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蘇6中所有背景音樂的歌名叫什麼有誰知道分都給你了
Falcom《伊蘇6》原聲音樂集
Ys VI -The Ark of Napishtim- ORIGINAL SOUND TRACK
專輯編號:NW10102630
英文名稱:Ys VI -The Ark of Napishtim- ORIGINAL SOUND TRACK
日文名稱: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イースVI
中文名稱:Falcom《伊蘇6》原聲音樂集
作 曲:園田隼人 石橋渡
價 格:2,980日元
出版公司:Falcom
Disc信息:2 CD - 32 Tracks
出版日期:2004-10-28
是否官方:官方
資源大小:192.41 MB
壓縮碼率:320 kbps
【專輯曲目】
Disc1:
01. [0:37] OLHA
02. [1:42] RELEASE OF THE FAR WEST OCEAN
03. [6:11] GRATITUDE FOR NATURE'S BLESSINGS
04. [2:27] THE AKINDO
05. [4:11] QUATERA WOODS
06. [3:55] MIGHTY OBSTACLE
07. [4:51] ULTRAMARINE DEEP
08. [5:15] RECONCILED PEOPLE
09. [5:04] WINDSLASH STEPS
10. [3:01] MOUNTAIN ZONE
11. [5:12] RUINS OF AMNESIA
12. [2:58] THE ZEMETH SANCTUM
13. [5:46] OVERWATER DRIVE
14. [3:17] THE PIRATE SHIP
15. [1:04] 大渦解除~ロムン艦隊侵攻~
Disc2:
01. [3:41] UNDER THE OCCUPATION
02. [3:39] THE FLEET OF ROMN
03. [4:24] DEFEND! AND ESCAPE!
04. [2:33] THE SUCCESSOR OF ALMARION
05. [2:03] ナピシュテムの匣復活~大渦再生~
06. [5:37] THE RUINED CITY "KISHGAL"
07. [2:09] PRESSURE STAIRS
08. [3:14] ARMORED BANE
09. [4:40] ERNST
10. [5:38] BLACK ARK UNVEILED
11. [4:43] THE DEPTH NAPISHTIM
12. [1:25] ナピシュテムの匣崩壊
13. [1:22] ゼーメの護り
14. [4:33] SPREAD BLUE VIEW
15. [2:26] THE MOONSET SHORE
16. [1:17] SO MUCH FOR TODAY
【BOUNS TRACK】
17. [1:11] OLHA ~LONG VERSION~
專輯備注
NW10102630 (reprint of YS6OST-1~2)
---------------------------------------------
下載地址我已經發你消息了~
B. 求整個伊蘇系列的世界背景
作為「日式ARPG的始祖」,Falcom的《Ys》(國內通譯《伊蘇》、《伊蘇國》)系列將Falcom推向了游戲事業輝煌的巔峰。Falcom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期」很大程度上是靠Ys系列撐起的半邊天。
這里將Ys系列的發展軌跡簡單概括為四個字:「起承轉」,以及不算結局的「合」。
[起] 啟動;起始;起步
——名作系列初生代
一個開場,就收獲了滿堂喝彩。
1987年6月 Ys1—Ancient Ys vanished ~omen~(PC-8801)(參考譯名:伊蘇1—失落的伊蘇古國~序~)
劇情梗概:為古老的「伊蘇國」傳說所執著的紅發的少年勇士Adol穿越被結界阻擋的海域來到伊蘇舊址——艾斯塔里亞,並與失憶女子菲娜和吟遊詩人蕾雅相識。受占卜師莎拉的指引,Adol開始收集傳說中的六本「伊蘇之書」,在魔獸頻繁出沒的艾斯塔里亞踏上了冒險旅程……
由橋本昌哉擔任游戲原案的Ys一經問世便吸引了無數游戲愛好者。當然,PC游戲史上關於Ys的記載決非「愛好者眾多」這么簡單:1987年,Ys的誕生創造了日式ARPG的經典。
Ys以「親和力」為核心所傳達的是一種嶄新的游戲理念:不再強調游戲操作的難度,但仍保持緊張刺激的操作性;游戲畫面朴實清新;劇情長度恰到好處;系統參數簡明扼要;存檔設定體貼周到;音樂和戰斗系統突破窠臼……游戲處處站在玩家的立場上著想,同時將游戲趣味性充分體現。這對於當時以高難度標榜可玩性,以大容量華麗畫面和氣勢宏大的故事情節標榜品質的游戲風潮而言是一次立場鮮明的挑戰。
PC版Ys的地位已是如此,移植家用機後Ys更是盛譽滿載。FC、MD、SFC、PC-E、SS……直至近年的PS2版,Ys各種移植版充分發揮了家用機優勢,不僅知名度更上一層,受眾市場也被開拓得更廣。
1988年4月 Ys2—Ancient Ys vanished ~the final chapter~(PC-8801)(參考譯名:伊蘇2—失落的伊蘇古國~終章~)
劇情梗概:集齊六本「伊蘇之書」的Adol被強大的力量傳送至空中大陸——古伊蘇國。被明朗的村中少女莉莉亞救助後,Adol在空中大陸展開了新一輪冒險。菲娜與蕾雅的身份居然是創立伊蘇的雙生女神!而古伊蘇國、六神官與「黑珍珠」的歷史也逐漸浮出水面……
Ys2的誕生獲得了壓倒性的成功。各種PC游戲獎項幾乎拿了個遍,人氣如滾雪球般越來越旺,跟風游戲也紛紛登場。Falcom的黃金期至此達到高潮。
除了沿襲Ys1的優雅風格和游戲系統,Ys2還添加了魔法元素和更多游戲場景,豐富了游戲操作性,並成功呼應前作構架起完整的Ys世界觀,使史詩般的故事背景一覽無余。游戲配樂更是聯合前作一起被奉為經典。
由此,Ys前兩部作可謂珠聯璧合,缺一不可。上文提到的PC-E移植版就是1+2合集。由Hudson製作發行的PC-E版,以強大的感官表現力使Ys魅力大增,被稱為Ys移植版本的「最高傑作」。
[承] 繼承;傳承;承接
——續作的曲折道路
後叄部的發展路程曲曲折折,卻始終沒有走出前兩部的陰影。
1988年7月 Ys3—Wanderers From Ys(PC-8801)(參考譯名:伊蘇3—來自伊蘇的冒險者) Up!!
