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權債券 > 美國固定收益養老金債券和股票平衡

美國固定收益養老金債券和股票平衡

發布時間:2021-08-17 10:02:46

⑴ 債券和股票兩者的收益率相互影響 ,為什麼這個句話是對的

他們的相互影響是由資本的逐利性決定的,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資本有兩個特色,一是投機性,另一個是避險性,當股市出現牛市行情的時候資本的逐利性就充分體現出來,大量資金湧入股市,這時候由於資金進去股市,債券市場無人問津,債券供大於求,債券就會降價銷售,債券銷售收益減少,當股市進入熊市,避險需求釋放,大量資金開始追捧債券,以求避險,債券就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債券銷售收益也就增大。

⑵ 為什麼說美國的股票和債券是國際貨幣的一大避難所

美元是國際貨幣,進出口產品以美元計算。

⑶ 我國的固定收益證券和美國的不同

我國的固定收益證券和美國的當然是不同的。因為兩個國家的證券制度管理辦法都是不一樣。所以當然是不同的。

⑷ 固定收益證券與股票的區別

固定收益證券是一大類重要金融工具的總稱,其主要代表是國債、公司債券、資產抵押證券等。是指持券人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取得固定的收益並預先知道取得收益的數量和時間。而股票的收益是不固定和難以預料的。

⑸ 如果美國關閉兩房 那些外國投資機構持有的他們的債券 股票 還有金融衍生品就不能兌現了么

一再被推遲的「兩房」改革方案終於有了新的動作。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美國政府將公布一項提案,逐步削弱房利美與房地美(簡稱「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的中心作用,並最終將這兩家抵押貸款公司關閉或徹底私有化。

三種解決方案待定

報道援引多位白宮官員的說法稱,預計本周五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將向國會遞交一份「白皮書」。報道認為,該計劃一出,意味著政府將削弱對樓市的支持力度。
「白皮書」詳細闡述了三種減少政府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中作用的方案。其中最保守的建議是,除了現有的聯邦機構外,政府將退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另外兩個方案則是建議創建一套新的機制,讓政府對向來由「兩房」主導的二級抵押貸款市場給予部分支持。報告還將提出按揭業務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強貸方保護;改變抵押貸款服務,以解決該行業無法與還款滯後的貸方合作的問題;清理貸款證券化、貸款捆綁銷售給投資者的新措施。
知情人士稱,「白皮書」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私人資本重新回到住房金融市場,從而減少政府在抵押貸款債券中的投入。過去幾十年來,「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一直發揮著中心作用。由於事關重大,分析師預計美國政府對「兩房」命運的最終決定可能會在今年年底達成一致。
美政府已耗資千億救助
據悉,房利美和房地美由美國政府出資創建,主要業務是購買抵押貸款並證券化,然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證券,從而騰出資金用於提供給購房者新的貸款。由於近年來美國房地產泡沫化愈演愈烈,「兩房」不得不降低貸款門檻,這使得貸款違約增加,兩家公司遭受巨額虧損並引發次貸危機,並由此造成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
2008年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去年6月,由於股價長期表現不佳,「兩房」被勒令退市。截至目前,美國政府救助「兩房」已經耗資1480億美元,但兩家公司至今仍未能實現盈利。據去年11月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的一份報告預測,如果要完全救活「兩房」,美國政府可能要投入高達7000億美元的巨額救助金。分析人士認為,一旦政府扶植力度減弱,購房者的借貸成本將加大,會讓本已脆弱的樓市雪上加霜。
同時,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對「兩房」的爭議使這個問題披上了政治色彩。是繼續用納稅人的錢拯救「兩房」還是任其「自生自滅」成了奧巴馬政府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本報記者 沈瑋青
■ 美政府救助「兩房」大事記
2008年7月11日 由於市場擔心「兩房」遭政府接管或增發融資,「兩房」股價險遭腰斬。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表態,美國政府暫不考慮接管。
2008年7月13日 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宣布救助「兩房」措施。財政部將提高「兩房」信用額度,並承諾必要時購入股份。美聯儲承諾對「兩房」開放貼現窗口,以提供直接融資。
2008年7月26日 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一項總額3000億美元的住房援助議案,旨在救助美國樓市,同時幫助「兩房」擺脫困境。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購入「兩房」股票。
2008年9月7日 保爾森宣布由政府接管「兩房」,聯邦住房金融署接手「兩房」日常運作。
2008年9月14日 聯邦住房金融署宣布,不允許房利美和房地美向前任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馬德和理查德·賽倫支付巨額離任補償。
2009年3月18日 美聯儲宣布將購買1000億美元「兩房」債券,使美聯儲2009年以來購買「兩房」債券總額翻番。
2009年4月22日 房地美時任代理首席財務官大衛·凱勒曼在家中自殺。
2009年12月24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取消原先對「兩房」設定的4000億美元救助上限。
2010年3月23日 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說,鑒於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處於困境,針對「兩房」的改革宜緩行。
2010年5月5日 房地美稱,由於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大約80億美元,希望政府增加106億美元救援資金,這將使房地美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613億美元。
2010年5月10日 房利美稱,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131億美元,擬再次尋求84億美元政府救助,這將使房利美接受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836億美元。
2010年6月16日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發表聲明,要求「兩房」退市。
2011年2月9日 消息稱美國政府擬關閉「兩房」。

