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評分標准:
必須選擇「革命優於改良」或「改良優於革命」來進行評析,舉例論證不少於3例,事例必須選擇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革命或改良,如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五四運動、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等
一等(12—10分)
①緊扣評論觀點;②合理引用史實,進行多角度評論;③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夠結合評論觀點;②引用史實,評論角度單一;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離評論觀點;②未引用史實或引用史實不完整;③論證欠說服力,表述不清楚。
E. 從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客觀實際論述中國革命的必要性與進步性
近代中國,已經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最基本的國情。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隨著封建社會內部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萌芽。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軌道,使社會性質發生了兩個根本性的變化:獨立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逐步變為半封建的中國。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隨著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和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逐步形成的。
面對帝國主義的入侵,我們不得不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祖國,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因此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必要的。
當時已經到了封建社會的晚期,清政府腐敗無能,為了維護他們的封建統治,一次又一次的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破壞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如果中國人民不革命,那麼現在的中國人民只會是亡國奴,現在的中國只會是帝國主義列強的原材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
我們不是沒有想過通過變法來救亡圖存,甚至是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的確,我們十分欽佩戊戌六君子的慷慨赴義,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犧牲讓我們認識到,想通過改良的方法來救中國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依靠清政府,而是要依靠人民大眾。於是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要通過武裝斗爭的方式來救中國。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但是中華民國卻錯誤地將帝國主義列強當作了朋友,孫中山先生甚至發表了《告各友邦書》,承認各個不平等條約的有效,期望換來帝國主義的支持。這充分體現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與妥協性。盡管如此,中國的歷史通過這次革命被改變了。我國的社會性質雖然沒有改變,依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政府,為中國的未來帶來了希望。
但畢竟由於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導致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事實證明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然而就在這時,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西主義,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中國無產階級是革命性最徹底的階級,也因為如此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終於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我們大聲高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不再受壓迫,不再是帝國主義的傀儡。
所以,中國人民的革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中華民族的解放。毛主席曾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認為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必要的,因為帝國主義是在侵略中國,而不是他們所謂的「幫助」中國。既然人家欺負到頭上來了,我們又怎能任他欺負而不反抗呢?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從古代歷史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民是安分守己的,除非是真的無法活下去,才會憤起反抗。如果我們不革命,那麼現在中華民族也會像其他古國一樣,只存在於歷史中了。
在現今社會,出現了「告別革命論」這一論調,這讓我十分疑惑。告別革命倫認為「革命是一種破壞力量」,「革命延誤了近代化進程」。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國現在將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那麼我想反問一句:如果革命是一種破壞力量,也就是說中國現在的狀況是被「破壞」後的情形,那麼這被「破壞」後的狀況還不如被清政府統治的封建社會晚期好嗎?我想恐怕不是吧。至於說「革命延誤了近代化進程」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如果不革命,中國還會存在嗎?如果不革命,帝國主義列強早就把我們「吃掉」了,近代化進程又從何談起?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國現在就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了嗎?恐怕不然吧。近代中國的資產階級改良已然是以失敗告終的,如此的教訓難道不足以說明「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嗎?如果說「革命」把中國「弄糟了」,那麼我慶幸我們「革命」了,因為如果是「改良」的話,說不定會把中國「弄沒了」。
在那個時代,「改良」是必然行不通的。因為我們沒有良好的內部與外部條件,內部封建統治階級必然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利,而外部帝國主義列強又虎視眈眈。如果在這個時候進行「改良」,在內部會遭到封建統治階級的頑強抵抗,在外部會遭到帝國主義列強的強力打擊。我們都相信帝國主義不會放任中國的強大的。即使是在現代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美國會希望中國強大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馬上得到答案:不會!所以,如果我們沒有「革命」而是「改良」,中國現在不會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而是存在於歷史中「曾經的超級大國」了。
在李澤厚、劉再復看來「革命」是殘忍,是黑暗,是骯臟。他們把一切破壞的罪名加到「革命」上,並明確表示「決心告別革命」「21世紀不能在革命了」。「告別革命論」表面上看是在否定一切革命,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目的,而是他們的手段。他們的目的是力圖通過「告別革命」的手段來「告別社會主義」。歷史事實表明:當今所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都是革命的產物,而且是暴力革命的產物。沒有革命就沒有社會主義。如果「告別革命」,那就是既告別了「革命」本身,也告別了革命的成果——社會主義。我們現在依舊要保持革命的警惕性,要防止西方勢力的顛覆和破壞,因為這是最終實現中國現代化的保證。然而「告別革命論」者卻鼓吹21世紀不能再革命了,這實際上是鼓動中國人民放鬆對西方勢力「和平演變」的警惕,是迎合西方反華勢力之舉。
我們不能為這些論調所迷惑,而是要明確地認識到中國人民革命的必要性,要堅持革命,肯定中國革命的正確性,始終不疑地堅持社會主義,為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F. 怎樣科學認識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直流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黨的歷史活動的主要軌跡和脈絡。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也就抓住了黨的歷史的「綱」,綱舉才能目張。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圍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的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不懈奮斗,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不僅關繫到正確認識和評價黨的歷史,而且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的重要歷史使命。完成兩大歷史任務,之所以成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由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不斷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侵略和滲透,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從此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樣,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就必須完成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這兩大任務緊密相連,前一任務為後一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前提條件。為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以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為出發點,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黨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但由於階級局限性,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把中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都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境遇和命運。