劇情梗概:故事發生在Adol結束艾斯塔里亞冒險兩年後,已是職業冒險家的Adol與夥伴多奇共同來到多奇的故鄉菲爾迦納(音譯)調查一系列不明原因的災難。在與少女愛蕾娜的接觸中,Adol發現愛蕾娜的哥哥查斯特為了復仇居然意圖喚醒的古代魔王加爾巴蘭……
Ys3是一部外傳性質作品,游戲風格完全跳出前兩代Ys的模式:畫面由俯視地圖改為橫軸移動,戰斗系統加入多種動作元素。盡管操作性的豐富和橫軸畫面的細致表現都是Ys3的亮點,但系統改革和風格轉型卻造成了玩家評價的兩極分化局面,且世界觀和情節設定相較前作也顯得感染力不足。換言之,Ys3革命並未成功。
小八卦:據說Ys3的程序部分是由Falcom本社的SORCERIAN(七星魔法使,橫軸ARPG游戲)製作小組負責開發的。大概可以解釋風格差異的根由。
1993年11月 SFC版Ys 4—Mask of the Sun(tonkin house製作)
(參考譯名:伊蘇4—太陽的假面)
1993年12月 PCE版Ys 4—The Dawn of Ys(Hudson製作)
(參考譯名:伊蘇4—伊蘇的黎明) Up!!
劇情梗概:本作順承Ys前兩部的故事情節,繼續講述Adol離開艾斯塔里亞來到賽爾賽塔(音譯)地區,為了揭開給當地帶來繁榮的「太陽的假面」之謎而展開的冒險。
Ys4大概是目前全系列中經歷最曲折的一部:當時Falcom計劃將Ys4投入家用機市場,並決定在SFC、PC-E、MD叄個熱門主機上同時推出,於是只做了Ys4的游戲原案,將游戲本體交由其它幾家公司來製作。這樣大膽的企劃即使今天也沒有哪家公司敢嘗試。最終MD版中途停止開發,順利發行的只有Tonkin house的SFC版和Hudson的PC-E版。由於Falcom主動放權,兩家公司都在各自的Ys4中做了自我發揮,SFC版還能基本忠實於Falcom原案,而PC-E版的劇情就與原案產生了諸多矛盾。雖說PC-E版東家是有名的Hudson,不僅游戲感官效果上乘,製作陣容也相當豪華,但Falcom的公認立場還是傾向於老老實實的SFC版。然而無論如何,Ys4至今仍處在沒有原版的尷尬境地。
Ys4在系統方面重返Ys前兩部的系統模式,情節大致順承前兩部,並對伊蘇古國的世界觀做了進一步解釋和延伸,但延伸世界觀的劇情評價一般,甚至被戲稱為「消化不良」。而當時各類大作紛紛搭乘PC-Engine和SFC的順風車,與《最終幻想》、《聖劍傳說》這些經典大作相比,Ys4明顯的後勁不足。
PS:2005年Taito移植PS2版Ys4時又一次對劇情作了大幅改動,然而由於Ys4沒有F社原版,即使希望維護原劇情的Fans也無從施壓,Falcom也只能被動地對PS2版Ys4的「a new theory」聽之任之了。
1995年12月 Ys 5—Lost Kefin,Kingdom of Sand(SFC)
(參考譯名:伊蘇5—失落的砂之都凱芬) Up!!
