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給定如下股票,請問對風厭惡型投資者來說,是否存在某個股票優於其 股票
無論對於何種類型的投資者來說,都有某個股票優於其他股票這樣的情況,
因為這就是客觀事實,肯定有一隻股票是現階段最優秀的那隻。
Ⅱ 證券投資學 為什麼投資時,風險偏好的人選擇股票,風險厭惡的人選擇債券
風險偏好不同對應著風險屬性不同的金融產品。
股票漲跌浮動較大,且比較隨機,風險較高,適合於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反之,債權類產品因為是債權屬性,風險較低,對應的收益穩定,適合厭惡風險的投資者。
Ⅲ 如果你是一個對風險極度厭惡的保守型投資者,應該選擇購買
D.貨幣市場基金
Ⅳ 股票常識中如何做一名真正的投資者
格雷厄姆認為,雖然投機行為在證券市場上有一定的定位,但由於投機者僅僅為了尋求利潤而不注重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分析,往往容易受到「市場先生」的左右,陷入盲目投資的誤區,股市一旦發生大的波動常常使他們陷於血本無歸的境地。而謹慎的投資者只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才作出投資決策,所冒風 險要少得多,而且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你不需要有很高的智商,你用不著同時下三盤國際象棋,或者同時打二副橋牌,你需要一種性情,無論是群居還是獨處,你都能夠做到從容自若。」
「你用不著懂得貝塔值、有效市場理論、現代組合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和市場形成理論,實際上,對這些一無所知反而更好,當然,這是商學院的觀點,因為他們的金融課程就講授這些內容,可是,在我們看來,學習投資的學生,只要掌握兩門課程就足夠了,一是怎麼給企業估價,二是怎麼看待價格。」「很早以前,當我明白擁有某種性情,可以使人成功時,我就努力強化這一性情,對金融業來說,性情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商,做這一行,你不需要是個天才,但確實需要具備合適的性情。」沉迷於股票每日漲跌。不能忍受每天不看盤,哪怕是和朋友聚會聊天、開會、開車等紅燈、去洗手間等都要時不時拿出手機看看股票走勢,恨不得一天24小時和周六周日都是交易時間。無法忍受一時虧損。股票上漲時得意忘形,股票下跌時百爪撓心,股票的漲跌甚至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Ⅳ 為什麼投資中對風險的厭惡程度越大證券市場線的斜率就越大
1、在投資中,風險厭惡程度不影響證券市場線的斜率,證券市場線的斜率其經濟含義是市場風險溢價,而反映風險厭惡程度的是投資效用曲線。風險厭惡程度高,是指比如經濟衰退時,人們不願意冒險投資而傾向於購買收益穩定無風險如國債之類(Rf),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時,想籌得資金獲得投資,只有拉開(Rm-Rf)也就是兩者之間的差距時,人們才可能將資金投向市場。風險厭惡程度具體體現就是(Rm-Rf),人們厭惡風險,那就必須對風險多付點錢,拉開與無風險收益的差距,讓人們願意冒險。(Rm-Rf)就是證券市場線的斜率,也就是單位風險的價格。貝塔系數體現風險的具體值。兩者的乘積就是風險收益。
2、風險厭惡是一個人在承受風險情況下其偏好的特徵。可以用它來測量人們為降低所面臨的風險而進行支付的意願。在降低風險的成本與收益的權衡過程中,厭惡風險的人們在相同的成本下更傾向於作出低風險的選擇。例如,如果通常情況下某人情願在一項投資上接受一個較低的預期回報率,因為這一回報率具有更高的可測性,他就是風險厭惡者。當對具有相同的預期回報率的投資項目進行選擇時,風險厭惡者一般選擇風險最低的項目。
Ⅵ 投資者如何規避和應對股市閃崩風險
所謂閃崩,就是在市場平穩、個股沒有明顯利空消息的情況下,公司股價突然大幅跳水。尤其令投資者防不勝防的是,一些股票大跌前並沒有利空和先兆,而暴跌的時段很短、破壞性卻很大,等投資者反應過來已經深套其中。
根據辨險識財的梳理分析,閃崩個股大多具備以下特徵:
一是這類個股業績較差且估值較高企,如仁東控股前三季度虧損2192萬元;
二是多數屬於中小市值個股,總市值大多不到百億元,部分個股市值甚至不足50億元,如川儀股份、永鼎股份等;
三是公司主要股東將所持大部分股份進行質押,如京基智農控股股東累計質押率高達97%;
四是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公募性質的機構持股比例較低,大多為個人或私募持股,但持股集中度卻較高,如京基智農、永鼎股份等。
辨險識財注意到,少數閃崩股也出現了盤中的資金自救,如閃崩跌停的實豐文化以跌停開盤,隨後跌停板被打開,收盤倒漲逾5%,全天換手率高達11.5%。飛凱達下午兩點多突然閃崩跌停,但尾盤又被資金拉起,收盤上漲逾近3%,全天換手率高達17.9%。
投資者該如何迴避閃崩股的風險呢?