而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兩大歷史任務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擔負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革命的道路,從而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通向勝利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個歷史階段是近代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建國初期是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國民黨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在全國完成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內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國既要徹底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又要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1956年,我國創造性地完成了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雖然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我國是在生產力相對落後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社會主義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社會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90年的歷史,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的歷史。 高度重視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 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就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黨的歷史,看待黨所走過的路。近年來,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的幌子,詆毀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等。對於這些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告別革命論」。「告別革命論」認為革命只起到破壞作用,阻礙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實現,從而把革命和現代化完全對立起來,主張以「現代化史觀」取代「革命史觀」。這種觀點的實質,就是要否定中國近代以來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生產力發展、人民生命財產以及社會文化的破壞程度、沖擊程度比較大。但革命的發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近代以來,中國多次嘗試過改革途徑,但事實證明這種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進行革命,掃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才能為實現現代化提供前提。中國近代以來的舊式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盡管都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為實現中國現代化和偉大的民族復興掃除了制度障礙。因而,否定近代以來中國革命歷史的「告別革命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片面誇大黨的歷史錯誤的傾向。有些人不顧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片面誇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錯誤,否定我們黨領導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國前29年的成就。他們的根本要害是通過否定黨的歷史來否定黨的領導。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艱辛的探索歷程中難免發生這樣那樣的失誤,遇到這樣那樣的曲折,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但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失誤和挫折,就否定和醜化黨的歷史,刻意渲染和誇大黨的歷史上的錯誤。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敢於正視所經歷過的失誤和挫折,並善於從中總結和汲取教訓,不斷增長本領。「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個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中國共產黨正是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才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才經受各種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對人民、對民族負責任的黨,是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把權力斗爭作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觀點。有些人把黨的歷史描繪成黨的領導人之間為爭奪權力而殘酷斗爭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有黨內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黨的領導幹部都是經過長期認真選拔的,權力斗爭不是也不應該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將經驗教訓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黨的歷史不僅同黨的過去相聯系,還同黨的現在和將來相聯系。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總結中國共產黨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而奮斗的經驗教訓,就要將其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必須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擔當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已經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也取得輝煌成就。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國共產黨以其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黨能夠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標,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因此,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僅是歷史的選擇,而且是現實的需要。 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發展是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歷史反復說明,什麼時候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就會富強,人民就會富裕;什麼時候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發展就會延緩,人民生活就會下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她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當代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狀況還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也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必須大力擴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爭取民主作為奮斗目標。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結束了長期以來受壓迫和欺凌的歷史,第一次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但是,由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基礎上的,我國又缺乏民主法治傳統,加上社會主義民主建立的時間還不長,人民民主的具體制度和實現形式還不夠完善,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還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要走很長的路。我們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切實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必須大力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絕對平均主義,而是全體人民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共享發展成果。黨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經搞過絕對平均主義,結果導致共同貧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貧富差距問題也十分突出,已經逼近社會容忍的「紅線」,成為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些經驗教訓啟示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充分就業,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G. 告別革命論錯誤觀點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沒有意義,
改革就是一場革命,
你的意思是要否定改革,
我看你沒有那個膽子.