劇情梗概:結束艾斯塔里亞冒險叄年後,Adol來到隱藏「幻之都」之謎的阿弗洛卡(音譯)大陸,為揭開消失於沙漠中的神秘古都之謎展開又一輪冒險……
Falcom針對SFC主機開發的第一部兼最後一部游戲。Ys5再次對故事風格和系統做了新的嘗試,戰斗系統融合了Ys3的動作模式並加入煉金魔法,配樂則是完全交響化,徹底顛覆前代的電聲搖滾風格。Ys5的變革和Ys3一樣引來了部分玩家的爭議,同時受3D游戲風潮乍起的影響,SFC主機開始走下坡路,且市場多被人氣作品搶占,Ys5的發行量和銷量都與當年的陣勢相去甚遠。
小八卦:Ys5的原案由「卡卡布之父」早川正擔任,英傳系列愛好者或許能從Ys5里感受到些許英傳味。
[轉] 轉生;重生;蘇醒
——Windows復刻版風行期
審視了Ys3-5無緣於輝煌的表現後,Falcom將目光投向了Windows平台。
1998年4月 Ys 1~ETERNAL~(永遠的伊蘇1,Windows)
(《Ys1》Windows移植版) Up!!90年代中後期,由於PC游戲市場遭受家用機強烈沖擊,外加轉戰家用機市場戰略失策,處於黃金期邊緣的Falcom勢頭漸衰。1996年後Falcom拋棄了窮途末路的PC98市場,在新興的Windows平台上接連復刻了叄部往日名作《新英雄傳說》《七星魔法使》《Lord Monarch》,但由於過分拘泥於游戲原貌等原因,反響都很平淡,到了97年Falcom的運營已是相當蕭條。這一年裡Falcom背水一戰,將10年前出品的《Ys1》移植至Windows平台,冠名為Ys Eternal(伊蘇永恆版,國內通譯「永遠的伊蘇」)。
吸取了前叄部復刻版游戲的教訓,YsE以全新面貌對初版Ys進行了再演繹,畫面做到盡可能的細致,並大程度保留了Ys的「原味」。情節上作了部分補充修正,融合修訂了各部Ys1移植版的情節和對白。在系統方面YsE大膽地沿用了最初版的「沖撞」戰斗設定,不愧是秉承初版親和力的「永恆版」復刻。此外,岩崎美奈子的優雅人設也為游戲增色不少。
YsE上市後獲得了出人意料的強烈反響,單是「名作Ys的復甦」這樣具有煽動力的宣傳詞就足以使已為人父母的元老級Ys愛好者們興奮不已。YsE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或重溫曾經輝煌的老牌名作,推動Ys的人氣再次升溫,Falcom也就此甩開了這一階段運營蕭條的包袱。
2000年7月 Ys 2~ETERNAL~(永遠的伊蘇2,Windows)
(《Ys2》Windows移植版) Up!!接應Ys1E的移植版。與前作相比,Ys2E的畫面質感更上一層,雖然在故事方面沒有過多補充,但大量地圖的追加和細節的設定進一步完善了Ys的世界觀。戰斗系統的豐富性和界面親和力都有加強,「冒險日誌」的設計更是讓人真切感受到Ys2E事無巨細的周到設定。由新海誠擔任製作的OP動畫也表現出幾近完美的視覺效果。Ys2E獲得了高於前作的強烈反響,發售消息公布後在Falcom官網掀起了瘋狂的預訂熱潮,上市後銷量更是直沖而上,成為日本PC游戲史上最暢銷的游戲之一。
2001年6月 Ys 1&2 COMPLETE(伊蘇1&2 完全版,Windows)
(Windows移植版Ys1、2代合集)
YsComplete版集合了獲得較大成功的YsE兩部作品,並將Ys1E部分的畫面質量提升至Ys2E的水平,同時再次由新海誠操刀為Ys1E部分重製了更具感官震撼的精彩OP動畫。但這部「完全版」僅是將兩部作品單純地綁在一起,並未在劇情整合或新元素方面作任何文章,導致愛好者眼中的「Ys1&2完全版」基本等價於炒冷飯。
[合……?]
——伊蘇新世代
傳說不會輕易結束,歷史還在繼續。
2003年9月 Ys 6—The Ark of Napishtim(Windows)
(中文譯名:伊蘇6—納比斯汀的方舟) Up!!
劇情梗概:23歲的Adol挑戰艾倫西亞大陸邊緣海域的迦南大漩渦,遭遇羅蒙艦隊襲擊後流落至被大渦環繞的離海孤島,並邂逅了精靈族的後代們……
2002年末,由於當年發售的《VMJapan》和《Dinosaor》銷量慘淡,Falcom再次陷入財政危機,瀕臨破產的消息甚至傳到了國內。除了大量復刻舊作重賣,接連發行海外代理游戲以緩解尷尬境況外,開發中的Ys6也成為挽救Falcom的底牌之一。
Ys6是Falcom的第二部3D游戲(第一部是Dinosaor),也是Ys系列首次使用3D引擎的作品。盡管Falcom在3D方面起步較晚,但Ys6的3D畫面表現卻毫不遜色:將即時運算畫面的視角固定並適時變動,同時以更細膩的光影水霧效果對環境進行渲染,使Ys6的3D畫面在展示宏大場景之餘,依舊表現出2D時代的精巧細致。系統方面,結合3D引擎的新戰斗系統極大提升了游戲操作的爽快感,整體節奏也相當的明快。盡管劇情類似小品,但Ys6著實成功地標榜了Falcom新世代的技術實力。
「Ys」的老牌名號和Windows移植版的推廣為Ys6奠定了堅實的受眾基礎,事實也證明Ys6的銷售成績相當可觀,官方通販的30000套限定版在游戲發售前一周就被熱情的愛好者們訂購一空,至於之前瀕臨破產的F社……Ys6發售數月之後便傳來Falcom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消息,Falcom與韓國網路游戲公司簽訂合作計劃的消息,Falcom覬覦中國手機游戲市場的消息,Falcom計劃開發大型游戲系統的消息……種種消息背後的潛台詞是「Falcom被Ys6救活了」,可喜可賀!!
