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利股權激勵是怎樣的
一、釋 義
二,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目的: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伊利股份《公司章程》制定本激勵計劃。
三,激勵對象的確定依據和范圍:(一)激勵對象的確定依據 1、激勵對象確定的法律依據 2、激勵對象確定的職務依據 (二)激勵對象的范圍
四,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和股票數量
伊利股份授予激勵對象5,000萬份股票期權,每份股票期權擁有在授權日起8年內的可行權日以行權價格和行權條件購買一股伊利股份股票的權利 (一)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 (二)激勵計劃的股票數量
五,激勵對象的股票期權分配情況
六、股票期權行權價格及確定依據
(一)行權價格
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13.33元,即滿足行權條件後,激勵對象獲授的每份股票期權可以13.33元的價格購買一股伊利股份股票。
(二)行權價格的確定方法
行權價格的確定方法為:行權價格依據下述兩個價格中的較高者確定,為13.33元。 1、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一個交易日的伊利股份股票收盤價13.33元; 說明: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告前,2006年3月10日為伊利股份最後一個交易日,該日收盤價為17.85元,由於2006年4月10日公司實施了10轉3.2的公積金轉增方案及每10股派現2.6元的利潤分配方案,因此對3月10日的收盤價也須作除權處理,除權後的價格為13.33元;
2、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30個交易日內的伊利股份股票平均收盤價12.30元。
對於股權眾籌而言,更為本質的意義在於走出了單純的線上融資服務生態圈,而是以國務院提倡的騰訊「眾創空間」的方式,走入線下,將線上的企業融資服務展示、資金眾籌與線下的創業類企業氛圍的培育,輔導和支持結合起來,一邊注重線上的投資者眾籌股權,一邊注重線下的創業企業培育。
七、股權激勵的有效期、授權日、可行權日、禁售期
八、股票期權的獲授條件、行權條件、行權安排
九、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調整方法和程序
十、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變更、終止
⑵ 關於6月份伊利股份股權激勵的一個計算題 ,求解答 ,急!在線等
伊利股份 2013.6.14因股權激勵行權,增發股份,增發價格比市價低,我看了下增發價格才6塊多,增發後原股價稀釋,除權後原股份持有的單價就下調了。相當於購入價格直接打了一點折扣。這么解釋不知是否理解。
⑶ 07年伊利股票期權 信息披露出現什麼問題
按照伊利的股權激勵計劃,共授予激勵對象5000萬份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13.33元/份,2006年12月28日為股票期權授予日。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應當在等待期的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將取得的員工提供的服務記入成本費用,記入成本費用的金額按照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計量。據公司此前測算,該筆股票期權授權日的公允價值為14.779元/份,按照股份支付准則進行會計處理,損益影響總額為73895萬元。
伊利前三季度已經實現凈利潤3.3億元,從伊利股份發布的業績預虧公告來看,在2007年度經營性凈利潤沒有發生重大波動的情況下,伊利股份2007年度激勵期權費用攤銷可能超過4億元。在市場人士看來,2007年伊利股份需攤銷大額激勵期權費用在預料之中,但出乎意料的是,伊利股份攤銷的額度會如此之大,甚至使原本盈利幾個億的財務報表出現虧損。雖然它只是在股權權益中計入一個借項,對公司的業務實際沒有影響。
但在投資者看來,伊利股份是上市公司,其凈利潤應該屬於全體股東,但公司的實際做法像是「高管拿公司全年的盈利來給自己買股票」,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另外,信息披露不對稱,公司股權激勵方案早已確定,若相關賬務處理會對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則應及時公告,為何此時才予以公告,有為機構撤退「打掩護」的嫌疑。眾所周知,伊利是A股市場頗具知名度的績優藍籌,在公司無任何不利信息、大盤火爆連創新高的2007年第三季度,基金卻集體減持了公司4000多萬股股票,機構們「先知先覺」的統一行動令人生疑。
實際上,伊利股份授予的股票期權行權期長達8年,完全沒有必要在兩個年度內就將費用全部攤銷。在一般投資者眼裡,一個前三季度還巨幅盈利的公司,全年卻出現虧損,投資者最直觀的感受是:是不是上市公司出了什麼問題。(
⑷ 股票期權受益股,股票期權受益股有哪些
上證50股票
浦發銀行 包鋼股份 華夏銀行
民生銀行 上港集團 中國石化
中信證券 招商銀行 保利地產
中國聯通 特變電工 上汽集團
國金證券 包鋼稀土 中國船舶
復星醫葯 廣匯能源 白雲山
中航電子 國電南瑞 康美葯業
貴州茅台 海螺水泥 百視通
青島海爾 三安光電 東方明珠
海通證券 伊利股份 招商證券
大秦鐵路 中國神華 海南橡膠
興業銀行 北京銀行 農業銀行
中國北車 中國平安 交通銀行
工商銀行 中國太保 中國人壽
