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陳北洋降級別工資前後對比差多少
將級別工資前後對比差,應該也不會超過10%。
Ⅱ 甲午戰爭的失敗有什麼感受
清朝後期,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關系日益惡化。
當時李鴻章雖有宰相尊稱,但是當時的清政府不設宰相,皇帝之下的最高機構是軍機處。李鴻章空有宰相的虛名,但是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長期駐地為天津和保定,沒有皇帝召見,不得擅自進京。
清流派是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一個極具權勢的力量,以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掌管軍機處和翰林院,又稱為帝黨,實力非常龐大。軍機處諸公對翁同龢極為尊重,光緒帝更是「每事必問翁同龢,眷倚尤重」。
早在對日宣戰前,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帝黨重要成員張謇就向翁同龢建議,將李鴻章調往威海前線,而以湘系大臣接手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俾分淮系而制約之」。出於對李鴻章和淮軍的疑忌,調湘軍北來以分淮軍之勢,藉以鞏固京畿,而防內變,成為帝黨一致的觀點,抑淮崇湘也就成了帝黨的一貫主張。 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前期變成了淮軍單獨對抗日本全部軍隊的奇怪現象,李鴻章對此產生了一定的抵抗情緒。 作為翁同龢的門生,光緒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見為是。光緒皇帝認為李鴻章膽小怯懦,認為其在對日作戰上過於謹慎。於是1894年7月16日,光緒皇帝下旨,申飭李鴻章,令其將北洋的全部軍隊送上前線,准備作戰:「將布置進兵一切事宜......若顧慮不前,行事拖沓,循致貽誤戰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從朝鮮戰場到豐島海戰,淮軍和北洋水師勝少負多,招來了清廷中的清流派一浪高過一浪的責罵,斥責在朝鮮的淮軍統領葉志超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稱其為「殘丁敗葉」;並再次指責李鴻章「貪生怕死」。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1894年8月23日,清流派聽聞有日艦出現在渤海海域,立即慌了手腳。光緒帝下令:「北洋要隘,大沽門戶,海軍各艦應在此往來梭巡,嚴防死守,不得遠離,勿令一船(日艦)闖入,若有疏虞,定將丁汝昌從重治罪!」 本來還在渤海外圍巡防的北洋水師,就這樣被死死的鎖在了渤海灣內。
為了攻訐北洋軍事集團,帝黨的清流派言官們不惜用誇大事實甚至造謠中傷,栽贓陷害的手段攻擊李鴻章及其下屬的北洋將領。
1894年八月初九(9月8日),江南道御史張仲炘奏陳北洋諸種可疑行事,其中指「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在海上沖突已發生後,猶在上海由候補道張鴻祿經手,出售米三千石予日本,而日尚訂購開平煤三萬石,以戰事既興,經辦人員不擬售給,李鴻章卻謂買約訂於失和之先而仍令成交,且促速辦,人稱不解。尤有進者,張摺復指李經方昔使日本,與宮眷往還甚密,曾認明治天皇女為義女,且議聘為兒媳;又在日開有資金八百萬之洋行,時任津海關道之盛宣懷亦有插股,且其仍照常貿易;前後相映,則資敵之罪,似已非妄」。
為了攻訐李鴻章,連李鴻章之子李經方讓兒子當了日本「駙馬」這種超出一般人想像力的「故事」都能堂而皇之寫進奏摺登堂入室,以至於連帝黨首領翁同龢看了這篇奏摺後都評價:「語絕奇」。
當然,這篇奏摺流傳出去後,對於將李鴻章塑造成「日本間諜」,效果非常明顯,至於李鴻章之子是否就這么離奇的成了「日本駙馬」,這種毫無根據的惡意攻擊的目的,當時又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呢?
