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股票有哪些是優質、傳統行業、值得永久持有的好股票專業的人士請給出最權威的答案。謝謝
國內暫時還沒有特別出眾創新類的公司,類似三星蘋果谷歌甲骨文這樣的巨型公司。
象很多傳統行業除了「壟斷」企業幾乎沒有又優質,又值得長期持有的。
往往都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好的企業已經業績釋放了,名聲在外,再投資風險偏大。
很多小企業,以一般股民的信息量,從所謂未成長起來的成長股中押寶,能夠成功的概率又很低。
所以,先階段的A股適合短炒。資金面政策面給點力的板塊或個股,短期向上的概念或許會加大。
另外,以上是我的一點隨性的想法,稱不上樓主認為的「最權威」。囧
❷ 現在中國股市可以分成哪些板塊啊
板塊的分類方式主要有兩類:行業分類和概念分類。
行業板塊分類:
其中包括:A農、林、牧、漁業;B采礦業;C製造業;D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E建築業;F批發和零售業;G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H住宿和餐飲業;I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J金融業;K房地產業;L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還有M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N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O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P教育;Q衛生和社會工作;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S綜合;共19大類,及二級90小類。
概念板塊分類:這個就是五花八門,沒有統一的標准了。常用的概念板塊分類法有地域分類:如上海板塊、雄安新區板塊等;政策分類:新能源板塊、自貿區板塊等;
上市時間分類:次新股板塊等;投資人分類:社保重倉板塊、外資機構重倉板塊等;指數分類:滬深300板塊、上證50板塊等;熱點經濟分類:網路金融板塊、物聯網板塊等。按業績分類:藍籌板塊、ST板塊還有等等無窮多分類的概念板塊!
股票的一些術語:
開盤價:以競價階段第一筆交易價格為開盤價,如果沒有成交,以前一日收盤價為開盤價。
收盤價:指每天成交中最後一筆股票的價格,也就是收盤價格。
最高價: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高價位。有時最高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最低價: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低價位。有時最低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漲跌幅限制:是指在一個交易日內,除上市首日證券外,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多頭、多頭市場:多頭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於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空頭、空頭市場:空頭是投資者和股票商認為現時股價雖然較高,但對股市前景看壞,預計股價將會下跌,於是把借來的股票及時賣出,待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再買進,以獲取差額收益。
洗盤:投機者先把股價大幅度殺低,使大批小額股票投資者(散戶)產生恐慌而拋售股票,然後再把股價抬高,以便乘機漁利。
回檔: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終因股價上漲速度過快而反轉回跌到某一價位,這一調整現象稱為回檔。一般來說,股票的回檔幅度要比上漲幅度小,通常是反轉回跌到前一次上漲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上漲趨勢。
反彈: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終因股價下跌速度過快而反轉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調整現象稱為反彈。一般來說,股票的反彈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彈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的下跌趨勢。
買空:投資者預測股價將會上漲,但自有資金有限不能購進大量股票於是先繳納部分保證金,並通過經紀人向銀行融資以買進股票,待股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再賣,以獲取差額收益。
賣空:是投資者預測股票價格將會下跌,於是向經紀人交付抵押金,並借入股票搶先賣出。待股價下跌到某一價位時再買進股票,然後歸還借入股票,並從中獲取差額收益。
多殺多:即多頭殺多頭。股市上的投資者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會上漲於是大家搶多頭帽子買進股票,然而股市行情事與願違,股價並沒有大幅度上漲,無法高價賣出股票,等到股市結束前,持股票者競相賣出,造成股市收盤價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軋空:即空頭傾軋空頭。股市上的股票持有者一致認為當天股票將會大下跌,於是多數人去搶賣空頭帽子賣出股票,然而當天股價並沒有大幅度下跌,無法低價買進股票。股市結束前,做空頭的只好競相補進,從而出現收盤價大幅度上升的局面。
跳空:指受強烈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股價開始大幅度跳動。跳空通常在股價大變動的開始或結束前出現。
補空:是空頭買回以前賣出的股票的行為。
套牢:是指進行股票交易時所遭遇的交易風險。例如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上漲,但在買進後股價卻一直呈下跌趨勢,這種現象稱為多頭套牢。相反,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下跌,將所借股票放空賣出,但股價卻一直上漲,這種現象稱為空頭套牢。
阻力線:股市受利多信息的影響,股價上漲至某一價格時,做多頭的認為有利可圖,但實際卻有大量賣出,使股價至此停止上升,甚至出現回跌。股市上一般將這種遇到阻力時的價位稱為關卡,股價上升時的關卡稱為阻力線。
支撐線:股市受利空信息的影響,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做空頭的認為有利可圖,大量買進股票,使股價不再下跌,甚至出現回升趨勢。股價下跌時的關卡稱為支撐線。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首次公開招股是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股份公司根據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承銷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漲停板
證券市場中交易當天價格的最高限度稱為漲停板,漲停板時的價格叫漲停板價.