中國建築 華泰證券 中國南車
光大銀行 中國石油 方正證券
中國重工 中信銀行
⑸ 伊利股權激勵為何導致虧損
2006年11月,伊利股份披露經修訂的股權激勵計劃,共授予激勵對象5000萬份股票期權,標的股票總數占當時總股本9.681%,行權價格為13.33元,同年12月28日被確定為股票期權授予日。此後由於公司實施利潤分配和發行認股權證,股票期權數量調整為6447.9843萬份,權行權價格調整為12.05元。
根據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實施期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應當在等待期的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將取得的員工提供的服務計入成本費用,計入成本費用的金額按照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計量。根據伊利股份測算,公司股票期權授權日的公允價值為14.779元/份,公司預計所有激勵對象都將滿足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規定的行權條件,按照股份支付准則進行會計處理,將對公司等待期內的經營成果產生一定影響,損益影響總額為73895萬元。
2007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實現凈利潤33064萬元, 由於正常的經營活動無法抵消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帶來的負面影響,伊利股份2007年度虧損已無法避免。
業內人士分析,伊利股份已進行了戰略性的產能布局,但2006年年底完工的產能並沒有在2007年的銷售收入中有較大體現。由於乳品行業有著產業鏈較長的特殊性,乳品加工企業身處上游原奶價格上漲和下游消費市場競爭激烈的兩面夾擊。站在全行業整體情況來看,公司未來的增長將放緩。
⑹ 「股票期權行權價」是什麼意思
期權的本質是一份合約(合同)
合約裡面規定的價格就是行權價
比如我從你這里買一份關於伊利股份股票的期權合約,是這樣規定的:
伊利股份限價40元/股,一個月內,無論伊利股份漲到多少錢,你都必須按照35元/股賣給我,那麼,為此,我願意支付8元作為定金給你(不退)。
於是:
行權價:這里的35元/股就是行權價,就是到時候的執行價格
權利金:10元的定金
時間周期是:一個月
這份期權的內在價值(內涵價值)就是40元-35元=5元
這份期權的時間價值=合約價格-內在價值=8元-5元=3元
那麼:
行權價有什麼用呢?
在場外股票期權里:行權價里可以計算自己大概什麼時候回本,上述案例來看,如果要回本,伊利股份要漲到43元/股。盈虧平衡點是43元,繼續往上漲的利潤才是純利潤。
在50ETF期權和滬深300期權里:行權價一般用來作為選擇合約的標識,一般我們選擇行權價最接近50ETF或者300ETF的現值的合約進行交易。
這種合約被稱為平值合約。
另外根據行權價可以區分期權合約是實值、虛值還是平值。
如下圖:
⑺ 我國有哪些上市公司實行了股票期權
我國有哪些上市公司實行了股票期權,可以看該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的定期報告,比如年報、半年報或者季報,如果實施股權激勵的話,是必須要披露詳細內容的。
簡介: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即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權激勵的理論依據是股東價值最大化和所有權、經營權的分離。
股權激勵在國內上市公司大范圍施行始於2005年,當時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展開,部分上市公司將股權激勵與股權分置改革相結合,主要採取的是非流通股股東轉讓股票的方式。在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下發以後,更多的上市公司開展了股權激勵,因當時股價較低,大部分公司採用的是股票期權,很多上市公司的經營層也因此受惠。但到2007年前後,股價已經大幅度上漲,股票期權帶來的激勵額度變得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出現不具備行權條件的情況,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又推出了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方式。
由於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下半年開始雖然股票價格大幅下挫,似乎更具備實施股權激勵的條件,但實際上,股權激勵兌現的前提是達到業績條件要求,以2008年度經濟環境下大部分上市公司很難達到。監管層對業績指標的一般要求是:實行股權激勵後的業績指標(如: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不低於歷史水平,股票期權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內,2006—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行業都處於周期性高點,利潤水平也處於高位,而2008年下半年起出現下滑,處於低位,在業績上很難滿足股權激勵的要求下實施此方案顯然無濟於事。隨著中央府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使得上市公司業績得以改善,提高,從而讓中國經濟在世界金融危機的狀態下,走出了獨立行情,再配配合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日趨完善,全流通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股權更加分散,以及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理念被普遍接受,股權激勵在未來一定會得到上市公司更大的范圍內的實行和發展。
