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史上最強的五大台風
這就是世界上最強的台風----1979年狄普台風(Tip)。這是全世界的風迷都感到津津樂道的一個台風。 這個超級台風,誕生於1979年10月4日,在關島東南方約兩千公里的海面上形成,當時只是個熱帶低壓。起初台風的路徑並不穩定,持續在北緯5~10度,東經150~155度間打轉。10月6日,增強為輕度台風,台風仍繼續打轉,直到10月8日才開始穩定地向北北西移動,1天後轉向偏西運動。 起初,台風的發展並不快速,直到10月9日,它還是個輕度台風。然而10月10日,台風增強為中度台風後,開始迅速增強,隔日就增強為強烈台風!10月12日,台風的強度已達最鼎盛時期----中心最大風速紀錄為每小時305公里,相當於每秒85公尺。而這時中心氣壓已跌至870百帕!另外,它的暴風半徑大得嚇死人~~半徑1100公里,是賀伯、尤特台風的三倍大! 然而,這台風的終極強度並未能持久,在10月13日,台風開始漸漸減弱。當時狄普台風的位置仍在廣大的太平洋上,所在緯度約在北緯15~20度。關於這件事,香港地區的風迷引來了熱烈討論。有人說,當時狄普台風的暴風半徑十分巨大,達1100公里,當台風減弱的時候,暴風圈的邊緣已經接觸了菲律賓東緣,所以會漸漸減弱。不過,有人認為,即便台風的暴風圈已接觸陸地,台風應該還不會有明顯的減弱,直到中心登陸之後才會有明顯的減弱。總之,狄普台風為何在熱帶海洋上漸漸減弱,仍是個謎團。 台風減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減弱為中度台風,這時台風一度威脅台灣。不過,在10月16日,台風偏北移動,台灣才免於被威脅。台風開始影響日本了。琉球則為首當其沖,當時台風的中心風速為110節。 隨後,台風轉向東北移動,在10月18日於日本紀伊半島登陸,並減弱為輕度台風。10月19日,台風在日本東北地區近海變性為溫帶氣旋。由於年代太久遠了,並不清楚此台風在日本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狄普台風傳奇的一生便結束了。 狄普的回顧
B. 台風怎麼形成的
台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台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台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
2.在台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台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台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台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台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
(2)taifeng擴展閱讀
台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范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台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東亞一帶叫台風;在南半球稱旋風。
參考資料網路——台風
C. 台風....
凡亞比台風早已經進入廣東並減弱遠離福州,在福州不會再發出台風預警。
根據氣象台預警信號發布規定,黃色以上台風預警信號,幼兒園,中小學會停課。不存在黑色台風預警顏色。
具體的台風預警信號為:
白色——48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
防禦措施:注意了解熱帶氣旋的最新情況 , 警惕熱帶氣旋對當地的影響。
藍色—— 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6級以上。
防禦措施: 1.做好防風准備,並及時通知戶外、高空、港口及海上作業人員;
2.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黃色——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8級以上。
防禦措施: 1.托兒所、幼兒園和中、小學停課, 學校和 托幼機構 應指派專人負責保護到校的學生和入園的兒童;
2.進入防風狀態,停止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船舶到避風場所避風;
3.危險地帶人員撤離,停止露天集體活動,立即疏散人員;
4.各職能部門做好相關防禦准備。
橙色——12 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 ,平均風力10級以上。
防禦措施:1.進入緊急防風狀態,市民應留在室內或到安全場所避風; 2.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隻走錨、擱淺和碰撞。
紅色—— 6 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12級以上。
防禦措施:1.建議全市停業(搶險救災、醫療及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公共交通、供水、供電、燃氣供應等特殊行業除外);
2.有關部門准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D. 什麼是台風
台風是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很猛烈的大風暴。在海洋的某些區域裡面,由於海水被太陽曬得很熱,海面上的空氣就向高空直升,這時在它周圍較冷的空氣乘勢補缺,一齊的空氣就向高空直升,這時在它周圍較冷的空氣乘勢補缺,一齊朝中心流動,由於地球自轉,使空氣成反時鍾方向劇烈旋轉。它一邊旋轉,一邊朝西或者西北方向移動,越轉越快,越轉越大。台風中心就是這個旋轉空氣區域的最中心,它的氣壓極低,風力很微弱。其中心范圍大約直徑10公里的圓面積內。但在中心區域外,它的風力就大了。「台風邊緣」是指靠台風外緣風力達到六級的區域。台風造成的災害以狂風和暴雨最為顯著,有時會引起高潮,使海水倒灌。台風中心附近風力經常在十級以上,並有暴雨,在海洋上能掀起山嶽般的巨浪。
