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翻譯古文.
先秦時期是中國文化思想上非常自由繁盛的時期,百家爭鳴一向被我們認為是學術上呈蔥蘢盎然氣象的寫照,眾多聖人賢士或創獨立之見解,或闡前人之餘音,難能可貴的是,俱言行合一且當作信仰遵從。其中一些人的名字我們實在是耳熟能詳了,孔孟老莊韓墨之學說在如今也是廣為流傳,廣被接受。而有些人則似乎不如他們那麼出名,也沒有流傳下來著作好供後人參考,可是僅憑他們的只言片語,卻足以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楊朱正是如此。
楊朱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反對儒墨,主張貴生,重己,他的見解散見於《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楊朱這個人很有意思,看他的行事不像個思想家,倒像個詩人,據說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個岔路口,竟然哭了起來,因為他聯想到了人生的歧路,心中不禁傷感起來。還有一次,他的弟弟出門時穿了身白衣,回來時因為天下雨就換了身黑衣,結果家裡的狗沒有認出來,朝他狂吠,弟弟氣得要打它,楊朱卻說:「你不要打它。假設這狗在出外時為白色,回來時卻變成了黑色,難道你不同樣地感到奇怪嗎?」這樣看來。楊朱有些詩人的多情善感,可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提出了哲學上著名的「為我」,「利己」等觀點,讓孟子這一「好辯」之人拿他做了論敵。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釋義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嗇自私。
墨子,名翟,是站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爭。
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家,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離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干不幹?」
「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離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朱默不作答。
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以上是一毛不拔的出處,比喻比愉非常吝嗇自私。
約定熟成是語言特有的形態,不過我今此想提出些看法:
先肯定一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楊朱的這句話應該是消極、褒義的,不過此間包含的大智慧卻問世間有幾人能理解。無為而制、逍遙游,都存在與理論上,而楊朱卻有其實踐,只是被世人不消而已。
拔一毛?為何不拔?無意義的事情,拔來合用...這句話沒有什麼辨證關系,如果可以辨證得了,又何必讓世間人煩惱,一切只有在生活中理解,有些人機緣巧合中明白了、大徹大悟了,而大智慧是沒辦法用文字記錄下來,不是不想,而是表達不出。我想楊其人也存在著表達不出的痛苦。
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試問:達到『為我』又何必『為他』,簡直多此一舉!
『為我』之大境界豈是那麼好達到的,為此,一代大智者楊朱沒落於群雄中...消弭、沒落,再此等心境中說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
再想想離滑問楊朱,楊朱答,以楊的心境再體會一次他說出的話,是何等苦楚!
《論語》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遇到一些他稱為「隱者」(《微子》)的「避世」(《憲問》)的人。這些隱者嘲笑孔子,認為孔子救世的努力都是徒勞。有一位隱者把孔子說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同上)。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回答了這些攻擊,說:「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早期道家和隱者
隱者正是這樣的「欲潔其身」的個人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還是敗北主義者,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太壞了,不可救葯。有一位隱者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論語·微子》)這些人大都離群索居,遁跡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出於這種人。
可是道家也不是普通的隱者,只圖「避世」而「欲潔其身」,不想在理論上為自己的退隱行為辯護。道家是這樣的人,他們退隱了。還要提出一個思想體系。賦予他們的行為以意義。他們中間,最早的著名的代表人物看來是楊朱。
楊朱的生卒年代未詳,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元前約479一前約381年)與孟子(公元前約371一前約289年)之間。因為墨子從未提到他,而在孟子的時代他已經具有與墨家同等的影響。孟子本人說過:「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膝文公下》)《列子》是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題為《楊朱》。照傳統的說法,它代表楊朱的哲學。但是現代的學者已經深深懷疑《列子》這部書的真實性,而且《楊朱》篇中的思想,大都與其他先秦的可信的資料所記載的楊朱思想不合。《楊朱》篇的主旨是極端的縱欲主義,而在其他的先秦著作中從來沒有指責楊朱是縱欲主義的。楊朱的思想真相如何,可惜已經沒有完整的記載了,只好從散見於別人著作的零星材料中細繹出來。
楊朱的基本觀念
