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車改革是什麼
公車改革
國家發改委已啟動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調研工作,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或全部取消,只有公務用車。國家發改委新聞處處長文步高稱,目前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關於公務車改革的聲明,近日將對外公布。
2. 什麼是公車改革
車補標准
現行的公車改革,很多地方採用了一種模式,將車輛拍賣,然後對不同級別的公務員發放標准不一的 「公務活動交通包干費」,又稱「車補」。換一句話說,車改是「將以前用實物(汽車)支付的公務活動費用, 改由貨幣支付」。實行車改以後,絕大部分機關的公車將取消,不會再購買一輛公車,而已領取公務交通費的 人員不再報銷任何交通費用。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車補標准分6個檔次:對處級幹部每人每月補貼1300元—1500元,原則上不超過 1500元。一般科員每人每月可獲300—500元車補。所有的交通補貼都由個人支配,政府不幹預。但交通補貼發 放到個人手中後,再用公車時,需按里程和車型交納費用,超出的部分由個人承擔。
車改制定的公務交通費的測算公式為:公務交通費=車輛消耗基數×公務活動佔用量×(1+轄區面積系數+購 車因素系數)。其中公式中的車輛消耗基數由燃油費、保險費、養路費、維修年檢費、停車費、車輛折舊費等六 項費用綜合構成。
對公車改革中實行「貨幣化模式(改公務派車為交通補貼)」,外界認為有「變相加薪」之嫌。因此將由專門 的社會機構和相關專家來進行科學評定,車改過程將請人大、政協、審計等部門參與監督,車補標准將實行聽 證。
另類觀點:公務員車補應祛除「等級魅影」。
「車補」應該是公務員因公外出所花費的實際交通成本,「車補」的多少也只能依據公務員工作性 質不同、「跑腿」的多少來適時發放。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正在全國各地風風火火試行的公務員「車補」。海南 省澄邁縣的標準是:正縣級領導幹部每月補助3200元,正局級(正科)實職官員每月補助2200元,科員和辦事 員每月補助250元;珠海市市直機關的准則為:正處級3000元、正科級1700元、科員和辦事員700元……綜觀新 聞,公車改革同樣沒有脫離「等級魅影」。不知這種凡「補」就離不開「官級落差」的官場潛規則,除了凸顯 「官本位」陰霾不散外,還能說明什麼?
3. 事業單位公車改革最新方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各級黨政機關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符合規定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及其他車輛。普通公務出行由公務人員自行選擇,實行社會化提供,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特殊公務出行實行定向化保障。
參加改革的機構范圍確定為:各級黨政機關,包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事業單位全部參加改革。除了各級黨政機關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按照規范職務消費原則進行改革,對原符合車輛配備條件的崗位和人員,逐步按規定納入改革。
參加改革的人員范圍確定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在編在崗司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和地方地廳級及以下工作人員原則上參加車改。考慮到地方實際情況,鼓勵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屬廳(局)正職主要負責人,市(地、州)、縣(市、區、旗)及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參加車改,確因環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參改的,允許以適當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車實物保障,但須嚴格規范管理,不得再領取公務交通補貼。
4. 國家對各地的公務用車改革有什麼新要求
對於不少公務員來說,「私車公用」成為一種現實,在「車改」的背景之下,政府每月都為公務員發放「車補」,以補貼「私車公用」的開支。昨日的三水區「兩會」上,區人大代表劉德國提議,能否改變按行政級別核定「車補」數額的做法,根據崗位性質、用車頻率確定「車補」指標,讓「車補」真正成為一項補貼,而不是一種福利性津貼。
具體實施上,可以先期選擇某一個部門試點一年,之後再根據試點的情況決定取消或者推廣。
記者調查窗口人員用不完,巡查人員不夠用
三水某機關公務員小嚴告訴記者,在他的單位,車補的多少的確是按照行政級別的高低來劃分的。他是正股級科員,每月車補1300元左右,與他每月開車所用的油費大體相當。在他的油費比例當中,上下班大約消耗400多元,外出辦理公務大概要用掉500元。
小嚴說,他在單位里的公務出行頻率不算多,也不算少。相比之下,一些執法巡查部門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要開著車在外面跑,一些分管企業或是分管農業的工作人員,常常一出門就很遠,的確有少數人的「車補」不夠公務出行的油費。而一些窗口工作人員可能幾乎不用出門,也享受同樣多的車補,的確有些不合理。
