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傳統民居鑒賞
這么多,你不把分給我,哼哼`看我怎麼收拾你哦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區,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龍岩地區為眾,其中位處西部的永定縣和南部的南靖、平和、華安等縣最為集中,是一種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它源於古代中原生土版築建築工藝技術,宋元時期即已出現,明清時期趨於鼎盛,延續至今。一般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工程技術高超,文化內涵豐富。結構上以厚實的夯土牆承重,內部為木構架,以穿斗式結構為主。常見的類型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府第式)、宮殿式樓等,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華安的二宜樓,永定的承啟樓、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南靖的和貴樓與田螺坑土樓群,平和的繩武樓,是福建土樓的典型代表。
二宜樓、承啟樓、振成樓、繩武樓以及田螺坑土樓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聞名於世的圓形土樓,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閩南的福佬語系和閩西的客家語系土樓建築的異同,又體現了不同時代土樓建築的特色。
從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啟樓,位於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整座樓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成,石基土牆磚木結構,通廊式。環與環間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樓牆周長1915.6米,總面積5376.17平方米。其中,外環4層,高12.4米,設4部樓梯上下,每層用穿斗式木構架和漿砌泥磚分隔成72開間;底層為廚房,2層為谷倉,3、4層是卧室,並在外牆開窗;二環高兩層半,每層44開間;三環為單層,作為書房,計36開間;四環是廳堂與迴廊組成的單層「四架三間」兩堂式院落,是樓內族親議事、婚喪喜慶等活動場所。公共設施除了鑿有2口飲用水井外,還有一個大門、3個中門、8個側門、8個檐廊拱門、8個防衛巷門和百餘米的上下樓梯、千餘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時期這里居住著江氏族親達80多戶、600餘人,現尚住有50多戶、300餘人。這種通廊式土圓樓,是福建閩西客家土樓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為圓形土樓的傑出代表載入《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名勝詞典》、《中國住宅概說》等書,製作成模型參加國際聯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向國內外發行,被日本組織的世界郵票年度評審定為當年最佳郵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歷時十二年竣工的華安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是蔣氏家族36戶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樓背靠杯石山,面臨交匯於樓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為樓名。樓的平面呈圓形,石基土牆木結構,內外環,單元式內通廊,對外開一大門和左右兩側小邊門。外環四層,高18米,每層52開間,除三個樓門和祀堂佔4開間外,其餘48個開間分隔成12個單元,各備樓梯上下,相對獨立。底層為客廳或卧房,2、3層作卧室,頂層是祖廳。內環單層,高4米,分12單元,作為廚房、餐廳和谷倉等,並有過廊與外環樓連接,圍合成每個單元內的小天井。樓中央是公用的庭院,鑿水井2口。外牆底層以花崗岩塊石壘砌,二層以上用生土夯築,1-3層不設窗,僅在外環的四層樓設通廊將各開間聯成一體,向外鑿牆開56扇窗戶,廣布槍眼以備防衛匪患。樓內裝飾繁簡有度,重點突出:正對大門的祖堂、各單元頂層的祖廳和底層小天井的檐廊,雕鑿彩繪,精巧絢麗;每家每戶的壁畫,更多出當地名家之手,維妙維肖。這種單元式土圓樓,整體空間布局獨具特色,防衛系統構思獨創,建築裝飾精巧華麗,是福建閩南土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顯有別於閩西的客家土圓樓。
由1座方樓(步雲樓)和4座圓樓(和昌樓、文昌樓、振昌樓、瑞雲樓)組成的田螺坑土樓群,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上坂村。它以方樓居中,4座圓樓立於左右上下,疏密有間,錯落有致。樓與樓之間,鵝卵石階曲折相連。每座樓皆為三層的石基土牆木結構,通廊式,底層是廚房,中層為谷倉,頂層是卧室,中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樓設四個樓梯上下外,4座圓樓皆設2個樓梯上下,一個大門出入。從第一座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至最後一座竣工於1966年,繁衍生息在這里的黃姓子孫前後歷經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間此般奇景。從山頂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奧林匹克的五環,酷似山間綻開的梅花,外國人說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中國人講更像「地上長出的蘑菇」,倍受贊賞;從山腳往上看,座座土樓順山勢而建,壯麗得宛若江南「布達拉宮」,令人傾倒。充分展現了土樓建築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特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後贊美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研究員見狀,贊不絕口,賦詩曰:「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雲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或雲宇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球建苑出奇葩。」
此外,振成樓,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築質量而言是近代土樓建築的上乘之作。繩武樓,結構精巧,雕飾精美,是單元式與通廊式土樓相結合的典範。和貴樓,為方形土樓,興建於淤泥地上,以木樁墊基,高達五層。福裕樓,為五鳳樓,又稱府第式土樓,是客家土樓與閩西南傳統民居建築手法的有機結合。奎聚樓,為宮殿式土樓,顯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財力。皆各有千秋。
