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員工持股計劃跟股權激勵一樣嗎
員工持股計劃跟股權激勵不一樣。
區別在於:
1.員工因股權激勵所得被視作因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薪酬,因此按照個人所得稅標准繳納稅務;
員工持股計劃所得被視做員工個人出資購買股票,與公司綁定利益而獲得的收益,按照現有政策,股票買賣是無需納稅的;
所以對於員工個人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是避稅的;
當然啦,另外一點沒有了經營績效的限制性條款,對計劃實施難度是一個極大的降低;而我們看到今年以來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因為過往做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因為業績限制沒有成功。
2.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財務沒有瓜葛,沒有股權激勵方式中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
現在市場上一種是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資金公司做杠桿以及資管計劃),這種方式甚至不用證監會審批,比如蘇寧雲商、三安光電、新海宜、龍凈環保等,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員工持股計劃。
另外一種常見方式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證不能使用資金杠桿(康緣葯業今年第一次方案就利用了匯添富基金做了一個1:2的資金杠桿,但是被證監會叫停了,直到改成沒有杠桿才通過),證監會年中的時候對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下發了一個窗口性意見:「一是上市公司高管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與3年期定增,禁止通過結構化產品參與,二是不允許高管參與1年期定增。」
事實上證監會的各項規定也是為了避免內幕交易的情況發生,而對於證監會的這種態度,上市公司往往選用自己上市時的保薦人相關券商作為資管計劃的管理人,更加容易被證監會審批通過。
㈡ 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有什麼區別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與股權激勵是兩回事兒,其對應的法規分別是2014年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和2016年證監會發布的新《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區別主要在於以下四個方面。
1、面向對象
《指導意見》中未對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對象做出明確限定,只是強調「員工持股計劃的參加對象為公司員工,包括管理層人員」。《管理辦法》規定,股權激勵的對象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業務和技術人員,以及公司認為應當激勵的人員,規定得非常細,主要是激勵高管和核心的業務和技術人員。所以,員工持股具有普適性;與員工持股比較,股權激勵並不是全員持股,而是側重於管理層和核心員工,重在對其企業家精神的塑造和激勵。
2、股票來源
《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股權激勵的股票來源為向激勵對象發行股份、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等。而員工持股計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股票來源:
(1)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
(2)二級市場購買;
(3)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
(4)股東自願贈與。
所以員工持股計劃中股票的來源有更多的選擇,員工可以直接從二級市場上自行購買股票,大股東還可以直接向員工贈予股票。
3、績效考核
根據《管理辦法》,激勵對象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上市公司應當設立績效考核指標作為激勵對象行使權益的條件,績效考核指標應當包括公司業績指標和激勵對象個人績效指標。同時對公司業績指標的選取和確定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指導意見》中並未對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與否、具體指標等做出明確規定,因此上市公司可根據員工持股計劃實施的目標、背景、公司發展階段、激勵對象工作等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對員工持股計劃的業績考核進行設定。所以員工持股計劃在績效考核方面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4、鎖定期
員工持股計劃長期持續有效,每期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12個月,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36個月。對股權激勵來說,限制性股票授予日與首次解除限售日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
12 個月,並且上市公司應當規定分期解除限售,每期時限不得少於 12
