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人的故事梗概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
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給你。」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2. 雷於藍的履歷
1970.06——1976.06,廣東省台山縣農科所沙崗湖農場職工,白沙衛生院護理員、葯劑員(其間:1974.08—1976.06,任台山縣委駐白沙公社、北陡公社路教工作團副團長);
1976.06——1982.11,共青團廣東省台山縣委副書記(其間:1976.06—1978.06,任台山縣委駐附城公社、赤溪公社路教工作團副團長);
1982.11——1983.06,共青團廣東省佛山地委副書記;
1983.06——1986.11,共青團廣東省佛山市委書記、市青聯主席(其間:1984.09—1986.07,在中央黨校黨政管理專業研究生班學習);
1986.11——1987.06,廣東省珠海市副市長;
1987.06——1991.05,廣東省珠海市副市長兼市教委主任;
1991.05——1992.09,廣東省珠海市副市長;
1992.09——1993.05,廣東省珠海市副市長、香洲區委書記;
1993.05——1993.12,廣東省珠海市副市長,香洲區委書記、區長;
1993.12——1994.03,中共廣東省珠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94.03——2001.04,中共廣東省珠海市委副書記(其間:1995.05—1998.05,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7.03—1997.07,在中央黨校進修班學習);
2001.04——2003.01,中共廣東省江門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
2003.01——2012.09,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其間:2006.09—2006.11,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一班學習);
2012.09——2013.01,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
2013.01——2016.01,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3. 為非典獻身的白衣天使的故事
韋小玲(1967年-2003年2月26日),女,廣西人,壯族,生前系廣東省廣州市婦嬰醫院護士。2003年,「非典」橫行。廣州市婦嬰醫院護士韋小玲因照顧病人感染「非典」,她的丈夫執著奔走,每天到醫院送飯送花,也被傳染。
1986年從廣州市衛生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廣州市婦嬰醫院工作。「在同一批來院工作的姑娘中,她總是最早一個來上班,最晚一個下班,臟活、累活搶著干」。1996年,醫院決定籌建兒科移植病房,並選派業務骨幹韋小玲前往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進修骨髓移植技術。
幾年來,在她和兒科移植病區其他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廣州婦嬰醫院在開展臍血移植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2003年1月17日,韋小玲在繼續發燒,她向單位請了假。經過幾天門診治療,仍然沒有效果,病情在繼續發展。26日,她就近住進了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29日晚上,韋小玲又被被轉往中山三院集中收治。童奶奶見沒天送去的飯媳婦都吃不下,就讓兒子多到醫院陪陪老婆。韋小玲與丈夫素來恩愛,42歲的羅耀華是廣州市糧油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平時較忙,但當時已到春節假期,他便每天早來晚走,帶些鮮花、煲點靚湯到醫院,陪伴在妻子身旁。
童奶奶每提及此,都後悔不迭:「是我把兒子害了啊,我不知道媳婦患的是『非典』啊,我不知道『非典』會這樣凶啊。」2003年2月4日晚,羅耀華也出現了與妻子相同的症狀。2月5日,他住進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2003年2月8日晚,韋小玲轉院至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
2月9日,羅耀華也被要求轉入第八人民醫院。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的安排,17日下午,羅耀華被從3樓搬到二樓,住在韋小玲對面的一間病室。那段時間經常前往醫院照料他們的一個親人說,夫婦倆完全可以相互望見醫生在給對方上呼吸機,但是愛的合力沒能夠終止死神的腳步。
18日早晨7時許,羅耀華去世了。父母年高,兒子尚幼,他們沒能送他最後一程。當天下午放學後,爺爺告訴剛剛放下書包的傑仔:「爸爸死了。」2003年2月26日,為了不讓韋小玲知道這個噩耗,當天中午,親人們急匆匆把她轉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但已經於事無補,韋小玲亦隨夫君而去。
晚上孩子放學回家後,爺爺用同樣的語氣告訴傑仔:「媽媽死了。」
(3)雷於藍擴展閱讀:
「非典」事件中殉職醫護人員介紹:
一、中國大陸:
1、葉欣(2003年3月25日,廣州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
2、李曉紅(1974年7月-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
3、鄧練賢(2003年4月21日,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
4、梁世奎(1946年-2003年4月24日,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5、楊濤(1960年-2003年5月6日,北京市通州區潞河醫院放射科醫生)
6、丁秀蘭(1954年3月24日-2003年5月13日,北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急診科副主任、急診科黨支部書記)
二、中國香港
1、劉永佳(1965年-2003年4月26日,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護士)
2、謝婉雯(1968年3月31日-2003年5月13日,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醫生)
3、鄧香美(1967年-2003年5月16日,基督教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4、劉錦蓉(1956年-2003年5月27日,基督教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5、王庚娣(1950年-2003年5月31日,威爾士親王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6、張錫憲(1945年-2003年5月31日,香港耳鼻喉科私人執業專科醫生)
7、鄭夏恩(1973年-2003年6月1日,大埔醫院醫生)
三、中國台灣
1、林永祥(2003年4月28日,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醫生)
2、陳靜秋(2003年5月1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理長)
3、林佳鈴(2003年5月11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士)