2001年6月25日,福建土樓被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承啟樓、振成樓、和貴樓、奎聚樓、福裕樓、繩武樓和田螺坑土樓群與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二宜樓合並,名稱福建土樓。
保護范圍:華安的二宜樓,永定的承啟樓、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南靖的和貴樓,平和的繩武樓,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前至田,後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
中國北方黃河中上游地區窯洞式住宅較多,在陝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並常將數洞相連,在洞內加砌磚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省土地,經濟省工,將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有機結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
http://gb.chinabroadcast.cn/chinaabc/
中國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
我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亦不盡相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築形式,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布局,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牆,整個院落被房屋與牆垣包圍,硬山式屋頂,牆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
內蒙民居
蒙古包是內蒙古地區典型的帳幕式住宅,以氈包最多見。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由於游牧生活的需要,故鄉以易於拆卸遷徙的氈包為住所。傳統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遷徙有4次,有「春窪、夏崗、秋平、冬陽」之說,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
寧夏民居
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降水少、溫差大,氣候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冬春乾旱多風沙,盛行偏北風,故住宅一般不開北窗。為保溫防寒,採取廂房圍院形式,且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為一面坡和兩面坡並存。
陝北民居
窯洞式住宅是陝北甚至整個黃土高原地區較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為靠崖窯、地防窯和磚石窯等。靠崖窯是在黃土垂直面上開鑿的小窯,常數洞相連或上下數層;地坑窯是在土層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開挖窯洞;磚石窯是在地面上用磚、石或土坯建造一層或兩層的拱券式房屋。黃土高原區氣候較乾旱,且黃土質地均一,具有膠結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質疏鬆易於挖掘,故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挖洞而居,不僅節省建築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優越性。由於地坑式窯洞難於防禦洪水的侵襲,且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近年來,一些地方已經放棄了地坑式窯洞的修造,並陸續在地面上營建磚木結構房屋而居。
山西與山東民居
山西太行山區與山東膠東丘陵一帶兩地民居形式類似,單門獨院,有門樓,兩面坡屋頂。由於山高石料普遍,依照傳統上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原則。故磚石住宅較多。山西民居還多見磚雕等裝飾。兩地緯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異,故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勢較高,東南面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後者廣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較多(>700毫米/年),為便於排水屋頂坡度較陡。
陝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多種居民,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頭房:多建於山區,鎮巴、安康、西鄉山區很普通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為基本材料。通常是後牆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牆,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風耐雨,造價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圓木壘成,並留有門窗。屋頂用毛竹搭在木樑上,再以竹篾條結成以蓼葉復蓋。有的人家在橫樑上架木,上鋪密竹,抹上灰泥,成為頂樓,上置火塘,用以熾烤和存放糧食。竹木房多建於抹邊及山坳,南鄭、寧強和城固等山區常見。 吊腳樓:多建於沿江集鎮。吊腳樓以木樁或石為支撐,上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塗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是遠古巢居的發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見於平壩城鎮。三合院有正房3間,中間為堂屋,東西為廂房2-3間。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來吃飯、歇腳。廂房開間比正房小,兩端有圍牆相連,牆中間朝南開門。四合院由正房、廂房和過門房組成,中間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講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磚石、木料為基本材料,大門多向南。忌朝西。 隨著款方經濟的發展,農村磚房和城市樓房日益多起來。
侗族
每逢節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或看侗戲。夏天,人們到鼓樓聊天乘涼;冬天,大家圍坐在火爐邊講故事。鼓樓至今仍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鼓樓是侗族人民的標志,也是侗族人民團結的象徵。
