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股吧 > 何在博客

何在博客

發布時間:2021-08-10 02:03:32

Ⅰ 跪求微博、博客和播客三者的區別何在

簡單地說:
博客主要是用來寫比較長篇的東西,也可以貼圖片、視頻;
微博主要是寫簡短的語句、心情等,還可以關注一些明星、社會名人等的動態;
播客主要是自己上傳視頻,或收藏自己感興趣的視頻;

Ⅱ 何炅新浪博客

何炅的博客已經關閉了。。。
因為此前他的一篇博文有關於他和女友在香港過節的消息,被不良媒體解讀為借機拜託同性戀傳聞。。。
因為不實揣摩,何炅關了博客,以免不必要的紛爭。。。

Ⅲ 何為博客如何做博客

Blog或Weblog,中文稱網志或部落格,或者稱為博客,是一種網上一個共享空間,以日記的形式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個人內容的一種形式。Weblog是Web Log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網路日誌」,後來縮寫為Blog,而Blogger(博客)則是寫blog的人。

一個博客(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涉及各行各業。許多博客(blog)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傾向於個人情感的體現活動。其它博客(blog)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博客(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博客(blog)的人就叫做 Blogger或Blog writer。

具體說來, 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其實博客(blog)的定義和認識可以說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或者說博客(blog)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是"互聯網的第四塊里程牌」。

下面引用一些關於博客的比喻,以此形象說明: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博客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在網路上發表博客(blog)的構想使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

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博客(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博客(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

Ⅳ 何為博客博客的作用是什麼博客如何發展你如何看待它的發展

博客
① blog = 部落格 = Weblog = 網路日誌 = 網志=網路日記本
② blogger = 寫blog的人=博主
博客(名詞):
一.Blogger指寫作或是擁有(Blog或Weblog)的人。
二.Blog或Weblog 指網路日誌,是一種個人傳播自己思想,帶有知識集合鏈接的出版方式。
博客(動詞):指在博客(Blog或Weblog)的虛擬空間中發布文章等各種形式的過程。
「博客」一詞是從英文單詞Blog音譯(不是翻譯)而來。Blog是Weblog的簡稱,而Weblog則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片語合而成。log有以下幾種解釋:
1. A record of a ship's speed, its progress, and any shipboard events of navigational importance. 航海記錄:對船速、船程以及船上發生的所有對航海有意義的事件的記載。
2. The book in which this record is kept. 航海日誌:保有這種記載的本子。
3. A record of a vehicle's performance, as the flight record of an aircraft. 飛行日誌:對交通工具工作情況的記載,如飛機的飛行記錄。
4. A record, a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machine or the progress of an undertaking: 日誌:對某種機器工作情況或某項任務進展情況的記載。
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為「網路日誌」,簡稱為「網志」。博客(BLOGGER)概念解釋為網路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路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
Blogger即指撰寫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時候也被翻譯成為「博客」一詞,而撰寫Blog這種行為,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既可作為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為動詞,意思為撰寫網志這種行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Blog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為動詞,表示張貼的意思,作為名字,指張貼的文章)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為Blog的內容,它可以是你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對時事新聞、國家大事的個人看法,或者你對一日三餐、服飾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於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並不等同於「網路日記」。作為網路日記是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的,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日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為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他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是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簡言之,Blog就是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博客」一詞的來源
「博客」這個詞,最早起源於中國,史學界普遍認為最早來自於中國秦代。當時張良為了刺殺秦始皇,找到一位俠客,並選定博浪沙作為刺殺地點,結果刺殺失敗。但大秦帝國還是被這一突發事件所震驚,紛紛在第一時間予以報道。無數竹簡在驛道上往返賓士,上面的新聞只刻著一行硃色的篆字:「博浪沙之俠客。」
由此可見,「博客」的最初含義是指突發性大事件。後來這個詞的意義被進一步引申,代指「值得一看的東西」、「另人震驚的事件」或「富有新聞價值的言論」。以至於司馬遷在《史記》開頭就開宗明義地表示:「所謂史書,就是無數博客的集合。」事實上,在敦煌以及甘肅出土的竹簡則多次提到「博客」一詞,基本都用於重大新聞之前。

Ⅳ 何某在自己的博客上就社會中發生的熱點問題撰寫評論文章,某報社未經何某許可,從何某的博客上下載了兩篇

不會,只有具署名,不斷章取義。何某的行為令人唏噓,我想反問您寫評論的目的何在?難道僅僅是賺稿費,不是為引起社會關注以期懲善罰惡,怕人引用就別寫博客,只寫日記。

Ⅵ 何為博客

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其實博客(blog)的定義和認識可以說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或者說博客(blog)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是"互聯網的第四塊里程牌」。

