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雲的創業故事
讀書時,他的成績從沒進過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後他只上了杭州師院,還是個專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馬雲後來常說自己的創業經歷至少可以證明:「如果我馬雲能夠創業成功,那麼我相信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創業成功。」·
大學畢業後,馬雲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期間,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用業余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錢沒掙到多少,倒是闖出了一點名氣。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
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倒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雲第一次上了互聯網。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馬雲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
噩夢般的討債之旅結束了,馬雲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個瘋狂的念頭。成為「阿里巴巴」馬雲的想法是,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快遞到美國,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利潤則來自向企業收取的費用。
馬雲相信「時不我待,舍我其誰」!找了個學自動化的「拍檔」,加上妻子,一共三人,兩萬元啟動資金,租了間房,就開始創業了。這就是馬雲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海博網路,產品叫做「中國黃頁」。在早期的海外留學生當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上最早出現的以中國為主題的商業信息網站,正是「中國黃頁」。所以國外媒體稱馬雲為中國的mr.internet
2. 馬雲成功的故事(20字)
馬雲1988年,馬雲從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學院,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馬雲很快成為杭州優秀青年教師,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因此,很多人來請馬雲做翻譯,馬雲做不過來,於1992年成立海博翻譯社,請退休老師做翻譯。
馬雲還曾經銷售過一年的醫葯,推銷對象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
開始創業:
1991年,馬雲初次接觸商業活動,創辦海博翻譯社。頭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高達2000元。他於是利用轉手小商品交易的方式,從廣 州、義烏等地進貨,養活翻譯社。1994年海博持平,1995年開始賺錢。海博翻譯社賺錢之後,馬雲就沒再管它。他還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
馬雲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互聯網;1995年初,他偶 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杭州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其後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利用該網站賺到了500萬元。
1997年,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再度創業:
馬雲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和他的團隊回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意識到互聯網產業界應重視和優先發展企業與企業間電子商務(B2B),而這種模式被稱為"互聯網的第四模式"。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獲得國際風險資金2500萬美元投入,馬雲以"東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全球的大市場"的經營管理理念,迅速招攬國際人才,全力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培育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為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迎接"入世"挑戰構建一個完善的電子商務平台。
阿里巴巴網站持續為中國優秀的出口型生產企業提供在全球市場的"中國供應商"專業推廣服務,幫助企業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國際訂單,並兩次被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
馬雲為完善整個電子商務體系,自2003年開始,先後創辦了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阿里媽媽、天貓、一淘網、阿里雲等國內電子商務知名品牌,馬雲也歷任多家公司的重要角色,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軟銀集團董事、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工商咨詢委員會(ABAC)會員、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會董事、海博翻譯社社長和全球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理事等職務。
阿里巴巴集團的成功,使馬雲多次獲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學府講學,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學等。
3. 馬雲的故事
1、圍棋
馬雲在大學時學下圍棋,曾以大排為賭注把外語系所有的男生殺了個遍,並因此喜歡上了戰略布局,中盤角逐,收官。 並且在大學畢業那年被浙江嵊州少體校一名5、6歲的棋童殺得「丟盔棄甲」。
2、花名
馬雲熱愛武俠文化,也把對金庸武俠小說中武俠英雄的痴迷,延伸到了公司文化層面:要求阿里巴巴每個員工都要有個「花名」,要出自武俠或玄幻小說中的正面角色。馬雲的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等。
3、教師工作
1988年,馬雲從杭州師范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後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之後馬雲成為杭州市優秀青年教師,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4、首次創業
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准備創業。
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5、創立阿里
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後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雲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
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網站正式上線。Invest AB副總裁蔡崇信聽說阿里巴巴後,飛赴杭州洽談投資,在和馬雲談了4天後,決定辭職加入阿里巴巴。
4. 馬雲的勵志人生故事
原因一、馬雲有夢想,並且積極行動,勇於追求。
成功往往就是這樣,你首先要有夢想,要看到希望,看到前途,並且勇於去追求,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當然你會害怕,可更多的時候你需要去想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為成功創造條件。
任何成功都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馬雲並不是一開始就創立了阿里巴巴,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了支付寶,並不是一開始就做到了董事會主席,他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學習和提升,不斷的調整目標和路徑,才一步步最終走到了今天。
結語:馬雲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把握了機會,最終走向成功,也可以認為是我們偉大的時代成就了馬雲,也可以說,馬雲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來自於他對夢想的堅守和永不放棄。
5. 關於馬雲堅持的故事300字
馬雲讀書的時候成績很差,尤其是數學。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他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是他的數學,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後,說實話,馬雲是很灰心喪氣的,他認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學那塊料,於是他開始四處打零工謀生計。
他每天踩著一輛裝滿貨物的笨重的三輪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駛。18歲的馬雲常常望著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當這樣一個踩三輪的「駱駝祥子」?他不甘心,他當然不甘心!