ST股票
滬深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由於"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票.
T+1交收制度
自1995年1月1日起,為了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防止過度投機,股市實行"T+1"交收制度,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同時對資金仍然實行"T+0",即當日回籠的資金馬上可以使用。這種交收方式適用於我國的A股、基金、國債交易。
交易時間:
周一至周五 (法定休假日除外)
上午9:30 --11:30 下午13:00 -- 15:00
(1) 競價原則: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價格較高的買進委託優先於價格較低買進委託,價格較低賣出委託優先於較高的賣出委託;同價位委託,則按時間順序優先。
(2) 競價方式:上午9:15--9:25進行集合競價;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進行連續競價 (對有效委託逐筆處理)。
❸ 請列出在中國股市中有10年以上歷史的股票名單。
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初具規模。在這十幾年發展過程中,最讓投資者興奮的莫過於大幅飆升的牛市行情。近期,股市出現連續上漲的走勢,受此影響,許多人都在高唱牛市到來了。而面對漲聲四起的牛市論,仍有些投資者不敢踏入股市這個「雷池」,繼續悲觀地看待現在的市場。
其實,一輪牛市的產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配合,這里我們把中國證券歷史上牛市特徵和歷史背景做一個分析,給廣大投資者以參考。
1994
2個月漲2倍多不是牛市勝似牛市
1994年8月的行情驚心動魄,人稱解放軍叔叔救市行情,其實並非解放軍出面救市,只是行情在8月1日建軍節啟動而已。
在這之前,股市一路陰跌,在跌破777點鐵底後一路下滑到325點,其間沒有稱得上反彈的上漲。就在投資者一片絕望之中,管理層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引進國外投資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資訊行情論壇)收盤333點。
1996
十三道金牌方能鎮壓的最強牛市
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什麼是優質股票?還是那句老話,散戶不要的股票就是好股票,當時新發行的股票肯定沒人要,湖北興化這個大牛股就出現在這個群體。四川長虹(資訊行情論壇)因轉配股的紅股上市的丑聞,復牌後也遭到散戶的拋售,成為了沒人要的股票,它也是這次牛市的主要牛股。另外,由於當時投資者偏愛上海的股票,深圳的普遍沒人要,為首的深發展(資訊行情論壇)由於流通盤偏大,自然成為散戶拋售的主要對象,而它也成為了整個牛市的領頭羊。
1999
轟轟烈烈的5·19行情
1999年的5·19行情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爆發的一波單邊急升走勢,中間經歷了諸多利好傳聞和消息的推動,場外資金不顧一切地接力買進,造成了32個交易日的輝煌,讓人至今難以忘懷。
行情正式發動的當天,上午還顯得相當平靜,真正的變化發生在下午,大量湧入的場外資金不斷推高指數,成交量猛烈放大,市場開始驟然升溫。此後連續3天,市場量能梯次推進,從75億元到102億元到145億元。市場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脹,場外資金繼續蜂擁入場,直到放出滬市單日445億的天量,指數上攻至最高1756.18點才戛然而止。
2000
至今無法逾越的2245點
5·19行情力度之強史上罕見,但在見到階段高點後,隨之而來的持續半年的大調整,在1999年的最後幾天,一輪新的牛市在一片觀望中突然爆發。
這波由網路科技股引領的行情,無論在持續時間上,還是個股漲幅上都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上證指數從1999年12月28日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創出了2245.43點的歷史新高,經過1年半的上揚,滬指創造了至今仍無法超越的歷史高點。
2002年中期,「中科系事件」、「億安丑聞」、「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相繼曝光,銀廣夏、三九醫葯(資訊行情論壇)、麥科特、藍田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違規遭到立案稽查,投資者信心崩潰,滬深指數反轉向下,一輪牛市宣告結束。
❹ 中國的製造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中國西電
輸配電和控制設備及相關電器機械和器材、機械電子一體化產品、電子通信設備、普通機械的研究、設計、製造、銷售及相關技術研究、服務;
經營本公司自產產品的出口業務和本公司所需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國內外電網、電站成套工程的總承包和分包,及其他進出口貿易;商務服務和科技交流業務;房屋及設備的租賃。
2、中國一重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一重」)前身為第一重型機器廠,始建於1954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53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
重型機械及成套設備、金屬製品的設計、製造、安裝、修理;金屬冶煉及加工;金屬材料的銷售;工業氣體製造及銷售;冶金工程設計;技術咨詢服務;承包境外成套工程及境內國際招標工程;進出口業務。
3、二重重裝
二重重裝,是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是世界聞名的裝備製造企業和中國最大、最重要的清潔能源裝備材料製造基地之一。
建廠51年來,作為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大技術裝備龍頭企業,二重重裝在為中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重大技術裝備的神聖事業中,在中國裝備製造業振興壯大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旗艦」的骨幹引領作用,顯示了共和國行業領軍企業的卓越風采。
4、中國船舶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99年06月29日成立,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門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船舶、海洋工程以及海洋運輸、海洋開發、海洋保護裝備的研發、設計、製造、修理、租賃、管理業務。大型工程裝備、動力裝備、機電設備、信息與控制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修理、租賃、管理業務。
5、西飛國際
西安飛機國際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飛國際),是由中國大型航空工業企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採取獨家發起、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制企業。
西飛國際A股股票(股票代碼000768)於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航空製造業首家上市公司。
❺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形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三個階段。
