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股吧 > 泉州高甲戲

泉州高甲戲

發布時間:2021-04-18 18:13:50

① 什麼叫高甲戲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布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松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1951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
望採納!!!

② 泉州地方戲劇 有哪些

1、梨園戲劇種

十二世紀,在東南沿海一帶業已濫觴的南戲,是中國戲曲發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南戲在其它發源地早已盪然無存,而處於東南邊陲的福建泉州,南戲的流風余韻,至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觀。

發祥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並流播於廣大閩南語系地區的梨園戲,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戲的很多劇目、音樂及表演形態,被稱為「活化石」,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南戲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養,使梨園戲具有和諧、細膩的藝術風格與對古代社會生活的豐富表現力。其劇本文學、音樂唱腔、表演科範,在中國戲曲藝術長廊中,獨具一格。

梨園戲分為小梨園戲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劇目「十八棚頭」和專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戲腳本,多數演忠孝節義,如《王魁》、《朱文》、《蔡伯喈》、《劉文龍》等。

2、泉州高甲戲劇種

高甲戲,是福建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閩南地區,並遠播到台灣和東南亞閩南人聚居之地。

高甲戲形成於清代中葉。明末清初,閩南地區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鄉間群眾裝扮梁山泊英雄人物,跟在遊行隊伍里表演簡短故事和各種武打技藝,配以鑼鼓和民間曲調,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隨後便有由小孩專演宋江故事的業余戲班出現,觀眾稱它為「宋江仔」。後來逐漸為由成年人扮演的專業戲班所代替,當時叫「宋江戲」。

由於「宋江戲」只限於演梁山泊故事,加上外來劇種的沖擊,難以滿足群眾的要求,所以在清代後期,南安嶺兜村出現了一個「合興班」它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戲,如《困河東》、《斬黃袍》,以後又發展演出綉房戲如《孟姜女》、《杏元思釵》等。「合興戲」的興起和發展,受到崑腔、四平腔、徽劇、京劇的影響,深受群眾喜愛。以後「宋江戲」和「合興戲」互相吸收融化統一為今日的高甲戲。

高甲戲的劇目來源比較復雜,絕大部份是從提線木偶戲、梨園戲、徽戲、戈陽腔、京戲吸收過來的。初步統計高甲戲的傳統劇目一百多個,新編的優秀劇目有《連升三級》《真假王岫》、《大鬧花府》、《筍江波》、《許仙謝醫》等。
3泉州提線木偶劇種

泉州提線木偶,閩南俗稱「嘉禮」。舊時每個班社,只有四名演員表演生、旦、北(凈)、雜四大行當,故又稱為「四美班」。

泉州提線木偶傳統劇目有七百餘出,而且都以抄本形式世代相傳。其中有些戲文,如《竇滔》,尚為全國其他戲曲劇種所罕見。

在我國各類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是唯一擁有自己劇種音樂「傀儡調」的木偶戲種。「傀儡調」聲腔剛健質朴、粗獷高亢,至今仍保留著三百多個曲牌的旋律曲調。

泉州提線木偶形象完整,製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與粉彩工藝,獨具匠心、巧奪天工。

泉州提線木偶表演難度較大,每個木偶形象都設置有16條至30餘條纖細的提線。歷代藝人憑借精湛的傳統線規和嫻熟的表演技巧,創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角色,體現了泉州提線木偶細膩逼真、生動傳神的藝術特色。

近年來,泉州提線木偶戲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展,創造了以提線木偶表演為主、綜合杖頭木偶和掌中木偶於一台的新穎演出形式,受到中外觀眾歡迎。

4、泉州南音樂種

泉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僑鄉和台灣同胞的主要祖藉地,同時也是聞名中外的南音的故鄉,許多海外朋友來到這里,深為南音的魅力所陶醉。

南音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樂種,被譽為「中國古典音樂的明珠」。它典雅優美,情韻深沉,雅俗共賞,獨具魅力,千百年來廣泛流傳於閩南語系地區,以泉州話演唱,深為閩南僑鄉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並遠播到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一帶,成為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世代珍視、競相傳唱的鄉音。

由於海內外 弦友的共同努力,南音蜚聲國際樂壇,為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作出了可貴的貢獻。自1981年以來,已在泉州舉辦6屆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