H. 革命指什麼
給你推薦幾篇文章讀讀。
劉永佶:什麼是革命
1、革命從形式上看,確實是政權和政治制度的變化。但這僅僅是革命的一部分。從社會總體的角度來看革命,應分三個角度:政治、經濟、文化;再由此上升到更抽象的層面,革命就是人本質的發展和人性升華過程了。
正是人本質的發展和人性的升華,才使革命成為必要。正是人本質的發展和人性的升華才是社會革命的根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革命,都是質的變化。這個質的變化是跟咱們前面講的社會形態、社會階段的劃分相對應的。也就是說,劃分社會階段的根據就是社會革命的根據。社會革命無非是對社會階段的過渡更為現實、更為具體的規定。因此,在我們規定革命的時候,一是要探求它的規律,再有就是要把它看成是一種人本質的變化。這個質的變化並不是人的消滅,而是人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體現的幾個主要的階段性的演變。革命就是內在於所有人之中的人本質發展和人性升華的集中表現。當這樣說的時候並沒有排除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它們都包含在里邊了。
這里把革命看成一種質變,是在人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在經濟、政治、文化,在制度、在法律、在權利關繫上的一種根本性的改變。
2、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把革命的概念同政權的更新聯系起來,認為革命是以政治權力的根本變革為中心的社會大變動。唯物史觀認為革命是進步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的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 。以上這些對「革命」的規定,突出的都是從政治角度界定革命。社會的主體是人,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是人社會存在的不同層次和因素、環節。革命,也必須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的角度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質的變革,才能被稱為社會革命,或說是完全意義上的革命、全面的革命、徹底的革命。革命實踐中的許多失誤,都應該與那種片面地把革命局限在政治領域的傳統觀點有關。
3、革命相對於某一個階段來說,有一個完成的時間。從總體上應該沒有完成的時候,只要有人、有人性的升華,就總會有下一次革命。
4、「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是毛主席晚年的得意之作,但也像「無產階級專政」一樣,不被世人理解,甚至被歪曲。毛主席所理解的革命要深遠的多。對他來說,中國革命就是要徹底推翻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集權官僚制度。這種制度不是僅在政治領域存在的,舊政權只是集權官僚制度的一種存在形式,集權官僚制在文化領域、經濟領域都是有深厚的積淀,而且不得不保留的行政集權體制,為這些舊制度、舊文化在一定時期的沉渣泛起,提供了必要的機制和條件。「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是以中國的特殊歷史與現實矛盾為出發點的。新中國政權建立以後,革命並沒有結束,還應該再繼續,革命還有許多新的任務,包括文化的、包括經濟的,也包括政治的。當然,這個理論也有許多不明確、不完善處,如對群眾運動的強調,對法制的忽視等等。
5、以共產主義或勞動社會主義為旗幟的革命,或者說是變資本僱傭勞動制度為民主勞動制度的革命,是馬克思所說的人類擺脫「史前時期」的關鍵一步。
馬克思把資本主義及其以前的社會都看成是人類的「史前時期」,這表明在他的觀念中,有一個對人本質、對人性的內在的認識,他是以這種認識來界定人類社會的。在他的觀念中,只要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壓迫,人類就還沒有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人的社會」。
那麼,當把人類史前期與革命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很明顯,人類史前期的結束就是一次特殊的革命,是一個大的階段性的變革。這一變革的內容正是與我們所說的結束資本僱傭勞動制度實現民主勞動制度的革命。
結束了史前時期,進入了真正人的社會,並不等於人性中的動物性野蠻成分就已經被徹底根除了,只是不佔矛盾的主要方面了,它還會存在於人性和社會生活、社會關系之中。
人性中的動物性野蠻成分現在明顯地佔主要方面,它的體現就是階級統治、戰爭、壓迫、剝削、犯罪等等。
應該說,現在整個人類還是處在資本統治的大的歷史階段。對今天的人類來說革命的共同目標,或說總的目標就是消滅資本統治,實現民主勞動制度。在不同國家,因為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更關鍵的是勞動者的素質技能不同,革命的進程不可能是齊頭並進的,在不同的國家也會表現出不同的革命形式。
6、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資本統治的全球化問題。資本統治的全球化,也就是資本勢力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擴張其統治的過程,現在它仍處於強勢。但我們還要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資本統治全球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勞動社會主義的普及過程。這就正像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給自己准備了掘墓人。7、「告別革命」論者的觀點就是,只要你老百姓完完全全順從統治者的意志,中國就可以發展。「告別革命」論在今天的中國還有它的市場,恰恰說明了中國革命的沉重性,而革命的必要性和艱難也在這里體現著
什麼是革命(轉自毛澤東吧)
在毛吧,右派和左派都在談論革命。除了對文革對錯的爭論外,就數對文革殘酷性爭論最多。連一些左派也認為文革中所用的說手段過於激烈,但我要說,那是你沒有理解革命是什麼。
革命是什麼?
