敗社會的精神崩潰。那一系列《巨人傳》,尤其是其中的《貝多芬傳》,不過是一些先聲,導引著這部雄偉的、充滿了大氣磅礴的思想與形象的藝術創作。
羅曼·羅蘭在寫這部小說以前曾經屢次宣稱:世界要窒息了,必須打開窗子,讓新鮮空氣吹進來。這個觀念在這部具有史詩規模的小說中表達出來,書中的情節在歐洲兩個主要的國家——德國和法國展開著。作者描繪他的主人公時以當時洶涌澎湃的各種事件作為背景,同時述及20世紀初葉歐洲生活中極其紛繁的各方面,從文化藝術以至政治動態。
只有像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樣一個激昂慷慨的、天賦著巨大意志力和崇高目標的性格才能經得起他所遭遇的無數困厄,抵抗一切卑鄙和可憎的、滲透在社會機構的每一個細胞中的機會主義。只有一種不可壓抑的創造的企冀,一種健全而精力充沛的肯定人生的動力,才能支持約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能克服逆境。當小說展開到具有史詩規模的氣象,囊括了約翰·克利斯朵夫英勇的生活和沉痛的經歷時,在那些年代中使作家激動的社會問題的沖擊也越來越擴大了。
在開始幾卷中,羅蘭描寫約翰·克利斯朵夫反抗德國的小資產階級社會環境以及其中典型的虛偽與偽善,同時摧枯拉朽地抨擊著腐化與頹廢的法國藝術,把一切毫無生氣和病態的東西暴露得體無完膚;然而在小說的最後一部分中,他的主題卻是團結一切理智正常的普通的男男女女,號召他們阻止歐洲和歐洲文化的毀滅。他警告人們:隨著大家日益滋長的麻痹和意志力的銷蝕,危險也在與日俱增。這是一個呼聲,號召知識分子們鼓起勇氣,集合起來,保衛生活。
羅蘭在鼓舞人們團結一致並振作精神力量時給他們指出什麼目標呢?那時他只提出了相當空洞的宗旨,說迫切地需要打擊自私自利,並贊美著愛的幸福和自我犧牲的欣悅。
「不要在政治和宗教問題上爭論不同的見解。這些事情是完全無用的。無論你的國家是皈依宗教還是信仰理智,這又有什麼關系?主要的它應該生活!一切頌揚生命的就是美好的。只有一個敵人,追求逸樂的自私主義,才會玷污生命的源泉,使它涸竭。歌頌力,歌頌光明,歌頌產生果實的愛、自我犧牲的歡樂和行動……干吧,行動吧,團結起來!
嚴格地說,我們在這些話中發現推動過易卜生的同樣的精神動力。在我們的時代,這種觀點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因為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這些話僅僅表達了知識分子的軟弱無能,他們在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時走錯了方向,而那正確的道路——關於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他們卻是陌生的。
奧里維對這個緊要問題的看法跟約翰·克利斯朵夫相差無幾。他的理論可以歸納為互相容忍與同情,這只有當生活本身建立在一個健全與和諧的基礎上,並且在一個能發動全國力量的政權所統治的國家內才有可能;奧里維卻說到一種「超黨派的、強有力的、智慧的權力。但是唯一能超出黨派分歧的是能夠從自己身上而不是從群眾那裡汲取力量的權力,不是依靠烏合之眾來支持的權力(猶如目前的政府那樣)……而它固有的價值是以它對人民所作的服務來衡量的:如輝煌的軍事勝利、純粹以公共福利為指歸的專政、以理智為最高的准則……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我們沒有權力來抉擇……有利的時機一定會涌現的……只要有幸運和天才就行了。讓我們等待並希望吧。」
其實,唯一能夠為公共福利服務的政府是無產階級的政權,在建設自己國家的工人階級的政權。因此在一個研究並了解社會斗爭的理論的人看來,改造生活並不靠運氣的偶然好轉,並不需要等待魔術般的敕令來驚醒法國沉睡的力量。這種敕令確實存在著——那就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已經被參加了社會主義運動的法國最優秀的心靈所接受的理論。事實上,那時羅蘭思想中觸目的矛盾就是:他融會貫通了自己祖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一切文化寶藏,卻沒有注意社會科學理論中最新、最進步的理論——馬克思主義。