⑻ 600887,伊利股份今天的換手這么高,後勢將會如何
大單凈拋出明顯,從全其成交來看前期還是基金凈買入的,大有基金被套嫌疑。後市若無基本面利空後市反彈值得期待。
⑼ 股權激勵的一般誤區有哪些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企業在推行股權激勵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八大可能會影響企業生死存亡股權激勵誤區:
誤區一:認為股權激勵就是股票期權激勵
其實,股權激勵並非只有股票期權激勵這一種方式,股權激勵還包括限制性股票計劃、員工持股計劃、虛擬股票增值權等。由於現在A股上市公司用得最多的是股票期權激勵,因此本文的重點也是期權激勵。但這並不表明企業對高管的激勵只有這一個方法,企業(特別是非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其他的激勵方法。
在我國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中,僅對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作了規定,因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國上市公司絕大多數採取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兩種方式。
所謂限制性股票,是公司免費贈送給高管人員的一種股票,但這些股票的買賣和所有權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高管在限制的期限內不得隨意處置股票,如果在限制期內高管辭職或者不幸被開除,股票就會被沒收。目前,限制性股票計劃因為對高管拋售股票限制較多、激勵程度有限而遭到了大多數公司的冷遇。
誤區二:認為股票期權計劃適用於任何行業
股票期權並非適用於每一個企業。一般來講,實行股票期權的企業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企業處於競爭性行業。否則,經營者無需通過自己的努力,只要利用壟斷地位提高價格或減少供給量,就可輕易長期地坐享高額利潤。只有處於競爭性的行業才有必要實行期權激勵。由於經營者面臨的市場環境充滿競爭,企業只有求新求變方可生存發展。實行期權激勵,可以鼓勵經營者銳意進取、勇於創新,讓公司不斷增強競爭力。
第二,企業的成長性較好,具有發展潛力。企業有較好的成長性,意味著市場尚未開發或尚未飽和,企業有充足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源開拓業務。在這種條件下,只要所有者有效地激勵經營者,他們就會創造出良好的業績,實現經營者價值和股東價值的雙贏。
第三,企業產權清晰,內部權責明確。企業建立起規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擁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使董事會和經理層形成委託代理關系,是實施期權激勵的前提條件。產權不清晰,股權就無法確定,而且,如果政府對企業經營進行過多的不應有的干預,也會使股票期權計劃失效。
誤區三:認為推行股權激勵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推行股權激勵的前提條件,而不是相反。一個治理結構不完善的企業若貿然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甚至會引發企業生存危機。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首先是形式上的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應該包含這樣一些要素: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職工大會等。
但更為重要的是實質上的完善。上述要素以合約關系為紐帶,各司其職,互為制衡。股東大會選舉出董事會,董事會作為委託人,要求公司高管盡職盡責,以使股東能夠得到更多的投資回報。
而作為代理人的經理人員,追求的是包括知識、才能、社會地位在內的自身人力資本增值,以及從事經營管理的人力資本報酬最大化。因此,公司不僅必須為經理人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還必須建立與激勵機制相配套的經理人員約束機制。
誤區四:認為股權激勵的成本不大
把股權激勵的成本作為費用記入損益表,對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2007年年報顯示,有19家公司明確了報告期內予以攤銷的期權費用。這19家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04.88億元,期權費用合計13.12億元,佔比達到12.5%。
這相當於上市公司平均拿出一成以上的利潤用於獎勵高管層。其中代價最大的是伊利股份,期權費用超過7億元,其次是萬科A和金發科技,分別為2.35億元和1.477億元。
對於剛剛接觸股票期權的我國上市公司來說,對這一權益工具帶來的費用問題可能有如下3種認識誤區或操作障礙:
第一,認為高管們行權後獲得的財富來自在二級市場拋售股票,公司本身並沒有承擔成本和費用;
第二,認為只有激勵對象行權才產生費用,在行權等待期內不應將相關費用入賬;
第三,已經意識到了股票期權會產生費用,但是會計入賬時,不知道如何計算或分攤該費用。