■ 回顧

「兩房」去年遭遇退市
2010年6月16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表示,准備將其監管的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兩家公司的股價長期表現不佳。
根據紐約證交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其股票將被摘牌。自2008年9月起,在超過30個交易日中,房利美與房地美普通股的價格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最近的30個交易日里,房利美的股票價格跌破了1美元,房地美則在1.0美元-1.5美元之間徘徊。
去年7月8日,紐約和芝加哥證券交易所在開市前停止了房利美普通股和優先股交易。該公司在退市前一天宣布,將發行三年期新債,到期日為2013年8月20日。退市前,房利美股價已跌至每股25美分。房地美同日也從紐交所退市。(沈瑋青)
「兩房」三年彌補1/8損失
美國金融危機質詢委員會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兩房」在過去約三年中通過要求銀行購回劣質抵押貸款收回總計209億美元的資金,但僅占「兩房」自2008年以來信貸損失總額的1/8。
報告顯示,從2007年至2010年8月31日,「兩房」曾要求銀行回購將近167000份劣質抵押貸款,總額達348億美元。在此過程中,實際收回總額達209億美元,其中房利美從銀行收回118億美元,房地美收回91億美元。
「兩房」通常從銀行購買貸款並將其證券化後賣給投資者,並為這些證券提供擔保以防借款人違約。當銀行將抵押貸款賣給「兩房」時,會就一定的貸款銷售標准達成協議,並有責任在不滿足這些標準的情況下回購貸款。但問題是那些原本該用來居住的房屋實際上卻被用作投資。當違約率較低的時候,回購貸款一般被當作正常發生的營業成本。但當金融危機爆發,美國的止贖權不斷攀升後,「兩房」已開始加強對違約貸款的核查,並迫使銀行購買這些銷售無望的貸款。這就導致銀行的回購成本成為非正常營業成本。
據分析師估算,美國銀行業因為回購「兩房」劣質抵押貸款而造成的損失最終將高達280億美元。(沈瑋青)
■ 小資料
房利美和房地美
「兩房」是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機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簡稱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簡稱房地美)的簡稱。由美國國會立法設立的政府支助機構,目的在於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提供穩定而連續的支持,提高住房抵押貸款的可獲得性。
美國的住房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之一,自1932年構建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以來,逐漸形成了以「兩房」為主、私人抵押貸款機構為輔的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通過政府幹預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為住房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兩房」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支柱,兩家機構承保或者購買的房地產貸款約佔美國居民房地產市場的50%,次貸危機以來達到80%以上。「兩房」擁有和擔保的資產規模約5.5萬億美元。在「兩房」債券投資者中,70%以上是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等美國國內投資者。
■ 落地
中國是「兩房」大債主
據悉,中國目前持有「兩房」數千億美元的債券,專家稱此舉或對中國的投資產生一定的賬面損失。
早在2008年就有消息稱,中國政府是「兩房」債券的最大海外購買者,持有數千億美元的「兩房」債券。日本、開曼群島、盧森堡和比利時等國也是其主要持有國,五國共持有1.3萬億美元的「兩房」債券。但由於數據不公開,目前對此並無相關的確切數字。標准普爾曾經在報告中指出,截至去年6月中國金融機構持有「兩房」債券總額達到3400億美元。
在「兩房」退市時,有質疑稱中國購買的「兩房」債券將面臨巨額損失。國家外管局當時曾表示,「兩房」債券規模大、流動性較好,在債券投資領域一直是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外匯儲備投資的重要對象。危機期間,「兩房」獲得美國政府的積極救助,總體情況穩定。「兩房」債券當時還本付息正常,價格穩定,且我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兩房」股票,因此退市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沈瑋青)
■ 專家觀點
中國投資「兩房」不會打水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昨日表示,由於「兩房」涉及的資產規模較大,不僅會對海外投資者產生影響,還會給美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帶來震動。但是任何重大的決策都需要循序漸進,過程可能相對漫長,而且美國去年已經宣布「兩房」退市,市場對於政府決策已經有了一個緩沖消化的過程,海外投資者也理應有了相應的對策,所以他預計「兩房」的新政策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震動。
劉元春還表示,中國購買「兩房」債券不單是為獲回報,還有其戰略考慮。「兩房」關閉後從清償的程序上來講可能會使中國的債券產生賬面縮水,但從中長期來看,戰略上或會有所收益,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則認為,中國投資「兩房」打水漂的可能性不大。「兩房」債券數額龐大,事關美國政府的信譽和國家形象,美國不會做出輕率決定,而會對市場有所交待。她認為隨著目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中國應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戰略組合,即時觀望跟進。(沈瑋青)
新京報)

