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種理論認為「認同」是社會文化的重要心理機制:
概括起來,文化認同應當是指人們以某個文化為基礎而不斷確立自我同一特性的過程及其效果。顯然,文化認同就是一種自我認同(self-identification)。而關於自我認同,心理學早已有人提出頗具影響的概念和論說,如米德(G.H.,Mead,1913,1934)關於社會自我(social self)的理論;1埃里克森(E.H.,Erikson,1968)關於心理社會認同(psychosocial identity)的理論;2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歐洲社會心理學界更是致力於建構社會認同理論(The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3然而,非常有意味的是,迄今為止有關文化認同的討論主要是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取向(orientation),竟然幾乎沒有社會心理學研究取向的身影。當然,筆者無意持守學科門戶。事實上,所有人文社會學科的最終目標都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為。而學科分野的相對性,與其說是在研究對象上有側重,毋寧說是在方法論上有專長。在這個意義上,姑且不論社會心理學是否應當研究文化認同問題,而是有關文化認同問題如何可以採取一個社會心理分析取向?本文主旨即從社會心理分析取向上來理解海外華人文化認同的問題。此處「海外華人」概念,指在中國主權國家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而有華人種族血統或民族淵源的外國公民。1前文指出,文化認同指人們以某個文化為基礎而不斷確立自我同一特性的過程及其效果。自然,本文主要論及的海外華人文化認同是以華夏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
❷ 你對社會認同這個原理有什麼看法
Tajfel(1978)將社會認同定義為:「個體認識到他(或她)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通過社會分類,對自己的群體產生認同,並產生內群體偏好和外群體偏見。個體通過實現或維持積極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來提高自尊,積極的自尊來源於在內群體與相關的外群體的有利比較。當社會認同受到威脅時個體會採用各種策略來提高自尊。個體過分熱衷於自己的群體,認為自己的群體比其他群體好,並在尋求積極的社會認同和自尊中體會團體間差異,就容易引起群體間偏見和群體間沖突。
❸ 文化認同包含哪些認同里理論
文化認同理論是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松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個重要文化理論,它是指一個群體中的成員在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文化認同是對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價值肯定,它主要通過民族本身的特性、習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體無意識」的方式流傳至今,融合了人們的各種認同,從而阻止了不同的認同之間因部分認同的背離或異特性而可能發生的文化沖突。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的成敗取決於諸多因素,加深對不同文化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微觀文化知識的了解,才能有效順利實現跨文化交際。
民族優越感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雙方文化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幾乎所有的文化傳統都標榜自己的價值,所有的民族都對本民族文化傳統具有天然的優越感,主觀盲目地認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確的,並覺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優於其他民族客觀存在。民族優越主義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壓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如果交際一方有意忽視與自己不同的文化與習俗,那麼雙方的交際溝通就會出現障礙。
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主要思維定式。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不可能有一個一切社會都承認的、絕對的價值標准,更不能以自己群體的價值標准評價別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容易對其他文化產生否定反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書籍、民俗、文化意識以及社會文化信息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首先要承認和接納人類的多樣性,給予不同民族、種族和文化群體平等的地位,倡導文化平等、寬容與尊重,徹底去除民族差異和種族偏見。
中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是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個人價值因素。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圍和環境中實現的,價值觀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於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思想意識中,其社會關系更強調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幫助與協調關系,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人潛能、個人目標和個人利益等顯然不同。但交際行為與其他社會行為都是本民族價值觀的反映,因此不同的價值觀在跨文化交際中必然產生文化沖突,從而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
❹ 社會認同感是每個人必須要有的嗎
我認為社會認同感必須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只有你認同社會,認同社會的經營模式,認同社會的殘酷發展,你才能認清自己的價值,才能認清自己能不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
❺ 民族認同理論的內容
民族認同理論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同屬於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的理論。即民族認同感或民族認同意識,也即民族認同性的理論。也有學者認為:「民族認同是一個復雜的結構,它不但包括個體對群體的歸屬感,而且還包括個體對自己所屬群體的積極評價,以及個體對群體活動的捲入情況等。」