2005年6月 Ys—The Oath in Felghana
(參考譯名:伊蘇—菲爾迦納的誓約)
Ys3的重製版,沿用了Ys6的游戲引擎,戰斗系統也基本沿襲Ys6設計。值得一提的是Falcom這次在前期宣傳時沒有循例標榜「永恆化」將復刻舊作的意義無節制地升華,而是有意迴避了作為原案的Ys3。猜想Falcom是要藉此甩掉Ys3原作的外傳性質包袱,把菲爾迦納這部分的世界觀充分延伸升級一下。不過寫這段時游戲還沒問世,只有等游戲入手後再作補充修正了。
見證了Falcom興衰沉浮的Ys系列,在一個精彩的開場後即陷入了無盡的探索與嘗試。相對於一些中途竄紅的知名游戲系列,Ys所擔負的壓力與責任也許會更沉重。是傳承歷史還是突破歷史?這個問題擺在每一部Ys續作面前,問號一次大過一次。
2006年12月21日 Ys-origin
(伊蘇-起源)
《伊蘇:起源》是屆滿20周年的老牌動作角色扮演游戲《伊蘇》系列最新作,承襲前兩作的3D畫面2D平面卷軸玩法,玩家可操作主角縱橫於各種不同的迷宮關卡中,以靈活多樣化的移動、跳躍與攻擊方式,來與眾多敵人以及巨大的頭目級角色戰斗。
有別於以往系列作皆以紅發傳奇冒險家亞特魯·克里斯汀(Adol)為主角的傳統,本作將時空背景回溯到《伊蘇》初代作700年前之古伊蘇王國末期艾斯特利亞地方,並采雙主角制,由擅長肉搏戰的見習女騎士優妮卡·托瓦(Yunika Tovah)與擅長魔法攻擊的天才男魔道師雨果·法克特(Hugo Fukt)擔任主角。
故事敘述由雙胞胎女神與六神官治理、藉助黑真珠之力而繁榮的傳說之國伊蘇,遭受突然出現的魔物軍團蹂躪,並直逼王國核心的薩爾門神殿,因此女神與六神官利用黑真珠之力將神殿漂浮到空中,避開魔物的侵略,但魔物們卻建築了通天的高塔侵襲而來。在此關鍵時刻,象徵伊蘇的雙胞胎女神卻神秘失蹤,於是六神官決定派遣精銳的騎士與魔道師前往魔物肆虐的地上世界,探尋女神的蹤影。
Falcom最新年度開發信息《YS SEVEN 伊蘇7》
根據日本Falcom在14日提供的最新財報透露,《YS SEVEN 伊蘇7》正在開發中。不過根據目前的開發進度,想要在2008年內上市,應該具有一些難度。如果能在3月份玩到《YS SEVEN 伊蘇7》、對於Falcom粉絲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安慰了
C. 蘇軾的生活寫作背景(完整)
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簽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實黑暗之作。詩風豪邁清新,尤長於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游、懷古、贈答、送別、說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展。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蘇軾散文中議論文汪洋恣肆,記敘文結構謹嚴,明白條暢,如《石鍾山記》、《放鶴亭記》等與《赤壁賦》、《後赤壁賦》同為傳誦名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後進,黃庭堅、秦觀等均出其門下。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得力於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自雲: 「我書造意本無法」;又雲:「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說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又雲:「到黃州後掣筆極有力。」晚年又挾有海外風濤之勢,加之學問、胸襟、識見處處過人,而一生又屢經坎坷,其書法風格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觀其書法即可想像其為人。人書並尊,在當時其弟兄子侄子由、邁、過,友人王定國、趙令畤均向他學習;其後歷史名人如李綱、韓世忠、陸游,以及[明代]的吳寬,清代的張之洞,亦均向他學習,可見影響之大。
蘇軾在繪畫方面畫墨竹,師文同,比文更加簡勁,且具掀舞之勢。米芾說他「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余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雲:作枯木枝幹,虯曲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均可見其作畫很有奇想遠寄。其論書畫均有卓見,論畫影響更為深遠。如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式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並明確提出「士人畫」的概念等,為其後「文人畫」的發展尊定了理論基礎。存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與《祭黃幾道文》等。存世畫跡有《古木怪石圖卷》;又近年發現的《瀟湘竹石圖卷》當亦系他的作品。詩文有《東坡七集》,詞有《東坡樂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傑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於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於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
在任地方長官期間,蘇軾關心民眾疾苦,做了許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眾擁戴。蘇軾博學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學作品標志著北宋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蘇軾是著名詩人,他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並稱為「蘇黃」;蘇軾為傑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他同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同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蘇軾還是著名的畫家。此外,在農田水利、教育、音樂、醫葯、數學、金石、美學、烹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D. 蘇聯解體的原因、經過、及時間與背景分別是什麼
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原因是復雜的,但是進程似乎超乎當時大多數人的想像。對於蘇聯解體原因的探究,有助於我們認清當今國際上形形色色的事件,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來說,意義重大。
