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生態系統是指由水域淺灘和濕潤潮濕的氣候,而形成的生態系統。其中沼澤類的地形是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因為沼澤地中的植物種類繁多,所以相對的動物的種類也很多。濕地兼有水域和陸地生態系統的特點,具有極其特殊的生態功能,對自然環境的調節起到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被人們譽為是「地球之腎」。
由陸地和水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綜合系統就是濕地生態系統。濕地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了陸地所有淡水生態系統,如河流、湖泊、沼澤;以及處於陸地和海洋過渡地帶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同時還包括了海洋邊緣部分鹹水、半鹹水水域。全球濕地面積約有570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6%。濕地同陸地、海洋相比面積要小很多,但是,濕地生態系統是支持了所有淡水生物群落和部分鹽生生物群落的重要生產地,它兼有水域和陸地生態系統的特點,具有極強的生態功能,國際上通常把森林、海洋和濕地並稱為全球三大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生態系統。
盡管到目前為止對濕地的概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濕地結合了陸地和河流各有的獨特特點,是陸地和河流的過渡。在對對沼澤、灘塗等濕地研究中,中國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積累,是形成中國特色濕地分類系統的保護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② 濕地生態系統類型
黃河三角洲濕地受淡水、鹹水的雙重影響。由於距海遠近的差異、地貌作用、黃河入海水量的變化以及人為干擾等,淡水、鹹水在不同地段、不同季節各有優勢,形成了5種濕地生態系統類型。
8.1.1.1 濱海灘塗鹹水型
廣布於沿海灘塗。地下水為鹹水,埋深小於2m;土壤含鹽量2%左右;受微地貌作用存在著檉柳群落、鹽地鹼蓬群落、獐茅群落、低蘆葦群落等多種植物群落。
8.1.1.2 黃河現道河口鹹淡水混合型
黃河入海口淡、鹹水交匯處,泥沙大量淤積,形成大面積河口濕地。常年或季節性積水的地帶,蘆葦多且形成單優勢植物群落,是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和繁殖場所。在地勢稍高、土壤含鹽量低於0.3%的地帶,有天然旱柳林。
8.1.1.3 黃河故道河口向鹹水過渡型
位於1964~1976年黃河的刁口故道河口處。隨著淡水來源減少和海水倒灌,濕地由「鹹淡混合型」向「鹹水型」過渡。一些海洋魚類、鳥類深入內陸,兩岸出現大面積光板地和潮溝,植物群落組成以檉柳、鹽地鹼蓬、獐茅為主;原先開墾的耕地廢棄,生長了茵陳蒿、白蒿、蒙古鴉蔥等雜草,原有的人工刺槐林逐漸枯萎、死亡。
8.1.1.4 黃河現道河漫灘淡水型
分布於黃河現河道兩側的河漫灘上,土壤含鹽量低於 0.3%,野生植物以野大豆、蘆葦等群落為主,白茅、拂子茅、荻等組成的群落零星分布;有集中連片的人工刺槐林。
8.1.1.5 河流水面、坑塘、水庫淡水型
黃河三角洲的河流水面、坑塘、水庫,形成分散的小濕地景觀,有蘆葦、狹葉香蒲、蓮等群落。
另外,還有零散分布的小低窪地,汛期積水或地表過濕而形成濕地,植被有低蘆葦、中華補血草、白蒿等;水稻田的開發也造就了稻田濕地。
③ 濕地生態系統的特徵有哪些
濕地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很復雜的生態系統,要想很好的利用這種特殊的生態地,就要了解其的特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起這片奇特的土地。
濕地生態系統的具有多樣性的生物體。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他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同時,濕地生態系統對於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濕地的生態系統十分的脆弱。在濕地生態系統中,水分、土壤、氣候這三者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這也是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的主要元素。濕地生態系統中,每個因素的改變,都會是其生態系統發生改變,特別是濕地的水文因素對其的影響最為重要,當其受到環境的改變和干擾時,就會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產生很大的破壞,對生活在其境內的生物群落結構體造成重要的影響。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高效的生產力。生活在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大都是比較低級的生命體,但是就是這些的生態體每年能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產生蛋白質總數的3.5倍。
濕地生態系統對大自然的貢獻是綜合性的。濕地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功能,同時對與人類世界的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各方各面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人類物種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為人們提供了旅遊等方面的良好的經濟效益。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很好的適應性。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就是生態系統的易變性,當濕地中的水量減少,甚至是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就會演變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濕地中的水量增加時,濕地生態系統又演化為以濕地為主要的生態系統,這也就證明了水文對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影響力。