南音演奏活動在閩南僑鄉十分流行,城鎮鄉村時常可聞絲竹管弦之聲。據不完全統計,泉州所屬各縣(區、市)共有南音社團500多個,還有許多業余南音研究社、演出隊、形成頗為可觀的藝術陣容。專業團體有「泉州南音樂團」、廈門、漳州等專業、業余南音樂團。根據有關資料介紹,台灣的南音社團多達70多個,擁有成員千餘人,多數祖籍泉州,其演唱、演奏風格保留著故鄉泉州的傳統特色。

5打城戲劇種

打城戲源於泉州宗教民俗活動,是具有濃厚宗教藝術色彩的劇種。由於她經常在孟蘭盆節、水陸大醮以及民間喪儀法事活動中演出,故初期亦稱「法事戲」。

據載,泉州開元寺,自唐至宋,每年中元皆築壇設醮,超度亡魂,寺僧則表演一些短小佛經故事,穿插雜耍技藝,以招觀者。約於1860年,已有七百餘年道教活動史的晉江小坑園村,首次出現道士(俗稱「師公」)創建的打城戲班,俗稱「師公戲」,聘請提線木偶藝人口授《目連救母》等戲文。

清末民初,泉州開元寺僧延聘打城戲藝人,另組建大開元班,打城戲又稱「和尚戲」。至此,打城戲便成為泉州佛、道兩教的宗教活動劇種。

打城戲的表演以羅漢科舞為主,兼有提線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她素以武戲著稱,武打運用泉州南少林拳技;因其適於喪儀法事活動,保存大量民間的特技、雜耍、舞蹈以及所謂「大開籠」的恐怖表演。音樂則在道情和佛曲的基礎上,吸收提線木偶的「傀儡調」, 成為別具一格的宗教韻味。

2、泉州打城戲劇團

1952年組建泉音技術劇團,1957年改為泉州小開元劇團,1960年正名為泉州打城戲劇團。建團後,除整理上演數部傳統連台本戲外,還創作上演一批歷史劇、神話劇、童話劇及現代戲,同時造就了一批以被譽為「閩南第一美猴王」曾火成為代表的表演藝術家。

文革期間,劇團被迫解散。20年來,由於國內外宗教民俗學者、華僑、港澳同胞及本地社會賢達的呼籲,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原打城戲藝人吳天乙、黃英英、洪球江等人,自籌資金,於1990年2月招收20多名青少年,開班培訓,重建民間自負盈虧性質的泉州打城戲劇團。
6、泉州歌劇團

泉州僑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現代文化方興未艾。新興的中國民族歌劇也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與成長。

早在二十年代就出現過小歌劇《小小畫家》、《麵包》。抗戰前夕有《揚子江暴風雨》、《聶瑩》。抗戰中期有《軍民進行曲》,這是一部運用西洋歌劇樣式和表現手段體現我國解放區生活的歌劇。而土生土長的泉州方言歌劇則是在解放初期嘗試而創造出來的一個新品種,曾上演了《赤葉河》、《王貴與李香香》和《小二黑結婚》等大型方言歌劇。