為了限制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時期的權利,清流派奏請光緒帝,調來了和李鴻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東巡撫。李秉衡,遼寧人,和翁同龢是摯友,亦屬於清流言官,甲午戰爭時期,處處和李鴻章作對,各種奇葩的借口不發援軍,以至於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在經歷了悲壯的抵抗後,最終陷落。
請採納
Ⅲ 陳北洋受處份對退休影響大嗎
陳北陽是誰的兒子?這道提出的真是有意思。 你說他是誰的兒子,當然是他父母的兒子了,還有那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兒子。說的不知對不對,就這樣啊!。
Ⅳ 清政府為何在甲午戰爭中失敗
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失敗的原因:
1、缺乏預見
19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
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由於統治集團主戰、主和意見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局的戰略指導。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 實際上是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從戰略規劃方面,日本就已經拔了頭籌。
從海戰方面來講,在近代戰爭中,掌握制海權非常重要。所謂制海權,簡單地說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敵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權取決於海軍的實力和正確的戰略。甲午戰爭的制海權主要指黃海海域。黃海關繫到三個半島,即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海上交通,所以黃海的制海權至關重要。
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中國一側,日軍屬於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從海上運輸。中國雖是內線作戰,但擾亂和切斷敵軍的海上交通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軍主力,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必要時進行決戰,對敵方海軍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當時也有這個力量和可能。如果戰略正確,指揮得當,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3、裝備劣勢
在雙方爭取制海權的黃海海戰中,清軍以劣勢兵力(清軍3000噸以上軍艦兩艘,3000噸以下軍艦10艘,日軍3000噸以上軍艦8艘,3000噸以下軍艦4艘)迎擊日軍。受限於軍艦製造時的技術條件,北洋軍艦有效射擊距離不超過3000米,而裝備了新式測距儀的日本軍艦吉野,有效射程可以達到5000米。日軍還裝備了新式的速射炮。
北洋各艦設計時,由於火炮威力不足,所以強調艦首對敵,依靠撞角撞擊敵艦,火炮布局以發揮正面對敵火力為主。但艦首對敵的橫陣不利於機動。加之北洋水師各艦艦齡較長,配備的蒸汽發動機馬力不足,養護情況不佳,故艦隊平均航速僅有10.2節,而日本艦隊主力艦較為新式,採用方便機動的縱隊更適合發揮火力,速度較快,實戰中日本艦隊機動能力也強於北洋水師。北洋水師陷入打打不過,走走不掉的困境。在實戰中被各個擊破。海戰中,北洋水師沉沒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4艦幾乎都是被由吉野、浪速、秋津洲等4艘高射速、高航速的新式快艦組成的日方第一游擊隊擊沉或重創沉沒的。
4、黨派爭斗
清廷內部
清朝後期,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關系日益惡化。
李鴻章雖有宰相尊稱,但當時清政府不設宰相,皇帝之下的最高機構是軍機處。李鴻章空有宰相的虛名,但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長期駐地為天津和保定,沒有皇帝召見,不得擅自進京。
清流派是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一個極具權勢的力量,以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掌管軍機處和翰林院,又稱為帝黨,實力龐大。軍機處諸公對翁同龢極為尊重,光緒帝更是"每事必問翁同龢,眷倚尤重"。