4、林重威(2003年5月15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醫生)
5、鄭雪慧(2003年5月18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四、義大利
卡爾婁·武爾班尼(2003年3月29日,首位發現SARS的醫生,世界衛生組織派駐越南河內醫生)
4. 葉欣的資料或事跡
葉欣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
葉欣的愛人總是神閑氣定,波瀾不驚。他相信,危險和死亡從來不會真正地走進他雙眸明亮的妻子;他相信,妻子不會離開他和還在上大學的兒子。然而,葉欣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拼搏的戰場上。以前連家中水電費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為命,從燒菜、洗衣開始照料自己和兒子。他強忍悲痛從葉欣工作的科室取來了她心愛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讓她與人們作最後的訣別。因為,「她喜歡工作服,哪怕再舊再破她也喜歡」。眼含熱淚,他對前去采訪的記者說:「其實,葉欣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當病魔襲來時,葉欣是迎著上去的。她沒有當逃兵,我們為她驕傲。」
身先士卒連續加班
忙的時候,葉欣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詢問。只是對接聽電話的姑娘說,「告訴他,我在班上。沒事。」
今年2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開始發現「非典」和疑似「非典」的患者,最高時一天5例。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葉欣護士長周密籌劃,並安排了加強班。為了防止病魔感染自己的同事,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打來開水拿來預防葯,親眼看著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做好各項隔離措施,從醫生到護工一個不拉,其檢查的嚴謹和認真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科室的工作強度不斷增加,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詢問。只是對接聽電話的姑娘說,「告訴他,我在班上。沒事。」
「我已經給這個病人探過體溫、聽過肺、吸了痰,你們就別進去了,盡量減少感染機會。」在迎戰「非典」的日子裡,葉欣這番話令很多年輕護士落淚。
原有冠心病,曾經作過心臟搭橋術的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紫紺,出現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葉欣護士長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使患者處於半坐卧位,面罩吸氧,接上床邊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靜脈注射強心葯、血管活性葯、呼吸興奮葯,監測心率、血壓、呼吸……2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葉護士長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又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了。因為還有上了呼吸機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9床高伯的護理工作等著她去檢查……就這樣,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隨著葉欣。
「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和二沙急診科主任張忠德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葉欣盡量包攬了對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檢查、搶救、治療、護理工作,有時甚至把同事關在門外,聲色俱厲,毫無協商的可能。然而不幸很快發生了。
2月24日,對於葉欣來說是一個緊張而又尋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時只覺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從急診科出現「非典」患者以來,她已經沒有節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時期以來,她明顯地感到精力不濟,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和膝關節病似乎湊熱鬧般一齊襲來,可急診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
上午,一位懷疑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來急診,同時患者的某些症狀引起了醫務人員的高度注意。懷疑終於被證實:又是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情急轉直下,一切嚴重的症狀都呈現了,這是一例「毒」性極大的重症患者!葉護士長與專家組的成員迅速展開了搶救工作,患者終於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可「非典」就在這個時候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多天的葉欣身體。
「不要靠近我,會傳染」
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顫顫巍巍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這些同事。
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飯沒吃一口,只覺得周身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剛過,極度疲倦的葉護士長開始出現發熱症狀,不得不到病房隔離留觀。體溫在升,補液在滴,但葉護士長記掛的還是科室里的幾個危重病人。通過呼叫儀,急診科的同事們又聽到她那微弱但親切的聲音:「7床每2小時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時翻身並做好皮膚、口腔護理哦!」
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進了她工作了27年的省中醫院總部。最初幾天,每當醫護人員前來檢查和治療,她總是再三叮囑他們多穿一套隔離衣,多戴幾層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護理自己:「我是老護士長了,什麼不行?」院領導前來探望,她首先講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檢討自己的不足,責怪自己不慎染病,給醫院和領導添了麻煩。發病第四天,她出現了呼吸困難,和急診科主任一起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ICU.據葉欣的同事回憶,大家都戴上了氧氣罩,只能靠發簡訊息和寫紙條互相勉勵。一天,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艱難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這些同事。院長和其他同事來探望時,她寫著:「我很辛苦,但我頂得住。謝謝關心,但以後不要來看我,我不想傳染給大家。」