③ 高甲戲的歷史沿革

高甲戲,流行於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和港、澳、台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聚居地。
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據老藝人陳坪(1884~1957年)稱,聽其師傅代代相傳說:明末清初,閩南沿海農、漁村莊,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村民們有裝扮梁山好漢遊行於村裡的,間或就地作簡短表演。由此出現兒童演出宋江故事,時稱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後,由成年人扮演的戲班,群眾稱為「宋江戲」。
宋江戲以武打為主,其套數多採用民間的「刣獅」(即由藝人裝扮成武士,手執各種武器,分別與雄獅搏鬥),現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數「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保留著「刣獅」的傳統表演,也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武打,稱為「嘉禮打」。樂器用大小嗩吶,配以南鑼、南鼓。宋江戲保留下來的劇目有《李逵大鬧忠義堂》、《搶盧俊義》、《扈三娘替嫁》等。南安嶺兜村的「宋江戲」藝人與漳州來的竹馬戲藝人及一名歸僑合辦一戲班,班名「三合興」。它突破專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戲,劇目有《郭子儀拜壽》、《困河東》、《斬黃袍》、《逼宮》等。合興戲出現後,很受群眾歡迎,戲班也增多了。
「合興戲」在發展過程中,「宋江戲」仍然存在,二者除劇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當時有規定,進合興戲的藝人,必須能演「桶內戲」(即宋江戲的定型劇目)才能入合興班演「桶外戲」(即合興戲的幕表戲),二戲逐漸融合,至清末,宋江戲與合興戲統稱高甲戲。高甲戲的稱謂據傳:因演出時搭高台,穿戰甲,拿戈槍,故觀眾叫做「戈甲戲」(「戈」與「高」閩南語音同)。另有一說:戲班到海外演出,僑胞稱家鄉來的戲是高等甲等戲,戲班回來就自稱為「高甲戲」。還有一說,是高甲戲有九個角色故稱「九角戲」。閩南觀眾則稱之為「大班」、「土班」。
20世紀20至40年代,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年年都有戲班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國演出。各班競技激烈,先後涌現出「十大虎班」:「前五虎」為「福慶成」、「舊大福」、「福勝興」、「福金升」、「金秀春」;「後五虎」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最好的稱「龍班」,即「金蓮升」,故有「一龍破五虎」之說。
20世紀30年代,有些戲班已不滿足於在農村草台流動演出,他們繼續走出國門,足跡遍及東南亞諸國。這一期間,出國的戲班達到高潮,計有:新連興(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連芳(1930-1933年)、錫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興(1934-1936年)、協義社(1937年)、福順興(1936-1937年) 、金春寶(1936年)、尚義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些出國的班社於戰前先後回國。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戲藝人學習,以「泉州市高甲戲劇團」為例,它就是在那時「戲改」中,從五個民間職業劇團――「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慶成班」、「新連升班」、「通華興班」――中抽調最優秀演員數十人,組成的。他們是:董義芳、吳遠宋、施純送、許仰川、柯賢溪、劉再生、林秀來、陳子良、柯賢克、蔡秀英、黃秀郎、林固子、陳玉燕、林賢殿、施義燒、蔡文煌、田雞仔、吳尊榮、肖迪頻、肖光椅、姜金龍等。後又陸續調入一批對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具有專業水平的新文藝工作者,他們是:王冬青、呂文俊、楊波、張伯萍、陳枚生、王振權、王大弼、蔡展龍、佘楷模等人,與藝人長期合作,高甲戲從此開始由草台藝術轉入劇場藝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高甲戲得到振興與發展。1950年,泉州成立戲劇改革委員會,1951年,抽調各戲班名演員組成「泉州大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演員有董義芳、吳遠宋、許仰川、蕭迪蘋、林秀來、蔡秀英等40多人。此後,相繼組成晉江民間高甲劇團、廈門金蓮升高甲劇團、惠安高甲劇團、南安高甲劇團、永春高甲劇團、德化高甲劇團、安溪高甲劇團、同安高甲劇團、大田高甲劇團等。
從此高甲戲一改演幕表戲的習慣,開始進入新劇目與編演現代戲的新時期。60年代初,新編古代戲《連升三級》等,赴上海、南京、濟南、天津、北京巡迴演出。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譚震林、郭沫若、茅盾、鄧拓及戲劇界專家曹禺、田漢、張庚、老舍、林默涵等均來觀看。郭沫若、老舍、鄧拓等觀看《連升三級》後均題詩贊譽。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高甲戲《連升三級》首先遭到沖擊,被當作「大毒草」在報刊上公開點名批判,作者王冬青被揪斗,關進「牛棚」。接著劇團被解散,大批名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下放農村。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閩南各地的高甲戲劇團相繼恢復並進入振興時期。1982年,泉州市高甲戲劇團赴香港演出,帶去劇目《連升三級》、《真假王岫》、《大鬧花府》以及一台丑旦小戲。1983年,由安溪縣高甲戲劇團諸葛輅編劇的《鳳冠夢》,參加福建省第15屆戲劇會演榮獲劇本一等獎,及導演、音樂、表演、舞美、演員等7項獎,並獲1982~1983年全國優秀劇本獎。
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數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國留學生來團觀摩丑角表演。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赴上海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筍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飯》、《騎驢探親》等小喜劇。高甲戲丑角的表演,博得好評。1989年,安溪縣高甲戲《玉珠串》,泉州高甲戲《王海行》參加省藝術節表演。此外,80年代,由老、中、青作者創作的一大批新劇目如《顛倒乾坤》、《真假王岫》、《高平關》、《施琅將軍》、《唐宗逸事》、《開元序曲》、《南海明珠》、《唐山情》等均獲省級劇目獎。
1993年,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河謠》獲全國地方戲曲南方片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及優秀編劇、導演、表演等獎項;1994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大獎」、曹禺劇本文學獎與「五個一工程」獎。南安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漢魂》,獲首屆海峽兩岸(閩台)戲劇節暨福建省第19屆戲劇會演優秀劇本、導演、音樂等獎項,並於1994年應文化部藝術局邀請赴京演出。同年3月5日,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赴台灣、金門演出。
《大河謠》於1995年獲省首屆百花文藝獎的特別榮譽獎;《大漢魂》獲1995年全國「文化新劇目獎」;《玉珠串》獲1996年全國第六屆「文華新劇目獎」和1995年曹禺戲劇文學獎與中宣部1996年度「五個一工程」獎。同時,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演出《審陳三》,在』96中國(湖南)第4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獲綜合演出一等獎及劇本、導演、音樂、舞美等獎項。在1996年第20屆省戲劇會演上,晉江市高甲戲劇團演出的《金魁星》獲優秀劇目獎及優秀導演、音樂等獎項,並於1997年10月,赴成都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12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福建劇展演出。