⑹ 美國債券評級下降與中國股市關系,用數據說話

美國提高舉債上限,並沒有消除市場的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當地時間5日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這是美國首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而在4日,道瓊斯指數重挫512點,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下跌點數。

專家認為,美國債務危機仍在「發酵」,信用評級存在再次被下調的可能,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情緒濃郁,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可能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建議進一步擴容內需市場,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美國尷尬:違約風險解除信用警鍾敲響

美國在「最後一刻」避免了美國歷史上首次違約,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債務風險。

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另外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國際雖然在奧巴馬簽署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後,均確認保持美國信用等級為最高級,但同時都把評級前景定為負面。

標普表示,政治風險與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是下調評級的主要原因。維持評級前景展望「負面」,意味著在未來12個月到18個月內仍有下調的可能。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孫力堅認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國兩黨此前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爭執造成市場擔憂加深。雖然兩黨已達成妥協,但提高舉債上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的發展問題,以舊債還新債是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未來債務風險不可消除。」

繼2日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之後,市場上悲觀情緒依舊,甚至有蔓延之勢。4日,美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幅超過4%。歐洲股市也全線重挫,多個國家股指跌幅超過3%。

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認為:「股市的暴跌顯示出市場的徹底失望情緒。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可以在短期內救急,但會進一步加大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國連原有14.29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都無力償還,現在提高債務上限,投資者是否增持、市場對美國經濟是否看好,存在很多變數。因此,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必然動作,是全球對美國經濟失望的反映。」

美債危機:美債價格將受挫外儲資產被縮水

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3.2萬億美元,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並且大部分是美國國債。美國長期債務評級下降,將使我國外匯儲備面臨巨大的縮水風險。

專家認為,美國信用評級下降會造成市場上減持美國國債的行為增多,進而導致美國國債價格下滑。孫力堅表示:「持有美國國債數量越多,受到的損失越大。另外,市場本來就有流動性偏好,加之美國信用評級下調,違約風險提高,投資者將更加偏好相對靈活的短期債券,想要拋出長期債券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有意願的買家。作為美國國債的長期大量持有者,我國將面臨很大的外儲保值增值難題。」