侗族民間有"建寨先樓"之說。每個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一面牛皮長鼓,平時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菲盜、也擊鼓呼救。一寨擊鼓,別寨應聲,照此擊鼓。就這樣,一寨傳一寨,消息很快就傳到深山遠寨,鼓聲所及,人們聞聲而來。因此, 侗家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1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型,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桿,設有長條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玲瓏雅緻,如飛似躍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歷史的貴州從江增沖鼓樓為寶塔形,雙葫蘆頂,樓高25米,佔地面積160平方米。內有四大柱,每根直徑為0.8米,高15米,每柱之間距離為3.6米,構成高聳的錐形方架,為鼓樓的櫟梁骨幹部分。距內四大柱的外圍3米處,豎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將四大柱團團圍住,並以穿枋與內四柱相連,呈輻射形狀。再疊上數層,每層則用8根短瓜柱層層疊豎,依內四柱將穿枋逐層縮短,緊密銜接,豎到第11層。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層的上面,另立有兩層八檐八角的傘頂寶塔,為鼓樓的頂部。
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 4 0 0 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 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築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 竹鄉,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十種,都是 築樓的天然材料。
傳統竹樓,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築成。竹樓為干欄式 建築,以粗竹或木頭為柱椿,分上下兩層。下層四周無 遮欄,專用於飼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上層由 豎柱支撐,與地面距離約5 公尺左右。鋪設竹板,極富 彈性。樓室四周圍有竹籬,有的竹籬編成各種花紋並塗 上桐油。房頂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蓋而成。一道竹籬 將上層分成兩半,內間是家人就寢的卧室,卧室是嚴禁 外人入內的。外間較寬敞,設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 人的場所,又是生火煮飯取暖的伙房。樓室門外有一走 廊,一側搭著登樓木梯,一側搭著露天陽台,擺放著裝 水的壇罐器皿。
傣家人的習慣進屋都要脫掉鞋子,光腳踩在竹席上 ,天長日久竹席就變成亮鋥鋥的。當人們步上木梯,坐 在金黃色的篾席上,喝著主人送來的茶水或米酒,眺望 著窗外綠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樹,聽著鳥兒的歌聲 ,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歡獨家獨院,當孩子成人娶親,便有新的院 落出現。誰家建造新竹樓,全寨子的人都會來幫忙,送 草排,贈青竹,來幫工。因此建房速度相當快,一幢樓 一兩天即可竣工。新樓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賀。傣族 人民喜愛的「贊哈」,更是以自己的歌聲,祝福主人遷 入新居後的美滿生活。
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竹樓也在演變進化。不少竹 樓已不是全竹結構了。有的用木板作牆鋪地,有的用磚 塊砌牆,有的屋頂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氈,青瓦或鐵皮鋪 成。樓下不再飼養畜禽,只供堆放雜物。室內的陳設, 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彩電、錄音機、音響等家用電器, 已習以為常。
B. 繩武樓的建築結構及特色
樓中共有二十四個開間,處處可見石雕、木雕、泥塑、壁畫等,富麗精工,精美絕倫。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處,無一雷同,散見於屏風、壁櫥、門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對聯,又有飛禽走獸、詩畫結合,動靜相宜,被專家稱為「木雕博物館」。正因為如此,繩武樓贏得了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的青睞,成為該基金會繼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佛光寺之後,在中國開發的第四個項目。平和最精美的土樓當屬繩武樓,這座在平和偏遠鄉鎮的土樓以其600多處各式各樣的雕刻贏得關注的目光和贊譽之辭。
該樓共有二十四個開間,處處可見石雕、木雕、泥塑、壁畫等,富麗精工,精美絕倫。其中,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處,無一雷同,散見於屏風、壁櫥、門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對聯,又有飛禽走獸、詩畫結合,動靜相宜,被專家稱為「木雕博物館」。
繩武樓是一座圓樓,樓門門楣上的石樑已經斷裂,但是石刻的三個大字「繩武樓」是樓主葉處侯親自題寫的,遒勁有力,深厚沉雄。繩武樓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798—1820年),系蘆溪葉氏第十八世太學生葉處侯所建。
繩武樓精緻的雕刻藝術令人嘆為觀止,共有600多處。據傳,樓主葉處侯請來各地石、木、泥雕大師十多人精雕細琢,歷經數十年才建成。繩武樓的雕刻也就式樣各異,造型美觀,品位不凡,顯示出一種恢弘的氣勢。繩武樓的雕刻分為石雕、木雕和泥塑。圓樓大門上的石雕可稱一絕,精美的構圖章法、流暢的雕刻線條、生動的花草樹木浮雕,無不匠心獨運,美輪美輪。
C. 繩武樓的介紹
在平和有一座樓,叫繩武樓,是世界遺產福建土樓中最精緻的樓。 繩武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嘉慶至光緒五朝,終於建成,長達一百多年。樓中共有二十四個開間,處處可見石雕、木雕、泥塑、壁畫等,富麗精工,精美絕倫。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處,無一雷同,散見於屏風、壁櫥、門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對聯,又有飛禽走獸、詩畫結合,動靜相宜,被專家稱為「木雕博物館」。正因為如此,繩武樓贏得了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的青睞,成為該基金會繼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佛光寺之後,在中國開發的第四個項目。