3月11日,同患「非典」的急診科張主任收到葉護長寫的最後一張字條:「我實在頂不住,要上呼吸機了。」她在插管上呼吸機後,就被注射了鎮靜葯物進入「冬眠」狀態,避免因為躁動使呼吸機脫落。
專家全力搶救未果
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
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同時向全國尋求支援。一次專家會診時,呂玉波院長聽說天津有位專家對治療多臟器衰竭有獨到心得,當晚即打電話給這位遠在天津的專家,專家被呂院長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動,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機趕來廣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葉欣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不知有多少人在為葉欣祈禱,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關切地詢問「葉護士長怎麼樣了?好轉了嗎?」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葉欣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就在她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1個星期,3月25日凌晨1時30分,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3月29日下午,廣州殯儀館青松廳,省中醫院全體員工在這里為她做最後的送別。花圈如海,淚水如雨。遺像中,留給人們的是她永恆的微笑。
5. 「䗛」字怎麼讀
1956年7月9日出生於廣東徐聞一個醫學世家。1974年被招進廣東省中醫院衛訓隊。1976年畢業時,因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為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是該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
急診科是省中醫院最大的護理單位,下設120、補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觀室、治療室六個部門。「快速、及時、有效」的工作性質、復雜多變的病情、觸目驚心的狀況,需要護士長不僅需要超一流的護理專長,更要有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領導能力和冷靜快捷的思維能力。生死一瞬間,在以痛苦、哀號、無助為氛圍的工作環境里,每位醫護人員都必須具備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女性而言,這何嘗不是對身心的超級挑戰。而在急診科一干就是幾十年。每當急診科有傳染性疾病患者前來急診時,總是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盡量不讓年輕的小護士們沾邊。每次她總是說:你們還小,這病危險!對待這類病人,她護理得格外耐心、細致,沒有一絲的嫌棄。對於家境貧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動出錢為病人買東西。她常常對護士們說:「病人得了傳染病已經夠不幸了,但社會的歧視給他們心理造成的傷害也許比病痛更難受!作為護士,我們一方面要解決他們身體的痛苦,更要給他們愛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剛參加工作的護士為病人服務時引發了病人的不滿,主動到患者家登門道歉,並作自我批評。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剛建立時,主動請纓,提出到二沙急診科擔任護士長,負責繁重的護理組建工作。
2001年,一位來自福建某山區的重症患者到急診科治療,病情剛穩定就急著要求回家。葉欣苦心規勸,但病人就是不聽,於是科室決定用救護車送病人回家。又主動申請沿途護理。22小時的顛簸和護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卻累得直不起腰來。為了盡快趕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葉欣自己出錢乘飛機回到了廣州。
2003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2月上旬剛過,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就開始收治確診或疑為「非典」的病人,最多時一天5人。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周密籌劃、冷靜部署,重新調班時,安排了加強班。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極度疲倦的開始出現發熱症狀,後確診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為了救治,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一個星期,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享年47歲。
在擔任護士長期間,始終把培養護理人才作為本科室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她常利用午休給護士們上業務課,讓剛進急診科的姑娘們在她身上練習扎針。
在擔任護士長期間,始終沒有放棄對新知識的鑽研,她總是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1995年,論文《甲黃膜液對褥瘡治療護理的應用研究》獲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實現了該院護理課題在科技創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發表論文13篇。
是一個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聞達,只講奉獻。作為領導,她的寬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讓、內秀和公正,無不深深折服著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護士曾詩意地說:護士長簡直就是陽光和微笑的化身,那麼透明,又是那麼明媚。加班、頂班,對她可謂司空見慣,尤其是節假日,她會主動給自己排上班。去世後,她愛人動容地說:「我和結婚22年了,但只有結婚那年我們一起在家過了春節,其餘她全是在醫院度過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報》發表了《永遠的白衣戰士——追記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的通訊,講述了護士長不顧個人安危頑強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跡。
1956年7月9日出生於廣東省徐聞縣一個醫學世家。
1974年被招進廣東省中醫院衛訓隊學習。
1976年畢業,因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
1983年,被提升為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是該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廣東省中醫院建立二沙分院時,主動請纓到二沙急診科擔任護士長,負責繁重的護理組建工作。在急診科護士長任上連續工作二十年。