周一、受偏空的消息面影響,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低開,受金融股下行拖累,兩市股指走出一波下挫,隨著資源、煤炭、有色等板塊聯袂上行刺激,股指掉頭回升,隨著地產板塊發力推高,股指一度沖上5日均線,因買盤不濟,市場的追漲意願欠缺,加之金融、鋼鐵、釀酒、等板塊下行拖累,股指掉頭震盪下行至泛綠,滬指圍繞著2700點窄幅震盪整理,交投清淡,波瀾不興。在亞太各股市相繼收紅的刺激下,兩市股指尾盤小幅上翹,滬指終盤報收於2703.78點,漲2.05點,漲幅0.08%,呈現一根戴上下影線的小陽線,全日成交660.7億元,較上周五萎縮了26%。創下6月23日以來的地量。醫療器械、多晶硅、煤炭、非金屬品、環保等板塊指數漲幅居前,而水利建設、釀酒、金融、船舶、鋼鐵等板塊指數呈下跌態勢。
在消息面上、8月解禁市值超2000億,市場資金面再臨考驗,8月解禁市值將升至2184億元,環比增幅超過6成,讓本已缺乏資金的大盤再臨大考。市場心理層面壓力較大。第二批地方債下月發行,地方債隱性風險猶存,從流動性的情況看,中長線看通脹繼續要求控制流動性,但繼續支持局部行情 。新興產業規劃臨近,生物質能或領銜新能源。此消息對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質能構成一定程度的利好。生物質能發電成本低而太陽能發電成本高,是導致生物質能未來5年發展更快的主因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估算,我國可用於發電的生物質能,近期可達5億噸標煤,遠期可達到10億噸標煤以上,如果農林生物質充分利用,裝機容量可達1.5億千瓦以上。水產品近期加入漲價行列,魚價出現持續上漲,農業部漁業局預測下半年部分魚價仍將高位運行等消息對水養殖業及相關品種構成利好。
在國際市場方面,美國兩黨接近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違約可能性大降,此消息偏暖。如果國會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面臨違約風險。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預計在美債「後危機」時期,全球流動性繼續泛濫,對於大宗商品等構成支持。目前對市場影響最大的資訊莫過於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值得深度研究。
昨日滬深兩市呈現窄幅震盪的盤勢,滬指圍繞著2700點展開震盪整理,且成交量大幅萎縮,人氣整體渙散,波瀾不興,弱勢格局仍為明顯,預示著股指業已處於方向性選擇和突破的前夜,權重股的持續低迷是拖累股指最主要的因素。而美國債務危機解決及影響以及7月經濟數據公布的情況是目前市場最為擔憂的心理因素,因而美國債務危機解決的結果和7月經濟數據的公布將決定著股指突破的方向及力度,在此之前,股指則仍將維持等待性區間震盪整理的態勢。
昨日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消息莫過於美國兩黨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的資訊了,31日報道,美國兩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接近達成協議,以免美國政府發生債務違約。白宮與共和黨領導人仍在商談的新方案將分兩步提高債務上限約2.4萬億美元,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這一消息使市場緊綳的神經少有鬆懈,其實、美國債務危機一拖再拖,遲遲未得到解決,已經使得全球市場對美國信用持有較強的懷疑態度了,若美國政府真不能上調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那麼美國的信譽度無疑將受到災難性的損毀,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也會隨之被動搖。若美國債務違約則對於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而言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因而、從這個視覺上看,美國兩黨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對全球經濟及市場而言無疑是個利好。
但是,問題沒有這么簡單,糟糕的是,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勢必又會加大通脹預期,即使美國不違約,美國將會繼續新發國債,美聯儲為了維持國債價格,啟動印鈔機將是大概率事件,能再次大印鈔票是為了挽救美國脆弱的國債市場。但流動性潮水則會進一步泛濫,對於中國而言,輸入性通脹的壓力無疑將會進一步加大,而中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CPI卻一直在高位攀升,農產品、水產品、豬肉。。。。。價格持續走高,通脹已經對沖掉了不少的經濟增長的成果。經過持續的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市場普遍預計通脹將在7月出現拐點或見頂,但若美國再度啟動印鈔機,大放流動性潮水,無疑將會再度推助CPI走高,侵蝕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的成果,目前中國大型國企依然保持著相當高的增速,這是緣於大型國企資金充沛,未受貨幣緊縮的直接影響。但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卻面臨著生存危機,若為進一步抑制通脹而進一步採取緊縮政策,則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將面臨著停產、歇業甚至倒閉的風險,同時也會誘發失業率的攀升,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且再度啟動印鈔機將引發新的通脹潮,對中國的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及經濟發展及為不利,對中小企業和股市還是實質性巨大利空。
上周滬深股市的「黑色周一」,表面上看導火線是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但真正誘發市場恐慌情緒的因素依然是美國債務危機,債務危機不僅使市場對美國的信任度下降,更主要的是將導致政策延續緊縮的連鎖反應,從而制約著市場的上行,因而,近期美國債務問題或將成為左右市場的主導因素,假若美債問題出現轉機並得以暫時解決,那麼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或將反彈,但或將誘發的流動性潮水進一步泛濫、通脹壓力的升級、緊縮政策的加強等,或將使得經濟和市場面臨的壓力更大。值得高度重視。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與否都會帶來利空因素,但這不等於利空一切,禍福相依,正是由於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或將再度啟動印鈔機,則流動性泛濫、美元或將繼續貶值,加大了通脹預期,反而利好於資源品種,避險情緒無疑會推助黃金及資源品種上行,可以從周一磷資源股興發集團(600141)、己二酸股天利高新(600339)、鋰資源股天齊鋰業(002466)、煤資源股開灤股份(600997)、涉礦股江泉實業(600212)、以及具有土地資源的運盛實業(600767)、香江控股(600162)等的強勁走勢中可看出端倪。同時可見,以科士達(002518)、瑞豐光電(300241)、超日太陽(002506)為代表的光伏品種走勢強健,以凱迪電力(000939)、維爾利(300190)為代表的垃圾發電和處理股強勢上揚;、以寶萊特(300246)、迪安診斷(300244)為代表的醫療器械板塊表現強勢,桑樂金(300247)、龍力生物(002604)為代表的新股次新股表現強勁。在此刻選擇優質股票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尚不明朗之際,在保持倉位的前提下,結合資訊及技術前瞻性地捕捉市場熱點及時機成為成功的關鍵。

⑺ 美國股市和債市之間的關系與區別

1、沒有直接關系,但間接聯系還是有的。

4、國債與股市的區別:

權利不同,國債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

國債是國家發行,但只有股份制公司才能發行股票。
期限不同,國債是一種有期投資,有規定的償還期,股票是無期投資。
收益不同,國債可獲得固定的利息,股票分紅不固定。
風險不同,國債想多比股票低,買國債的收益會比存銀行高,因為國債的收益比銀行存款收益高才會吸引投資者買國債。

⑻ 甚麼是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Defined Benefit Plan)

金業發展應推動養老制度建設

--------------------------------------------------------------------------------

您對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問題,您對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擔心,
您對大盤走勢有任何疑惑,您還關心哪些股票的趨勢,隨時可以免費致電--
金融界服務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繼電話)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

中國證券報
我國基金業要獲得真正廣闊的發展空間,就必須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改變目前單純追逐熱錢,著眼於為熱錢服務的短視行為,以自身的優良的管理技術優勢幫助、推動我國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形成,進而使自身的未來發展奠定在健全的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堅實基礎之上。(人民幣都升值了!你的股票升了嗎?)