D. 篆字印章:繩武樓藏,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有個地方叫繩武樓
在平和有一座樓,叫繩武樓,是世界遺產福建土樓中最精緻的樓。 繩武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嘉慶至光緒五朝,終於建成,長達一百多年。樓中共有二十四個開間,處處可見石雕、木雕、泥塑、壁畫等,富麗精工,精美絕倫。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處,無一雷同,散見於屏風、壁櫥、門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對聯,又有飛禽走獸、詩畫結合,動靜相宜,被專家稱為「木雕博物館」。正因為如此,繩武樓贏得了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的青睞,成為該基金會繼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佛光寺之後,在中國開發的第四個項目。
E. 交通路線,怎麼去繩武樓,繩武樓在哪裡/怎麼坐車
先到漳州中心客運站,再換乘到蘆溪鎮的客車,一天四班;到了蘆溪後再打車過去。
發車時間:7:30、10:40、11:30、12:30
F. 關於有特色的民居
我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亦不盡相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築形式,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中國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
中國北方黃河中上游地區窯洞式住宅較多,在陝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並常將數洞相連,在洞內加砌磚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省土地,經濟省工,將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有機結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為主)——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布局,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牆,整個院落被房屋與牆垣包圍,硬山式屋頂,牆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
中國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開在東南角,稱「坎宅巽門」,認為是吉利的,實際上也有利於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間的變化。進入大門西轉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廚、廁。從外院向北通過一座華麗的垂花門進入方正而大的內院,北面正房稱堂,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舉行家庭禮儀,接待尊貴賓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長輩和用作書房。院兩側的廂房是後輩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連,不必經過露天,在廊內也可坐賞院中花樹。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因為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除去風水學說外,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親切寧靜,庭院尺度合宜,把大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庭院方正,利於冬季多納陽光。東北氣候寒冷,院子更加寬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曬嚴重,院子變成南北窄長。西北風砂很大,院牆加高。
(二)、內蒙民居
蒙古包是內蒙古地區典型的帳幕式住宅,以氈包最多見。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由於游牧生活的需要,故鄉以易於拆卸遷徙的氈包為住所。傳統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遷徙有4次,有「春窪、夏崗、秋平、冬陽」之說,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
(三)、寧夏民居
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降水少、溫差大,氣候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冬春乾旱多風沙,盛行偏北風,故住宅一般不開北窗。為保溫防寒,採取廂房圍院形式,且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為一面坡和兩面坡並存。
(四)、陝北民居(西北窯洞)
窯洞式住宅是陝北甚至整個黃土高原地區較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為靠崖窯、地防窯和磚石窯等。靠崖窯是在黃土垂直面上開鑿的小窯,常數洞相連或上下數層;地坑窯是在土層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開挖窯洞;磚石窯是在地面上用磚、石或土坯建造一層或兩層的拱券式房屋。黃土高原區氣候較乾旱,且黃土質地均一,具有膠結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質疏鬆易於挖掘,故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挖洞而居,不僅節省建築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優越性。由於地坑式窯洞難於防禦洪水的侵襲,且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近年來,一些地方已經放棄了地坑式窯洞的修造,並陸續在地面上營建磚木結構房屋而居。
窯洞是一種特殊的「建築」,不是用「加法」而是以「減法」即「減」去自然界的某些東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間。流行在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中國西北部地區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
窯洞有崖窯、地窯和箍窯三種:
崖窯:即沿直立土崖橫向挖掘的土洞,每洞寬約3~4米,深5~9米,直壁高度約2米余至3米余,窯頂掘成半圓或長圓的筒拱。並列各窯可由窯間隧洞相通。也可窯上加窯,上下窯之間內部可掘出階道相連。
地窯:是在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地院,再在地坑各壁橫向掘窯,多用在缺少天然崖壁的地段。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樹梢,不見房屋。