約翰·克利斯朵夫本能地感到了法蘭西的真正文化與藝術,可是在他徹底理解之前,他先看到了法國的人民月p些真正代表這個國家的男人和女人們。這些人並不是法國的商人、工業家或銀行家;他們並不住在時髦的地區或聚集在沙龍里,一面溫文爾雅地談論音樂,一面大做其生意經。不,他們都是法國的普通人——就像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音樂會上碰到的那個年輕的縫衣婦,她臉上的表情告訴他真正的音樂使她受到怎樣深刻的感動;或音像西杜尼,那個替人家幫佣的姑娘,她在他那場重病後看護著他,直到他恢復健康為止。西杜尼以及她天生的健全的常識、她的純潔的道德和「巨大的生命力」;西杜尼把所有她的積蓄都給了父親和妹妹,她從來沒有在生活中找到過任何快樂,並且用「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她的清峻自持的人生哲學;她是法國農民的典型代表,「既勤懇而又淡漠,既反抗而又馴順」,「不需要人為的刺激來支持那忠誠的勇敢」。這個法國人民的女兒以她對生活的熱愛、精神的忠實、天性的淳樸與自豪引起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敬仰。真的,她確實是普通人的傑出代表。約翰·克利斯朵夫想稱贊她的道德時,西杜尼答道:「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我跟別人完全一樣。你還沒有碰到過一個法國老百姓呢。」
「真的,」羅蘭寫道,「現在他才開始懂得法國的老百姓,他們似乎是為了永恆的生命而誕生的,他們跟自己的鄉土血肉相關;就像這些土地,他們看到了那麼多征服者、那麼多國王都如煙雲過眼,而他們是萬古長青。」
「我在完成這部作品時把它獻給一切國家的自由心靈,那些受苦、戰斗而勝利的人們。」這是羅曼·羅蘭給小說的最後一部第10卷所寫的題詞。換一句話說,他把小說呈獻給那些像約翰·克利斯朵夫和奧里維的人,他們保持了精神的純潔,不肯背叛自己的良心去適應「節場」上腐朽的世界,而且保持了忠實與誠摯的天性。這是一場為了人性而進行的斗爭,因為在普遍衰落和道德淪亡的可憎泥潭中;主要的應該是維持人們的人性,幫助他們維持人道、理智和良心,不要喪失真誠和榮譽。
這部小說很可以稱為20世紀初葉人類偉大的懺悔錄;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機和無恥的腐敗滲透了資產階級社會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們在這種腐蝕的氛圍中悶死了。作者用現實主義手腕描繪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劇,同時力求真實,為了不辜負那些熱情的諾言:「我什麼都不想隱瞞,無論它的罪惡、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項超人任務的重擔下所感到的徹骨的筋疲力盡;整整一個世界——道德、美學、信念、人道——都必須改造。我們得重新做人。」
這里所說的一代無疑的是約翰·克利斯朵夫和羅蘭自己的一代。克利斯朵夫在精神上感到騷亂,他深深地厭惡一切非人性的、矯飾和偽善的、使人的天性變成拘謹和畸形的東西,所有這一切都是羅蘭本人的特性。這就是我們從他的作品中,首先是從他早年的日記中所認識的羅蘭,那個高尚而不安定的、誠實與真摯的性格。
羅蘭所刻劃的世界「必須改造」。他所描述的一代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事實上,他描繪的並不是那一代的生活,而是它的悲劇,就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們可以把這部作品稱為樂觀性的悲劇嗎?我想是可以的,盡管小說中的主人公們和不再年輕的作者都受到了如許命運的打擊和沉痛的幻滅。即使約翰·克利斯朵夫拒絕了改造舊世界的最有力的工具,工人階級的運動,以為裡面只是些自私的工人領袖在卑瑣地爭權奪利,我們還是可以這樣說。即使約翰·克利斯朵夫不能理解法國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和強大的創造力,即使他看不清工人階級是革命的領袖,只有跟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知識分子才能有救並擺脫羅蘭這一代的絕境,我們還是可以這樣說。