④ 高甲戲是什麼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 ,最初源於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布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松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1951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

⑤ 高甲戲的分類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布於晉江、泉州、廈門、龍溪等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俗稱「九角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初期節目沒有固定的腳本,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松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1951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

⑥ 閩南地區的高甲戲起源地是哪裡

高甲戲又稱戈甲戲、九甲戲,高甲戲系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 。
高甲戲
孕育於明未清初,形成於清代中葉。它主要流傳於泉州、晉江、南安、廈門、龍溪等閩南地區、台灣省,以及港、澳和東南亞華僑聚居地。高甲戲語白採用泉腔,唱腔主要來自南音兼收俚歌小調,活潑、粗獷。其音樂吸收閩南吹奏樂、籠吹、拾音等。半個世紀以來,高甲戲劇種藝術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曾數次晉京及出國演出,是海內外泉腔語系觀眾喜愛的劇種。

⑦ 高甲戲起源於什麼地方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最初源於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布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⑧ 名詞解釋高甲戲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最初源於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

⑨ 高甲戲的發展是怎樣的

隨著明代航海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泉州人離開故土來到了南洋地區。尤其是鄭和7次帶領船隊離開大明遠渡重洋,更是掀起了中國勞動人民遠渡重洋的高潮。

到了清代道光年間,高甲戲班「福良興」受到了來自菲律賓、新加坡華僑的邀請,乘坐渡輪離開了泉州,開始了高甲戲走出國門之旅。

福良興戲班隨著船隊來到新加坡,受到了新加坡僑民的熱情招待。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僑民,聽著藝人們那字正腔圓的鄉音,激動得熱淚盈眶,拉著藝人的手不斷地詢問關於家鄉泉州的消息。

高甲戲班在國外的第一場演出,終於在僑民的盼望中開始。

第一個曲目是武戲《盧俊義》:

盧俊義單手提著一條鑌鐵棍,身穿戰袍威風凜凜宛如天神一般站在曾頭市城前。

燕青手持朴刀立於盧俊義身後,對面史文恭手持方天畫戟與盧俊義迎面而立,兩人打在一處。

盧俊義單手打掉史文恭手中武器,將對方擒拿捆綁。史文恭終於認輸……

僑民看著熟悉的情節,聽著故土鄉音,感受著盧俊義的高義,大聲的叫好,鼓掌。

第二個曲目是《鳳儀亭》:

貂蟬邁著碎步顫顫巍巍,嬌嬌弱弱地來到鳳儀亭前,溫侯呂布虎目之中流露出絲絲柔情,貂蟬與呂布二人相約鳳儀亭下,二人郎情妾意。

就在這個時候,董卓趕來,棒打鴛鴦。貂蟬悲戚戚隨著董卓離去……

接下來好戲連台,《穆桂英掛帥》、《兩國王》、《征西》等名曲名段紛紛上演。讓這些離開故土多年的僑民大呼過癮。

整台表演進行了6個小時,到了結束的時候,所有的觀眾都感覺到意猶未盡。他們紛紛來到後台慰問藝人,看著藝人們頭上的汗水以及被汗水打濕的戲服,這些僑民親切地握著藝人們的手,紛紛表示感謝,感謝藝人們給他們帶來了這么純粹的鄉土鄉音。讓他們有機會在異國他鄉欣賞到家鄉的戲曲。

福良興在新加坡受到了僑民的熱情招待,他們也為僑民獻上了自己的拿手好戲。在第一場表演結束後,福良興先後又組織了10多次演出,為僑民獻上了《鴛鴦扇》、《單刀會》、《伍建章草詔》、《取長沙》、《兩國王》、《瓦窯答》、《賣厚煙》、《薛蛟充軍》、《寇準摘印》、《斬黃袍》等曲目。

福良興戲班的出國演出,掀起了高甲戲班出國演出的高潮。

20世紀20至40年代,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年年都有戲班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國演出。