《孟子》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盡心上》)《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說:「陽生貴己。」(《審分覽·不二》)《韓非子》(公元前三世紀)說:「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輕物重生之士也。」(《顯學》)《淮南子》(公元前二世紀)說:「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汜論訓》)
在以上引文中,《呂氏春秋》說的陽生,近來學者們已經證明就是楊朱。《韓非子》說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的人,也一定是楊朱或其門徒,因為在那個時代再沒有別人有此主張。把這些資料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楊朱的兩個基本觀念:「為我」,「輕物重生」。這些觀念顯然是反對墨子的,墨子是主張兼愛的。《韓非子》說的楊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與《孟子》說的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有些不同。可是這兩種說法與楊朱的基本觀念是一致的。後者與「為我」一致,前者與「輕物重生」一致。兩者可以說是一個學說的兩個方面。
楊朱基本觀念的例證
上述楊朱思想的兩個方面,都可以在道家文獻中找到例證。《莊子·逍遙游》有個故事說:「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子無所用天下為。」許由這個隱者,把天下給他,即使白白奉送,他也不要。當然他也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這是《韓非子》所說的楊朱思想的例證。
前面提到《列子》的《楊朱》篇,其中有個故事說;「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間。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這是楊朱學說另一方面的例證。《列子·楊朱》篇還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們不能相信這些話真是楊朱說的,但是這些話把楊朱學說的兩個方面,把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學,總結得很好。
《老子》、《莊子》中的楊朱思想
在《老子》、《莊子》以及《呂氏春秋》中都能見到楊朱基本觀念的反映。《呂氏春秋》說:「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孟春紀·重己》)這段話說明了為什麼應當輕物重生。即使失了天下,也許有朝一日能夠再得,但是一旦死了,就永遠不能再活。《老子》里有些話含有同樣的思想。例如,「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這就是說,在為人處世中,貴重自己身體超過貴重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給予他;愛他自己超過愛天下的人,可以將天下委託他。又如「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第四十四章)都表現出輕物重生的思想。《莊子》的《養生主》里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也是沿著楊朱思想的路線走,先秦道家認為,這是保身全生免受人世傷害的最好的辦法。一個人的行為若是很壞,受到社會懲罰,顯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個人的行為若是太好,獲得美名,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莊子》另一篇中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間世》)一個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運將會和桂樹、漆樹一樣。
所以《莊子》里有一些話贊美無用之用。《人間世》篇中講到一棵很大的櫟社樹,是不材之木,無所可用,所以匠人不砍它。櫟社樹托夢對匠人說;「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這一篇最後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無用是全生的方法。善於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為惡,但是也一定不能多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惡之間。他力求無用,但是到頭來,無用對於他有大用。
道家的發展
這一章所講的是先秦道家哲學發展的第一階段。先秦道家哲學的發展,一共有三個主要階段。屬於楊朱的那些觀念,代表第一階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階段。《莊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階段即最後階段。我說《老子》、《莊子》的大部分思想,是因為在《老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階段的思想,在《莊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階段的思想。這兩部書,像中國古代別的書一樣,都不是成於一人之手,而是不同時期不同的人寫的,它們實際上是道家著作、言論的匯編。
道家哲學的出發點是全生避害。為了全生避害,楊朱的方法是「避」。這也就是普通隱者的方法,他們逃離人世,遁跡山林,心想這樣就可以避開人世的惡。可是人世間事情多麼復雜,不論你隱藏得多麼好,總是有些惡仍然無法避開。所以有些時候,「避」的方法還是不中用。《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示出另一種企圖,就是揭示宇宙事物變化的規律。事物變,但是事物變化的規律不變。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規律,並且遵循這些規律以調整自己的行動,他就能夠使事物轉向對他有利。這是先秦道家發展的第二階段。