其實,當被激勵對象行權時,正常情況下每股價值已經高過了行權價,高出的部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經營取得的價值,本應歸屬於公司,但公司把這部分價值授予了經營者,這勢必會攤薄公司收益,因此須記入費用,作為獲得經理人勞動或服務的成本。而經理人的勞動貫穿了整個行權期限,因而必須在整個行權期的每個會計年度予以分攤。
誤區五:認為考核標准越高越好
如何制定對管理層的考核標准被認為是整個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的最難點。合理的考核指標能夠激勵管理層努力經營,但又不至於被他們認為高不可攀而放棄努力。
因為已經出現考核指標較低,高管行權套現過於容易的案例。人力資源咨詢公司韜睿2007年的一份中國高管薪酬報告也指出,中國A股市場一些公司高管通過股權激勵計劃得到高額的行權收益,但是公司的股價表現平平,甚至下跌,這種高管薪酬和股東回報的不一致現象說明公司沒有設置有效的行權業績條件。
誤區六:行權價格隨意高下
盡管斯克爾斯早在1970年代就與他的同事、數學家費雪·布萊克研究出了一個計算期權價格的復雜公式—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並因此獲得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家,成為被國際上制定期權價格最權威的方法。但中國限制於沒有期權市場的投資者對期權價格進行糾偏,行權價格的制定具有極大隨意性,更改也過於頻繁
原則上說,在股價不低於行權價的情況下,一般不允許上市公司通過股票期權重新定價來使股票期權變得更加有利可圖。
如果重新定價確屬必要,上市公司應就重新定價事宜提交股東大會表決通過然後才能更改。
這些必須改變的情況理論上包括公司股本變化,以及進行資產重組、合並、分離,或因經營虧損導致停牌、破產、解散而終止;公司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經營不佳或經股東大會的特別決議而終止股票期權計劃;激勵對象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公司的規章制度,或遇不可抗力而導致股票期權計劃加速或終止,或者經特別決議重新確定行權價格等情況。
誤區七:對資本市場是否有效不加考慮
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是股權激勵計劃能否有效實施的前提。在一個有效市場中,股票價格基本上反映了經營者接手企業時企業的價值,短時間內股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很小。在美國,大部分公司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價格都約等於甚至小於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
在西方很多國家的股票市場上,基本不會出現「股權激勵行情」。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制定行權價以及行權時,很難通過企業內部消息來操縱股價,即使操縱一時,由於股票期權的行使是分批進行的,只要市場有效,股價最終將反映企業價值,經營者操縱股價獲利不會屢屢得手。因此,這就迫使經營者努力工作,而不是挖空心思去修改會計利潤,或者公布虛假信息欺騙股東。
但是在一個扭曲的市場,投資者並不看重企業的價值增長和未來分紅能力,而是想著在二級市場快速炒作一把便撤離。這時,股價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因此也難以用股價來衡量經營者的業績。這樣,股票期權方案將失靈。
誤區八:忽視了經理人市場的有效性
正如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能夠正確評價一家公司的價值,一個有效的經理人市場也能夠正確評價職業經理人的能力,並對經理人的行為加以約束。一個有效的職業經理人市場,不僅能夠記錄經理人的過往業績,也能記錄經理人的職業操守。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信用和操守是職業經理人的立身之本,一個職業經理人一旦在信用上有了瑕疵,就意味著其職業經理人生涯的終結。因為市場賦予德才兼備者的價格會很高,而不勝任者或者信用有問題的經理人則會面臨淘汰的威脅。
而在我國,由於職業經理人的稀缺,導致職業經理人市場出現了求大於供的現象。很多時候,企業在招聘經理人時求賢若渴,往往忽視了對職業經理人的信用進行檢查,即使想檢查,也由於市場信息的不完備而只能作罷,甚至檢查出了污點,也由於企業急缺人才而只能將就任用。由於市場失效,就造成了某些職業經理人對職業道德的忽視,進而會給企業帶來危害。
其中,經理人辭職拋股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種道德風險。由於新《公司法》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期內只能每年部分拋售股票的硬性規定,在2006~2007年間,時常能夠聽到高管辭職拋股的消息。
高管辭職大都出現在股價暴漲時期,這時公司的股價被明顯高估。一些聰明的高管由於考慮到今後股市恢復理性時股價勢必會回落,因此為避免財富縮水,不惜辭職套現,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種行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無可厚非,但是,這些人的流失,很可能讓企業難以承受。
因此,企業在設計期權激勵方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對經理人的約束較弱這個因素,爭取在創造富翁的時候,還能留住這些能乾的富翁。
以上就是經股網的專家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