市民拍磚:建議難實行,不如實行「包干制」工資
「這位代表提的建議初衷很好,但要執行起來恐怕會有些難度。」昨日,三水市民姜先生表示,不如直接實行「包干制」的工資,把「車補」涵蓋進工資里。
姜先生說,從整體來看,「車改」的確是有利於節約辦公經費。據他的觀察,公車的開支往往非常大,加油、維修、保養等方面常常都比私車要高出很多,「車改」總體來說的確是節約了經費。
現行的「車補」方案,可能主要還是考慮到簡便易行。如果真要考慮級別、崗位、出行等多種因素,再綜合來做一個方案,可能很難執行,「首先誰用車多、誰用車少就比較難以衡量。」
他建議,不如公務員工資實行「包干制」,直接把「車補」涵蓋進工資裡面,根據崗位、級別來核定工資,減少關於「車補」的爭論。
公務員車補
根據安排,去年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接管的公車改革 要基本完成。近日,記者通過采訪多個中央部委證實,目前中央層面公車封存和補貼發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務交通補貼已從上個月起開始發放。根據規定,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准為: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中央
公車封存車補現身
去年7月,中辦和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關於車改終於有了頂層設計,這也被外界評為「史上最嚴厲車改」。嚴厲之一在於為公車改革設下了一個時間表——2015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應力爭基本完成公車改革;地方黨政機關在2015年底前完成。
近日,記者先後聯繫到多個部委,其工作人員均表示,11月底單位公車已經全部封存。受訪工作人員說:「改革對我們來講就是統一調配的車沒了,取消了一般公務用車,所以就自己想辦法解決交通問題。」
根據上述《意見》和《方案》,取消一般公務用車,要適當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為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2015年最後一張工資條,「車補」終於現身了。受訪的公務員透露:「上個月發放的工資條顯示,已經拿到了『車補』,是800元。現在就自己開車上下班。」
知情人士證實,目前中央層面公車封存和補貼發放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車補」肯定能發放,但後期車輛處置一下完不了,還得分期分批進行。
>>地方
有省份砍掉公車經費
中央層面公車改革可謂「按期交卷」,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地方車改。按照預期,地方車改的難度遠遠高於中央。為此,去年年末,江蘇、湖北等地便相繼召開會議,部署新一年的車改計劃。
12月19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辦法》,確定首批改革單位就有1.6萬個。江蘇省相關部分負責人透露:「上半年省級機關要改到位,下半年全省各級黨政機關要改到位,這次第一步改革是黨政機關和參公的事業單位,下一步還有其他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都要按照時間節點推進。」
目前,各省份2015年預算編制工作已經展開。中部某省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三公」經費中,公車購置與運行費將不再出現。該負責人說:「現在具體政策還沒出來,機關事務管理局方面得具體拿方案,但在今年預算安排中,公車購置、運行維護這一塊的費用已經拿下來了。」
而一東南省份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由於省里的公車改革具體落實方案還未確定,因此年初拿出的預算賬本公車經費仍將存在,但隨著改革推進,這部分經費將用於「車補」及人員安置等。
>>難點
車補能否立即實現「省錢」目的
車改方案明確,車改後用於車補的經費要少於從前的車輛購置與運行費用。部分地方表示,車改第一年,車停了、補貼發了,但車輛處置和人員安置卻難以一步到位,仍要費用支撐,因此想要不沖破這條費用控制的紅線,工作難度較大。
此外,本輪車改要將各省份的「土辦法」統一,其中最重要的就在於補貼標準的統一。此前,一些地方試點工作早已鋪開,但各地車改步子較大,有的標准超過了國家規定,如今要讓補貼額度降下來,動員工作需要做到位。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政策教研部副教授惠天表示,在試點過程當中有些地方的補貼標准明顯高於國標,這是因為在個別地區試點時,就算是超了也不算違規。但現在有了一個國家標准,今後就要做好兩個工作:第一就是明確國家規定的剛性,另外就是要有一些懲戒措施
5. 渮澤公車改革
本次車改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符合規定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及其他車輛。改革後,菏澤將保留各類公務用車4280輛,其中,實物保障工作用車358輛,機要通信、應急用車1171輛,接待調研用車35輛;17部門內執法執勤用車2250輛、執法執勤特種專業技術用車293輛,17部門外行政執法用車173輛。針對機要通信和應急用車,單位人員編制301人以上的不超過5輛,201人至300人的不超過4輛,101人至200人不超過3輛,61人至100人的不超過2輛,21人至60人不超過1輛,以上車輛由部門單獨管理使用,20人以下的不單獨保留車輛。