革命是毀滅,她鎮壓一切反抗革命的敵人;
革命是重生,她讓所有受壓迫的人獲得自由;
革命也是掠奪,她在向統治者討還所欠的本利;
革命更是獲取,她能給革命者想要的一切!
革命是什麼?
革命是毀滅,她鎮壓一切反抗革命的敵人;
革命是重生,她讓所有受壓迫的人獲得自由;
革命也是掠奪,她在向統治者討還所欠的本利;
革命更是獲取,她能給革命者想要的一切!
這是一位網路小說作者在他的作品《以革命的名義》中的開篇語,我覺得,他的話很好,所以在這里加以引用。我們所有支持毛主席的人,都應盡快丟下幻想,開展工作,以革命行動對抗反革命行動。
革命是什麼?
革命是路,通往人道的路,它不止一條,而是千萬條。從坦
直的高速路到尚未踩成的土徑,從暴烈的政權更迭到徐緩的制度
改造,從喧囂的財富再分配到靜默的風俗變遷,革命像佛現無數
身,像月印無數河。它絕不僅僅是政治,雖然以往的矛盾往往集
中於政治;它也絕不僅僅是暴力,雖然現實的的沖突往往升級為
暴力。
在這個時代,革命成了思想禁忌,不僅見風使舵的學者文人
鬼哭狼嚎地為它送葬,就連閱歷上的寶寶都學會了對它長吁短嘆
。這既是由於概念上的混亂——『革命』一詞就像公共樓道,早
被家家戶戶的東西塞滿;也是由於任意的誣陷——革命成了慈善
家,大凡殺人放火走極端的事情,都歸他買單;更是由於革命的
曲折艱難——古往今來有哪件事像它一樣寄託了這么多的人類希
望,擔當了這么深的人類苦難?但革命不會因詛咒漫罵、懺悔反
省,也不會因脂粉的流行、彩燈的脫銷而偃旗息鼓。革命與畜道
相反相成,同生共死。只要剝削壓迫還在世,革命就是它腳下的
影子、枕上的噩夢、一輩子也別想擺脫的索命無償。與其揚湯止
沸,不如釜底抽薪。與其跟著伯克之流哀嘆革命中法國的恐怖,
不如與羅伯斯庇爾們一起看到革命前巴黎的腐朽。與其歷數流民
的種種不是,定他們為中國歷史的禍源,不如考察一下這些人為
什麼流離失所鋌而走險。
從反抗壓迫到消滅壓迫,從殺富濟貧到仁愛大同,從這個世
界到這個世界,從人類自身到人類自身,革命是質的飛躍,量的
漸變。它隱隱也不見其始,茫茫也不知其終。所以,革命是不朽的。
I. 中國革命的進步 100字
從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客觀實際論述中國革命的必要性與進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使它必須進行革命。首先帝
國主義對中國侵略太緊太深它們不希望中國富強也不希望中
國通過改良而改變現狀;其次中國的封建實力根深蒂固、力量強
大不經過巨大的革命風暴無法將它摧毀再次改良本身的弱
點及改良過程中的失誤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產。因此
中國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製造出來的而是在帝國主義
封建主要殘酷壓迫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的產物。不革命中國
將無法取得進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種改良的失敗即說
明了這一點。
進步性進現代中國革命經歷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它推
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給人民帶
來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等方面發生了積極的
變化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而五四運動打響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一槍五四運動具有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具備
的特點它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眾促
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
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展現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開始
採取群眾路線的方法進行革命斗爭開始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的路線。在經過曲折艱苦的斗爭後1949年新中國成立代表了新
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
命斗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近代中國已經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最基
本的國情。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隨
著封建社會內部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萌
芽。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
軌道使社會性質發生了兩個根本性的變化獨立的中國逐步淪
為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逐步變為半封建的中國。中國社
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隨著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和迫使清
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逐步形成的。
面對帝國主義的入侵我們不得不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祖國
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因此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必要的。
當時已經到了封建社會的晚期清政府腐敗無能為了維護他們
的封建統治一次又一次的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破
壞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如果中國人民不革命那麼現在的中國人
民只會是亡國奴現在的中國只會是帝國主義列強的原材料產地
和產品銷售市場。
我們不是沒有想過通過變法來救亡圖存甚至是為此付出了血的
代價。的確我們十分欽佩戊戌六君子的慷慨赴義然而我們不
得不承認這樣的犧牲讓我們認識到想通過改良的方法來救中
國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依靠清政府而是要依靠人民大眾。於
是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要通過武裝斗爭的方式來救中國。
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但是中華民國卻錯誤
地將帝國主義列強當作了朋友孫中山先生甚至發表了《告各友
邦書》承認各個不平等條約的有效期望換來帝國主義的支持。
這充分體現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與妥協性。盡管如此中國的歷
史通過這次革命被改變了。我國的社會性質雖然沒有改變依舊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政府為
中國的未來帶來了希望。
但畢竟由於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導致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
取。事實證明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然而就在這
時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西主義中國無產
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中國無產階級是革命性最徹底的階級也
因為如此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經歷了抗
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終於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我們大聲高
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不再受壓迫不再是帝國主義的傀
儡。
所以中國人民的革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中華民族的解放。
毛主席曾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認為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必要的因為帝國主義是在侵略中國