個月,各期解除限售的比例不得超過激勵對象獲授限制性股票總額的50%;股票期權授權日與獲授股票期權首次可行權日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12
個月,上市公司應當規定激勵對象分期行權,每期時限不得少於 12個月,每期可行權的股票期權比例不得超過激勵對象獲授股票期權總額的50%。
總體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更靈活,上市公司的操作餘地更大。
㈢ 股票期權和期股的區別是什麼
1、激勵的核心與作用不同。股票期權激勵的核心是可以無償取得股票期權,這種股票期權可以使他以現在的比較低價格購買成長發展了幾年的價格增長的股票,從而分享公司發展的收益。當然如果股票價格縮水則激勵對象放棄行權,從而避免損失;期股激勵的激勵的核心激勵對象可以及早享有收益權,但收益與績效考核密切掛勾,不存在放棄行權的情況。
2、股票期權一般是一種無義務的權利。無義務是指一旦給予激勵對象以股票期權,激勵對象不需要為期權支付對價,只在將來行權時才支付行權價格取得股票,當然也可以放棄行權;期股激勵一般是有義務的權利,即激勵對象取得期股一般需要支付對價,當然實踐中為加大激勵幅度也可以採取不需要對價無償獎勵的方法。
3、股票期權持有者只有期待兌現實股的權利,沒有其他股份權利。期股持有者則不同,享有股份收益權等權益,但股份所有權與表決權則不享有。
4、股票期權激勵與公司業績有聯系並沒有必然聯系,因為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並不一定就是業績增長的原因。而期股激勵則與公司業績及激勵對象的績效考核有必然聯系,而且公司還可以選擇是否可以將期股轉為實股,以及轉化的條件,相比較而言制度設計的空間比較大,適用面相對廣一些。
目前對於我國股權激勵立法相對缺乏的情況下,股權激勵制度設置的空間很大,選擇很多,最關鍵的是激勵公司有什麼樣的激勵思路,根據不同的思路,前面講的股權激勵的兩種基本方法可以演化出不同的方案。
拓展資料:
股票期權作為一種股權激勵方法,是指由企業賦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期待權利,激勵對象在規定的年限內可以以事先確定的某個固定價格購買將來的一定數量的企業股票。其激勵的核心是可以無償取得股票期權,這種股票期權可以使他以現在的比較低價格購買成長發展了幾年的價格增長的股票,從而分享公司發展的收益。當然如果股票價格縮水則激勵對象放棄行權,從而避免損失。
期股是指企業所有者出於激勵員工的目的,以優惠的條件確定即將轉讓的股份數量與價格,受讓員工從協議簽訂之日起所獲得的期待權性質的股份。在行使期股期間,期股權人享受所受讓期股的收益權,但股份所有權與表決權仍然由公司原股東享有。其激勵的核心激勵對象可以及早享有收益權,但收益與績效考核密切掛勾,不存在放棄行權的情況。
㈣ 什麼是限制性股票激勵與股票期權的區別
期權是指企業或者個人購買的其他企業,這個其他企業是指未上市公司、准備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於其他單位。
股票是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
期權和股票的區別:
1.投資對象不同:
期權是針對還未上市的企業進行投資;
股票是對上市的企業進行投資;
2.投資期限:
期權的期限一般都在幾年是屬於長期投資;
股票的期限是靈活的,實施T+1交易制度,買入的股票在第二個工作日就可以開始交易。當然根據投資者的投資偏好也可以進行長期投資;
3.投資回報不同:
期權除了有企業分紅的回報還有配股、送股等優惠措施;
股票更多的是賺取買入賣出的股價中間差;
4.投資性質:
期權是屬於私募性質的投資;
股票是公開交易的;
5.投資起點:
期權門檻一般都是百萬級別的;
股票的最低門檻可以很低,就是看投資者選購哪只股票了,只要100股起買,低價股100塊就可以投資了。
㈤ 股權激勵和期權激勵的區別
股權激勵的模式:
(1)業績股票
(2)股票期權
(3)虛擬股票
(4)股票增值權
(5)限制性股票
(6)延期支付
(7)經營者/員工持股
(8)管理層/員工收購
其中(2)股票期權就是你說的期權激勵。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股票期權的行權也有時間和數量限制,且需激勵對象自行為行權支出現金。目前在我國有些上市公司中應用的虛擬股票期權是虛擬股票和股票期權的結合,即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是一種虛擬的股票認購權,激勵對象行權後獲得的是虛擬股票。
㈥ 請問股票期權和股權期權有區別嗎
股票期權是股權激勵的一種方式,是股權激勵的一種工具。股權激勵可以適用在上市公司,也可以適用在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權僅僅指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非上市公司也有期權,但是不能夠叫股票期權,因為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夠叫股票,只能夠叫股份或股權。在我們(股權激勵網)給非上市公司設計的股權激勵中,我們還是比較多的應用期權,我們叫股權期權或股份期權。期權的主要操作方式是,公司先借款給自己的管理層或技術高層職工,他們利用公司的借款購買股權後,只享有分紅權,有的可以享有決策權,但要看公司怎麼與職工做出約定,管理層在享有股權後,股權不得轉讓、不得抵押,不得買賣,股權所得的分紅不能領取,分紅首先歸還公司的借款,在公司的分紅全部歸還完公司借款後,職工的股權轉化為實股,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如果當年分紅不足以支付職工應還借款時,職工個人需要拿出現金補足借款。有些期權還約定職工的股權在工作滿一定年限後由公司進行回購,不同的公司要求不一樣。所以,股權激勵的工具比較多,也比較靈活,我們曾經拿出20多種股權激勵方案由客戶最終進行選擇。當然,每個方案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一定要合法,如果方案或股權激勵協議或者股權激勵文件不合法,將來後患無窮!現如今,股權激勵方面的案件也非常多了,希望引起大家足夠重視。