台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而熱帶氣旋是指熱帶地區形成的一種低壓。它不斷旋轉,並伴隨著大風和強降雨天氣。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劃分為4種類型:中心風力在7級和7級以下的稱熱帶低壓,8到9級稱熱帶風暴,10到11級稱強熱帶風暴,12級和12級以上稱台風。這4種類型熱帶氣旋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相互轉化。
根據台風委員會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31屆會議的決議,從2000年1月1日起,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對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進行命名,旨在幫助人們對熱帶氣旋提高警覺,增強警報效果。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編號。該方法將用於台風委員會成員向國際社會發布的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報時使用。
第31屆台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里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順序、循環使用。
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和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中國提供的名字是:「龍王」、「玉兔」、「風神」、「杜鵑」、「海馬」、「悟空」、「海燕」、「海神」、「電母」和「海棠」。
台風在危害人類的同時,也在保護人類。台風給人類送來了淡水資源,大大緩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徑不算太大的台風,登陸時可帶來30億噸降水。另外,台風還使世界各地冷熱保持相對均衡。赤道地區氣候炎熱,若不是台風驅散這些熱量,熱帶會更熱,寒帶會更冷,溫帶也會從地球上消失。一句話,台風太大太多不行,沒有也不行。
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
http://www.coi.gov.cn/hyzh/taifeng/taifeng.htm
E. 台風是什麼意思
台風
台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台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風向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中心氣壓最低而氣溫最高。
台風分級。台風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的大小進行分級。過去中國氣象部門將8級至11級風稱為台風,12級和12級以上的稱為強台風。1989年1月1日起,採用國際統一分級方法,近中心最大風力在8級~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 l0級~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時稱為台風。為了敘述簡單,以下仍統稱為台風。
台風路徑。台風路徑大致可分為三類:①西進型台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後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②登陸型:台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台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並逐漸減弱為低氣壓。這類台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9015」和「9711」號兩次台風,都屬此類型。③拋物線型:台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台風災害。台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但有時也能起到消除乾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大風。台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一般為8級以上。②暴雨。台風是最強的暴雨天氣系統之一,在台風經過的地區,一般能產生150mm~300mm降雨,少數台風能產生 l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1975年第3號台風在淮河上游產生的特大暴雨,創造了中國大陸地區暴雨極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③風暴潮。一般台風能使沿岸海水產生增水,江蘇省沿海最大增水可達3m。「9608」和「9711」號台風增水,使江蘇省沿江沿海出現超歷史的高潮位。
台風形成後,一般會移出源地並經過發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展成熟的台風,圓形渦旋半徑一般為5OOkm~1000km,高度可達15km~20km,台風由外圍區、最大風速區和台風眼三部分組成。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雲帶和陣性降水;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平均寬8km~19km,它與台風眼之間有環形雲牆;台風眼位於台風中心區,最常見的台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狀,直徑約10km~70km不等,平均約45km,台風眼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雲和乾暖。