菏澤各級黨政機關根據改革後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司勤人員崗位,在現有在冊正式司勤人員中採取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式確定留用人員。對未留用的在冊正式司勤人員,原則上以內部消化為主,通過內部轉崗、開辟新的就業崗位、提前離崗等措施妥善安置;對其他未留用的司勤人員,做好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的終止、解除工作,並依法進行經濟補償,維護其合法權益,相關必要支出由同級財政部門安排專項經費予以保障。
改革後,菏澤市直機關參改人員在牡丹區、定陶區、市開發區、市高新區范圍內普通公務出行,縣區及所屬鄉鎮辦事處在各縣區范圍內普通公務出行,自行選擇公務出行方式,不再報銷公務交通費用,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6. 公車改革最新消息方案司機怎麼辦
首先分清公車駕駛員的性質,時下公共部門公車司機主要有兩類對象,一類是有正式編制(屬「五大員」後勤輔助崗位行政附屬編制)的公車司機,他們拿的是專業技術人員工資,薪酬多少與技術職稱等條件掛鉤。就此類人員工資而言,其工資普遍高於一般公務員,此其一;其二,他們與公務員一樣享受不用自繳財政兜底的退休待遇,不低於同類公務員,且高出同類企業人員退休金數倍。享受「旱澇保收」的優厚待遇,很難主動提出辭職。二是通過勞務派遣或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聘用人員,俗稱臨時工。他們的工資大多隻相當於同類在編公車司機的一半甚至不到,更無體制內人員曾享受的豐厚福利。
公車改革不是完全取消,而是減少,分清性質後必然就有一部分公車駕駛員會被辭退
7. 公車改革什麼時候能開始
資料來源:九個頭條網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今年要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說明,中央部門要公開車輛購置數量及保有量。公車改革探索已走過18個年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上漲勢頭卻難以遏止。因此,進一步深化公車改革,成為各界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那麼,破解公車改革困局有何良方?
各地公車改革試點可歸納為3種模式
「屁股底下一座樓」,這是群眾對公車的形象比喻。據財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在20%以上,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超過1000億元。
2009年5月,杭州市出台公車改革方案,其核心內容是:市局(副廳)級以下一律取消專車,實行貨幣補貼,大部分公車向社會公開拍賣。經過幾年實踐,杭州的公車改革獲得較好的社會評價。然而,各地的情況不同,杭州的公車改革並不一定適合其他地區。
這些年,各地進行的公車改革試點方式不一,效果也不一。
各地公車改革試點,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模式:一是貨幣化公車改革,發放車貼補助;二是集中化公車改革,即把各單位分散管理的車集中到一個部門統一管理;三是規范化公車改革,即通過單車核算、節假日封存、安裝GPS等方式加強監控與管理。
「應該說,這三種模式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都不是十全十美。」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說,貨幣化公車改革的關鍵是如何確定一個合理的車貼標准;集中化公車改革的局限在於它更適合中小型城市;規范化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治標不治本。
8. 公車改革到底什麼時候改
從主觀上來講,公職人員特別是一領導幹部多年來養成的公家的人,公家的事,公家的車,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吃大戶的慣性思維.甚至公私不分,公車私用,公車私有,化公為私,導致腐敗產生.他們內心自覺不自覺地對公車改革有著或多或少的抵觸情緒,在公車改革中有意無意的推諉拖延,甚至利用職權以改革的名義謀取私利,以繼續維持其公車私用公權私用的既得利益.以上原因`造成我國公車改革步子慢不徹底的現狀.雖此,這些都不應該成為我們遲滯或停止公車改革步伐的理由.公車改革貨幣化,畢竟是最接近市場化的一種改革路徑,它存在的問題也只有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積極而有序的推進公車改革,不僅是我國反腐倡廉,建立節約高效政府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是解決社會諸多矛盾的切入點之一,解決好這個問題,對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減少社會隱形分配不公,降低壓縮三公開支,增強民眾對推進改革的信心,增加政府誠信,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