當然,他們所提出的民族認同只是一種狹義的民族認同。
其實,廣義的民族認同不僅包括個體對本民族的信念、態度和行為捲入,而且還包括個體對他民族的信念、態度和行為捲入情況。
在單一民族國家,民族認同往往與國家認同是重疊的,但是在多民族國家,國家認同是較民族認同更高層次的認同。
民族認同感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民族自我認同、民族歸屬感、民族態度和民族社會參與和文化實踐等。
在當代,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淵源,二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三是共同的國家——中國,這三個層面共同構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認同感在保持民族共同體中的作用
斯大林在他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這一著作中,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民族問題理論,完整地、系統地對民族下了定義:「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有了這個民族定義作為基礎,有關民族問題的研究就有所依據了。例如50年代初期中國進行民族識別時,就是以斯大林的民族定義為參照標準的,雖然當時中國各民族都還沒有達到現代民族的程度。
斯大林民族定義中的前三個「共同」基本上比較容易理解,而唯有共同心理素質的內涵卻令人難以捉摸。直到90年代,費孝通先生將這一「共同心理素質」解釋為「民族認同感」或「民族自覺的認同意識」後,我們才理解了其要旨。斯大林的民族定義的四個「共同」中,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是最重要的。各民族之所以不同,不僅因為他們的生活條件不同,而且還在於表現在他們民族文化特點上的精神形態的不同。「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要素包含兩層涵義,一是共同文化,一是共同心理素質。共同文化是產生共同心理素質的基礎,共同心理素質則是共同文化在思想意識領域的集中體現,因而也是整個要素的核心內容。所謂共同心理素質,通俗地說,就是同一民族的人之間存在著一種族屬親近感、文化認同感。這種心理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而體驗到。世界上許多喪失了共同地域、語言的民族就是用認同感來維系其文化的。例如,大多數猶太人雖然已改操英語(猶太復國後又曾一度復興希伯萊語),但猶太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是通過表現在共同的猶太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即猶太民族文化認同感來獲得和增強的。中國歷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於喪失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也就喪失了表現在其文化上的心理素質,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這些族群也就從此消失了。大多數滿族在語言、習俗、生活方式上都與漢族相同了,但他們依舊認為自己是滿人而不是漢人。又如「苗族,散布在以湘西、黔東南為中心的南方7省、區200多個縣的廣大地區,各地苗族操著不同的方言,居住在不相連接的、甚至相距千里的村寨,但自認是一個民族的心理非常強烈。解放前,特別是清末苗民起義時,雞毛信所到之處,千里赴義的苗民常常達幾萬乃至幾十萬人。」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少數民族身上比比皆是。
人們相互接觸時,往往會有一種「求同」或「求異」的定勢心理。一個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的時候,通過生理上的相貌特徵和語言、宗教等精神層面異同的觀察就會形成不同程度的「認同」或「認異」,於是,很自然地產生民族意識,其表現形式也就是文化的「認同」或「認異」。正因為如此,在長期的交往中,把這種群體意識符號化就產生了穩定的民族稱謂。為了加強本民族的團結,增強其民族凝聚力,該民族內部總要想方設法鞏固其共同心理,即認同感。比如,它總要強調一些有別於其他民族而自己獨有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上的特點,賦予它們強烈的民族感情,把它們升華為該民族的文化標志。他們還常常把從長期共同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風格,加以渲染、宣揚,提高成為民族形式和風格,使人極易辨別其民族屬性,這也就是所謂的民族個性和風格。這些實際上都是共同心理的表現,起著維護和鞏固其成為一個獨立群體的作用。隨著民族語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的逐漸消失,一個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將是最有區別於其他民族最明顯的標志,甚至可以將其視為該民族名副其實的「族徽」。
❻ 有關 認同 理論 方面的書 或者 心理認同 方面的
文化認同(cultrual identity)是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雖然與政治認同有相似之處,但是不是同義重復。文化認同,尤其是對外來文化價值的認同,足以瓦解一國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既是該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目錄
定義
描述
中國的認同價值
表現
自我認同比較
解釋
原因
分析
思維誤區定義
描述
中國的認同 價值
表現
自我認同 比較
解釋
原因
分析
思維誤區
展開 編輯本段定義
關於「文化認同」,它所回答的是「我們是誰?」亨廷頓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並以某種象徵物作為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 旗幟、十字架、新月形、甚至頭蓋等等。亨廷頓認為「文化認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總之,「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的認同和國家的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編輯本段描述
現代的對於文化的思考轉變成了對於文化認同的思考.不同的文化研究與文化理論都對文化認同進行了思考.最近幾十年,一種文化的統一,也就是說,來自與個人的細小特徵的緊密結合而成的文化主體.文化認同表現在:地理位置,性別,種族,歷史,國籍,性別取向,宗教信仰和種族劃分等.一些文化認同的批評家認為:文化認同(基於不同性)的保存在於社會的不同力量;世界性給了個人很強的身份共享.但那不是說文化認同必須分裂.考慮到國際社會的實際聯系,各國會把整體中的與生俱來的一部分作為世界的分享,作為與其他群體相互識別的其他方式.以前幾輩人或同時代的年長者為例子,在古代歐洲國家分享了相同文化中的高水平,歸因於他們共同的歷史(頻繁的暴力關系和羅馬文化的起源),布朗指出西方國家概念的發明被證明是對於多種文化統一化的吸引力的表現.