陸地生態系統與水域生態系統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以及信息傳遞等方法,將兩者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就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自然界中陸地、水體和大氣相互平衡後,得出的產物就是濕地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陸生與水生動植物資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單位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在調節徑流、維持生物多樣性、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濕地是地球上儲備淡水資源的重要蓄積地。水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要素,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除少量開采地下水外,均來源於濕地,濕地也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由於濕地生態系統特殊的生態特性,使其在內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等生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無機碳和有機碳,由於缺乏得當的微生物活動體,使得其土壤在吸引和釋放二氧化碳方面的工作進行的十分緩慢,這些事件反而對其內部碳的固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其形成良好的、富含有機質的濕地土壤和泥炭層。
由於濕地的水流速度非常的緩慢,對生長在濕地中的植物、微生物和細菌等生物,有很好的物理過濾、生物吸收和化學合成與分解等轉換功效,對包含在其內部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質有很好的吸收、分解或轉化功能,更有利於物質的沉積,從而做到對水資源的良好凈化功能。
④ 什麼是濕地生態系統有什麼美稱
濕地生態系統屬於水域生態系統。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陸生種類組成,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物種遷移與演變活躍,具有較高的生態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
濕地生態系統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它因有如此眾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
(4)濕地生態系統擴展閱讀
我國對沼澤、灘塗等濕地研究具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分類系統,通常認為「濕地系指海洋和內陸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濕的地段。」
盡管濕地的概念尚無統一,但它們有一共同特點:從不同的角度認為濕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同於陸地生態系統,也有別於水生生態系統,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生態系統。
⑤ 濕地生態系統是什麼
濕地生態系統屬於水域生態系統。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陸生種類組成,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物種遷移與演變活躍,具有較高的生態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⑥ 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是什麼
自然界中的濕地對自然氣候的調配具有很強的作用,並且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物種貯存、氣候調節和保護生態的作用,對自然生態的調節和人類社會的生活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濕地是河流和湖泊蓄水調洪的重要貯庫。濕地具有很好的容納性,這主要是因為其自身的巨大的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和沉積物具有很好的蓄水性。每到一年期間的汛期洪水到來時,濕地就會對其起到很好的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等作用,對全中國的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濕地在汛期蓄存的洪水,等到汛期過後,就會適當的排出多餘的水量,隨著河川徑流流走,有利的保持了河流和湖泊流域的水量平衡。
在自然界中,除了江河、溪溝、湖泊、水庫、池塘等處可以很好的蓄水外,濕地也是一個重要的蓄水基地。濕地主要是通過滲透等方法,對地下蓄水層的水源水源進行不斷地額補充,對維持自然中地下水的水位,保證地球水資源循環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為濕地的地域面積比較的大,所以濕地可以通過蒸騰作用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調查現實證明,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同時生長在濕地環境中的水生植物,還可以對其周圍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和氣體,做到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濕地對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減少風沙乾旱等,都具有很強的功效,是大自然天然成就的過濾器。
中國的濕地地域板塊較多,大部分的濕地分布在高原、平川、丘陵、海塗等地域,由於其特殊的生態環境,所以造就了其特殊而多樣的生態系統特徵。中國的濕地分布廣泛,跨越寒、溫、熱等多種氣候帶,形成生物種類多樣,物產資源豐富的生態系統體系。據調查顯示,生活在中國內陸濕地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在這其中,還生長著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的鳥類品種,以及不少的珍稀物種。如中國有50種雁鴨種類,佔世界166種雁鴨種類的30%;世界共有15種鶴類鳥類,中國就有其中的9種,占總數的60%,而且在每年的冬天,都會有佔世界總數的95%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濕地不僅對自然環境的調節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對人類研究自然生態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研工作者取之不盡的資料庫。