從發達市場國家的歷史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基金業的發展與養老基金體制的發展遵循的是一條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發展道路。一個國家的社會化的不斷完善的養老體制,是基金業賴以繁榮壯大的基礎。而基金業的專業化的發展,又為社會化的養老體制的不斷變革提供了技術上和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我國養老制度能否順利完成改革、發展、完善的重任,將決定我國經濟發展能否在今後二三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繼續保持持續、高速的發展態勢,將決定我國社會能否在今後二三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繼續保持安定、平穩的局面。(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目前,我國養老體制正面臨著嚴峻挑戰:挑戰之一:我國社會發展正遭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後建立健全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困境。

挑戰之二:我國經濟發展正遭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後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困境。

挑戰之三:我國人口的嚴重失衡正快速瓦解我國社會的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將加劇我國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困境。

挑戰之四:我國的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解決過程將加劇我國養老體制的困境。

 共同基金與養老基金共生共榮

從發達市場國家的歷史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基金業的發展與養老基金體制的發展遵循的是一條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發展道路。一個國家的社會化與不斷完善的養老體制,是基金業賴以繁榮壯大的基礎。而基金業的專業化的發展,又為社會化的養老體制的不斷變革提供了技術上和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我們可以說,不以社會化的不斷完善的養老體制為基礎,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得到真正的繁榮發展。同時,基金業又應以不斷提高的專業化服務,支持我國社會化養老體制的改革、發展、完善。

美國的歷史經驗為基金業發展與社會化養老體制發展的這種相互支持、共生共榮的關系提供了典型的案例說明。美國的基金業曾經完成了兩項重大的歷史任務,從而幫助改革完善了美國現代證券市場框架和金融體系。其歷史任務之一是,幫助美國證券市場完成了從「為少數人服務的市場」向「為多數人服務的市場」的轉變。

美國的股票市場可以大體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其中20世紀30年代是最主要的分界線:

第一階段:20世紀的1929至33年的大危機之前,美國股市是典型的為少數人服務的股市。這時股市的參與者主要是社會上少數的投機者、冒險家、富有階層。這時的股市是典型的富人的游戲場所,是少數投機者的游戲場所。

第二階段:20世紀的30年代至40年代為過渡時期,即從為少數人的市場向為多數人的市場轉變的過渡期。

第三階段:20世紀的5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逐步轉型為「為多數人服務」的市場。

 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美國養老體制變革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開始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投資股市。到目前為止,多數的美國家庭和美國人口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持有股票。股市不再只是富有者的投資場所,而且也是廣大工薪階層的投資場所。對這一市場的轉型,美國基金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美國的基金業也隨著這一歷史轉型而得到了發展壯大。

在1929—1933年的大危機之前,美國基金業也曾有過一段高度繁榮期。但這時的基金業和美國股市一樣,只是為少數投機者的利益服務的。因此隨著大危機的展開,美國第一代只為少數人服務的基金業幾乎全軍覆滅,被歷史的發展所淘汰。

 20世紀50年代以後,美國基金業開始以共同基金為主流形式。共同基金由其制度決定是更強調為多數人服務的基金形式。正是在共同基金的制度安排下,越來越多的普通工薪家庭有可能越來越廣泛地參與股市投資。因此可以說,共同基金這種為多數人服務的投資工具幫助美國股市完成了向為多數人服務的市場的轉變。

其歷史任務之二是,保障了美國社會化的養老基金制度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快速發展。

我們應當明確一個歷史事實:現代金融市場變革的基本推動力來自於養老制度的變革。養老制度的變革、創新是現代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完善的基本推動力。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養老基金制度經歷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

變化之一:公司雇員(通過工會組織)獲得了對養老基金合約的談判權。

 1948年4月,美國勞工關系局發布法令,宣布公司雇員有權通過工會組織要求僱主提供養老保障,建立養老基金。而在此之前,建立養老金與否只是僱主一方的單方面決定。這一措施催生了美國現代的社會化的養老基金制度,推動了企業年金雨後春筍般的建立,使企業年金迅速覆蓋到各類企業,使養老基金資產以幾何級數迅速擴張。養老基金資產從1949年該法令頒布之時的140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世紀末的接近9萬億美元,規模擴大了600餘倍,資產總值已超過美國一年的GDP總值。