而不是他們所謂的「幫助」中國。既然人家欺負到頭上來了我
們又怎能任他欺負而不反抗呢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
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從古代歷史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民是
安分守己的除非是真的無法活下去才會憤起反抗。如果我們
不革命那麼現在中華民族也會像其他古國一樣只存在於歷史
中了。
在現今社會出現了「告別革命論」這一論調這讓我十分疑惑。
告別革命倫認為「革命是一種破壞力量」「革命延誤了近代化進
程」。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國現在將是世界上的「超
級大國」。那麼我想反問一句如果革命是一種破壞力量也就是
說中國現在的狀況是被「破壞」後的情形那麼這被「破壞」後
的狀況還不如被清政府統治的封建社會晚期好嗎我想恐怕不是
吧。至於說「革命延誤了近代化進程」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如果
不革命中國還會存在嗎如果不革命帝國主義列強早就把我
們「吃掉」了近代化進程又從何談起不是「革命」而是「改
良」中國現在就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了嗎恐怕不然吧。近
代中國的資產階級改良已然是以失敗告終的如此的教訓難道不
足以說明「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嗎如果說「革命」
把中國「弄糟了」那麼我慶幸我們「革命」了因為如果是「改
良」的話說不定會把中國「弄沒了」。
在那個時代「改良」是必然行不通的。因為我們沒有良好的內部
與外部條件內部封建統治階級必然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利
而外部帝國主義列強又虎視眈眈。如果在這個時候進行「改良」
在內部會遭到封建統治階級的頑強抵抗在外部會遭到帝國主義
列強的強力打擊。我們都相信帝國主義不會放任中國的強大的。
即使是在現代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美國會希望中國強
大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馬上得到答案不會所以如果我們
沒有「革命」而是「改良」中國現在不會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而是存在於歷史中「曾經的超級大國」了。
在李澤厚、劉再復看來「革命」是殘忍是黑暗是骯臟。他們
把一切破壞的罪名加到「革命」上並明確表示「決心告別革命」
「21世紀不能在革命了」。「告別革命論」表面上看是在否定一切
革命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目的而是他們的手段。他們的目的是
力圖通過「告別革命」的手段來「告別社會主義」。歷史事實表明
當今所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都是革命的產物而且是暴力革命
的產物。沒有革命就沒有社會主義。如果「告別革命」那就是既
告別了「革命」本身也告別了革命的成果——社會主義。我們
現在依舊要保持革命的警惕性要防止西方勢力的顛覆和破壞
因為這是最終實現中國現代化的保證。然而「告別革命論」者卻
鼓吹21世紀不能再革命了這實際上是鼓動中國人民放鬆對西方
勢力「和平演變」的警惕是迎合西方反華勢力之舉。
我們不能為這些論調所迷惑而是要明確地認識到中國人民革命
的必要性要堅持革命肯定中國革命的正確性始終不疑地堅
持社會主義為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J.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是什麼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黨的歷史活動的主要軌跡和脈絡。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也就抓住了黨的歷史的「綱」,綱舉才能目張。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圍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的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不懈奮斗,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不僅關繫到正確認識和評價黨的歷史,而且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的重要歷史使命。完成兩大歷史任務,之所以成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由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不斷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侵略和滲透,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從此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樣,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就必須完成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這兩大任務緊密相連,前一任務為後一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前提條件。為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以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為出發點,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黨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但由於階級局限性,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把中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都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境遇和命運。而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兩大歷史任務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擔負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革命的道路,從而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通向勝利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個歷史階段是近代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建國初期是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國民黨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在全國完成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內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國既要徹底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又要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1956年,我國創造性地完成了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雖然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我國是在生產力相對落後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社會主義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社會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90年的歷史,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的歷史。
高度重視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