可是即使如此,也還是沒有絕對的保證。不論自然界、社會界、事物的變化中總是有些沒有預料到的因素。盡管小心翼翼。仍然有受害的可能。老子這才把話說穿了:「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這種大徹大悟之言,《莊子》有許多地方加以發揮,產生了齊生死、一物我的理論。它的意思也就是,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生死,看物我。從這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就能夠超越現實的世界。這也是「避」的一種形式;然而不是從社會到山林,而很像是從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這是先秦道家發展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莊子》的《山木》篇有個故事,把這一切發展都表現出來了。故事說:「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
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放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這個故事的前部分,表現的就是楊朱所實行的全生理論,後部分則是莊子的理論。這里所說的「材」,相當於前面引用的《養生主》所說的「為善」。「不材」,相當於「為惡」。「材與不材之間」,相當於「緣督以為經」。可是一個人如果不能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那麼這一切方法沒有哪一個能夠絕對保證他不受傷害。不過,從更高的觀點看事物,也就意味著取消自我。我們可以說,先秦道家都是為我的。只是後來的發展,使這種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
②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的意思
沿著血脈循序漸進,不追求,不執著,不傷害自己精神,可以保全性命,可以保存天性,可以保養精神,可以盡享天年。
③ 莊子所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是什麼意思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字面意思是:偶爾做好事不能得到好名聲,偶爾做壞事也不會馬上受到刑罰。
在這里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獲得一個結果的原因是因為長期的積累,是為後面的「緣督以為經」,做為論據的,這里不是在討論善惡的問題。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長期遵從自然的中正之道行事,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奉養親人,就可以終享天年。
作者後面又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來論述這個道理;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這是抓住事物的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是指通過經年累月的探索,才得到「游刃有餘」高超技藝。
④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緣督以為經——緣,順。 督,中,此處指自然之道。經,常。 「可以保身」四句——保身者,保護生命,不受刑罰;全身者,保全天性,不戕害思想;養親者,養護精神,盡年者,享受天然的壽命。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餘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譯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疲睏了。養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聲,也不做壞事而觸犯刑律,把順著自然規律去做,做為處事的法則,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精神,享盡天的
⑤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緣督以為經
莊子這幾句話分成兩段,有三點:
第一點,一個人養生,把自己身心搞得不煩惱、不痛苦、不憂煩、很安祥、很平凡、很快樂地過一生。有學問、知識、經驗,而不被其所困,要能解脫。換句話說,要提得起,放得下。
第二點,人在善惡之間,在人生的行為上,絕對要走至善的路子。不過莊子的文學氣氛,兩面一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我們往往被文章的氣勢迷惑了。
第三點,「緣督以為經」。麻煩來了,這一句話嚴重得很。後來科家神仙之學、煉丹、求長生不老,祛病延年的這一套中國特有的學問,籠統就叫養生之學,修道的人就是走養生之學的路線。養生之學的觀念,都取自莊子《養生主》這一篇。我們要道德了解這一點。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特別要提的,養生之學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只有中國文化才有,西方文化沒有。西方文化也講人的生命可以長生,後來演變成西方的宗教,所謂到天堂去,就得永生,那是講肉體生命死後,精神生命可以得到永生,只有中國文化非常特別,認為肉體生命可以通過某種學問,某種方法修咸永恆的存在,叫做長生不死,這就是後來講的神仙,也就是莊子所講的「真人」。全世界的文化研究完了,可以說,沒有一個民族的文化很大膽地提出來這么一個假設,假設人的生命通過某種方法去修煉,可以永遠地活下去。
那麼,修煉的方法呢?看武俠小說看多了,就曉得現在很流行的道家、密宗所講的氣脈之學。人體有氣脈,中國醫學講人體有十二經脈,統帥了西醫所講的神經系統、肌肉、細胞許多東西,除此之外,學中醫特別要注意,還有奇經八脈。十二經脈都是相對的,人體左右的神經是交叉的,比如左邊臂膀很痛或者發酸,左邊神經的根據在背脊骨的右邊。內在呢,連著內藏,和心肝脾肺腎有關連性。左邊膀子不舒服,可能是陽明經脈不通,也會造成胃不舒服,或胃上有風濕,這是氣的不通;又如右腿不舒服,走路發酸,也是胃不好;不過胃不好的情況不同,因為神經上下交叉、左右交叉,神經組織是很奇特的。十二經脈在中