箍窯:不是真正的窯洞,是以磚或土坯在平地仿窯洞形狀箍砌的洞形房屋。箍窯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五)、山西與山東民居
山西太行山區與山東膠東丘陵一帶兩地民居形式類似,單門獨院,有門樓,兩面坡屋頂。由於山高石料普遍,依照傳統上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原則。故磚石住宅較多。山西民居還多見磚雕等裝飾。兩地緯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異,故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勢較高,東南面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後者廣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較多(>700毫米/年),為便於排水屋頂坡度較陡。
(六)、陝南居民
陝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多種居民,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頭房:多建於山區,鎮巴、安康、西鄉山區很普通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為基本材料。通常是後牆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牆,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風耐雨,造價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圓木壘成,並留有門窗。屋頂用毛竹搭在木樑上,再以竹篾條結成以蓼葉覆蓋。有的人家在橫樑上架木,上鋪密竹,抹上灰泥,成為頂樓,上置火塘,用以熾烤和存放糧食。竹木房多建於抹邊及山坳,南鄭、寧強和城固等山區常見。
吊腳樓:多建於沿江集鎮。吊腳樓以木樁或石為支撐,上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塗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是遠古巢居的發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見於平壩城鎮。三合院有正房3間,中間為堂屋,東西為廂房2-3間。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來吃飯、歇腳。廂房開間比正房小,兩端有圍牆相連,牆中間朝南開門。四合院由正房、廂房和過門房組成,中間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講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磚石、木料為基本材料,大門多向南。忌朝西。 隨著款方經濟的發展,農村磚房和城市樓房日益多起來。
二、中國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
(一)、江蘇民居
江蘇民居以蘇州為代表。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水網密布,地勢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門、台階、過道道均設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於水、路、橋之中,多樓房,磚瓦結構為主。青磚藍瓦、玲瓏剔透的建築風格,形成了江南地區纖巧、細膩、溫情的水鄉民居文化。由於氣候濕熱,為便於通風隔熱潮防雨,院落中多設天井,牆壁和屋頂較薄,有的有較寬的門廊或寬敞的廳閣。
(二)、上海民居
位於長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優越,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經濟發達,住宅質量較好,多為磚瓦結構樓房,式樣新穎美觀大方,建築風格充分顯示出人文因素的影響,頗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三)、福建民居
閩西南地區的客空人土樓是一種特殊農村住宅。土樓外形有方、圓之別,酷似寵大碉堡,其外牆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實,厚1米,可達5層高;由外向內,屋頂層層下跌,共三環,主體建築居中心;房間總數可達300餘間,十幾家甚至幾十家人共居一樓。福建是東南沿海的「山國」,境內山地丘陵佔80%以上,地形復雜,歷史上匪盜現象較為嚴重,中原漢族遷居此地後,為御匪盜防械鬥,同族數百人築土樓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樓,防禦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氣候暖熱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熱,可謂一舉數得。
福建土樓,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區,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龍岩地區為眾,其中位處西部的永定縣和南部的南靖、平和、華安等縣最為集中,是一種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它源於古代中原生土版築建築工藝技術,宋元時期即已出現,明清時期趨於鼎盛,延續至今。一般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工程技術高超,文化內涵豐富。結構上以厚實的夯土牆承重,內部為木構架,以穿斗式結構為主。常見的類型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府第式)、宮殿式樓等,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華安的二宜樓,永定的承啟樓、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南靖的和貴樓與田螺坑土樓群,平和的繩武樓,是福建土樓的典型代表。
二宜樓、承啟樓、振成樓、繩武樓以及田螺坑土樓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聞名於世的圓形土樓,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閩南的福佬語系和閩西的客家語系土樓建築的異同,又體現了不同時代土樓建築的特色。