1.1870—1949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了對中國市場的控制,中國民族工商業迅速發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發行,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0年孫中山先生與虞洽卿聯名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集資500萬元,於同年7月1日開業,經營品種除證券之外還有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等等。與此同時,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根據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所交易法》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集資300萬元,經紀人有55名,主要經營北洋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兩個交易所業務興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半年就賺了100多萬,引起了各方面投資者的注意,各種證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隨後全國一些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證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理事長為曹錕之弟曹均,滬方代表由孫棣三擔任,監督人為天津一位巨紳。當年10月1日在天津東馬路開業,先是買賣公債,然後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興盛一時。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國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個證券市場。香港是開業最早的證券市場,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個證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軍佔領,這兩個交易所停止活動。1947年兩個交易所合並,成立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實際上,香港從1866年開始股票買賣到1947年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這一階段,市場規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兩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對融通社會資金,恢復生產起了積極作用。1950年以後金融和物價趨於穩定,證券交易減少。1952年天津證券交易所並入天津投資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業。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大陸的有價證券是國家發行的公債,但只能還本會息不能買賣和轉讓。80年代中國大陸又興起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
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到台灣以後,通過發行所謂「愛國債券」促進證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證券市場是從1953年開始的。台灣當局為了把地主的土地轉換給農民,對地主實行贖買政策,以七成稻穀實物債券和三成的公營事業股票(主要是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四大公司)換取地主的土地。當時地主所得的債券和股票,連同台灣當局發行的愛國公債共22億新台幣,地主對其所擁有的股票不感興趣而大量開價出售,場外交易的商行應運而生,最繁榮時達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選舉了第一批成員,經過三年,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停止營業,1986年4月2日聯交所正式開業,並亨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使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時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
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 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 只,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 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 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境內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灣四個證券市場。
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發行國庫券,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是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到1989年全國發行股票的企業達到6000家,累計人民幣35億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市,其中債券化的股票佔90%以上,經正式批準的比較規范的股票發行的試點企業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陽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展了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到1988年全國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1989年全國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證券中介機構網點達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動報價系統(STAQ)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啟動階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始了股票櫃台交易,主要交易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萬國、振興三家證券公司成立從而初步形成了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到1990年上海市場上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時除老8股之外,還有89年保值公債三種,87至91年國庫券四種,工行債券六種,交行債券一種,中行債券兩種,建行債券一種,還有上海石化、氯鹼化工等企業債券十四種。深圳證券市場從1987年啟動,到1990年已有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證券公司12家,營業網點16 個,深圳與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債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繼開放股價,同時在兩個交易所進行規范化的場內交易,兩地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429點和312點,到11月又分別回落到 386點和164點。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隻,B股9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隻,B股9隻。1993年2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又上升到1558點和369點,同時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隻,B股22隻,國庫券5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隻,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滬深股市在擴容的壓力下分別降到325點和94點,從8月份管理層提出暫停發行新股等三項政策,兩市指數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點和210點。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隻,B股32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5種,期貨10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隻,B 股18隻,基金8隻,國債期貨15種。