一個博客(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涉及各行各業。許多博客(blog)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傾向於個人情感的體現活動。其它博客(blog)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博客(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博客(blog)的人就叫做 Blogger或Blog writer。

下面引用一些關於博客的比喻,以此形象說明: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博客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在網路上發表博客(blog)的構想使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

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博客(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博客(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

目前有數個網站可以讓網友設立帳號及發表博客(blog),最有名的是www.blogger.com。

從博客的商業前景而言,博客是一個正處於快速發展和快速演變中的互聯網新應用。「博客文化的特徵就是讓你輕松地交流溝通,」這是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在微軟總部進行的年度執行長峰會(CEOSum-mit)這樣講到。此次是蓋茨這位微軟首席軟體設計師至今為止,對博客技術所作出的最廣泛的一次評論。此外比爾·蓋茨還特別提到了博客比EMAIL更適合於商業交流,有望成為未來新的商務交流工具。比爾·蓋茨甚至認為「博客正脫離電子郵件和網站的缺點。」 這標志著這家世界頭號軟體公司已經意識到博客技術的潛在威脅以及它成為新商機的可能。

Ⅶ 何為BLOG

什麼是BLOG

Weblog是Web Log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網路日誌」,後來縮寫為Blog,而Blogger(博客)則是寫blog的人。

一個博客(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涉及各行各業。許多博客(blog)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傾向於個人情感的體現活動。其它博客(blog)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博客(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博客(blog)的人就叫做 Blogger或Blog writer。

具體說來, 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其實博客(blog)的定義和認識可以說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或者說博客(blog)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是"互聯網的第四塊里程牌」。

下面引用一些關於博客的比喻,以此形象說明: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博客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在網路上發表博客(blog)的構想使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

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博客(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博客(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

Ⅷ 何為博客

⒈什麼是博客?

中文「博客」一詞,源於英文單詞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簡稱。Weblog,其實是Web 和Log的組合詞。Web,指World Wide Web,當然是指互聯網了;Log的原義則是「航海日誌」,後指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合在一起來理解,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的一種流水記錄形式或者簡稱「網路日誌」。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習慣於日常記錄並使用Weblog工具的人。雖然在大陸早些時候或者台灣等地,對此概念的譯名不盡相同(有的稱為「網志」,有的稱之為「網錄」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統一到「博客」一詞上來。該詞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網路評論家王俊秀和方興東共同撰文提出來的。博客也好,網志也罷,僅僅是一種名稱而已,它的本義還是逃不過Weblog的范圍。只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詞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為的一類人;也可以作動詞用(相當於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採取的具有博客行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視覺感受到的行為,即博客們所撰寫的Blog。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麼客?」在中文語法與邏輯上都是正確的。只是不同場合的用法不同罷了。

Blog究竟是什麼?說了半天,其實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鏈接、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只是記錄著blog個人所見、所聞、所想,還有一些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博客存在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託管博客,無須自己注冊域名、租用空間和編制網頁,博客們只要去免費注冊申請即可擁有自己的博客空間,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如英文的www.blogger.com、中文的「博客中文站」(www.blogcn.com)等都提供這樣的服務;二是自建獨立網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間和頁面風格,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方興東建立的「博客中國」站(www.blogchina.com);三是附屬博客,將自己的博客作為某一個網站的一部分(如一個欄目、一個頻道或者一個地址)。這三類之間可以演變,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擁有多種博客網站。

⒉博客與黑客的區別

博客一詞的創始人方興東先生對於博客與黑客的區別有這樣一段論述:①博客與黑客一樣,也是「知識工人」的一種類型(註:這里所說的黑客,是指像Linux社區成員那樣的生產性而非破壞性黑客)。黑客的力量與其說來自於他本人作為「知識個體戶」的智力,不如說來自於一種組織機制。而這種組織機制——開放性、自組織、自我優化,恰恰是由知識的充分共享——源代碼的開放——來保證的。在這個意義上,黑客與其說是指人,不如說是指一種全新的知識的生產方式和交流方式。與黑客不一樣的是,博客從一開始首先就是指一種網路交流方式——繼Email、BBS、IM(即時通訊)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一種媒體形式——自媒體(we media,或者叫「個人媒體」)。換言之,僅從字面上講,博客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是指某個人,首先是指「我們」,其次才是指「我」——通過多鏈接的、「序曲——導言」式的網路日誌,使「我」成為「我們」,並讓更多的人匯入到「我們」中來的「我」。知識共同體」是他們共同的血緣。在博客和黑客的世界裡,借用鄧恩的詩句來說,「沒有人是孤島」,每個人都是同一個大地的一部分。單個的博客不是一個自足的點,而是一個知識網路上的節點。相對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顯地表現出「節點」的性質來。②與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識門檻低得多。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鍾之類迅速成長為一名博客——只要他有這個興趣即可。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可能不是作者(版權所有者),他所做的,可能僅僅是提供了一些鏈接而已。另外,博客的讀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鏈接。因此,與傳統媒體不一樣,博客往往不是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過已有或潛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鏈接,把注意力引向一個個「他者」。最重要的是,博客通過把讀者引向讀者自己,讓讀者逐漸成為作者。從知識和信息的消費者變成提供者。