1995年,論文《甲黃膜液對褥瘡治療護理的應用研究》獲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實現了該院護理課題在科技創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發表論文13篇。
2001年,一位來自福建某山區的重症患者到急診科治療,病情剛穩定就急著要求回家。葉欣苦心規勸,但病人就是不聽,於是科室決定用救護車送病人回家。又主動申請沿途護理。22小時的顛簸和護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卻累得直不起腰來。為了盡快趕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自己出錢乘飛機回到了廣州。
2003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2月上旬剛過,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就開始收治確診或疑為「非典」的病人,最多時一天5人。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葉欣周密籌劃、冷靜部署,重新調班時,安排了加強班。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
3月4日中午,開始出現發熱症狀,後確診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為了救治,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一個星期,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享年47歲。
3月29日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在廣州殯儀館青松廳舉行葉欣遺體告別儀式,全體員工為她做最後的送別。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2003年4月16日《健康報》發表了《永遠的白衣戰士——追記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的通訊,講述了護士長不顧個人安危頑強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跡。
科室里似乎仍回盪著她那爽朗的笑聲,病人似乎仍記得她那永遠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風般的關切與撫慰。然而,在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卻永遠地走了。她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拼搏的戰場上。
擔任公司老總的愛人不相信,總是泰然處之、波瀾不驚,危險和死亡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地走進明亮雙眸的妻子,會永遠離開了他和還在上大學的兒子。以前連家中水電費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為命,從燒菜、洗衣開始照料自己。他強忍悲痛從工作的科室取來了她心愛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讓她與人們作最後的訣別。因為,「她喜歡工作服,哪怕再舊再破她也喜歡」。眼含熱淚,他對前去采訪的記者說:「其實,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當病魔襲來時,是迎著上去的。她沒有當逃兵,我們為她驕傲!」
「這里危險,讓我來吧」
今年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2月上旬剛過,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就開始收治確診或疑為「非典」的病人,最多時一天5人。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周密籌劃、冷靜部署,重新調班時,安排了加強班。無形的病魔,看不見、摸不著,即便你全副武裝,有時也防不勝防。超負荷、緊張的工作,使人們常常無暇顧及沒戴緊的口罩;體力的嚴重透支,使病魔乘虛而入。有的護士病倒了,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打來開水拿來預防葯,親眼看著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實各項隔離措施,從醫生到護工,一個也不能落下。其檢查的嚴謹和認真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
這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
在對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護士長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時患有其他嚴重的疾病。原本虛弱的身體明顯不敵新疾,多臟器衰竭隨時可能發生。此時此刻,挽救生命不僅需要高度的責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術和醫護的通力協作。原有冠心病,且處於心臟搭橋術後的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紫紺,出現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護士長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接上床邊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靜脈注射強心葯、血管活性葯、呼吸興奮葯,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護士長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又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因為還有上了呼吸機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護理工作等著她去檢查……就這樣,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隨著。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可誰能想到,此刻的,是強忍著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著一次次的搶救和護理。
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濃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面對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險和死亡那麼真切地走向醫務人員。「這里危險,讓我來吧!」和二沙急診科主任張忠德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檢查、搶救、治療、護理工作,有時甚至把同事關在門外,聲色俱厲,毫無協商的可能。他們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或少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們心甘情願!