⑦ 濕地生態系統有什麼組成
濕地生態系統屬於水域生態系統。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陸生種類組成,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物種遷移與演變活躍,具有較高的生態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7)濕地生態系統擴展閱讀:
濕地生態系統: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物環境,特殊的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濕地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干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
3、生產力高效性。
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道,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9 g 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
4、效益的綜合性。
濕地具有綜合效益,它既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供大量生產原料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作為物種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遊等社會效益。
5、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易變性是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之一,當水量減少以至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演潛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水量增加時,該系統又演化為濕地生態系統,水文決定了系統的狀態。
⑧ 濕地生態系統特徵
受黃河三角洲形成過程及特定的自然條件制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表現為如下特徵。
8.1.2.1 分布不平衡
在黃河三角洲東部,濱海灘塗濕地、黃河現河道與故道的河口濕地、黃河現河道河漫灘濕地等分布集中,面積大;而在西部,由於距海遠、地勢高、人類開發等原因,僅在一些河道、低窪地、坑塘、水庫、水稻田等有零散濕地分布,濕地較少、面積小。
8.1.2.2 水分補給條件差
除海潮可影響到濕地和常年有水的河流、水庫外,大部分濕地為季節性或短期性積水,僅表現為地表過濕,地下水埋深一般0~1m之間。隨著黃河來水的減少、黃河斷流的加劇,受黃河水直接或間接補給的濕地水分狀況日趨惡化。
8.1.2.3 動植物殘體分解快、土壤有機質含量低
濕地的動植物殘體分解快,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據測定,土壤有機質最高值為4.52%,一般在1.5%以下;這種狀況明顯與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有差異。
8.1.2.4 持水能力弱
除河流水面、水庫濕地外,大部分濕地地貌過於平坦,水分補給條件的變化在其積水狀況上反映敏感;濕地成土母質較粗,多為砂壤土,少為壤土、黏土;動植物殘體和土壤有機質少;以上均導致濕地的持水能力弱。
8.1.2.5 植物群種少
黃河三角洲濕地植物群落建群種少、結構簡單、覆蓋率小,因環境與季節不同而變化明顯。
植物群種主要有鹽地鹼蓬、獐茅、羅布麻、蘆葦、鹼蓬、茵陳蒿、白蒿、二色補血草、拂子茅、香蒲等,它們常組成單優勢群落。群落內種的飽和度小,單位面積內種數少;植物生長低矮稀疏,結構上分層不明顯,一般1~2層;群落內水平分布不均,常呈小群聚分布;群落覆蓋率季節變化大,夏、秋季高達 50%~60%以上,而春季多在10%~30%。
在同一地帶常由於微地貌變化,引起水分條件和土壤鹽漬化程度的差異,致使植物群落因環境不同而有一定變化。如檉柳群落中,鹽分較重處有鹽地鹼蓬小群聚,呈紅色;而鹽分較輕處則為白茅小群聚,呈灰白色,紅白相間甚為明顯。
水分條件的季節變化,各種植物物候期的差異,是植物群落季相更替的主要原因。春季,獐茅等植物正值花期,顯得突出;夏秋季節水分較多,羅布麻、蘆葦、檉柳、鹽地鹼蓬等開花結果,紅、白、綠各色鮮明。
8.1.2.6 生態食物網簡單
從大的生物類別上看,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中植物、鳥類、水生動物、兩棲類、爬行類、獸類、昆蟲、陸生無脊椎動物等物種較為齊全,但是植物、鳥類、水生動物、昆蟲、陸生無脊椎動物等物種多,而兩棲類、爬行類、獸類表現為數量大、物種少。簡單的生態食物網降低生態系統對外界變化的適應性。
⑨ 濕地生態系統的構成
所有的生態系統都由無機環境(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
濕地生態系統屬於水域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生態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
濕地生態系統的無機環境最大的特點是間歇或永久的淺水層,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過渡的濕地,其水位經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為淺水所覆蓋,如沼澤地、濕原、泥炭地,其水或靜止或流動,可以是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濕地不但有貯水能力,還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植物、動物、微生物種類非常豐富,對於保持物種多樣性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陸地濕地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⑩ 濕地生態系統的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
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