如何評價蘇聯,對於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比較復雜,中蘇既有蜜月期也有關系緊張的20多年。但是個人認為,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說,蘇聯解體絕對不是好事。中國先後同美國、蘇聯實現了關系正常化,戰略形勢一片大好。
在東西方的眼中,中國都是爭取的對象,中國第一次具有了某種左右逢源的國家形勢。蘇聯解體加上911事件,把中國推向了國際局勢的風口浪尖,戰略形勢急劇惡化。作為中國人,決不希望看到蘇聯的災難,更不希望蘇聯的歷史在自己身上重演。
本人對蘇聯問題很感興趣,本文涉及的事件和人物作者盡量保證准確,但是由於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希望大家指出。
1991年8月19日到21日,是讓世界震驚的三天,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宣布總統戈爾巴喬夫因為健康原因不能履行總統職責,並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一切權利,在全蘇實行6個月的緊急狀態。
這次事件的性質可以說是,蘇共內部的支持社會主義的力量和葉利欽為首右翼勢力的攤牌,是為了挽救蘇聯免於崩潰,蘇共免於解體的一次重大行動。從中國的立場來看,這次行動是積極的,是挽救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一次積極行動。
1、8.19事變的原因和背景
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5月11日當選為蘇共總書記和國防委員會主席,時年54歲。面對蘇聯的政治、經濟和民族危機,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所謂「改革與新思維」,中心思想就是在蘇聯推行「民主化」和「公開性」和「外交新思維」。
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部長,塔夫羅夫斯基指出了四點:蘇聯猶如文革時中國的全面內亂,蘇聯猶如中國三年困難時期的經濟頻臨崩潰,蘇聯領導人卻沒有中國領導人的威望,蘇聯人民也沒有中國人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團結。
簡要的概括起來,解體前的蘇聯,政治內亂,經濟崩潰,領導沒有權威,人民不團結。這種嚴重情況,使蘇聯黨內的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人士憂心如焚,於是他們決定,發動政變,拯救蘇聯的國家和蘇聯共產黨。
1.1 8.19事變前蘇聯國內的情況。
1990年2月,蘇聯政論作家普羅漢諾夫在《文學俄羅斯》周刊上發表文章指出,蘇聯正在分七步走向滅亡。這七步具體來說。
1.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被否定,共產主義的理想被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被動搖,廣大蘇聯人民特別是蘇聯共產黨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奮斗的目標。
1986年2月,蘇共召開27大,還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是蘇共的指導思想,同時堅持聯盟內一切活動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
到1990年蘇共28大的時候,已經不再提馬列主義了,而且聲稱蘇共「堅決放棄政治上的壟斷「,在法律范圍內所有政治力量自由競爭。蘇共自動放棄領導權,放棄了蘇聯70年的理論和實踐,直接造成了蘇聯國內大方向和人們思想的混亂。
2.行政命令體制被摧毀,無政府主義橫行。
蘇共否定民主集中制,倡導絕對的民主化,在軍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造成了無政府主義橫行。蘇聯人自己曾經說過,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民主太多,內容太少;倡導公開性,對蘇共過去的一切機密都可以公開,批判斯大林,批判蘇共的歷史和實踐,把蘇聯的一切成就全盤否定。
造成了人民對共產黨和政府機構的嚴重不信任,也動搖的蘇聯存在的政治基礎;倡導民主化,各種黨派都可以存在
解體前蘇聯,叫的出名字的政黨大概有500多個,各種思潮,主要是資產階級的思潮並起,直接造成了人民思想的混亂。民主化的結果就是,各個部門和個人有充分的發言權,誰的話都可以不聽,什麼話都可以講。軍隊里命令傳達不下去,行政機構面臨癱瘓。
1986年4月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多億美圓,至今烏克蘭北部還籠罩在核陰影之下。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為的違反操作規程,這就是現實對戈爾巴僑夫改革的嘲弄。
後來的「國家緊張狀態委員會」成員之一,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曾經指出,蘇聯談民主,其實人民根本不遵守法律,如果不能恢復國內秩序,主張用鐵的手腕恢復甦聯的國家秩序。
3.蘇聯最大的民族,俄羅斯的歷史和性格遭的批判,凝聚中心失去了作用。
任何一個多民族國家必定有一個凝聚中心,過去的蘇聯以俄羅斯為凝聚中心。改革以後,俄羅斯的民族和歷史遭到批判。把蘇聯在民族問題上的事物全部失誤指向俄羅斯民族,國家失去了凝聚中心。
4.蘇聯經濟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受制於國際資本。
1991年4月,蘇聯國內的自由派經濟學家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共同制訂了蘇聯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既所謂「哈佛計劃」。這個計劃的中心就是:在西方的援助下,實行激進的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私有經濟和西方民主政治。
這個激進的哈佛計劃完全不顧蘇聯的實際,妄圖以「休克」療法短時間內解決蘇聯積聚已久的經濟問題,卻收到了戈爾巴喬夫的特別青睞。1991年7月,蘇聯通過《私有化法》,戈氏在給西方七國領導人的信中說「第一步將蘇聯80%的中小企業賣給私人,第二步就是國有大型企業的私有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蘇聯的中小企業大多數出賣給了握有實權的官僚或者其代理人,當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金融寡頭當中,大多數誕生於蘇聯的私有化運動。