1995年初由於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深滬股市分別降到524點和122點,5月18日國務院宣布停止國債期貨交易並處罰違規的券商,3天之內滬深股市指數上升到927點和175點(成份指數1473點),到95年底在滬深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達到460個,全年累計成交額64097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隻,B股35隻,基金12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7種。
1996年初滬深股市指數在522點和104點徘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 97年香港回歸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大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兩市指數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別達到1258點(30指數3064點)和476 點(成份指數4522點)。96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證券達到667個,全年成交額41610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隻,B股42隻,基金15 只,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隻,B股43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9種。
1997年5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分別達到1510點(30指數4286點)和520點(成份指數6130點)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隻,B股48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隻,B股51隻。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金融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發展股份制進行企業改革之後,證券市場將進一步發揮它的籌資和融資功能。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中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高速成長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網路覆蓋了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中國證券市場-網路
❻ 中華老字型大小相關的股票有哪些
1、浙江震元(000705):「震元堂」是浙江震元醫葯連鎖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震元堂初創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歷史之久乃紹興諸店之魁,相傳創始人杜景湘(慈溪杜家橋人)原在水澄橋擺葯攤起家。震元堂在經營上的首要特色是貨真價實,真不二價。舊社會大小葯店無不掛上「朔望九扣,逐日九五」牌子,而震元堂卻不折不扣缺一不賣,民間素以「金字招牌」相稱。
2、太安堂(002433):治療皮膚病中葯開發剛剛起步,其發展前景廣闊,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具有小股本(1億股)、高成長、壟斷性、高利潤、非周期的優勢細分龍頭公司,國家保密配方,擁有五百年中醫葯文化底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公司正逐步從單純以產品經營,跨入以產品經營帶動資本運營,以資本運營促進產品經營的生命周期。以文化鑄品牌,在「太安堂」這個五百年老字型大小的集團品牌下,形成了「麒麟」、「鈹寶」、「柯醫師」等優質牌品。
3、片仔癀(600436):片仔癀與雲南白葯一樣,二者作為我國中葯的兩大獨家生產絕密品種,其特效配方及獨特工藝受國家絕密保護。用特殊工藝製作成片仔癀後定為宮廷秘方。當為傳世之寶,需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盛名,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片仔癀成方之日當不晚於崇禎年間(公元一六二八年或一六四四年)。那位削發為僧的太醫原籍是閩南,後則在璞山岩廟主持傳授徒弟幾代。民國時期漳州城的一些茶莊開始製作片仔癀。1956年,政府宣布進行私營改造。
4、馬應龍(600993):馬應龍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馬應龍葯業」)是一家有四百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創始於公元1582年(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馬應龍的創始人馬金堂於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開辦小型眼葯鋪——馬應龍生記葯店(總店後遷往北京),創制「八寶」眼葯。至清乾隆年間,馬金堂的後人馬應龍將「八寶眼葯」定名為「馬應龍定州眼葯」。四百多年來,馬應龍品牌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譜寫了一段「懸壺濟世,妙手仁心」的傳奇故事。
5、雲南白葯(000538):雲南白葯1902年由曲煥章創制,原名「曲煥章百寶丹」。曲煥章原在雲南江川一帶是有名的傷科醫生,後為避禍亂,游歷滇南名山,求教當地的民族醫生,研究當地草葯,苦心鑽研,改進配方,歷經十載,研製出「百寶丹」,另外他還研製出虎力散、撐骨散的葯方。
6、同仁堂(600085):北京同仁堂是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歷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7、九芝堂(000989):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中葯企業,其前身「勞九芝堂葯鋪」創建於1650年,是中國著名老字型大小。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坡子街開了一家未名小葯鋪,這就是勞九芝堂的前身。勞澄之子勞楫取其父所繪《天香書屋圖》(圖中植雙桂,桂生九芝)之意,給葯鋪取名「勞九芝堂」。
8、開開實業(600272):公司控股子公司雷允上葯城座落在靜安寺華山路地段,雷允上創始於1662年,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國都屈指可數的大型醫療商店。她集中西葯品、進口葯品、參茸、飲片配方、傳統補品、家庭之用醫療器械、衛生百貨,專科門診於一體,既有參茸專櫃,又有傳統補品專賣;既有地道的中葯製品,又有現代的保健品。
9、新世界(600628):公司旗下控股60%的上海蔡同德葯業有限公司集生產、供應、銷售、醫療「四位」於一體,經營各類中葯材、中成葯、西葯、參茸滋補品、營養保健品、醫療器械等5000餘種。上海蔡同德堂葯號創始於公元1882年(清光緒八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它是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之一,榮獲全國名牌商業企業和上海市著名商標等稱號。
10、豫園商城(600655):童涵春堂中葯飲片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一家被批准生產中葯精製飲片的企業。童涵春堂品牌產品自1993年起被評為歷屆「上海名牌產品」。「童涵春堂」商標連續三次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生產的「冬蟲夏草、鐵皮楓斗、精選燕窩、野山人參、蛤士蟆油、西洋參、全須生曬人參、參茸貴細葯材、中葯飲片」等天然品牌產品享譽中外,尤其在港澳台日本及東南亞一帶聞名遐邇。
❼ 中國股市的各行業龍頭股有哪些
東風汽車是傳統行業,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一向是政策導向的,你應該發現,最近幾年國家的優惠政策全部是新興產業,像是環保 傳媒 電子 高端製造 ,所以汽車行業這樣的傳統行業,如果在經濟危機情況下,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也幾乎不會有好的政策,我建議投資新興產業,科技類,環保類,傳媒類等國家重點扶植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