台風編號。中國把進入東經l50度以西、北緯 l0度以北、近中心員大風力大幹8級的熱帶低壓、按每年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這就是我們從廣播、電視里聽到或看到的「今年第×號台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
F. 什麼是台風
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台風或颶風。台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
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台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為颶風。也就是說熱帶氣旋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台風。
對於台風而言,據《長江日報》報道,國際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並進行分類。
1、超強台風(16級或以上)最大平均風速大於51.0米/秒;
2、強台風(14~15級)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
3、台風(12~13級)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
4、強熱帶風暴(10~11級)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
5、熱帶風暴(8~9級)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
6、熱帶低壓(6~7級)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
(6)taifeng擴展閱讀
一、台風多發的時間: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台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台風生成,出現最多台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科學家曾估算,一個中等強度的台風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上百個氫彈、或10億噸黃色炸葯所釋放能量的總和。
二、台風山竹
2018年9月7日20時,台風「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9月15日,台風"山竹"從菲律賓北部登陸;15日18時,廣東省防總決定將防風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
16日17時在廣東台山海宴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17日晚20時,因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中央氣象台停止對其編號。
G. 台風來了怎麼辦
台風是產生在熱帶海洋上的熱帶氣旋,它是一個旋轉極快的空氣大漩渦,一邊繞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移動的台風就像一個巨大的「空氣陀螺」。
台風來臨時:當氣象台發布台風緊急警報時,表示台風已經逐漸影響我們。應全力以赴、積極防避,以「避」為主,避免人員傷亡,碰到危險時可以打緊急求助電話。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密切關注台風,隨時掌握最新台風預警信息。
2.仔細檢查室內的電路、電話、煤氣等是否安全可靠,盡量拔掉不必要的電源插頭,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3.人員避免外出。人員盡量呆在安全、堅固的房屋內,緊閉門窗並遠離迎風門窗,特別是老人孩子,千萬不要隨意外出。
4.停工停課停會。公司會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安排停工,大家最好待在家裡躲避台風,千萬不能外出。
5.台風來臨時,如果你正出門在外,千萬要小心謹慎,遠離危險,確保人身安全。
(1)遠離易倒建築和高空設施。如廣告牌、樹木、電線桿、路燈、危牆、危房、腳手架、吊機、鐵塔,以及臨時搭建物、建築物等。
(2)小心空中易墜落物品。如花盆、雜物、雨篷、空調室外機、門窗玻璃、幕牆玻璃,以及建築工地上的零星物品等。
(3)江邊、河邊、湖邊、海邊及橋上風力更大,行人容易被吹倒、吹落造成溺水。
(4) 小心積水、謹防觸電。積水之下暗伏危險,要盡量繞開。發現電線桿吹倒、電線被風吹斷,一定要迅速遠避,謹防觸電。
6.人員及時轉移。居住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應盡早投親靠友自主轉移,或聽從政府、單位安排統一轉移。
7.遇險冷靜自救。如果你被洪水圍困或遭遇山洪襲擊,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努力避災自救。
台風過後:當氣象台解除台風警報或解除台風預警時,表示台風的影響基本解除。台風過後,應繼續加強安全防範和衛生防疫。我們要注意的有:
1.不要立即返回。台風過後,轉移、撤離人員不要立即返回,應確認危險區域已經安全,或政府已經宣布安全後,才可以返回。
2.回家注意檢查。遭遇台風侵襲後,家裡可能已產生潛在的危險。先用手電筒等照明,在確認煤氣是否安全前,不用火柴、打火機等明火。檢查電路是否安全,不要亂接斷落電線。檢查房屋、門窗等是否牢固可靠。
3.出行注意安全。台風經過後,外面充滿了危險,出行千萬要注意安全。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沒的道路,要切記繞道而行,不走不堅固的橋。遇到靜止的水域有垂下來的電線、電纜,要立即遠離,千萬不要涉水,以防觸電。不在被毀損的房屋、建築、設施,以及折斷的廣告牌、線桿、樹木等附近逗留或經過。