5.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私有化運動造就了一批富翁,但是經濟崩潰造成了決大多數人民生活困難。200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說,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民族和俄羅斯人民的災難。
6.蘇聯政權被收買,一切向「錢」看。
7.蘇聯解體和全面內戰。
現在看來蘇聯的解體是和平進行的,但是解體以後的各加盟共和國大多數動盪不安。解體後的3年,俄羅斯的生產下降了一半,投資減少3/4,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3,很多地區經濟倒退到自然經濟階段。
解體時俄羅斯的經濟佔世界的6%,2004年衰退到只佔0.7%,相當於解體前的1/10強,俄羅斯被拋入第三世界國家。除了波羅地海三國以外,大多數獨聯體國家政治腐敗,受制於西方,獨聯體11國當中,有6個國家發生戰爭,人民的民主權利已經毫無意義。
可以這樣說,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已經走入死胡同,他用「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全人類的利益高於一切」等思想麻痹了蘇共,否定了國際范圍內的階級斗爭,放棄了蘇共的領導地位,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不能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是向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
1.2 8.19事變的現實背景
1.199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托維亞先後宣布獨立,蘇聯其它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也迅速增強。為了保住蘇聯,1991年5月,戈爾巴喬夫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領袖達成協議,同意組成"新蘇聯"。1991年8月14日,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的文本,並將於8月20日簽署新聯盟條約,這個條約一旦簽署,蘇聯的國家性質就發生的根本的變化,蘇聯可以說從實際上已經消亡。
條約的主要內容: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社會主義四個字被刪除,蘇聯的實質和核心也隨之改變;新聯盟條約規定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保留獨立決定涉及本國發展的一切問題的權利,各個加盟共和國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聯盟中央無權干涉,那麼葉利欽如果要俄羅斯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聯盟中央無權干涉;各主權共和國有稅收、外交的的權利,聯盟中央只保留軍事和部分的外交權利。
這樣,聯盟中的軍隊、內政和外交機構的活動將完全受制於各共和國,經費也由這些共和國提供,蘇聯軍隊,安全機構,內政部隊,將失去活動的基礎。中央政府被完全架空,只是一個形式上的中央政府。
2.蘇共面臨瓦解。
1991年6月,當選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訪問美國,表示要與美國建立直接關系。
7月,葉利欽公布了著名的「非黨化命令」,命令的第一條規定「不允許各政黨和群眾性社會運動在俄羅斯及其組成內的各共和國國家管理機關中、在各級人民代表蘇維埃的執行機關中、在國家機關、組織和康釆恩中、在位於俄羅斯境內的無論屬於誰的企業中建立新的基層組織、委員會和其他組織機構「。
表面看是在俄羅斯的護法機關和管理機關當中禁止一切政黨存在,實際上命令直指蘇聯共產黨,把蘇共從俄羅斯的國家機關中排除出去。
1990年蘇共28大通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性聲明,標志著蘇共的「徹底革新」已由黨的綱領性文件的形式確定了下來。根據這一文件,蘇共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1991年7月,蘇共公布了新黨章的草案,新黨章草案規定蘇聯公民信教不信教的都可以加入蘇聯共產黨,不再承認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否定了蘇共的理論和時間基礎。
一旦新黨章草案獲得通過,將使蘇共從執政黨變為在野黨,從社會主義的政黨演變為資產階級的社會民主黨。
3.蘇聯經濟面臨崩潰
戈爾巴喬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使蘇聯的經濟減少了一半,工業品食品都嚴重匱乏。一個超級大國,基本成了一個超級乞丐。蘇聯解體前,戈爾巴喬夫對西方和中國的穿梭外交,基本的目的就是」呼籲援助「。
由於產品匱乏,1990年,蘇聯人過冬都成為問題,緊急呼籲西方援助。德國總理科爾緊急將儲存在西柏林底億美圓食品發往蘇聯,對於一個超級大國而言,簡直等同於侮辱。
E. 大躍進的國際、國內背景
「老大哥」蘇聯處於社會主義發展的高潮,中國在發展初期剛剛嘗到甜頭。
F. 求個伊蘇6背景音樂名字
騎龍的時候放的還是廢都奇修迦爾的bgm啊,之前有段奧露哈吹的笛子,這些在伊蘇6的目錄里都有的
G. 伊蘇6中所有背景音樂的歌名叫什麼有誰知道都給你了
你可以到這個網址看看
http://www.verycd.com/topics/169193/
有歌名,還有ape的下載,但要裝電驢
不過我更喜歡起源的音樂
H. 伊蘇6:納比斯汀的方舟的游戲背景
23歲的Adol挑戰艾倫西亞大陸邊緣海域的迦南大漩渦,遭遇羅蒙艦隊襲擊後流落至被大渦環繞的離海孤島,並邂逅了精靈族的後代們……
2002年末,由於當年發售的《VMJapan》和《Dinosaur》銷量慘淡,Falcom再次陷入財政危機,瀕臨破產的消息甚至傳到了國內。除了大量復刻舊作重賣,接連發行海外代理游戲以緩解尷尬境況外,開發中的Ys6也成為挽救Falcom的底牌之一。
Ys6是Falcom的第二部3D游戲(第一部是Dinosaur),也是Ys系列首次使用3D引擎的作品。盡管Falcom在3D方面起步較晚,但Ys6的3D畫面表現卻毫不遜色:將即時運算畫面的視角固定並適時變動,同時以更細膩的光影水霧效果對環境進行渲染,使Ys6的3D畫面在展示宏大場景之餘,依舊表現出2D時代的精巧細致。戰斗系統方面融合了Ys3的動作模式,並結合3D引擎極大提升了游戲操作的爽快感,整體節奏也相當的明快。盡管劇情類似小品,但Ys6著實成功地標榜了Falcom新世代的技術實力。