變化之二:養老基金從最初的單純的「收益固定型計劃」轉向了「收益固定型計劃」與「投資配置型計劃」並存的格局。

「收益固定型」養老金計劃是指事先以合約形式規定了受益人最終的受益數額與收益方式。而「投資配置型」養老金計劃是指規定受益人定期向養老金賬戶不斷追加投入的義務,但不承諾最終的收益。因此「投資配置型」養老基金計劃可以被看成是一種純粹的投資計劃。這一變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相當深遠。它不但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投資風格、投資組織形式,而且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資金不斷地、定期地注入美國證券市場,對美國證券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穩定機制。

變化之三:投資決策模式出現分散化、平民化趨勢。

在原有的單純「收益固定型」養老基金計劃模式下,美國養老基金的投資決策高度集中在數千名投資管理者的手中。實際上也可以說,當時美國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決策權高度集中在數千名投資管理者手中。但是在「投資配置型」養老基金計劃模式下,美國有超過3500萬養老金持有人要直接參與投資決策,他們直接代表著數千萬美國家庭的投資計劃,以及接近一半以上美國人口的投資計劃。「投資配置型」養老基金計劃從根本上變革了美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決策模式,對美國證券市場上的制度性變革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這一變化對基金市場的影響極為深遠,對美國基金市場的高速擴展給予了最為有力的推動,使美國基金市場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以前所未有的形式、速度、廣度和深度迅速發展起來。

變化之四:養老基金合約對股票投資比重的規定不斷放寬。

過去50年間,美國養老基金的投資方向經歷了一個從基本上禁止投資股票到允許投資股票且投資比重不斷提高的過程。美國養老基金持有股票的資金數額以平均大大超過股市升值速度的速率增長,公營部門養老基金的股票投資比重已超過50%,其餘大體在30%—40%之間。現在,美國養老基金已成為美國股票市場上最主要且最穩定的資金來源之一。

在上述美國養老基金制度的革命性變化過程中,美國共同基金市場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同時也由此為自身的發展獲得了以前所不可比擬的廣闊空間。美國共同基金市場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基金產品,滿足了養老基金多樣化的投資需求,為養老基金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證券市場提供了順暢的通道。

這一歷史發展過程告訴我們,對共同基金市場來說,養老資金的投資需求應當成為共同基金最為關注的市場需求。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共同基金市場服務形式的變化,主要都是為滿足養老資金的投資需求的結果。可以說,是養老基金市場的變革發展推動了共同基金市場的變革發展,同時是共同基金市場的變革發展保障了養老基金市場的變革發展。

 我國基金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障礙

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還只有區區一千多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便已陷入明顯的發展瓶頸,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銷售不暢局面。當前,造成我國基金業發展這一系列困難的主要原因在於制度性缺陷:

一、社會化養老體制建設的嚴重滯後目前,我國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建設嚴重滯後,尚不能覆蓋廣大的農村人口與日趨龐大的流動人口,也沒有充分覆蓋城市人口中的廣大中低收入者。我國目前的社會化養老體制還只能說是為少數社會「精英」階層服務的體系。沒有廣大社會人口的養老資金需求,就沒有對應的對共同基金產品的投資需求。缺乏廣泛的具有養老投資目標的資金支持,我國基金業便陷入為少量投機性熱錢服務的困境。

正是這種情況造成我國基金業規模目前雖然只佔GDP的百分之一點幾,基金卻似乎很難再賣得出去。而業內人士所一直憧憬的國外基金市場的佔GDP百分之十幾甚至幾十的情形,似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國基金業要獲得真正廣闊的發展空間,就必須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改變目前單純追逐熱錢,著眼於為熱錢服務的短視行為,以自身的優良的管理技術優勢幫助、推動我國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形成,進而使自身的未來發展奠定在健全的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堅實基礎之上。

二、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觀念落後我國現有的證券及基金的法律法規體系嚴重不適應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需要。這種不適應不單表現在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健全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其基本觀念的落後方面。

第一,現有的證券及基金法律法規體系明顯缺乏推動競爭、推動創新的基本精神。相反,卻有相當明顯的保護壟斷、自我封閉的意味。第二,現有的證券及基金法律法規體系不利於職業投資管理人市場的發育。第三,現有的證券及基金法律法規體系不利於「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投資契約關系的形成,制約基金產品市場深度與廣度開發。

在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只允許少數國企色彩濃厚的「大」基金公司的存在,只允許「出身好」、「財大氣粗」的機構組建基金公司。我國基金業從一開始就被割棄了「平民化」機構的基本精神,一開始就掘下了「高高在上」的少數「管理精英」與普通廣大投資人之間的鴻溝。在這種法律框架下,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在我們中國如何能有朝一日產生像「巴菲特」、「彼德.林奇」、「索羅斯」一類的投資大師以及像「先鋒公司」一樣的著名基金投資機構,因為以他們創業時的條件根本就沒有資格進入我國的投資管理行業。