「不要靠近我,會傳染」
2月24日,對於來說是一個緊張而又尋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時只覺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從急診科出現「非典」患者以來,她已經沒有節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時期以來,她明顯地感到精力不濟,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和膝關節病似乎湊熱鬧般一齊襲來,可急診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她更不敢將自己的病痛告訴同事和領導,否則她又要被強迫休息了。上午,一位懷疑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來急診,需要緊急手術,同時患者的某些症狀引起了醫務人員的高度注意。隨著檢查結果的反饋,懷疑終於被證實:是非典型肺炎!緊接著患者的病情急轉直下,一切嚴重的症狀都出現了,這是一位「毒」性極大的重症患者!護士長與專家組的成員迅速展開了搶救工作:氣管插管、上呼吸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患者終於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可「非典」病毒就在這個時候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多天的身體。
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巡視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離病房……雖然上班前她就感覺到身體疲倦不適,但還是堅持在科室里忙碌著,密切注意著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飯沒吃一口,只覺得周身困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剛過,極度疲倦的護士長開始出現發熱症狀,不得不到病房隔離留觀。體溫在升,補液在滴,但葉護士長記掛的還是科室里的幾個危重病人。通過呼叫儀,急診科的同事們又聽到她那微弱但親切的聲音:「9床上呼吸機後,血氧飽和度上去沒有?下午每隔兩小時的吸痰量多不多?」「7床每兩小時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時翻身並做好皮膚、口腔護理哦!」
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經確診,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進了她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醫院總部。在她剛進呼吸科的那幾天,每當醫護人員前來檢查和治療,她總是再三叮囑他們多穿一套隔離衣,多戴幾層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護理自己:「我是老護士長了,什麼不行?」院領導前來探望,她首先講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檢討自己的不足,責怪自己不慎染病,給醫院和領導添了麻煩。她甚至詢問自己科室的覃醫生看看還有沒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乾的工作讓她在病床上完成。
為了救治,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抽調一名主任負責全程治療方案的實施。呂玉波院長要求醫療小組用最好的治療方法、手段和葯物為治療。治療小組還特別邀請了中山大學醫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學院的專家參與了整個治療方案的制訂,同時積極向全國尋求支援。一次專家會診時,呂玉波院長聽說天津有位醫學專家對治療多臟器衰竭有獨到心得,當晚即打電話給這位遠在天津的專家,專家被呂院長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動,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機趕來廣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護士長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
不知有多少人在掛念著護士長,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關切地詢問「護士長怎麼樣了,好轉了嗎?」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在轉入ICU病房不久,由於戴上了面罩,她已經不方便講話了。一天,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顫顫巍巍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同事,但大家仍不怕危險,積極搶救。院長呂玉波回憶:「剛入院時,我去看她,為怕我靠近,隔著老遠她就說,『我39攝氏度,能頂住!』」現在已痊癒的張忠德主任哽咽著說:「當時我和葉欣都被傳染了,同住在ICU病房,我們常寫紙條,相互鼓勵。」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匆匆離去的腳步!就在她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一個星期,3月25日凌晨1:30,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3月29日下午,廣州殯儀館青松廳,省中醫院全體員工在這里為她做最後的送別。花圈如海,淚水如雨。遺像中,留給人們的是永恆的微笑。
「葉欣是一本書,每一頁都燃燒著生命的激情」
一位熟悉的醫學專家說:「葉欣是一本書,每一頁都燃燒著生命的激情和熱烈的追求。」
1956年出生於廣東徐聞一個醫學世家。1974年被招進廣東省中醫院衛訓隊。很快,年輕的從同期護理班學員中脫穎而出,1976年畢業時她的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茅。留院工作了。光陰荏苒,1983年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被提升為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是該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急診科是省中醫院最大的護理單位,下設120、補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觀室、治療室六個部門。「快速、及時、有效」的工作性質、復雜多變的病情、觸目驚心的狀況,需要護士長不僅需要超一流的護理專長,更要有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領導能力和冷靜快捷的思維能力。生死一瞬間,在以痛苦、哀號、無助為氛圍的工作環境里,每位醫護人員都必須具備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女性而言,這何嘗不是對身心的超級挑戰。而在急診科一干就是二十年。同伴們忘不了,每當急診科有傳染性疾病患者前來急診時,總是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盡量不讓年輕的小護士們沾邊。每次她總是說:你們還小,這病危險!對待這類病人,她護理得格外耐心、細致,沒有一絲的嫌棄。對於家境貧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動出錢為病人買這買那。她常常對護士們說:「病人得了傳染病已經夠不幸了,但社會的歧視給他們心理造成的傷害也許比病痛更難受!作為護士,我們一方面要解決他們身體的痛苦,更要給他們愛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2001年,一位來自福建某山區的重症患者到急診科治療,病情剛穩定就急著要求回家。苦心規勸,但病人就是不聽,於是科室決定用救護車送病人回家。又主動申請沿途護理。22小時的顛簸和護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卻累得直不起腰來。為了盡快趕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自己出錢乘飛機回到了廣州。