⑥ 求庖丁解牛的原文和譯文
《庖丁解牛》是【戰國時期】莊周創作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庖丁解牛》譯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真是危險啊!已經有了危險,還要執著地去追求知識,那麼除了危險以外就什麼都已經沒有了。
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壞事不要受刑罰,以遵循虛無的自然之道為宗旨,便可以保護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養護新生之機,可以享盡天年。
庖丁給梁惠王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麼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追求的,是道,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起初我宰牛的時候,眼裡看到的是一隻完整的牛;三年以後,再未見過完整的牛了。
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砍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
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割斷筋肉割壞的;技術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砍斷骨頭而將刀砍壞的。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得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那麼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餘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裡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後把刀擦抹乾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6)緣督以為經擴展閱讀:
《庖丁解牛》所講述的道理:
牛無疑是很復雜的,庖丁解牛,為什麼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松簡單,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麼牛,它們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松。
做事應處處小心,還要保持著一種謹慎小心的態度,收斂鋒芒,並且在懂得利用規律的同時,更要去反復實踐,像庖丁「所解數千牛矣」一樣,不停地重復,終究會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類社會充滿著錯綜復雜的矛盾,人處世間,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避開矛盾,做到順應自然,才能保身、全生、養心、盡年。
《庖丁解牛》創作背景:
莊子生活在戰國中期,這是非常激烈的社會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經歷了一次「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滄桑巨變,社會動亂,民不聊生,身處亂世的人們對人生、對前途充滿了迷茫。
莊子針對人在殘酷現實不能任其本性無拘無束生活、面臨無情摧殘難以盡享天年的現實,被迫隨時隨地悚然驚心地謹慎藏鋒,適時順應,無求遠害,想在復雜的斗爭的骨節縫中尋找一個空隙,把它作為保全生命的安樂窩,以便在這亂世中游刃有餘地活下去。這篇寓言體現的就是這種心境。
參考資料:網路——庖丁解牛
⑦ 求「緣督」的解釋
基本解釋
(1).謂守中合道,順其自然。語出《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
郭象
註:「緣,順也。督,中也。」後亦指順道守法。
晉
左思
《魏都賦》:「上垂拱而司契,下緣督而自勸。」
(2).引申為循理,折衷。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文明無不根舊跡而演來,亦以矯往事而生偏至,緣督校量,其頗灼然,猶孑與躄焉耳。」
⑧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邢,緣督以為經」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無涯②。以有涯隨無涯③,殆已④;已而為知者⑤,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⑥,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養親⑨,可以盡年⑩。
【注釋】
①涯:邊際,極限。
②知(zhì):知識,才智。
③隨:追隨,索求。
④殆:危險,這里指疲睏不堪,神傷體乏。
⑤已:此,如此;這里指上句所說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無盡的知識的情況。
⑥近:接近,這里含有追求、貪圖的意思。
⑦緣:順著,遵循。督:中,正道。中醫有奇經八脈之說,所謂督脈即身背之中脈,具有總督諸陽經之作用;「緣督」就是順從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經: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養親:從字面上講,上下文意不能銜接,舊說稱不為父母留下憂患,亦覺牽強。姑備參考。
⑩盡年:終享天年,不使夭折。
【譯文】
人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勢必體乏神傷,既然如此還在不停地追求知識,那可真是十分危險的了!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所謂的惡事卻不至於面對刑戮的屈辱。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