在對日宣戰前,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帝黨重要成員張謇就向翁同龢建議,將李鴻章調往威海前線,而以湘系大臣接手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俾分淮系而制約之"。出於對李鴻章和淮軍的疑忌,調湘軍北來以分淮軍之勢,藉以鞏固京畿,而防內變,成為帝黨一致的觀點,抑淮崇湘也就成了帝黨的一貫主張。 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前期變成了淮軍單獨對抗日本全部軍隊的現象,李鴻章對此產生了一定的抵抗情緒。作為翁同龢的門生,光緒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以清流言官的意見為是。光緒皇帝認為李鴻章膽小怯懦,認為其在對日作戰上過於謹慎。於是1894年7月16日,光緒皇帝下旨,申飭李鴻章,令其將北洋的全部軍隊送上前線,准備作戰: "將布置進兵一切事宜......若顧慮不前,行事拖沓,循致貽誤戰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從朝鮮戰場到豐島海戰,淮軍和北洋水師勝少負多,招來了清廷中的清流派一浪高過一浪的責罵,斥責在朝鮮的淮軍統領葉志超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稱其為"殘丁敗葉";並再次指責李鴻章"貪生怕死"。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1894年8月23日,清流派聽聞有日艦在渤海海域出現,立即慌了手腳。光緒帝下令:"北洋要隘,大沽門戶,海軍各艦應在此往來梭巡,嚴防死守,不得遠離,勿令一船(日艦)闖入,若有疏虞,定將丁汝昌從重治罪!" 本來還在渤海外圍巡防的北洋水師,就這樣被死死的鎖在了渤海灣內。
為了攻訐北洋軍事集團,帝黨的清流派言官們不惜用誇大事實甚至造謠中傷,栽贓陷害的手段攻擊李鴻章及其下屬的北洋將領。
1894年八月初九(9月8日),江南道御史張仲炘奏陳北洋諸種可疑行事,其中指"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在海上沖突已發生後,猶在上海由候補道張鴻祿經手,出售米三千石予日本,而日尚訂購開平煤三萬石,以戰事既興,經辦人員不擬售給,李鴻章卻謂買約訂於失和之先而仍令成交,且促速辦,人稱不解。尤有進者,張摺復指李經方昔使日本,與宮眷往還甚密,曾認明治天皇女為義女,且議聘為兒媳;又在日開有資金八百萬之洋行,時任津海關道之盛宣懷亦有插股,且其仍照常貿易;前後相映,則資敵之罪,似已非妄"。
為了攻訐李鴻章,連李鴻章之子李經方讓兒子當了日本"駙馬"這種"故事"都能寫進奏摺,以至於連帝黨首領翁同龢看了這篇奏摺後都評價:"語絕奇"。
為了限制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時期的權利,清流派奏請光緒帝,調來了和李鴻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東巡撫。 李秉衡,遼寧人,和翁同龢是摯友,亦屬於清流言官,甲午戰爭時期,處處和李鴻章作對,各種奇葩的借口不發援軍,以至於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在經歷了悲壯的抵抗後,最終陷落。
Ⅳ 陳北洋是誰的兒子
他不是人民的兒子,這樣飛揚跋扈的,別侮辱了人民二字
Ⅵ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日本對於這場戰爭是蓄謀已久的;他們不懼怕戰爭甚至渴望戰爭,因為這一戰不但可以掠奪殖民地搶奪資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機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大國!此戰日本可以說是以國運相賭,若勝便是羽化成仙,若敗則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日本是抱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來的,他們不是來挑起戰爭的,而是來拚命的。
反觀中國,此事中國古代官場的土特產品------黨爭,再領風騷,帝後二黨斗得是不亦樂乎,根本舊無暇顧及日本,或者說根本就沒把這些倭奴放在眼裡。統治集團內部的失和在很大程度上是影響了戰局的。
清軍三軍主將能力平平;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清軍失利,而黃海海戰的失利並不可將全部責任推到軍費被挪,操練不勤等問題上,北洋艦隊主將丁汝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排兵布陣上存在著重大的問題,隔行如隔山,讓一個陸軍的將領去指揮海軍,這大有中國足球長期把持在一個從來都沒有踢過球的人的手中一樣。
清政府的軍隊腐化墮落,戰鬥力低下;清政府的軍隊主要分為三種:八旗軍、綠營軍以及後來的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等。擁有著鐵桿莊稼的八旗大爺們當兵不過是走個過場,哪有人去拚命啊,同樣的老牌軍隊綠營軍也是自甘墮落,戰鬥力低下。
而且清軍營務廢弛,疏於操練,當兵之人多為市井之徒,插科打諢一個頂倆,打起仗來卻是一群熊包,畢竟戰場上你面對的是受到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的職業軍人啊,而在街上用鋼管和砍刀斗毆的伎倆是對他們沒有多少殺傷力的!
寄希望於他國調停;在戰爭開始之前清政府派大臣在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斡旋,把自己的家事寄希望於外人來解決。
而那些帝國主義列強此時正巴不得日本侵略中國呢,因為偉大的大英帝國的利益一體均沾的條款,他們無需出兵,日本的侵略利益他們也可以獲得一部分,所以這些西方的大爺們面對清使一面表示會在精神上支持你們的,一面祈求耶和華一定要讓日本人勝利。
會黨黨徒無法認清形勢,助日敗清;利用會黨侵華是日本的既定國策,1886年8月日本軍人荒尾精在漢口開設樂善堂,主動接觸會黨,「通過秘密交往,了解其志向所在」,「培養實力,以備不時之需」,可見此時的日本人已准備從內部攻陷清政府的國防。
清政府當時是面臨著一個內部腐化墮落加上會黨不明就裡被外人所用,一個爛攤子。而此時的日本是處心積慮,加上內部團結,一心來砸這個一直以亞洲老大天朝上國自居的外強中乾的老大哥的場子,中國豈有不敗之理?