從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啟樓,位於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整座樓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成,石基土牆磚木結構,通廊式。環與環間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樓牆周長1915.6米,總面積5376.17平方米。其中,外環4層,高12.4米,設4部樓梯上下,每層用穿斗式木構架和漿砌泥磚分隔成72開間;底層為廚房,2層為谷倉,3、4層是卧室,並在外牆開窗;二環高兩層半,每層44開間;三環為單層,作為書房,計36開間;四環是廳堂與迴廊組成的單層「四架三間」兩堂式院落,是樓內族親議事、婚喪喜慶等活動場所。公共設施除了鑿有2口飲用水井外,還有一個大門、3個中門、8個側門、8個檐廊拱門、8個防衛巷門和百餘米的上下樓梯、千餘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時期這里居住著江氏族親達80多戶、600餘人,現尚住有50多戶、300餘人。這種通廊式土圓樓,是福建閩西客家土樓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為圓形土樓的傑出代表載入《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名勝詞典》、《中國住宅概說》等書,製作成模型參加國際聯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向國內外發行,被日本組織的世界郵票年度評審定為當年最佳郵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歷時十二年竣工的華安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是蔣氏家族36戶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樓背靠杯石山,面臨交匯於樓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為樓名。樓的平面呈圓形,石基土牆木結構,內外環,單元式內通廊,對外開一大門和左右兩側小邊門。外環四層,高18米,每層52開間,除三個樓門和祀堂佔4開間外,其餘48個開間分隔成12個單元,各備樓梯上下,相對獨立。底層為客廳或卧房,2、3層作卧室,頂層是祖廳。內環單層,高4米,分12單元,作為廚房、餐廳和谷倉等,並有過廊與外環樓連接,圍合成每個單元內的小天井。樓中央是公用的庭院,鑿水井2口。外牆底層以花崗岩塊石壘砌,二層以上用生土夯築,1-3層不設窗,僅在外環的四層樓設通廊將各開間聯成一體,向外鑿牆開56扇窗戶,廣布槍眼以備防衛匪患。樓內裝飾繁簡有度,重點突出:正對大門的祖堂、各單元頂層的祖廳和底層小天井的檐廊,雕鑿彩繪,精巧絢麗;每家每戶的壁畫,更多出當地名家之手,惟妙惟肖。這種單元式土圓樓,整體空間布局獨具特色,防衛系統構思獨創,建築裝飾精巧華麗,是福建閩南土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顯有別於閩西的客家土圓樓。
由1座方樓(步雲樓)和4座圓樓(和昌樓、文昌樓、振昌樓、瑞雲樓)組成的田螺坑土樓群,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上坂村。它以方樓居中,4座圓樓立於左右上下,疏密有間,錯落有致。樓與樓之間,鵝卵石階曲折相連。每座樓皆為三層的石基土牆木結構,通廊式,底層是廚房,中層為谷倉,頂層是卧室,中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樓設四個樓梯上下外,4座圓樓皆設2個樓梯上下,一個大門出入。從第一座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至最後一座竣工於1966年,繁衍生息在這里的黃姓子孫前後歷經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間此般奇景。從山頂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奧林匹克的五環,酷似山間綻開的梅花,外國人說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中國人講更像「地上長出的蘑菇」,倍受贊賞;從山腳往上看,座座土樓順山勢而建,壯麗得宛若江南「布達拉宮」,令人傾倒。充分展現了土樓建築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特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後贊美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研究員見狀,贊不絕口,賦詩曰:「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雲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或雲宇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球建苑出奇葩。」
此外,振成樓,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築質量而言是近代土樓建築的上乘之作。繩武樓,結構精巧,雕飾精美,是單元式與通廊式土樓相結合的典範。和貴樓,為方形土樓,興建於淤泥地上,以木樁墊基,高達五層。福裕樓,為五鳳樓,又稱府第式土樓,是客家土樓與閩西南傳統民居建築手法的有機結合。奎聚樓,為宮殿式土樓,顯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財力。皆各有千秋。
2001年6月25日,福建土樓被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承啟樓、振成樓、和貴樓、奎聚樓、福裕樓、繩武樓和田螺坑土樓群與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二宜樓合並,名稱福建土樓。
保護范圍:華安的二宜樓,永定的承啟樓、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南靖的和貴樓,平和的繩武樓,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前至田,後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
(四)、雲南民居
干欄式竹樓是滇南傣、佤、苗、景頗、哈尼、布朗等少數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竹樓下部架空,以利通風隔潮,多用作碾米場、貯藏室及雜屋;上層前部有寬廊和曬台後部為堂和卧室;屋頂為歇山式,坡度陡,出檐深遠,可遮陽擋雨。
多彩多姿的中國傳統民居折射出我國地大物博、自然條件差異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適應環境的生動體現。講課時不妨引用「郵票上的各地居民」,讓學生認識各地特色不一的民居文化,有助於進一步使學生加深理解地理環境的區域分異及環境與人類的關系。
(五)、南方天井民居(以徽州民居為主)
「天井」其實也是院落,只是較小。中國南方炎熱多雨而潮濕,人稠山多地窄,故重視防曬通風,布局密集而多樓房。天井民居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後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正房即堂屋前向天井,完全開敞,狹高的天井起著拔風的作用。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圍聳起馬頭山牆,可防火勢蔓延。牆頭高出屋頂,作階梯狀,磚牆抹灰,覆以青瓦牆檐,白牆黛瓦,明朗而素雅,是南方建築一大造型特色。天井民居以中國東南部皖南贛北即徽州地區最為典型。
徽州民居的特色:
1、村落選址的重要性。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的條件 ,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陽,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 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臨街巷。整個村落給人幽靜、典雅、古樸的感覺。
2、平面布局及空間處理。民居布局和結構緊湊、自由、屋宇相連,平面沿軸向對稱布置。民成多為樓房,且以四水歸堂的天井為單元,組成全戶活動中心。天井可少2~3個,多則10多個,最多的達36個。一般民居為三開間,較大住宅亦有五開間。隨時間推移和人口的增長,單元還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幾代同堂的習俗。建築形象突出的特徵是:白牆、青瓦、馬頭山牆、磚雕門樓、門罩、木構架、木門窗 。內部穿斗式木構架圍以高牆,正面多用水平型高牆封閉起來,兩側山牆做階梯形的馬頭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黑白輝映,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方整的外形,形如「一顆印」為徽州民居的獨特風格。民居前後或側旁,設有庭園,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魚池,植果木花卉,甚至疊山 造泉,將人和自然融為一體。大門上幾乎都建門罩或門樓,磚雕精緻,成為徽州民居的一個重要特徵。
三、少數民族民居
(一)、西南少數民族盛行的干闌住屋民居
干闌住屋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
干闌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
傣家竹樓由十根柱子支撐,鋪以樓板竹篾,用編織的草排蓋頂,帶有欄桿、走廊,美觀別致。永寧納西族的樓房為木質結構,中央住人,也是經堂、休息的處所。崩龍族矮腳竹樓分前廳後廳,以竹籬笆隔開,男人住前廳,女人住後廳,前後廳各有火塘。景頗族竹樓以長脊短檐式屋頂為特色。壯族的「麻欄」則比較接近木構建築。
廣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樓房,全部木結構,有外廊式小樓,也有連幢的大樓,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瑤族的竹樓,樓下住人,樓上儲糧食雜物,畜廄不在樓內,而在樓後。白族的樓房,以坐西朝東為正向,三間為普遍,布局平均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廚房、畜圈分開,人亦住樓下,中間一間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樓十分簡單,用竹片編成,茅草蓋頂。樓上,中央設火塘,火塘邊吃飯、待客,四周安置床位。
1)、侗族鼓樓
每逢節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或看侗戲。夏天,人們到鼓樓聊天乘涼;冬天,大家圍坐在火爐邊講故事。鼓樓至今仍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鼓樓是侗族人民的標志,也是侗族人民團結的象徵。
侗族民間有"建寨先樓"之說。每個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一面牛皮長鼓,平時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菲盜、也擊鼓呼救。一寨擊鼓,別寨應聲,照此擊鼓。就這樣,一寨傳一寨,消息很快就傳到深山遠寨,鼓聲所及,人們聞聲而來。因此,侗家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1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型,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桿,設有長條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玲瓏雅緻,如飛似躍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歷史的貴州從江增沖鼓樓為寶塔形,雙葫蘆頂,樓高25米,佔地面積160平方米。內有四大柱,每根直徑為0.8米,高15米,每柱之間距離為3.6米,構成高聳的錐形方架,為鼓樓的櫟梁骨幹部分。距內四大柱的外圍3米處,豎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將四大柱團團圍住,並以穿枋與內四柱相連,呈輻射形狀。再疊上數層,每層則用8根短瓜柱層層疊豎,依內四柱將穿枋逐層縮短,緊密銜接,豎到第11層。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層的上面,另立有兩層八檐八角的傘頂寶塔,為鼓樓的頂部。
2)、傣族竹樓
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築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竹鄉,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十種,都是築樓的天然材料。
傳統竹樓,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築成。竹樓為干欄式 建築,以粗竹或木頭為柱椿,分上下兩層。下層四周無遮欄,專用於飼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上層由豎柱支撐,與地面距離約5 公尺左右。鋪設竹板,極富彈性。樓室四周圍有竹籬,有的竹籬編成各種花紋並塗上桐油。房頂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蓋而成。一道竹籬 將上層分成兩半,內間是家人就寢的卧室,卧室是嚴禁外人入內的。外間較寬敞,設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場所,又是生火煮飯取暖的伙房。樓室門外有一走廊,一側搭著登樓木梯,一側搭著露天陽台,擺放著裝水的壇罐器皿。
傣家人的習慣進屋都要脫掉鞋子,光腳踩在竹席上 ,天長日久竹席就變成亮鋥鋥的。當人們步上木梯,坐在金黃色的篾席上,喝著主人送來的茶水或米酒,眺望著窗外綠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樹,聽著鳥兒的歌聲 ,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歡獨家獨院,當孩子成人娶親,便有新的院落出現。誰家建造新竹樓,全寨子的人都會來幫忙,送 草排,贈青竹,來幫工。因此建房速度相當快,一幢樓一兩天即可竣工。新樓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賀。傣族人民喜愛的「贊哈」,更是以自己的歌聲,祝福主人遷入新居後的美滿生活。
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竹樓也在演變進化。不少竹 樓已不是全竹結構了。有的用木板作牆鋪地,有的用磚塊砌牆,有的屋頂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氈,青瓦或鐵皮鋪成。樓下不再飼養畜禽,只供堆放雜物。室內的陳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彩電、錄音機、音響等家用電器,已習以為常。
(二)、藏族碉房