三、金融財富分布嚴重失衡我國社會金融財富分布呈嚴重不均衡現象。這一不均衡現象將長期制約我國城鄉居民儲蓄(目前已達十萬億)順暢地轉化為投資資金的過程。我國社會金融財富分布的不平衡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根據社會調查數據):第一,少數人佔有多數的金融資產;第二,缺少一個足夠大的中產階層;第三,廣大中低收入階層人均佔有金融資產的絕對額過低。而根據發達市場的歷史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形成以廣大中產階層為主體的金融資產結構才最有利於基金業的發展。

在我國現有金融財富分配格局下,對基金業的資金供給將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人均金融資源不足,人均絕對額較低;第二,資金抗風險能力低;第三,投資民眾的長期理財目標與短期贏利慾望的矛盾突出;第四,金融資產的滾動增量資金將成為最適合基金業開發的資金供給來源。

基金業資金供給的這些特點將對我國基金業的投資管理戰略與市場開發戰略形成挑戰。那些只會照搬照抄書本知識和照搬照抄國外做法的公司將被市場無情淘汰。

我國證券市場遠未完成從「為少數人服務的市場」向「為多數人服務的市場」的轉變,這將制約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我國證券市場遠未完成從為少數人服務的市場向為多數人服務的市場的轉變,這給我國證券市場帶來以下特點:

一是證券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導致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程度不高;二是市場的效率較低,包括自身的運行效率較低,以及對國民經濟的服務效率較低。三是我國證券市場與發達市場比較,呈現系統化風險較高,但平均收益偏低的狀況。

以上特點將對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造成一系列的困難:

第一,由證券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不夠造成基金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不夠,造成基金產品開發中的困難,基金產品推廣與市場認同的困難,風險管理與投資管理的困難,等等。

第二,由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較低,帶來基金公司經營效率的下降。基金公司必須尋找到適應這一市場形態的獨特的經營管理模式,而不能照搬照抄現有的國外管理模式。

第三,由我國證券市場風險———收益關系的現狀出發,我國基金公司必須尋找到自己更為獨到的投資管理理論體系,形成更為獨到的投資理念與投資風格,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特有的投資民眾服務。

 基金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推動、保障我國養老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為使基金業獲得更為堅實的發展基礎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基金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一、爭取盡快建立有利於共同基金市場與養老基金市場互動式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目前的基金法律法規體系的最突出弊端,是孤立起來看基金,就基金業談論基金業。這種看問題的角度違背了基金業發展的歷史經驗,不可避免會形成較強烈的行業壟斷性特點,助長行業利益至上的不正之風,使自身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一個真正有利於基金業未來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應當符合以下原則:

第一,必須有利於基金市場與養老基金市場互動式發展,有利於基金市場為我國養老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多樣化的優質的服務。

第二,必須有利於打破壟斷,促進競爭。具體地說,就是應當允許並有利於中小基金公司的設立及參與競爭;允許並有利於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基金公司的參與競爭;允許並有利於基金公司之間的收購兼並,優勝劣汰;允許並有利於最廣泛的各類機構和個人參與基金業的競爭。

第三,必須有利於創新。基金業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地推陳出新,包括管理制度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投資管理技術的創新,市場營銷技術的創新等等。而目前的法律法規體系明顯地在束縛基金業的創新沖動。

樹立為最廣大的多數人的理財需求服務的經營理念與經營體制。

我國目前基金業管理體制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由少數人參與,為少數人服務。這種經營理念與經營體制不破除,我國基金業難以真正得到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不合理的制度與不正確的風氣的雙重推動下,目前我國基金業中「貪大求洋」的風氣越來越盛。例如,基金公司只准成立大公司,而且規模要越來越大;基金公司都扎堆大城市,而且越來越扎堆一兩個最大城市;基金發行規模必須求大,不發幾十個億就好像發行失敗;基金公司的人員越來越臃腫,一個新設立的公司也動不動需要好幾十個人等等。

這種「由少數人參與、為少數人服務」的機制,助長了基金業盯住少數富裕階層,盯住「熱錢」的風氣,背離了現代基金業的最基本服務是為最廣大社會階層的養老資金服務的目標。

基金業要逐步轉向為最廣大的多數人的理財需求服務的正確方向,應當提倡幾個優先:應當優先發展中小型基金公司;優先發展低成本運營的基金公司;優先發展地方性的基金公司、優先發展專業方向細分的基金公司;優先發展帶有公司型特徵的基金公司;優先發展面向基層人口服務的基金公司;優先推廣小型化多樣化的基金產品。

二、推動「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基金投資管理體制的形成與發展。

造成我國基金業目前發展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國基金業尚未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投資管理體制。