中日甲午戰爭,中方慘敗是歷史的必然。內部的極度腐化,外來力量的強大打擊,中國的失敗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無法去改變歷史的既成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不再讓歷史重演,努力發展國防,加強內部的團結,嚴懲腐化墮落,中國必可繁榮昌盛!歷史不再重演!
Ⅶ 甲午戰爭的背景,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余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為此,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台灣,第二步是吞並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清朝方面
當時的中國處於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使歐美列強也放緩了侵略腳步。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歐美方面
那時候,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幹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戰前沖突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准備充分的。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開始積極向中國擴張。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准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台灣。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台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 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借口大舉進攻台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但當時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台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才從台灣撤軍。後來,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並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 ,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占朝鮮的野心。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這次政變。但日本人還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則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就為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兩國軍備
上述可見,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沖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佔有優勢,但朝鮮甲申政變之後的十年時間,情況就悄然發生了變化。這段時間,日本一直關注著中國,日本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故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和1個近衛師。戰前日本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中國,加緊對中國各方面的情報搜集和滲透。
而在此期間的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開始得意輕敵。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認為西方人「並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當時北洋水師有艦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葯都停止購買了。這是因為此時清朝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為了准備她在1894年的六十壽誕,將這些費用來修建頤和園,供自己「頤養天年」了。中日兩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與明治天皇相比,對照何其鮮明。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中國失敗的命運。
甲午開戰時,清朝陸軍總兵力達96萬人,而日軍總兵力為24萬人,清軍與日軍的兵力之比達到4:1;然而,清軍一線戰場實際參戰部隊主要以淮軍為主,只有十餘萬人(有說法是最多20萬人),實際參戰兵力可能還不如日軍(17萬人)。
缺乏預見
19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必然引起對殖民地更加激烈地爭奪。 列寧分析道:帝國主義列強「除了對已經被分割了的世界來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爭奪半獨立國的斗爭就不免要特別緊張起來。」於是,地大物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便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眼中的一塊肥肉。從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來沒有停止過,但1884年中法戰爭後,由於列強之間忙於爭斗,相對平靜了大約10年,清朝政府的神經鬆弛了一些,在人們對西方列強的「友善」感到慶幸的時候,東邊的一個鄰國正在虎視眈眈。
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維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蔭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諭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准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幾十年裡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中國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當時清朝的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楨、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朝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葯經費。