各班競技激烈,先後涌現出「十大虎班」:「前五虎」為「福慶成」、「舊大福」、「福勝興」、「福金升」、「金秀春」;「後五虎」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最好的稱「龍班」,即「金蓮升」,故有「一龍破五虎」之說。

在這一時期,早期負有盛名的老一輩角色,正當年富力強,仍是本時期各班的台柱,或師傅;又崛起的一代新秀,人才濟濟,風華正茂。

老新兩代聯袂登台,群星璀璨。高甲戲五大柱生、旦、丑、老生、北角色各有新生一代傳人。

與此同時高甲戲旦角藝術的發展,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女伶,打破歷代承襲的「男扮女旦」局面,形成男女旦平分秋色。女伶的涌現,產生了女性旦角的獨有魅力,於是風靡一時。

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些戲班已不滿足於在農村草台流動演出,他們繼續走出國門,足跡遍及東南亞諸國。

20世紀40年代中期,抗戰勝利後,高甲戲班社大有發展,3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秀,經十餘年頻繁的演出實踐,藝事精進,日臻完美。

高甲戲獨步閩南,可稱盛世。洪金乞、柯賢溪、董義芳、蔡秀英、陳子良、施純送、許仰川、陳宗熟、林賜福、吳遠宋、蕭迪蘋等表演藝術家,在高甲戲發展史上堪為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影響深遠。

此時高甲戲傳統劇目大體分為三大類,即大氣戲、生旦戲和丑旦戲。高甲戲有豐富的武打程式,早期採用閩南的「南拳」、「斗獅」的套數,後又吸收了木偶戲、京劇的武打程式加以豐富。

旦角的科步,部分吸取了梨園戲,手姿豐富,步法嚴謹,後人總結為36步科範。丑角表演,各成流派,各以其獨特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粗角戲後期向京劇吸取、取法,氣勢恢弘,有新的突破與發展。

高甲戲音樂以「泉腔」弦管為主,兼收傀儡戲、梨園戲和民間小調,既有清婉纏綿的音韻,又有激昂剛健的腔調。打擊樂多取自京劇的鑼鼓經,但丑旦戲仍保留響盞、雙鈴、小叫的輕快活潑的音響。特色樂器有南琵琶、二弦、南噯。

新中國成立後,高甲戲得到進一步地發展。1950年,泉州成立戲劇改革委員會,1951年,抽調各戲班名演員組成「泉州大眾劇社」,演員有董義芳、吳遠宋、許仰川、蕭迪蘋、林秀來、蔡秀英等40多人。

此後,相繼組成晉江民間高甲劇團、廈門金蓮升高甲劇團、惠安高甲劇團、南安高甲劇團、永春高甲劇團、德化高甲劇團、安溪高甲劇團、同安高甲劇團、大田高甲劇團等。從此高甲戲一改演幕表戲的習慣,開始進入新劇目與編演現代戲的新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初,新編古代戲《連升三級》等,赴上海、南京、濟南、天津、北京巡迴演出。

1983年,由安溪縣高甲戲劇團諸葛輅編劇的《鳳冠夢》,參加福建省第15屆戲劇會演榮獲獎。

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數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國留學生來團觀摩丑角表演。同年,泉州高甲戲劇團赴上海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筍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飯》、《騎驢探親》等小喜劇。

1989年,安溪縣高甲戲《玉珠串》,泉州高甲戲《王海行》參加省藝術節表演。

1993年,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河謠》;1994年,南安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漢魂》,同年,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赴台灣、金門演出。

高甲戲的發展與泉州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文化藝術。高甲戲歷經數百年在泉州一帶閩南地區始終保持長盛不衰、傳承不息的態勢,泉州人的性格、泉州人的欣賞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

泉州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獨具魅力的名勝古跡,富於特色的民俗風情,蘊秀藏奇的旅遊資源,優美生動的風物掌故,形成了泉州文化的魅力。

首先,高甲戲的形成、發展與泉州人的性格緊密相關。高甲戲的風格、劇目題材的內容、表演形式的粗獷豪放、活潑生動、亦庄亦諧、妙趣橫生。

高甲戲舞台上表現的大喜大悲、大愛大憎、善惡分明,乃至音樂唱腔上高亢激越、盪氣回腸的旋律,恰恰是泉州人、閩南人性格的形象寫照。

其次,在明清之際,封建王朝施行「禁海」、「遷界」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世代靠海為生的閩南人民陷入生存維艱的困境。閩南人民採用妝閣、高蹺、踩街遊行的形式,發泄、傾抒頑強抗爭的情緒,形成了「二百年前唱宋江」,「水滸家家話晚窗」的戲劇現象,使得當時東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民族的抗爭精神,催生了高甲戲的繁衍與蔓延。