⒊博客的產生的背景及歷史簡介

理解了博客與黑客的區別,也就明白了博客的核心其實就是超文本語言的再現。這種理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猶太人的一部法典《塔木德》。這是一種看起來多少有些奇怪的法典。表面上,它由正文與後人的注釋兩部分構成,但兩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兩部分互為正文和注釋。而且,注釋也是多層次的,包括對注釋的注釋,對注釋的注釋的注釋……《塔木德》的特點就是:它是一種開放的文本而不是一本「只讀文本」;原創者(立法者)與再創者(法律的解釋者)只有先後之分,但在權威性上沒有差別,從而也就沒有嚴格的作者和讀者的差別。正因為《塔木德》的所有讀者(即所有的猶太居民)都參與了作品的創作(也就是修改和完善),使這樣的一部法律在不斷延伸的時間長河中不斷優化、升級。

但如果僅憑這些就說《塔木德》的作者們是最早的博客,恐怕有點讓人貽笑大方了。畢竟當時只知道什麼叫「蜘蛛網」,呵呵。不過,它的理念是博客的理念沒錯。真正的互聯網上最早的博客是誰,現在已無從考證了。不過,2000年,台灣阿堅發表的《網錄:一種新內容形式的崛起》,是一篇比較早的系統介紹博客的文章,該文發表於2000年1月7日。時隔不久,國內門戶之首的新浪也在「新浪科技」的業界新聞中,報道了博客現象,題為《直播網站和日誌網站在美國盛行》,作者署名「少岩」。由此可以看出,當時Blog現象已經引起多方注意。同年發生的震驚世界的「9.11」事件想必大家都記得吧,它不僅以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悲劇災難永載於史冊,同時,它也直接推動了Blog的普及和發展,使Blog開始正式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在「9.11」事件發生後的幾小時里,幾乎所有的主要傳統媒體網站都由於訪問量過大而近乎癱瘓,這中間包括CNN、紐約時報和BBC重量級的媒體網站,而更加傳統的電視媒體的報道內容卻被很多人認為不夠深入和全面。其實,互聯網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下並沒有死,而是以其他方式或者在其他地方重生了,這就是Blog。其中最著名的幾個Blog站點就是戴夫.溫納斯(Dave Winers)的Scripting News網站(http://www.scripting.com/)和Slashdot和Fark站點。這些站點一改以往的反世俗的態度,空前地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已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相關信息。從目擊者的親筆描述到緊張的試圖得到朋友和親屬狀況的請求。其中最典型的是當數戴夫.溫納斯的Scripting News。這個原本主要是介紹技術界的一些動態的站點,在襲擊發生的當時就擔負起了傳遞最新消息的責任。整個9月11日早晨這里一直是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最佳地點。僅9月11日當天,在Scripting News網站上,與「9.11事件」相關的消息有近100條,有從其他媒體上摘錄的新聞和申明(布希定義這是一場恐怖主義戰爭),也有目擊者的直接描述(兩座塔都已經倒塌),還有在其他國家的人提供的當地的反應(駐日美軍提高了戒備)和最新的照片。Scripting News甚至成為了傳統站點的一些消息的來源,《紐約時報》也報道了Scripting News作為互聯網上的代表反映了人們對於這場襲擊的反應和關注。Winers事後第三天在網站上進行了一些解釋:「在互聯網上有更多的人能夠描述一個故事。我們在得知新聞站點在突如其來的過度訪問面前近乎癱瘓,並且也沒有能夠提供太多有價值的新聞。這時候,我們就立刻開始了在自己的站點上讓更多的人貢獻新聞同時讓更多的人獲得新聞。互聯網沒有死,事實上它才剛剛開始。」

和Scripting news相比,另一個blog的參與者則更加與其原來的「理念」相距甚遠。以「這不是新聞,這是Fark」作為座右銘的「玩笑新聞」集散地Fark非常不情願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新聞來源,但是事實上他們卻成為了典型,證明了有多少人希望在網上獲取和提供新聞。在「9.11」事件後的一天內一共有157條相關的消息。而在之後網站編輯德魯.科蒂斯(Drew Curtis)發表的一個聲明更加說明了他們的矛盾心態:「首先,一半的道歉。在過去的幾天中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平滑地把我們從一個調侃新聞的站點轉型成一個真正的新聞站點。我們從來就沒有認為我們需要這么做,但是『9.11』事件後所有新聞站點都不幸倒下的事實,我們不得不承擔起這個『作為新聞站點的』任務。第一次我意識到我們站點已經不是一個愚蠢的搞笑站點,而是在為人們提供真正資料的新聞站點。這種嚴格的新聞真實性真的從來沒有(在這里)發生過。」