「Ys」的老牌名號和Windows移植版的推廣為Ys6奠定了堅實的受眾基礎,事實也證明Ys6的銷售成績相當可觀,官方通販的30000套限定版在游戲發售前一周就被熱情的愛好者們訂購一空,至於之前瀕臨破產的F社……Ys6發售數月之後便傳來Falcom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消息,Falcom與韓國網路游戲公司簽訂合作計劃的消息,Falcom覬覦中國手機游戲市場的消息,Falcom計劃開發大型游戲系統的消息……種種消息背後的潛台詞是「Falcom被Ys6救活了」。
I. 殲-6的背景研發
1953年5月25日,美國空軍YF-100在首次試飛中成功突破音障。1954年1月5日,蘇聯第一代超音速戰斗機米格-19的SM-9/1原型機首飛成功。從此戰斗機進入了超音速時代。
米格-19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輕型戰斗機,是前蘇軍裝備的第一種超音速戰斗機,西方給綽號「農夫」(Farmer)。1951年開始設計,1953年9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55年初開始裝備部隊。米格-19裝備部隊時,可以說是一種性能比較好的輕型戰斗機,能夠滿足當時強調高速截擊的防空任務,具有易於操縱和使用維護簡便的特點。除前蘇聯空軍外,華約各國以及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古巴、印尼、伊拉克、朝鮮、巴基斯坦、坦尚尼亞、烏干達、越南等國的空軍都裝備了這種飛機,生產總數超過10000架。該機於1961年停產。米格-19的設計要求是結構簡單、輕巧、靈活、爬升快、高速性能好、能超音速作戰、火力強等 。 二十世紀50年代的中國空軍,主力仍然是朝鮮戰爭後期換裝的米格-15。在超音速時代,這種亞音速戰斗機的性能已明顯落後 。
為了跟蹤新的戰機發展趨勢,中國軍方一直關注蘇聯的戰機發展並尋求技術引進。
1955年3月,蘇聯米格-19剛剛裝備部隊。1956年6月中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就計劃開展米格-19及其發動機的仿製,並且進行了一些生產准備工作。
為了獲得中國共產黨在國際共運方面的政治支持,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都赫魯曉夫在向中國轉讓軍事技術方面作了重大讓步。1957年9月,聶榮臻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去蘇聯談判轉讓軍工產品製造問題。10月中蘇兩國簽定協議,由蘇聯向中國出售米格-19飛機的製造技術,並提供全套技術資料、樣機和部分散裝件、成品附件。由於米格-19的發展已結束,中國可以得到比較成熟且成系列的產品。蘇聯當時開出的備選清單上包括了米格-19S(晝間戰斗型)、米格-19P(全天候截擊機/航炮型)和米格-19PM(全天候導彈截擊機)。這是米格-19家族中3個主要型別,搭配使用基本上可以滿足空軍晝間爭奪制空權和夜間攔截的需要。按照當時的雙方協議,上述3個型號中國均有采購。
在簽署許可生產協議的時候,中國選擇米格-19P作為仿製型號,購買了該型飛機和發動機的整套圖紙,並定點在沈陽飛機製造廠生產飛機、沈陽黎明發動機廠生產發動機。按照1957年協議,蘇聯於1958年上半年陸續將米格-19P的圖紙發到沈陽飛機製造廠和黎明發動機廠。1958年8月仿製前期准備基本完成,遂正式開始仿製工作。仿製的米格-19P在國內被稱作東風103,這是當時中國國內航空工業提出發展的一系列「東風」型號之一。 殲-6甲(東風103):在仿製過程中,沈陽兩廠全部採用自行編制的工藝資料和自己製造的工藝設備。1958年12月17日,東風103 由王幽淮駕駛首飛成功。1959年4月26日,國家鑒定委員會正式鑒定驗收。
殲-6的整個試制周期,比殲-5(米格-17F)大約縮短了一半。1964年11月,航空工業部統一國產飛機命名,東風103改稱殲-6甲。
由於質量不過關,早期生產的殲-6甲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1973年11月,空軍提出新的武器裝備發展規劃,其中一條是:為解決夜間作戰的需要,建議重新恢復殲-6甲的生產。當時殲-5甲夜間戰斗機(米格-17PF)已經陳舊不堪。1974年,貴州飛機廠根據空軍要求重新仿製殲-6甲,以便擔負夜間作戰任務。1975年12月21日,新殲-6甲首飛成功。1977年,該機設計定型,少量投產。
早期的沈陽飛機廠殲-6甲就是完全仿製米格-19P,主要特點是:機頭延長,以安裝分體式PR-1雷達;照相槍在進氣口右方;空速管位於右翼尖;固定武器為2門23毫米航炮。
貴州仿製的新殲-6甲改進最突出的一點是:對「雷-2」機載雷達進行改進,使之除了配合航炮射擊外,還可以用於控制霹靂-2號空空導彈,從而擴大了殲-6甲的機載武器種類,增強了其作戰能力。由於這一改進,新殲-6甲翼下增加了兩個掛架,用於掛載霹靂-2號導彈。但由於制導體制不同,無論早期還是後期的殲-6甲都不能使用霹靂-1導彈。除此以外,新殲-6甲還採用了I型火箭彈射救生系統、雙發啟動系統、主起落架應用盤式剎車等共計7項改進 。殲-6甲(殲-6基本型)1964年投產,1984年停產,共生產3562架,中國空軍、海軍大量裝備並輸往國外的就是這種型別 。
59式(東風 102):由於只購買了米格-19P的生產許可證,中國並沒有圖紙可供直接仿製晝間戰斗型米格-19S。而在結構上,米格-19P和米格-19S相差並不大。因此,根據上級決定,由沈陽飛機製造廠負責,以米格-19P為基準,參照米格-19S進行設計,生產出殲擊機(稱東風 102)。在實際設計中存在問題,沒有進行結構強度計算,強度僅及設計指標的86%。東風102於1958年12月開始設計,1959年2月進入試制階段。9月30日,吳克明駕駛東風102完成首次試飛,至12月6日試飛完成。按照當時的命名規則,東風102被空軍命名為59式殲擊機。但試飛結果表明,59式不僅性能難與米格-19S匹敵,甚至連基本的飛行品質都不能保證,強度不足導致飛機飛行中嚴重抖動,因此該型機並未裝備部隊使用。
59式的主要特點是:前機身參照米格-19S前機身自行設計,並在進氣口增加了鋁制激波錐;後機身照搬採用米格-19P;機翼按米格-19S機翼測繪,而空速管仍按照米格-19P的方式布置於右翼尖;翼下有一對固定前伸發射梁,但在當時而言並無可供掛載的導彈。
殲-6乙(東風 105):殲-6乙實際上是南昌飛機廠仿製的米格-19PM。除了翼下4個固定掛梁外,該機在外觀上和殲-6甲幾乎沒有區別。南昌飛機廠仿製米格-19PM始於1958年11月,當時南昌飛期望通過仿製工作實現由螺旋槳飛機製造廠向噴氣式飛機製造廠的跨越。1959年3月,南昌飛機廠開始按蘇聯提供的圖紙資料,仿製米格-19PM(當時稱東風105,後曾短暫稱為59乙,直至1964年統一命名為殲-6乙)。1959年9月28日,南昌仿製米格-19P成功,11月28日通過國家鑒定,隨後生產了7架。1963年,第一架米格-19PM試飛合格,以後製造了19架。
J. 蘇聯解體的背景和原因是什麼
背景:
1991年8月19日,蘇共多名強硬派高層領導(包括副總統、國防部長、克格勃主席、總理、內務部長)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組建了緊急狀態安全委員會,發表了《告蘇聯人民書》,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
原因:
1991年以來,國內外政治界、學術界許多人士對蘇東劇變的原因、影響和後果進行了多視角的探視和研究,已經出版的著述和發表的論文數量浩繁,觀點各異。大體上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1、體制僵化史稱「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這種體制,為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能集中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適應備戰和應戰的需要,取得工業化和增強國防實力的顯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時間里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強國。然而這種體制嚴重背離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加上它在政治上無情地消滅各種反對派和壓制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嚴密控制,使整個社會處於僵化、封閉和麻木的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時代主題逐漸向著和平與發展轉移,這種體制使經濟發展緩慢,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失調更加嚴重,制度性的弊端進一步凸現。顯然,這種體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國建成現代化民主國家的歷史性任務,反而使俄國在同資本主義的世界性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如果說十月革命後出現了「一球兩制」的新格局的話,那麼,半個多世紀的比較和競賽,沒有顯示蘇式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種體制未能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來越多的民眾的支持和擁護。
2、改革失敗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他所面對的是一個動盪的世界和困難重重的國內環境。有人比喻此時的蘇聯猶如一艘滿載軍火的航船,船體銹蝕,方向不明,運轉緩慢,在茫茫大海中瀕臨下沉。這就決定了戈爾巴喬夫受命之時,必須實行改革,以挽救這艘航船危亡的命運。可是,這名「船長」很不稱職,缺乏一個大國領導人應有的膽略和能力,面對種種困難和壓力,他倉促應對,在領導改革中出現種種失誤和錯誤的導向,致使整個國家迷失方向,危機驟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關頭,戈爾巴喬夫又只顧自己的得失,在復雜的政治較量中節節敗退,主動放棄陣地,提出改革要從根本上「改造整個社會主義大廈」,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會有質的更新」,就是要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進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義已經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變更現存制度。
3、領導失職
直至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共產黨處境到了危難關頭,「船長」竟棄船而逃,自動辭去蘇共中
央總書記的職務,使蘇共迅速走向衰敗。蘇共衰敗,是蘇聯劇變的前兆;蘇聯解體,是蘇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結果。從戈爾巴喬夫當政7年特別是最後時期的言行看,蘇聯的解體,戈爾巴喬夫當然有著不可推諉的歷史責任。然而,有一種觀點值得商榷,國內外有些學者把蘇聯解體的原因過多地甚至全部歸咎於戈爾巴喬夫一個人。例如,博爾金認為,「蘇聯是被人從內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響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葬送的,是被反對派搞垮的」。國內也有學者提出一個所謂「叛徒論」,認為戈爾巴喬夫是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罪魁,是社會主義的叛徒。
4、和平演變
和平演變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顛覆的一種戰略,即以武力為後盾對社會主義國家遏制的同時,強化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或明或暗地支持蘇聯國內的反對派和民族分立主義勢力,加速美國式的所謂「全球民主化」進程。應該說,和平演變戰略對蘇聯的劇變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只有當蘇聯國內出現政治、社會危機和動盪的時候,外因才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不容忽視的是,自戈爾巴喬夫改革以來,東西方交流大幅度增加,使蘇聯人民得到一個了解西方、與西方國家生活水平作比較的機會,由於蘇聯計劃經濟體制下長期存在短缺經濟,使國內民眾看到自己國家與西方世界的差距,增加了對本國 當政者的不滿和對西方生活方式的嚮往,從而為西方和平演變打開了方便之門
5、軍備競賽 西方大國除有計劃地對外滲透、進行和平演變外,特別提到美國誘使蘇聯擴軍備戰,開展兩國間的軍備競賽,使國家財力過多地投入國防軍事預算,加劇了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窮兵黷武,發動侵略阿富汗戰爭,使國防軍事開支猛增,國內各類矛盾積聚,成為蘇聯解體原因之一。
6、民族問題蘇聯是在沙俄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以民族為特徵的邦聯制國家。因而,蘇聯民族問題 由來已久。從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稱沙皇建立沙皇俄國開始到1917年被推翻,在長達370多年中,沙俄先後兼並了外高加索、中亞、波羅的海沿岸國家、西伯利亞和遠東等地,使其版圖擴張了8倍,征服的民族達120多個。為鞏固其野蠻統治,歷代沙皇均對被征服的民族實行殘酷壓迫與奴役,極力煽動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情緒,唆使俄羅斯人鄙視、仇恨、欺壓非俄羅斯民族。非俄羅斯地區的一切重要職務都由俄羅斯人擔任,俄語為官方語言,禁止用非俄語出版書報,學校禁止用非俄羅斯語授課,非俄羅斯民族被迫俄羅斯化,並經常遭到蹂躪和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