戰略原因
日本戰時大本營在挑起這場戰爭之前,制定了海陸軍統籌兼顧的「作戰大方針」。其戰略目標是在中國直隸平原與清軍進行主力決戰,打敗清軍,壓迫清朝屈服。認為能否達此目標,關鍵在於海軍作戰之勝負。為此,提出了兩期作戰計劃:首先派陸軍一部進入朝鮮,以牽制清軍;海軍則尋機與中國海軍主力決戰,迅速奪取黃海制海權。爾後作戰則視海軍勝敗情況而定:如海軍取勝,掌握了黃海制海權,陸軍便由渤海灣登陸,實施直隸平原決戰;如海上決戰勝負未分,則以艦隊控制朝鮮海峽,協助陸軍主力佔領整個朝鮮;如艦隊決戰失敗,制海權歸於中國,則以陸軍主力實行本土防禦,海軍守衛本土沿海。並以爭取實現第一案為基本戰略方針。
反觀中國方面,戰前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由於統治集團主戰、主和意見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局的戰略指導。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實際上是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從戰略規劃方面,日本就已經拔了頭籌。
從海戰方面來講,在近代戰爭中,掌握制海權非常重要。所謂制海權,簡單地說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敵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權取決於海軍的實力和正確的戰略。甲午戰爭的制海權主要指黃海海域。黃海關繫到三個半島,即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海上交通,所以黃海的制海權至關重要。
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中國一側,日軍屬於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從海上運輸。中國雖是內線作戰,但擾亂和切斷敵軍的海上交通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軍主力,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必要時進行決戰,對敵方海軍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當時也有這個力量和可能。如果戰略正確,指揮得當,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裝備劣勢
在雙方爭取制海權的黃海海戰中,清軍以劣勢兵力(清軍3000噸以上軍艦兩艘,3000噸以下軍艦10艘,日軍3000噸以上軍艦8艘,3000噸以下軍艦4艘)迎擊日軍。而且受限於軍艦製造時的技術條件,北洋軍艦有效射擊距離不超過3000米,而裝備了新式測距儀的日本軍艦吉野,有效射程可以達到5000米。日軍還裝備了新式的速射炮。
北洋各艦設計時,由於火炮威力不足,所以還強調艦首對敵,依靠撞角撞擊敵艦,火炮布局也以發揮正面對敵火力為主。但是艦首對敵的橫陣不利於機動。加之北洋水師各艦艦齡較長,配備的蒸汽發動機馬力不足,養護情況又不佳,故艦隊平均航速僅僅只有10.2節,而日本艦隊主力艦較為新式,採用方便機動的縱隊更適合發揮火力,速度也較快,所以實戰中日本艦隊機動能力也強於北洋水師。北洋水師陷入打打不過,走走不掉的困境。在實戰中被各個擊破。海戰中,北洋水師沉沒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4艦幾乎都是被由吉野、浪速、秋津洲等4艘高射速、高航速的新式快艦組成的日方第一游擊隊擊沉或重創沉沒的。
黨派爭斗
清廷內部
清朝後期,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關系日益惡化。
當時李鴻章雖有宰相尊稱,但是當時的清政府不設宰相,皇帝之下的最高機構是軍機處。李鴻章空有宰相的虛名,但是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長期駐地為天津和保定,沒有皇帝召見,不得擅自進京。
清流派是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一個極具權勢的力量,以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掌管軍機處和翰林院,又稱為帝黨,實力非常龐大。軍機處諸公對翁同龢極為尊重,光緒帝更是「每事必問翁同龢,眷倚尤重」。
早在對日宣戰前,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帝黨重要成員張謇就向翁同龢建議,將李鴻章調往威海前線,而以湘系大臣接手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俾分淮系而制約之」。出於對李鴻章和淮軍的疑忌,調湘軍北來以分淮軍之勢,藉以鞏固京畿,而防內變,成為帝黨一致的觀點,抑淮崇湘也就成了帝黨的一貫主張。 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前期變成了淮軍單獨對抗日本全部軍隊的奇怪現象,李鴻章對此產生了一定的抵抗情緒。 作為翁同龢的門生,光緒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見為是。光緒皇帝認為李鴻章膽小怯懦,認為其在對日作戰上過於謹慎。於是1894年7月16日,光緒皇帝下旨,申飭李鴻章,令其將北洋的全部軍隊送上前線,准備作戰: 「將布置進兵一切事宜......若顧慮不前,行事拖沓,循致貽誤戰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從朝鮮戰場到豐島海戰,淮軍和北洋水師勝少負多,招來了清廷中的清流派一浪高過一浪的責罵,斥責在朝鮮的淮軍統領葉志超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稱其為「殘丁敗葉」;並再次指責李鴻章「貪生怕死」。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1894年8月23日,清流派聽聞有日艦出現在渤海海域,立即慌了手腳。光緒帝下令:「北洋要隘,大沽門戶,海軍各艦應在此往來梭巡,嚴防死守,不得遠離,勿令一船(日艦)闖入,若有疏虞,定將丁汝昌從重治罪!」本來還在渤海外圍巡防的北洋水師,就這樣被死死的鎖在了渤海灣內。
為了攻訐北洋軍事集團,帝黨的清流派言官們不惜用誇大事實甚至造謠中傷,栽贓陷害的手段攻擊李鴻章及其下屬的北洋將領。
1894年八月初九(9月8日),江南道御史張仲炘奏陳北洋諸種可疑行事,其中指「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在海上沖突已發生後,猶在上海由候補道張鴻祿經手,出售米三千石予日本,而日尚訂購開平煤三萬石,以戰事既興,經辦人員不擬售給,李鴻章卻謂買約訂於失和之先而仍令成交,且促速辦,人稱不解。尤有進者,張摺復指李經方昔使日本,與宮眷往還甚密,曾認明治天皇女為義女,且議聘為兒媳;又在日開有資金八百萬之洋行,時任津海關道之盛宣懷亦有插股,且其仍照常貿易;前後相映,則資敵之罪,似已非妄」。
為了攻訐李鴻章,連李鴻章之子李經方讓兒子當了日本「駙馬」這種超出一般人想像力的「故事」都能堂而皇之寫進奏摺登堂入室,以至於連帝黨首領翁同龢看了這篇奏摺後都評價:「語絕奇」。
當然,這篇奏摺流傳出去後,對於將李鴻章塑造成「日本間諜」,效果非常明顯,至於李鴻章之子是否就這么離奇的成了「日本駙馬」,這種毫無根據的惡意攻擊的目的,當時又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呢?