4.加強衛生防疫。災情之後有疫情,大災過後有大疫,災後千萬注意衛生防疫。(1)注意飲水衛生。水要經過消毒燒開後再喝,千萬不要喝生水,盡量飲用干凈的瓶裝水。(2)避免接觸臟水,因為臟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3)得病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嚴防疫病傳播。
H. 最強台風: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台風
1、2017年超強台風天鴿
(英語:Super Typhoon Hato,國際編號:1713,聯合台風警報中心:15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ang)為2017年太平洋台風季第13個被命名的風暴。
2018年2月28日-3月3日,於越南河內舉行的台風委員會第50屆年度會議上,決定將「天鴿」除名。
台風天鴿導致中央氣象台發出2017年首個台風紅色預警信號,港澳氣象部門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且登陸時恰逢天文大潮,為珠海、香港、澳門等地區帶來重大破壞,造成了24人死亡和68.2億美元經濟損失 ,其中43.8億美元來自中國大陸,10.2億美元來自香港,14.2億美元來自澳門。
2、2016年超強台風莫蘭蒂
為2016年太平洋台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在2017年02月21日-24日於日本橫濱舉行的第49屆台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由於「莫蘭蒂」給福建等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和重大經濟損失,台風委員會決定將莫蘭蒂除名,其替補為Nyatoh,中文為「妮亞圖」。
台風莫蘭蒂導致廈門市65萬棵樹倒伏,房屋損毀1790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02億元。 在中國大陸共造成28人死亡、49人受傷、18人失蹤。台風莫蘭蒂擦過台灣南部時也給台灣造成嚴重影響,當地因災死亡2人。
3、2016年超強台風海馬
(Super Typhoon Haima,國際編號1622,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Lawin),為2016年太平洋台風季中第22個被命名的風暴,其名字來源於中國,意為一種魚。
由於2016年第22號台風海馬給菲律賓以及中國華南地區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台風委員會決定把「海馬「這個名字退役,由「木蘭「替代。
4、2016年超強台風莎莉嘉
(英語:Super Typhoon Sarika,國際編號:1621,聯合台風警報中心:24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Karen),為2016年太平洋台風季第21個被命名的風暴。
「莎莉嘉」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名字意義是啼鳥。由於「莎莉嘉」給中國華南和菲律賓造成嚴重影響,在2017年2月的第第49屆台風委員會議上,台風委員會決定將「莎莉嘉」除名。替補名為Trases,中文名為翠絲。
5、2016年超強台風洛坦
(英語:Super Typhoon Nock-ten,國際編號:1626,聯合台風警報中心:3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ina)為2016年太平洋台風季第26個被命名的風暴。
「洛坦」一名由寮國提供,名字意義為一種鳥。由於「洛坦」給菲律賓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在2017年2月舉行的第49屆台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決定將「洛坦」退役,其替補名為「軒嵐諾(Hinnamnor)」,其意義為寮國當地的一處保護區的名稱。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台風洛坦
網路-台風莫蘭蒂
網路-天鴿
I. 台風的好處
其一,隨著全球人口激增和工農業發展,對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擴大,加上陸地上有限的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勻,世界性水荒已日趨嚴重。而台風這一熱帶風暴卻為人們帶來了豐沛的淡水。台風給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的雨水,約占這些地區總降水量的1/4以上,對改善這些地區的淡水供應和生態環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二,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受日照時間最長,乾熱難忍,如果沒有台風來驅散這些地區的熱量,那裡將會更熱,地表沙荒將更加嚴重。同時寒帶將會更冷,溫帶將會消失。我國將沒有昆明這樣的春城,也沒有四季長青的廣州,「北大倉」、內蒙古草原亦將不復存在。
其三,台風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以上,其能量相當於400顆2000噸級氫彈爆炸時所放出的能量,所到之處,摧枯拉朽。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給人類造成災難,但也全憑著這巨大的能量流動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使人類安居樂業,生生不息。
其四,能量巨大的台風在形成及運行時,藉助閃電等作用,可以擊碎水分子長鏈,形成具有活性的短鏈水分子。而地球上的生物在吸入這些短鏈水分子後,可增添生命的活力,從而使地球生態持久發展下去。
其五,台風還能增加捕魚產量。每當台風吹襲時翻江倒海,將江海底部的營養物質卷上來,魚餌增多,吸引魚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漁獲量自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