編輯本段中國的認同
價值
積5000年文明史而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基本價值的認同,如認同「軒轅黃帝」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認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慶為自己民族的風俗,認同漢語漢字為國家通行的語言文字,……認同「龍」、「長城」、「黃河」等為自己民族的標志,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義的認同所形成的「文化認同」,匯集到一點就是——「我們都是中國人」。 正是這種「文化認同」,成為了蘊含於中華民族文化大廈最深層的文化基石。如德國學者李斯特所描述的那樣,在這個共同體中生活的人們擁有「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榮譽」;他們與整個民族和國家「一起緬懷過去,憧憬未來」,「榮辱與共」。共同體中的人們不論身處何地,都會有一種休戚與共的情懷,會為民族和國家的興旺發達而歡欣鼓舞,一旦民族和國家面臨時艱,同胞遭遇危難,就會感同身受,引發出心連心的同胞情誼。
表現
正是這種「文化認同」,當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就會發出同一個心聲,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噴發出巨大的力量。60多年前的全民族的抗日戰爭是這樣——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同仇敵愾、一致對外。而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這種民族的「文化認同」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一種新的形式更加集中地體現出來。
編輯本段自我認同
比較
文化認同比政治認同、社會認同、族群認同等具有更深遠的內涵。或者不如說,與其它的認同相比,它更具「自我認同」的特徵。喪失文化認同,引起的病理性焦慮的影響更為深遠。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已經作出了回答。人們搖擺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選擇上的兩個極端,到現在仍然釋放出歇斯底里的意識形態流毒。
解釋
認同是一種意向性反應。如果一個人置身於某個文化情境中,不與異文化接觸,也就是說是一種完全融入的狀態,可能談不上有認同的需要或沖動,因為他已與認同對象同一。也就是說,認同發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觸、碰撞和相互比較的場域中,是個體(群體)面對另一種異於自身存在的東西時,所產生的一種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應。一個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他們都沒有進入對方的存在內核;而如果這個中國人放棄自己的文化認同,認同對方的文化,則無論如何他內心中都有焦慮,並且會隱隱感覺到即使他和那個美國人有文化上的共同認同,在精神上他還是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這說明,「文化」不僅僅是抽象的符號,它已化為人的存在的一部分,化為他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等,其心理和精神上的意義已變成他的「自我」。就此而言,認同雖然是「有意識」地按文化的邏輯保持與它的同構的聯系,但文化更多是內化的,甚至是無意識的。
原因