㈦ 股權激勵與期權激勵的區別於聯系
股權激勵的方式有10多種,下面就你問到的股權和期權進行回答:
1、實股 激勵計劃中的實股一般是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股權,這種方式下其持有者(即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對該等股權的處置權存在轉讓時間與轉讓對象的限制,這部分實股激勵在操作上一般通過合夥企業進行間接持股,其股東權利及退出存在較大的限制性。
優點:歸屬感最強,屬於長期激勵。
缺點:手續復雜,變通性差。
2、期權
期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股權的權利。激勵對象有權行使這種權利,也有權放棄這種權利,但不得轉讓、抵押、質押、擔保和償還債務。
優點:期權增值才有行權的必要,可促使激勵對象為公司的發展而努力。
缺點:業務停滯和下滑階段毫無激勵作用。
3、虛擬股權
虛擬股權:虛擬股權是指公司在期初授予激勵對象名義上享有股份,而實際上沒有表決權和剩餘分配權,不能轉讓,僅享有持有這些股份所產生的一部分收益,其中收益分如下三種方式。
優點:代替實際股份的變通方式,相對於股權,靈活易操作和控制。
缺點:公司規模較小時,激勵感和企業的歸屬感,都比較低。
你問的應該是實股和期權的區別:
區別:實股是激勵對象佔有公司的股份,可以參加股東會,進行投票,擁有表決權,享有分紅。期權是激勵對象有權行使購買公司股權的權利。
聯系:實股和期權作為一種股權激勵方式,都有分紅權和增值收益權
㈧ 國內大公司都是怎麼做股權激勵和期權激勵
國內有越來越多創業公司正在積極推行期權激勵機制,企業上市後員工因此獲得巨額財富,使得期權激勵逐漸成為中國的創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和員工都越來越重視股權激勵和期權激勵,國內大公司都是怎麼做股權激勵和期權激勵。
據了解目前越有三分之二的阿里集團員工獲得了公司期權激勵,老員工甚至可以直接獲得股權激勵,相當於行權價為0的股票期 權,員工持股大約占集團股權的3%左右。阿里技術員工從P6級開始有權獲得期權或者股票。根據技術級別對應期權股票數額,基本定級之後就是這個數額,不會有太大的浮動。期權一般會分成四部分發,每年發放1/4。
每一年阿里的技術人才級別對應的股票數都明顯下降,這一方面是由於阿里的股價在逐步提升,要保持總package不變;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阿里對技術人才的要求在逐年提高。那員工拿到手的股票如何處理呢?阿里有完善的內部交易系統,雙方可以自行協商後,在系統上進行交易,當然交易僅限於雙方都有股票的情況下。而高層的股票,由於量大價值高,一般是專門的基金公司來收購和操作了。
目前螞蟻金服發展勢頭正猛,雖然股價比較便宜但是很豪氣,股票給的相當多,幾乎是全員持股,員工持股占集團股權的40%。單螞蟻金服的股票無法自由交易,一旦離職,必須賣給公司,20%的個人所得稅和最高45%的交易稅也是肉痛,這一點阿里非常嚴格,沒有網路、騰訊靈活。
騰訊現在比較少發放股票,即使發放股票,也是採取固定行權的方法。騰訊5位創始人以外,員工持公司股權應該不超過5%。走職業經理人路線的騰訊會給與員工較多的現金報酬,這是騰訊技術人員的一般基本月薪:
網路的股票比阿里少,但是比騰訊多,且網路的股票浮動較大,級別越高,期權可以談判的空間就越大。另外,網路每年的流動性比較大,且歡迎技術大牛帶領自己團隊空降,機會比較多。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在富有創業精神的矽谷,股票期權是一種重要的企業文化和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大量新開張的公司還是要依靠股票期權的誘惑力來吸引那些天賦極高又酷愛冒險的人來為自己工作。據統計,矽谷創業公司的期權分配一般如下:
外聘CEO -5%到8%;副總 - 0.8%到1.3%;一線管理人員 - 0.25%;普通員工 - 0.1%;外聘董事會董事 - 0.25%:期權總共占公司15%到20%股份。
這些矽谷的創業公司普遍實行全員持股或者是大量員工持股,根據員工級別、工作類型決定授予的期權數量。這樣的期權制度會讓員工有一種主人翁意識,增加對企業的忠誠度;同時,也能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榮譽。
一句話,矽谷的創業公司希望將利益分配公平,從而形成有戰鬥力的創業團隊。
面對一份互聯網公司的offer,期權是判斷其是否靠譜的一個重要指標。BAT其實代表了三種不同期權授予方式的公司,你可以根據你對自己的職業定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類型。
阿里的員工持股比例高,尤其是螞蟻金服的全員持股計劃,體現了互聯網企業開放、分享的本質所在。選擇這類快速發展的公司,就是看好公司的前景,用期權收益分享到企業的成長價值。而加入這類公司,Timing很重要,去年與今年比同一級別的員工可能期權就多很多,但行權價格越低,當然其中的風險需要自己考量。
騰訊是典型的「外企文化」,比起期權,公司更願意給員工現金報酬。在這類互聯網公司,創業的氛圍會淡一些,員工更多的是以職業經理人的心態為公司工作。不同部門、不同項目之間的薪資待遇會差別很大,所以選擇一個核心的業務很重要。
與阿里自己培養高層不同,網路歡迎牛人帶著自己的團隊空降。選擇這類渴求牛人的公司,只要證明自己是實力,期權的談判空間比較大,這也體現了公司對員工的重視程度。但是空降也有兩面性,容易派系對立,搞小團體,這也是你要考慮的因素。
總之,回顧矽谷創業公司的期權歷史不難看到,期權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在一家創業公司的早期和高速成長期,會給較多的員工發放較多的期權,但是當公司進入平穩、成熟狀態,期權的發放要求會逐漸提高,數量也會減少。反觀國內的BAT和其他一線互聯網公司,也是如此。
在技術人才流動空前頻繁的當下,把握時機,選擇一家快速發展,有可觀估值前景,且願意給員工期權激勵的公司,已經是越來越多優秀技術人員跳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