投資者應對以下幾類個股有所規避:
一是業績地雷股要盡量避開,包括業績虧損、不達預期的公司;
二是解禁股在解禁前後盡量迴避;
三是高位高估值的題材股;
四是換手率極低的高位庄股。
閃崩股的出現主要是相關公司缺乏業績支撐,股價受到短期資金推動導致暴漲暴跌。這也從側面提醒投資者還是要更注重基本面,遠離績差股、問題股,逐步樹立價值投資的理念。未來市場兩極分化將愈發明顯,投資者盡量選擇一些低估值藍籌股或者消費白馬股、優質成長股,這些個股流動性較好、業績增長穩定,適合中長期投資。
投資者對於一些高位績差股要保持高度謹慎,一旦不幸踩中閃崩的高位個股,應盡快止損,不要心存幻想,否則會越套越深,因為這類個股之前的漲幅是資金炒作形成的,並沒有基本面支撐,一旦資金抽離,跌幅會非常慘烈。
Ⅶ 股民的「損失厭惡心理」是怎麼產生的
2020年11月發生了兩件大事:美國大選,螞蟻上市。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美國大選還處於一個白熱化的階段,德州剛剛翻盤。距離結果出來還有一點時間,況且,作為中國人,美國大選距我們還是有一點距離的,今天主要討論的內容,就是關於螞蟻推遲上市這件事。
整個事件源於馬老闆在24日外灘金融峰會的發言,一石激起千層浪,炮轟了整個中國金融圈,甚至連帶著監管部門。
“全球很多監管部門監管到後來,變成了自己沒有風險,自己部門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風險,整個經濟不發展的風險。未來的比賽是創新的比賽,不僅僅是監管技能的比賽。”他並指當下中國金融面臨的“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今天是這個不許那個不許的文件太多,政策太少”。
馬老師說得興起,劍指當代世界金融體制的基石之一的巴塞爾協議,稱在巴塞爾協議框架下的金融運作就像讓“一個老年人俱樂部”來解決運轉了幾十年的金融體系老化的問題、系統復雜的問題,而中國金融業是“青春少年”,由此馬老師也質疑現行國際監管規則以及中國金融業“與國際接軌”的思路……
然而不同於金融圈人對馬雲的痛罵,很多網友是站在馬雲這一邊的。
但網友畢竟代表不了國家的意思,11月2日,銀保監會對集團首腦進行了約談,次日晚,上交所就公布了暫緩上市的消息。
廣大股民的“損失厭惡心理”
為什麼這一件很小的事情,會引起這么大的討論呢?
因為廣大股民的利益。
買了螞蟻集團股票的人,擁有期權的人,是什麼心態?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
兩萬億的市值,喝口湯都能賺到不少錢。
更何況網傳按現在的股價,螞蟻集團的員工平均每人一套房。
但暫緩上市的消息出台之後,不確定因素增多,照網路小貸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螞蟻金服的科技服務與金融業務可能要拆分,這樣螞蟻金融融資額度可能會大大降低,而且未來螞蟻金服在業務拓展的空間上也會大幅縮小,如此一來螞蟻集團的市值也可能比現在小多了。
也就是說,所有的持股人,都賺不到那麼多錢了;花了錢的人,還有可能虧錢。自然內心會有不平。
對於一樣東西,人們對於失去的痛苦遠大於得到他的快樂。這種心態叫“損失規避心理”,也叫“損失厭惡心理”。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Kahneman,Knetsch,和Thaler 的研究,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2.5倍(馬克杯實驗)。我們對於“失”這件事情擁有更大的敏感性。
很多人現在還在等著馬雲爸爸出面說點兒什麼或者做點兒什麼,這種狀態就是我們所謂不合理的期待。
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里,其實個人力量很渺小,更何況馬雲爸爸或許志不在此,或許這次的講話是他給自己徹底在金融界引退留的台階,那麼仍在原地等待的人,很難等到一個自己滿意的結果。
難不成,還想等他幫你付尾款嗎?
Ⅷ 股票投資如何規避風險
在控制風險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風險產生的原因。一般基本上是:1.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2.股票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不完整;3.政策手段干預過多;4.個人股票投資者的心理素質因素;5.個人投資者操作水平不高。6.個人對中國股市行情了解不夠。
投資者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取決於自己的主觀投資動機,也決定於股票的客觀屬性。控制風險有四大原則:1.迴避風險原則,就是放棄對風險性較大的股票的投資。2.減少風險原則,在從事經濟的過程中,不因風險的存在而放棄既定的目標,而是採取各種措施和手段設法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輕可能承受的經濟損失。3.留置風險原則,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確定承受風險的度,在股價下跌,自己已經虧損的情況下,果斷"割肉斬倉"、"停損"。4.共擔(分散)風險原則。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藉助於各種形式的投資群體合夥參與股票投資,以共同分擔股票投資風險。
股票市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作為股票投資者個人來說,要弄清股票投資風險形成的原因。並加強自身的素質,加強學習,保持良好的心態,准備的判斷大盤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