文化認同之所以是一種「自我認同」,蓋因於以下幾點:一是文化的精神內涵對應於人的存在的生命意義建構,其倫理內涵對人的存在作出價值論證,這都是政治認同、社會認同等所沒有的維度—它們更多對應於人的存在的表層,無法支撐個體對存在和存在價值的確認。其二,文化是一種「根」,它先於具體的個體,通過民族特性的遺傳,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先天就給個體的精神結構型構了某種「原型」。個體在社會化後,生活於這種原型所對應的文化情境之中,很自然地表現出一種文化上的連續性。即使這種連續性出現斷裂,人也可以通過「集體無意識」的支配和已化為行為舉止一部分的符號而對之加以認同。其三是文化認同與族群認同、血緣認同等是重疊的。一個具有歷史連續性的文化共同體同時也是一個地緣、血緣共同體,它們將人的各種認同融合其中,避免了這些不同的認同之間因相異特性而發生的矛盾甚至沖突。「文化」的這種特性實際上使它嵌入了人的存在內核,對這種文化的否定,在心理上實際上已等同於對個體和共同體的存在價值的否定。 就這點來說,文化不僅與人的「自我」聯系在一起,還與人的「存在」,乃至關於「人」的概念聯系在一起。弗洛姆曾指出,文化是人的第二本能。這個「本能」決定了人的社會存在是一種文化存在。剝離開這種存在的屬性,人將只剩下動物本能和抽象的、還沒有被編碼的人性。但事實上,關於人性的判斷也已經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也就是說,人性的表現已經受到了文化的價值符號的染指,我們在社會中所「看」到的人性已經是它的文化表現形式。這如同人的被尊重的需要一樣,盡管它具有普遍化的形式和訴求,但在任一文化共同體中,這種被尊重還是通過一個文化秩序所提供的手段及受其價值指令的驅動來實現的。這一點看來並不難解釋:如果我們的人性沖動不和具體的社會文化秩序產生聯系,那麼它就無法被確認和合理化,更無法切入我們關於自身的理解。就此而言,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說的也許是對的: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價值、我們的行動,甚至我們的情感,像我們的神經系統自身一樣,都是文化的產物。既然如此,文化模式就是「歷史地創立的有意義的系統,據此我們將形式、秩序、意義、方向賦予我們的生活。」(克利福德.格爾茨:《文化的解釋》) 不僅如此,文化就是生活的內容。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文化植入人的自我結構的過程也是一個個體不斷地發現自身,並確認其與世界的聯系,建構自己的生活意義的過程。無論是語言的習得、社會習俗的習得,還是價值規范的習得,都被內化成了「他的」東西。弗洛姆發現,這一點可能是人類的攻擊性遠比動物多得多的一個根源。對人來說,「有一些可能對他很珍貴的東西:自由的理想、榮譽的理想、他的父親、他的母親,在某些文化中他的祖先、國家、旗幟、政府、宗教、上帝。所有這些價值、組織和理想對他來說都可能與自己肉體的生存一樣重要。假如它們受到威脅,他就會有敵對的反應。」(弗洛姆:《生命之愛》)正如上面所說的,這些東西內化後已不再是弗洛伊德意義上的「超我」了,而是「自我」的一部分。它們受到外部世界的攻擊時,等於是對「自我」的攻擊。而它們在人的內心的沖突實際上就是「自我」的沖突甚至分裂。
分析
世界上有許多的文化,但沒有一種文化是塑造具有普遍性的人。人的文化存在必然是一種特殊存在,而這遠遠沒有窮盡存在的內涵。就這點而言,文化只是一種存在方式,它對世界的解釋和規范也只是一個特殊的角度。這一點決定了文化之間必然具有互補的特徵,而因本質上不存在對立。所謂的「文明的沖突」乃是倒果為因,將其他與人的存在定位無關的沖突(比如政治、經濟上的利益紛爭)植入人的存在內核,企圖以文化來包裝使其合理化;或者將各種不同的文化認同及人捍衛主體性的方式建立在一種二元對立邏輯之上,在這里,你死我活,不存在「共存」的邏輯指向。毫無疑問,人的文化認同無疑不是在一個真空中發生,而是在一個具有異文化存在的空間下以一種「主-客體二元化秩序」的指向來加以進行的,但這種指向不是消解「他人」的主體性,而是建構自己的「主體性」,「他人」並不是「地獄」。而「主體」所對應的「客體」只是就以某個點為方向的指向而言,並不妨礙他人在自己的點上將自己確認為「主體」。
❼ 社會認知理論中,社會認同過程具體包括哪三個方面
社會的認同過程的第一個方面
就是個人的認同
第二個方面
是認識的人的認同
第三個方面
是陌生人的認同
❽ 論述題什麼是社會認同理論如今用社會認同模式理解大眾媒介在與論形成過程中
社會認同感——通俗地說,就是社會成員對於某個事物的共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