事實上,羅蘭在經過10年的勞動而完成這部史詩體小說時,還是和他在開始創作這部作品時同樣地跟馬克思主義疏遠,這就決定了他對那一代人和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抱著「悲觀」的看法,並在結束最後一卷的序言時說:「克利斯朵夫,我們必須滅亡,為了得到新生。」
真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只能滅亡,因為他已經耗盡了自己的力量,走到了人生旅程的盡頭;如果再要前進,他就必須克服使他停頓的障礙物,就像許多別的誠懇的資產階級民主人士一樣,他們知道舊世界已經在崩潰了,但是他們不懂得只有社會主義革命的生氣蓬勃的暴風雨才能掃除垂死的社會,使人類恢復自由,盡情地享受純朴和歡樂的生活。
約翰·克利斯朵夫必須滅亡,為了在安納特·李維埃爾的形象中得到新生。她是他的精神繼承者,序言結束時的話無疑的是針對她所說的:「現在要輪到你們了,當代的人們,青年們!前進,把我們的身體當作階梯,向前挺進吧。比我們更偉大、更幸福吧。」
安納特·李維埃爾確實比她的先驅者們更幸福、更偉大。俄國革命以及千百萬普通人用手和腦在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使羅蘭得到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給他指出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下一代應該走怎樣的新道路。
E. 《克利斯朵夫》的內涵
嗯,這種內涵,我覺得可以用貝多芬的《命運》來表現。至於怎樣概括,還是自己切身感受的好,旁人說不清。如魚飲水吧,不是看眾的一聲感慨或悲嘆能給出定論的。越是被強調成定論的東西,越容易被推翻。你的問題很大呀,內涵是多元的,一點一點的感受,才能有自己的結論;
F. 簡述克利斯朵夫的經歷
克里斯多夫·里弗1952年9月25生於紐約,4歲時便經歷了父母離異的童年慘劇,其後便跟隨母親來到了新澤西的普林斯頓,若乾年之後,她的母親安穩的嫁給了一位投資銀行家,而克里斯多夫順利的從高中畢業,他的演員生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了。
在就讀科尼爾大學期間,他偶爾在一些電影的片場做起了臨時演員,並漸漸的領會了表演的內涵,演員的氣質也由此顯露出來,就在他讀大學的最後一年,他被做為優秀生(羅賓·威廉姆斯也是其一)送往著名的朱麗亞德學院繼續深造。
眾所周知,其後出演了《超人》,開創了一個科幻領域的嶄新時代,在這期間他也在表演方面不斷嘗試和突破,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意外的騎馬事故中,克里斯多夫失去了活動能力,這不但斷送了他的表演生涯,也讓他在半身不遂中鬱郁而終,享年52歲,不過克里斯多夫在其人生的最後時間所展現的在與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仍然讓很多人欽佩。
你說的是哪個克利斯朵夫啊?
G. 克利斯朵夫作品
《約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羅曼·羅蘭(1866--1944年),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和評論家,出生於一個小職員家庭。他受家庭氛圍熏陶,酷愛音樂,並以一篇關於義大利歌劇起源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這部小說創作於1904年至1912年間,他因這部小說一舉成名,並獲得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這部小說共有十卷,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滿庸俗、傾軋的社會里的奮斗歷程。