碉房是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內蒙部分地區常見的居住建築形式。當地並無專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築,形似碉堡,故稱碉房。碉房一般為2~3層。底層養牲畜,樓上住人。過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還有「氈帳」,這是一種便於裝卸運輸的可移動的帳篷。
從《後漢書》的記載來看,在漢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築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層。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碉房的名稱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
藏族民居的牆體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築平面都較為簡潔,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勢起伏,建築佔地過大將會增加施工上的困難,故一般建築平面上地面積較小,而向空間發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帶曲尺形,中間設一小天井。內部精細雋永,外部風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強烈,民居處於一片銀色中,顯得格外晶瑩耀眼。
藏族民居在處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為簡單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難避免立面的單調,而木質的出挑卻以輕巧與靈活和大面積厚寬沉重的石牆形成對比,既給人以稱重的感覺又使外形變化趨向於豐富。這種做法不僅著眼於功能問題而且兼顧了藝術效果,自成格調。
(三)、蒙古包
在中國西北部蒙古族住的氈帳稱「蒙古包」,是用木枝條編成可開可合的木柵做壁體的骨架,用時展開,搬運時合攏。小型的氈帳直徑為4~6米,內部無支撐,大型的則需在內部立2~4根柱子支撐。氈帳的地面鋪有很厚的氈毯,頂上開天窗,地面的火塘、爐灶正對天窗。
(四)、新疆維吾爾族民居——「阿以旺」
這是新疆維吾爾族的住宅形式。這種房屋連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帶天窗的前室稱阿以旺,又稱「夏室」,有起居、會客等多種用途。後室稱「冬室」,是卧室,通常不開窗。住宅的平面布局靈活,室內設多處壁龕,牆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飾。
四、特殊的住宅形式——水上民居的「舟居」
瓜嶺古村寨是廣州惟一建在水上的清代建築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2003年發現後被廣州市立為內控歷史文化保護區。
增城瓜嶺村寨是典型的嶺南水鄉風格。水道、荔枝林、碉樓、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戰亂時代,有戰略性意義,水道環繞全村,起到護村的作用,岸邊有全村最高的建築碉樓(相當於現在9層樓高),可以觀察遠方的敵人;對岸有生長上100年的荔枝林,相當茂密,豐收的季節,場面應該十分熱鬧;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築成一字擺開在水道的岸邊,能防禦外敵入侵,起到保護村民的作用。
此外,中國還存在不少比較特殊的住宅形式。到了近現代,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和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多居住在樓房裡。且用於居住的樓房樣式不斷變化更新,樓層也有不斷增高的趨勢。
G. 我國古代建築主要分哪幾種分別說出他們的代表性作品
中華歷史悠久歷經上下五千年時間的洗禮演變,其文化源遠流長,古建築的類型按照建築物的性質與功能分類,主要有宮殿建築、民居、禮制性祭祀建築、宗教建築、陵墓建築、軍事防禦體系、橋梁建築以及古典園林等類型。由於歷史悠久,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不盡相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建築形式,按照建築風格,大體又分為四類:--親切宜人的民居--莊重嚴肅的廟宇、道觀--雍容華麗的宮殿、府邸--溫婉秀麗的園林。
類別一
【親切宜人的民居】
1、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東南西北四面;「合」是圍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說,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圍牆圈成的。建築布局,按著南北中軸線對稱地布置房屋和院落。
適合於以家族為中心的團聚生活。到白天院中花草樹木,美麗怡人,夜裡花香,空氣清新,晚間家人坐在院中乘涼、休息、聊天、飲茶,全家合樂。
2、徽州民居
青瓦白牆,磚雕門樓,徽派民居建築風格有「三雕」(木雕、石雕、磚雕),能工巧匠施盡其技,每一處花紋,每一筆雕刻,結構嚴謹,雕鏤精湛。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
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僅造型精美,在遭遇火災時,這樣的設計可以阻斷火勢的蔓延,安全可靠。
3、傣族竹樓
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常年無雪,沒有四季的區分,干欄式建築是很合適這種環境,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用竹籬隔出主人卧室並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餘為一大敞間。樓中央是一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
4、陝北的窯洞
陝北及周邊地區的窯洞建築,也是西北地區分布最廣的一種建築風格 。窯洞冬暖夏涼,天空瓦藍透亮,空氣神清氣爽。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黃土地,窯洞用她那寬廣的胸懷、真摯的情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陝北人。
5、晉商建築:喬家大院
氣勢恢宏的喬家大院,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瓦磨合,城樓細做,六個大院三百多間房屋錯落有致。
晉派建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晉商的品格,穩重,大氣,嚴謹,深沉;它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H. 繩武樓在哪能里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蘆溪鎮蕉路村
I. 繩武樓是風景名勝區嗎
平和蘆溪 繩武樓
世界遺產福建土樓中最精緻的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