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就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黨的歷史,看待黨所走過的路。近年來,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的幌子,詆毀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等。對於這些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告別革命論」。「告別革命論」認為革命只起到破壞作用,阻礙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實現,從而把革命和現代化完全對立起來,主張以「現代化史觀」取代「革命史觀」。這種觀點的實質,就是要否定中國近代以來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生產力發展、人民生命財產以及社會文化的破壞程度、沖擊程度比較大。但革命的發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近代以來,中國多次嘗試過改革途徑,但事實證明這種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進行革命,掃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才能為實現現代化提供前提。中國近代以來的舊式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盡管都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為實現中國現代化和偉大的民族復興掃除了制度障礙。因而,否定近代以來中國革命歷史的「告別革命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片面誇大黨的歷史錯誤的傾向。有些人不顧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片面誇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錯誤,否定我們黨領導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國前29年的成就。他們的根本要害是通過否定黨的歷史來否定黨的領導。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艱辛的探索歷程中難免發生這樣那樣的失誤,遇到這樣那樣的曲折,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但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失誤和挫折,就否定和醜化黨的歷史,刻意渲染和誇大黨的歷史上的錯誤。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敢於正視所經歷過的失誤和挫折,並善於從中總結和汲取教訓,不斷增長本領。「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個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中國共產黨正是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才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才經受各種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對人民、對民族負責任的黨,是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把權力斗爭作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觀點。有些人把黨的歷史描繪成黨的領導人之間為爭奪權力而殘酷斗爭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有黨內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黨的領導幹部都是經過長期認真選拔的,權力斗爭不是也不應該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將經驗教訓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黨的歷史不僅同黨的過去相聯系,還同黨的現在和將來相聯系。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總結中國共產黨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而奮斗的經驗教訓,就要將其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必須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擔當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已經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也取得輝煌成就。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國共產黨以其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黨能夠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標,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因此,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僅是歷史的選擇,而且是現實的需要。
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發展是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歷史反復說明,什麼時候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就會富強,人民就會富裕;什麼時候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發展就會延緩,人民生活就會下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她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當代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狀況還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也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必須大力擴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爭取民主作為奮斗目標。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結束了長期以來受壓迫和欺凌的歷史,第一次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但是,由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基礎上的,我國又缺乏民主法治傳統,加上社會主義民主建立的時間還不長,人民民主的具體制度和實現形式還不夠完善,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還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要走很長的路。我們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切實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必須大力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絕對平均主義,而是全體人民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共享發展成果。黨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經搞過絕對平均主義,結果導致共同貧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貧富差距問題也十分突出,已經逼近社會容忍的「紅線」,成為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些經驗教訓啟示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充分就業,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