在的護理生涯中,她的溫情護理不知感動了多少絕望的患者。救死扶傷已經化成了她人性的一部分,護理工作對而言幾乎就是一種本能的奉獻!院長呂玉波忘不了,是知青返城後和他同時進入省中醫院衛訓隊的。在他做院長後,只在電話里找他兩次約談。一次是二沙分院剛建立,她主動提出到二沙急診科擔任護士長,負責繁重的護理組建工作;另一次是一位剛參加工作的護士為病人服務時引發了病人的不滿,主動到患者家登門道歉,然後打電話給他作自我批評。
伴隨著急診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急診救治設備的快速更新,從沒有放棄對新知識的鑽研。她總是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連那些自視甚高的小護士都覺得汗顏。1995年,關於《甲黃膜液對褥瘡治療護理的應用研究》,獲省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實現了該院護理課題在科技創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她前後共有13篇論文發表。
在葉欣擔任護士長期間,她始終把培養護理人才作為本科室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她常利用午休給護士們上業務課,讓剛進急診科的姑娘們在她身上練習扎針。院領導戲言:急診科是醫院培養和輸送人才的窗口。是一個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聞達,只講奉獻。作為領導,她的寬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讓、內秀和公正,無不深深折服著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護士曾詩意地說:護士長簡直就是陽光和微笑的化身,那麼透明,又是那麼明媚。加班、頂班,對她可謂司空見慣,尤其是節假日,她會主動給自己排上班。去世後,她愛人動容地說:「我和結婚22年了,但只有結婚那年我們一起在家過了春節,其餘她全是在醫院度過的。」
在葉欣的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記錄,那是用廢棄的化驗單背面寫的工作記錄。點點滴滴,記載著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拼搏的足跡,凝聚著她一生對護士職業永恆的熱愛與追求。
6. 前江門市市長是叫馬來水嗎
據查,江門市從來沒有一個叫馬來水的市長。
下列為江門歷任市長(包含任市長候選人、代市長期間)
2014.9-2016 鄧偉根(即至今)
2011.10-2014.09 龐國梅
2010.07-2011.10 劉海
2003.5-2010.7 王南健
2001.4-2003.1 雷於藍
1999.01-2001.04 蔣進
1997.10-1999.01 蘇澤群
1993.06-1997.10 張遠貽
1988.07-1993.06 李熊光
1986.04-1988.06 蘇日光
1983.04-1986.04 李天才
7. 非典中的英雄事件
有陳洪光、鄧練賢、葉欣、衛保周、丁秀蘭等。
1、陳洪光
陳洪光(1964年~2003年) 男,祖籍廣東東莞人,生前是廣州市胸科醫院二內科主任兼重症監護室主任。
2003年2月9日廣州市胸科醫院接到第一例「非典」病人開始,陳洪光同志100多天幾乎沒有離開過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將自己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堅守崗位救治「非典」病人。
2003年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感染了「非典」,停止工作進行隔離治療。
2003年4月31日到5月3日轉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5月4日轉入廣醫一院呼研所,5月5日病情突然惡化,顱內腫脹,骨髓抑制,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沉睡60小時後於5月7日清晨6時光榮殉職,終年39歲。
2、鄧練賢
鄧練賢(1949年12月9日-2003年4月21日),漢族,台山市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山三院黨委委員,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傳染病教研室副主任,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2003年4月21日,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光榮殉職。在廣東抗非典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身後被廣東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被中組部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5、丁秀蘭
丁秀蘭(1954年-2003年5月13日),女,1970年參加工作,1979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生前擔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黨支部書記。
2003年4月22日,為搶救非典患者不幸感染,丁秀蘭被轉到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關注丁秀蘭的治療搶救工作,有關領導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丁秀蘭。
入院第3天,地壇醫院組織了院內專家會診,對她患重型SARS進行了確診,決定給予抗病毒、抗感染、提高機體免疫的治療。
2003年5月13日清晨4點15分,丁秀蘭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被宣布臨床死亡,不幸以身殉職,永遠離開了她熱愛的崗位。
8. 廣東省雷於藍
福建
9. 廣東省委雷於藍是什麼職務
省委書記
10. 雷於藍老公是誰
嚴景耀(~)中國社會學家、犯罪學家 男,年 7月24日生於浙江餘姚。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修犯罪學。
年為獲取犯罪第一手材料,到京師第一監獄作一名志願犯人,親嘗鐵窗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