有一次,馬雲踩著三輪去給一家文化單位運書,在金華火車站的候車室里,他撿到了一本書——作家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之路,不僅是漫長的,更是充滿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將經歷一番磨煉。
在經過一番深入思考之後,他決定再戰高考。他開始了勤奮地學習。1983年,19歲的馬雲第二次參加了高考。這一次,他滿懷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歡跟他開玩笑,他再次慘敗,數學只考了19分。
成績出來之後,父母都對他不再抱什麼希望,認為這孩子註定不是考大學的料,勸他安安心心學點手藝,當個臨時工,混口飯吃。
但是馬雲卻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輩子只當個臨時工,他要考大學,他明白只有考大學才能改變他的命運。由於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學,所以他只有邊打工邊復習。他那時常常跑到浙江大學圖書館去學習。在浙江大學,他認識了5個落榜生,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談著他們的抱負和理想。
他們對著天空肆無忌憚地振臂高呼: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
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 1984年,20歲的馬雲第三次參加高考。馬雲記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數學老師對他說,馬雲,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馬雲的表現讓余老師大跌眼鏡。考數學的時候,靠10個死記硬背的公式,他一個題一個題地去套,結果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當時數學滿分是120分,72分及格),這個分數在馬雲的數學考試史上,絕對是破天荒的偉大成就。馬雲非常幸運地考上了杭州師范學院,成為外語系的一名本科生。
馬雲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
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出公開信宣布將於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馬雲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馬雲等17位全球傑出人士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為新一屆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
6. 馬雲的傳奇一生
馬雲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在中國乃至世界的互聯網界,馬雲都可以說是一個異數,他不懂電腦,不懂管理學,不許公司做廣告,他不僅不會高薪聘人,對進來的人還減工資。但是,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界,馬雲不僅沒有倒下去,還創造了一個神話。
"馬雲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而且堅持去做了,所以,他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一位IT業的老總這樣評價馬雲。
看看馬雲的成功歷程,我們會發現這句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馬雲在創業之初,他的教師生涯在當時的學校里已經算是"輝煌"的了,但這不是他的追求。雖然當時他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發展方向,但是他已經清楚,教學並不是他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後來通過在國家經貿委的一段時間的工作學習和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的經歷,馬雲才真正明白了,互聯網是他一生所鍾情的東西,所以他又義無反顧地離開了經貿委。
兩次的離開讓馬雲懂得,自己有興趣做的才是自己想做的,人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有激情。而他這個興趣就是: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同時,把阿里巴巴做成影響全世界經濟或者是亞洲經濟至少是中國經濟的一家公司。
在2005年的亞布力會議上,馬雲這樣說道:"有人說只有具備了許多條件才能成功。往往來說,一個人的成功是說不出來的,分析出來的人往往是在大學里寫書的人,真正的實幹家往往邊說邊做。北方企業家說: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而南方企業家說:我該怎麼做?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一個問題,就是任何一個企業家面對的問題很多很多,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另外,馬雲還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在一些不了解馬雲的人的眼中,馬雲始終是一個大話如牛的傢伙,用來形容他的詞語中充斥著"傲慢""狂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等,為什麼這些人會這樣說馬雲呢?我們來聽聽馬雲的"狂妄之詞":
"B2B模式最終將改變全球幾千萬商人的生意方式,從而改變全球幾十億人的生活!"
"2004年,我們要實現每天利潤100萬;2005年,我們要每天繳稅100萬。"
"現在,商人們打開電腦,看到的界面是WINDOWS,將來,他們看到的會是阿里巴巴!他們需要的一切服務,阿里巴巴都將提供。阿里巴巴將是貿易的代名詞!"
……
這些話似一顆顆重磅炸彈在人們和媒體中間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使他們懷疑馬雲是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傢伙。事實上,在工作和生活中,馬雲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能夠非常透徹地看清自己到底是哪塊料。
馬雲常常說他性格非常外向,活潑好動,是個閑不住的人,比較喜歡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這點與他平靜的教師工作顯然不相符。所以在教師工作做得如魚得水的時候,他"不失時機"地去冒險。比如創辦海博翻譯社便是他涉足商海的"處女作"。
馬雲坦言:他具有很強的溝通和演說能力,從創辦網站到籌措資金再到企業推廣,這些能力都幫了他不少的忙。事實也的確如此,而且這還是他管理員工和叱吒商海的利器。馬雲每次告別時會堅持和每一個員工一一道別。對於每一個新來的員工,他都會主動與之談心。他的這種管理方式幫他締造了一個具有強凝聚力的團隊。
一位國內研究企業發展的學者說:"馬雲可能是應邀在國外的大學堂作演講最多的中國企業家。"如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講台上,他口若懸河的演說和"張牙舞爪"的樣子,使很多企業毅然選擇了與阿里巴巴合作;如在哈佛的講台上,他當著該校邀請的來自全球的250名優秀學生、750名政治界、經濟界的權威人士的面,與諾基亞總裁激烈辯論,最終贏得了台下1000多名聽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更為神奇的是,在聽完演講之後,就有35名哈佛的MBA畢業生立即投身到阿里巴巴。就這樣,他既推廣了阿里巴巴的市場名譽度,又為自己招聘到了優秀的人才。
馬雲常常強調自己的技術水平是0段,管理水平是9段。說這句話除了他是非計算機專業出身之外,還有他對自己能力的自我認識。在創辦阿里巴巴後,馬雲為了彌補自身技術能力的缺陷,同時也為了增強管理實力,打造了一支超豪華的管理和技術陣容。如軟銀董事長孫正義和前世貿組織總幹事薩瑟蘭這些威震四方的人物都在此陣容之列。馬雲對現有的團隊很滿意,他曾如此坦誠地說道:"阿里巴巴的職員一半是技術人員,一半是服務人員,基本上在本行業都有2~3年的經驗。策劃人員比我有創意,市場人員比我懂市場,技術人員比我懂技術。我的最強項是考慮公司的戰略,怎麼去矽谷競爭,去全球競爭。"
7. 關於馬雲的故事400字
讀書時,他的成績從沒進過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後他只上了杭州師院,還是個專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馬雲後來常說自己的創業經歷至少可以證明:「如果我馬雲能夠創業成功,那麼我相信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創業成功。」·
大學畢業後,馬雲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期間,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用業余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錢沒掙到多少,倒是闖出了一點名氣。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
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倒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雲第一次上了互聯網。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馬雲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
噩夢般的討債之旅結束了,馬雲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個瘋狂的念頭。成為「阿里巴巴」馬雲的想法是,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快遞到美國,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利潤則來自向企業收取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