約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一座小城,他們家是一個受人尊敬的音樂世家,祖父曾是王府樂隊的指揮,父親卻經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敗落。
小克里斯朵夫長相醜陋,但受到祖父的喜愛,常和祖父一起漫步田野,聽祖父講古代的英雄故事,使他從小就萌發了做大人物的想法。做廚娘的母親膽小善良,一天,他在母親幫佣的主人家遭到少爺、小姐作弄,因反抗受到主人毒打,母親還讓他賠禮下跪。這使他感到非常難過,更氣憤人間的不公。
祖父送他一架舊鋼琴,還帶他到劇場欣賞歌劇,引起了他對音樂的興趣,常常自己爬到椅子上去按琴鍵。父親發現了他的這個愛好,想做為他的一個特長,作為將來向上爬的手段,於是天天用戒尺逼他練琴,累得他終於有一天支持不住了,他起而反抗:故意彈錯音節。父親氣得吼聲連連,戒尺雨點一樣打下去,克里斯朵夫被制服了,不得不每天一邊流淚一邊彈琴,他對音樂厭惡透頂的同時,內心已被音樂占據,他不由自主的愛上音樂,並要把一生都獻給這個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樂的藝術。
祖父留心把孫子隨時哼唱的曲譜整理起來,還加了伴奏與和聲,編成樂曲,取名為《童年遣興》,在樂譜的封皮上還題上了小克里斯朵夫的名字,讓克利斯朵夫彈奏,並呈報宮廷開了專場音樂會,他的表演受到全場歡迎,大公爵誇這個6歲孩子是「再世莫扎特」。從那以後,他受到莫大的鼓舞,開始有意識的彈琴作曲,這讓祖父高興得哭了起來。
他做鄉村貨郎的舅舅崇尚「平常的人」,他感情真切,給了約翰另一種教育。他唱動聽的歌謠,讓約翰呼吸田野清新的空氣,在夜裡感覺大自然交響曲中數不清的樂器,到生活中去創作真正的音樂,使克里斯朵夫又受到更好的音樂熏陶。
克利斯朵夫11歲時被任命為宮廷音樂聯合會的第二小提琴手,跟管風琴師學和聲,他學多種樂器,用他的收入補家庭生活的困難。祖父這時在欣慰中死去,父親整日喝得爛醉如泥,根本指不上,生活的重擔壓在他的身上,他不得不經常應召到公爵府替討厭的笨蛋去演奏,這使他深感屈辱和痛苦,也和仰慕金錢、權勢的長輩更疏遠了,他還找了幾份家庭教師的兼職。生活的重擔把他壓得喘不過起來。只有舅舅帶給他快樂,他們月下盪舟,聽槳上滴水的琶音,看河面水氣的顫動……約翰邊接受音樂教育,邊參加樂隊演奏,他已經升任第一小提琴手,他有一個偉大的信念:將來要寫出偉大的作品。
一次赴鄉間野餐,克利斯朵夫在渡船上結識了一個博學多聞的青年奧多,兩人成為知交。和奧多的友誼成為他未來愛情的先導。參議官新寡的太太克里赫,帶著女兒彌娜,從柏林搬來與他家毗鄰。太太請他做女兒的家庭教師,教女兒彈琴,彌娜和他年紀相仿,很賞識克利斯朵夫的天賦和品格,也不時修正他的舉止和儀態,對他產生了好感。克里斯朵夫一次在彈琴時很沖動的吻了彌娜的手。很快,彌娜的母親窺破了他們的關系,她以出身、門第和財產為由極力反對,這使克里斯朵夫認清了他和她們的距離,悲憤交加的離開了這里。
愛情的打擊還未在內心平息,父親又醉死在溝里。兩個弟弟都去外出謀生,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他們換到了一處更簡陋、便宜的住所。房東的外孫女洛莎迷戀他,可是他愛上了開小針線鋪的年輕寡婦薩皮納。不料,薩皮納突然患流行性感冒去世了,悲痛之餘,又和帽店女職員阿達相愛,但很快被這個水性楊花的女人拋棄。愛情的打擊使他消沉下去,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泡在酒館里。舅舅幫助了他,教育他突破情慾之網,重新振作精神,埋頭音樂創作,克里斯朵夫警醒了。