再次,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人民在長達數百年的海外交通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海納百川」、「大度包容」的襟懷和氣量。體現在泉州地方戲曲藝術尤其是高甲戲里,善於吸納其他劇種的優點和特長,使高甲戲從早期的簡單、粗糙逐漸走向成熟與完美。

最後,泉州傳統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四時八節有許多民俗節慶活動,僑鄉各地經常要請高甲戲等戲班前來演戲助興。

在閩南僑鄉,聽說要演高甲戲,觀者人山人海,看戲的人越多,鄉里的人就越感到自豪榮耀。他們還把這盛況拍照、寫信寄給海外的親人,讓他們也為家鄉的興旺而高興。

有些僑胞回鄉捐建公益事業,或為父母祝壽,也喜歡請戲助興,增添喜氣。新加坡有位高僧宏船法師來到泉州晉江,特意要看八十高齡高甲戲名丑的戲。這位法師離家40多年,小時喜看高甲戲,離開家鄉後仍念念不忘。

⑩ 福建高甲戲是什麼戲種有何特色

是地方戲曲,主要特色在丑角.高甲戲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布於晉江、泉州、廈門、龍溪等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俗稱「九角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初期節目沒有固定的腳本,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松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1951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最引起人們注意的是高甲戲的丑角。現在如果有人說,高甲戲的舞台,主要是丑角的舞台,這絕非過甚其詞。因為它幾乎把丑角的戲演絕了,丑角在高甲戲中差不多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也許有些人一聽說丑角就不大喜歡,以為舞台上的丑角總不會是好人,其實不然,高甲戲的丑角有許多是善良的人物,稱為「善良丑」。例如《許仙說謝》中的醫生徐乾,便是這種典型。丑角在高甲戲中有許多類型,無論男丑、女丑、文丑、武丑都還細分為許多名目,如文丑和武丑中各有長衫丑和短衫丑之分,而長衫丑中又分為公子丑、員外丑、袍帶丑等等。這些顯然是其他劇種少有的。
丑角的表演藝術,在高甲戲的舞台上,真叫人越看越喜歡。比如在演出劇目中有一出《筍江波》,筍江是泉州的一條江,這個故事在泉州民間普遍流傳。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它描寫明代泉州知府吳淳夫的兒子吳世榮,依勢欺人,企圖強占漁家女江春姑為妾,春姑與其母設計將吳世榮賺至江心,推入水中;吳府家丁抬來搶親的花轎,而春姑母女已飄然遠走,在水裡淹得半死得吳世榮被家丁救起,用花轎狼狽地抬回家去。當這出戲剛剛開始的時候,吳世榮尚未出場,先見他的一支手從幕後伸出,手裡拿著大扇子,晃晃搖搖地自下而上搧了一陣,接著一蹌步才全身出現。只見它寬袍大袖,舉手邁步極盡其誇張之能事。他的舞蹈動作是那樣的輕捷、嫻熟、飄逸而自然,放得開、收得起,毫無拘束,又非常有節奏。他的一言一笑,竟然會引起全身的每個關節都相互配合,處處有戲,連眉毛和鬍子也盡是戲,這就充分地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一個花花公子的面目。這樣的公子丑,真是未曾有。

閱讀全文

與泉州高甲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姜慧恩演的片 瀏覽:924
最新帶撓腳心的電影 瀏覽:117
劉智苑健身是什麼電影 瀏覽:294
韓國恐怖電影失蹤免費觀看 瀏覽:899
韓劇電影免費看倫理 瀏覽:373
韓國最好看的三極推薦 瀏覽:503
兩個男人一起做鴨子的電影 瀏覽:745
國產恐怖片反派帶著面具拿著菜刀 瀏覽:522
可可托海 電影 瀏覽:472
池恩瑞的作品 瀏覽:18
巨貓電影 瀏覽:178
吃人奶 片段 瀏覽:168
啄木鳥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298
江湖左手誰演的 瀏覽:670
部隊題材電影軍人可以去影院免費看嗎 瀏覽:564
章子怡 床戲 瀏覽:718
結婚過的男女電影 瀏覽:163
床戲影視 瀏覽:182
想看片卻找不到網站 瀏覽:724
國語電影免費在線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