從此以後,Blog就成為了網上的熱點,特別是在美國。2001年開始,國內的相關報道就更多一些。比如《數字財富》雜志在當年第26期,發表了魏戎同志編譯自美國The Instry Standard《工業標准》雜志)的一篇由Nicholas G.&Carr撰寫的關於博客的文章,題為《可塑媒體》。但真正在國內引起廣泛的注意和重視還是在2002年的夏秋之交,自以方興東為代表的一代博客人建立「博客中國」網站並大力推廣之後,博客這個全新的概念才真正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中文的博客網站也像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

⒋中文博客站

簡單Blog http://blog.ezde.com
博客中國:http://www.blogchina.com/
博客中文站:http://www.blogcn.com
中文Blog心得:http://www.cnblog.org/blog
數字部落:http://xchina.linux.net.cn/
Hi!PDA:http://www.hi-pda.com/
新訊BLOG:http://www.sinv.com/
第三隻眼看電信:http://telecoblog.blogspot.com/
vivo的數位日誌:http://vivo.vip.sina.com/diary/index.htm
平民思考:http://kokoco.blogspot.com/
報客BLOGGER:http://blogchina.blogspot.com/
Bloggercn:http://blogger6cn.blogspot.com/
中國茶:http://christina.devbeez.com/
互聯教育體系:http://cesblog.blogspot.com/

⒌關於博客的一些說法和比喻

我搜索了一下,對於博客的說法,網上有如下一些論調和比喻,列舉出來,對大家理解博客是有好處的:
——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
——博客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
——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版」:舊媒體(old media)→ 新媒體(new media)→ 自媒體(we media)。

總之,博客是一個正處於快速發展和快速演變中的互聯網新應用。在《市場術語》中對博客的定義為: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路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創始人EvanWilliams認為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佩姬?努南的解釋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於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其他說法還有:博客是一個「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Dylan Tweney),博客是新型的「協同媒體」,博客是「不停息的網上旅程」,是「個人網上出版物(社區)」,是「網路中的信息雷達系統」,是「人工搜索引擎」,是「專家過濾器」,是「自組織網路生態」,是「草根記者」……

成為一名博客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你原意,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鍾之內成長為一名博客。

Ⅸ 何為博客文學

其實博客文學就是文學在網路上的一種延伸,可以說是藉助網路興起的一種文學形式。但文學界對它是有選擇地承認的,一般比較俗氣的奇幻、魔怪、仙俠等小說是不大被認可的。
博客文學原興於西方歐美國家,後來才在日本興起。中國的博客文學興起的時間還不長,但發展很快。不過,現在的網路文學奇幻、魔怪、仙俠等小說形式居多。

Ⅹ 何為博客

博客
「博客」一詞是從英文單詞Blogger音譯而來,Blogger即指在網路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的人。而這種網路發布的媒體形式在英文中被稱為Weblog,簡稱為Blog。而Weblog則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片語合而成,中文通常翻譯為「網路日誌」,簡稱為「網志」,在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區則被音譯為「部落格」。

但是,Blog在中國大陸等地區卻常常被網友直接翻譯成為「博客」一詞,而撰寫Blog這種行為,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似乎混淆了Blogger和Blog的意義,但我們根據網友們使用的習慣,姑且可以認為「博客」既可作為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為動詞,意思為撰寫網志這種行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Blog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為動詞,表示張貼的意思,作為名字,指張貼的文章)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為Blog的內容,它可以是你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對時事新聞、國家大事的個人看法,或者你對一日三餐、服飾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於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並不等同於「網路日記」。作為網路*記是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的,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為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

簡言之,Blog就是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閱讀全文

與何在博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姜慧恩演的片 瀏覽:924
最新帶撓腳心的電影 瀏覽:117
劉智苑健身是什麼電影 瀏覽:294
韓國恐怖電影失蹤免費觀看 瀏覽:899
韓劇電影免費看倫理 瀏覽:373
韓國最好看的三極推薦 瀏覽:503
兩個男人一起做鴨子的電影 瀏覽:745
國產恐怖片反派帶著面具拿著菜刀 瀏覽:522
可可托海 電影 瀏覽:472
池恩瑞的作品 瀏覽:18
巨貓電影 瀏覽:178
吃人奶 片段 瀏覽:168
啄木鳥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298
江湖左手誰演的 瀏覽:670
部隊題材電影軍人可以去影院免費看嗎 瀏覽:564
章子怡 床戲 瀏覽:718
結婚過的男女電影 瀏覽:163
床戲影視 瀏覽:182
想看片卻找不到網站 瀏覽:724
國語電影免費在線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