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下,基金管理人是絕對的主動方,基金投資人是絕對的被動方。基金投資人對自己的投資沒有任何「話語權」,沒有任何實際上的「監督權」。從風險—收益分配機制上來說,基金管理人是利益的主要佔有方,基金投資人是風險的主要承擔方。這種局面不改變,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將難以走出困境。

在逐步推動「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投資管理體制的形成方面,應注重借鑒發達市場中公司型基金和對沖基金的管理體制及利益分配機制,使基金投資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地關注和保護。

三、重點開發低風險、小型化、地域化的基金產品。

基金業要有效地為我國養老基金的需求服務,重點應是開發低風險、小型化、地域化的基金產品,而不是如同過去一窩蜂地擁擠在少量高風險產品形式上。

低風險產品應當是基金業的主流產品。目前行業內最普遍存在的一個認識誤區是把「低收益」等同於「低風險」。對於有競爭力的基金管理人而言,「低風險」的含義是通過自己的管理降低風險等級,這樣才能為產品提供附加價值,基金管理才有存在價值。

小型化產品應當是我國基金業未來的主流產品。只有允許大量小型化基金產品的存在,才能為最廣大的投資大眾提供最體貼入微的服務,也才能使基金市場不斷保持創新精神與活力。

地域化產品應當是我國基金業未來高度關注的產品形式。現在已經有若干基金公司,特別是新設立的基金公司開始在這方面投入了相當的注意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基金產品的開發中應提倡開發適合中國投資民眾當前投資理財需求與當前資金特徵的基金產品,不應提倡照搬照抄國外現成基金產品形式的浮躁作風。

四、重點開發為養老需求等長期性需求服務的基金產品。

我國廣大投資者有著巨大的長期性投資理財需求,其中最主要是對養老資金的需求、購房資金需求、教育資金需求,嚴重疾病的資金需求,等等。發達國家的基金業對這類長期性的理財需求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細致的服務。而我國基金業目前基本忽略了這一類最基本的長期性理財需求。

我國基金業只有能夠為這類長期性理財需求提供有效服務,才能為我國目前高達十萬億以上的銀行存款轉化為投資做出重大貢獻。在這方面,應當努力建立能夠鼓勵基金公司與企業、社保、保險、銀行、券商、信託等機構聯合開發養老基金類產品的管理體制。

五、應建立基金業、證券業、保險業、銀行業、信託業等金融行業更緊密、更有效的業務合作與風險聯合監控機制。

目前,我國金融業中基金業、證券業、保險業、銀行業、信託業等金融行業的業務高度分割狀態,不利於我國社會化養老體制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不利於我國基金業的健康發展。在這種業務高度分割的體制下,金融風險並非能夠得到有效監控,而是把金融風險由顯性形式逼入了隱性形式,與此同時還扼殺了金融領域的創新沖動。

要開創共同基金市場與養老基金市場互動式的繁榮發展局面,必須探索各金融行業間更緊密的業務合作方式,以及對應的風險聯合監控機制。在這方面,首先要做的是要提倡「鼓勵創新,有效監控」的政策導向,而不應提倡只會按既有法規一味封堵的消極保守做法。

⑼ 債券和基金,股票的區別

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於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9)美國固定收益養老金債券和股票平衡擴展閱讀

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參考資料

網路:債券

網路:基金

網路:股票

⑽ 當真實利率走低,也就意味著債券和股票的固定收益在減少,這句話是否正確

是扯淡。普通股沒有固定收益,優先股的收益要麼不變,要麼受公司盈虧影響而減少,跟真實利率沒有直接關系。

債券的收益取決於你買入的價格,發行價買入的,決定於票面利率,市場上買入的取決於買入時的收益率。

通常真實利率走低是由其他經濟因素影響的,這些影響利率的經濟因素也可能影響債券和股票的收益情況,但並非簡單的線性關系。

閱讀全文

與美國固定收益養老金債券和股票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姜慧恩演的片 瀏覽:924
最新帶撓腳心的電影 瀏覽:117
劉智苑健身是什麼電影 瀏覽:294
韓國恐怖電影失蹤免費觀看 瀏覽:899
韓劇電影免費看倫理 瀏覽:373
韓國最好看的三極推薦 瀏覽:503
兩個男人一起做鴨子的電影 瀏覽:745
國產恐怖片反派帶著面具拿著菜刀 瀏覽:522
可可托海 電影 瀏覽:472
池恩瑞的作品 瀏覽:18
巨貓電影 瀏覽:178
吃人奶 片段 瀏覽:168
啄木鳥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298
江湖左手誰演的 瀏覽:670
部隊題材電影軍人可以去影院免費看嗎 瀏覽:564
章子怡 床戲 瀏覽:718
結婚過的男女電影 瀏覽:163
床戲影視 瀏覽:182
想看片卻找不到網站 瀏覽:724
國語電影免費在線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