克利斯朵夫在聽音樂會時,感到演奏者萎靡不振,觀眾也聽得百無聊賴,他懊喪的發現,所謂大師的作品無不充滿著虛假和造作。他義無反顧地撕毀了以前俗套的樂曲,批評了幾乎所有德國古典音樂大師的虛偽。守舊勢力說他「標新立異」,「完全瘋了」,曾喜愛他的大公爵也開始反感他,震動的樂壇聯合反擊,使他舉辦的演奏自己新作品的音樂會受到了挫折和冷落。就在事業受挫時,他受人利用,在雜志上發表了多篇音樂評論,把那些樂隊指揮、演奏家、歌唱家乃至觀眾都得罪了。他孤獨、憤怒,決意遠走他鄉。臨行前,他去參加農庄的節日舞會,因一個姑娘不願和醉酒的軍官跳舞而遭打,他打抱不平打死了軍官,被解救的姑娘讓他到巴黎避難,他匆匆給母親留了一張便條就逃走了,他出了邊境,到了法蘭西。
在巴黎,他過著艱苦的生活,一方面他要找工作糊口,另一方面他又不肯褻瀆音樂藝術。最後,他為一個肉店老闆女兒葛拉賽、一個汽車製造商的女兒史丹芬以及她的表妹葛拉齊亞教授鋼琴。葛拉齊亞充滿愛心,經常為克里斯朵夫的不幸命運而痛苦。
在別人的引薦下,他參加了巴黎文藝界的活動,用交響詩的形式寫成了話劇,並拿到劇院去演出。可社會黨議員和一些別的政客們,雖是自命自由的思想家,其實禁止別人的思想自由。一個社會黨議員熱心促成他的歌劇《大衛》的上演,並拉自己的情婦擔任劇中主角,結果這女人聲音惡俗不堪,克里斯朵夫為撤換角色與議員鬧翻,演出告吹。氣得克里斯朵夫大病一場,唯一的收獲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個靠教書為生的青年詩人奧里維。他的幾份教課的差事都因此丟了,生活又陷入窘境。克里斯朵夫的一切都得到葛拉齊亞的深切關注,她一直在無法給克里斯朵夫提供幫助而傷心。
克里斯朵夫與朋友奧里維合租一所公寓,奧里維非常欽佩約翰的音樂天才和充沛精力,約翰也喜歡奧里維的智慧清明,謙和仁愛,他們都熱愛自由。約翰隨奧里維到平民中去,他看到了法國潛藏的生機。他要求團結抗暴,掃除貴族氣息,而奧里維醉心宗教,夢想有一個愛一切的公平世界。他們在社會上經過幾年的激昂奮斗之後,終於都為成千上萬的淳樸心靈埋頭創作了,他的《大衛》在法德兩國的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以前被喝倒彩的《伊芙琴尼亞》也被重新發現,受到熱烈歡迎。大家公認克利斯朵夫是天才,生活也因此出現了轉機。這時,克里斯朵夫發現自己和奧里維都愛上了工程師的女兒雅葛麗納,他主動退出,促成他們的婚約,並搬到別處居住。
克里斯朵夫的名氣越來越大,但又一次遭到別人的陷害,出版商哀區脫篡改出版克利斯朵夫的作品,使他陷入困境。很快,他發現他的文章又有了改變,奧國大使館還邀他前去演奏。原來當年狂熱愛他、曾是他學生的葛拉齊亞,當上了奧國的伯爵夫人,是她在暗中保護他,使他又一次得以脫身。不久,「五一」節那天,他和好朋友奧里維參加遊行運動,奧里維為救一個擠倒的孩子被人群踏在腳下,他在混戰中刺死了一名施暴的警察,也不得不逃往瑞士。在瑞士,他思念亡友,心都要碎了。心情平息之後的他和一個醫生妻子發生了關系。事後,他無法原諒自己的道德行為,托辭離開隱遁到一個小村裡。
在一次散步的時候,他偶遇已喪夫的葛拉齊亞,倆人沉入重逢的喜悅,雖然葛拉齊亞的兒子阻止倆人的結合,他們仍在心心相印中獲得了滿足。
十年過去了,克利斯朵夫開始重新思索人生,他感到自己為創造以道德為目標的最高藝術已無能為力了,他把上帝當作心靈的寄託和理想的歸宿。這時,他的作品在歐洲各地演奏並極受歡迎。他在德國殺死軍官的舊案已經撤銷,在法國打死警察的事也被人遺忘。他可以自由來入於德法之間。但約翰想逃避巴黎的傷心往事,自願留在瑞士。在葛拉齊亞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巴黎的邀請,去指揮幾個音樂會,他的演出引起巨大轟動,連過去反對他的人也捧他了。
晚年的克利斯朵夫譽滿歐洲,他繼續創作,但他的作品已不像早年那樣風雷激盪,而是和諧恬靜。葛拉齊亞去世後,克里斯朵夫也閉門不出,他在彌留之際,腦際回想起臨終的自慰:「我曾經奮斗,曾經痛苦,曾經流浪,曾經創造。讓我在你的懷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將為新的戰斗而再生!」
H. 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麼傅雷家書
1.克里斯朵夫和傅聰同為音樂家
2.付從從小以克里斯朵夫為榜樣自勉。提及克里斯多夫便於傅雷與傅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