為了限制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時期的權利,清流派奏請光緒帝,調來了和李鴻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東巡撫。李秉衡,遼寧人,和翁同龢是摯友,亦屬於清流言官,甲午戰爭時期,處處和李鴻章作對,各種奇葩的借口不發援軍,以至於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在經歷了悲壯的抵抗後,最終陷落。
Ⅷ 我是湖北襄樊陳姓人只知道字輩明證兆請幫忙尋找前後字輩的排列大神們幫幫忙
嚴姓 一、尋根溯祖 1、古嚴國之後裔。唐堯時,名士許由有好友叫嚴僖,即古嚴國後人。 2、出自庄氏。嚴氏本為庄氏,戰國時楚王熊侶,死後謚號為「庄王」,其後子孫遂有「以謚為氏」者,為庄氏。東漢時,漢明帝名叫劉庄,為避皇帝名諱,令庄氏改姓嚴氏(因庄、嚴兩字同義)。同時史官在修撰史書時,將生前姓庄的歷代人物,均改為嚴氏,如庄光改為嚴光、庄忌改為嚴忌,庄君平改為嚴君平。東漢王朝滅亡後,魏、晉之際有的嚴氏子孫又恢復本姓「庄」,所以後世有庄、嚴二姓之分。追源溯本,庄嚴兩姓,都是春秋時代五霸君主之一楚莊王的後裔,血緣上是一脈相承,同出一源,實為一家。 3、嚴姓第三個姓源是「胡姓漢化」。如:後燕慕容盛時,有丁零人嚴生。近、現代的滿族、彝族、錫伯族、朝鮮族中也有嚴姓。 二、郡望堂號 1、天水,西漢初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2、馮翊,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西漢時置郡。 3、華陰,西漢時置華陽縣,在今陝西華陰縣東。 三、歷代名人 嚴彭祖——字公於。漢朝下邱人。精通「四書」、「五經」,對《公羊春秋》的解說尤為出名。他廉直不事權貴。人或勸其少自勉強,他說:「凡通經術,固當修行。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竟以太傅官終。 嚴復——字又陵,號幾道。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曾赴英國留學,入格林尼次海軍大學,親身觀察英國的社會制度,研究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辨析「西學」與「中學」的異同。歸國後,在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執教達20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在天津《直報》先後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論文,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倡新學,實行改良,認為培養民力、民智、民德,是使中國富強的根本辦法。 禁止鴉片與纏足而崇尚武精神,廢除八股而提倡西學,廢除專制政治而實行君主立憲,又譯述赫肯黎的《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曾主辦天津《國聞報》。,翻譯《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及《穆勒名學》、《法意》、《名學淺說》等書,較有系統地介紹和傳播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成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譯著有《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等。
Ⅸ 陳北洋退休後享受什麼級別
此人退休後享受正廳局級待遇,不過下月開始享受正處級待遇了
Ⅹ 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為何會失敗_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這些個朝代有的是短命王朝有些是很長的國運,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過這么一句話,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畢竟一個天下平安久了,皇帝就會安享太平,皇帝安享太平了,他就會大量的建造宮殿,建造宮殿就會勞民傷財,所以天下的人們就會站起來反抗他們,所以他們就會選擇一個新的皇帝來坐天下。
而這個時候的清朝是一個迴光返照的帝國,人民的生活十分的困苦,但是官場上的當官的人們是絕對的舒服,國防力量可以說是十分的軟弱,日本的侵略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這場戰爭是以日本的勝利告終,中國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使得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所以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