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是不是持有某個公司的股票就是該公司的股東
是。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持有股票就擁有公司的一份資本所有權,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
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東權利的大小,取決於股東所掌握的股票的種類和數量。股東可以申請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者分享紅利等。
(1)新鴻基地產股東持有股票擴展閱讀:
證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是由證券管理部門批準的,為證券的集中交易提供固定場所和有關設施,並制定各項規則以形成公正合理的價格和有條不紊的秩序的正式組織。
(1)股票是一種出資證明,當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公司參股投資時,便可獲得股票作為出資的憑證;
(2)股票的持有者憑借股票來證明自己的股東身份,參加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發表意見;
(3)股票持有者憑借股票參加股份發行企業的利潤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紅,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B. 如何查找某個股東持有的股票
沒有捷徑可以查到你需要的!股東持有那些股票,一般之後持有股本進入前十的才能查詢的到。沒有進入十大流通股持有名單的是不會顯示出來的
C.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東持有的股票跟公眾持有的股票是不是一樣的
這個看他拿的原始股流通了嗎,要是可以流通了,就是一樣的啦
D. 股票持有者算是股東嗎
只要持有改公司的股票就算是該公司的股東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E. 上市的公司的老總大股東他一般持有多少股票呢
老總如果是外聘的,也可以不持股哦。
至於大股東,就看該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布情況,有的只有百分之幾的也可以成為單一大股東。
F. 李兆基是怎樣起家的
李兆基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於廣東順德。雙魚座,當時其父在順德開了家經營金銀業的小鋪,李兆基的孩童時代就是在這個小鋪子里度過的。從小耳濡目染,使李兆基對做生意產生了特殊的興趣。三十年代中,李兆基的父親從順德來到廣州,開了一家銀庄。小學剛畢業的李兆基也隨父親來到廣州,在父親的銀莊裡打雜,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國內地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之時。李兆基在銀莊裡每日接觸大量錢財,他親眼看見有的人幾天前還擁有幾捆鈔票,幾天後便隨鈔票劇烈貶值而一文不名。年輕的李兆基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鈔票只是浮財,而擁有物業才是真正的恆產。這個道理李兆基認為他終身受用不盡,正是靠著它,李兆基才有今天這番事業。 一九四八年,李兆基懷揣一千元錢,隻身來到香港,躲避戰亂。當時的香港中環文咸東街,足足有二三十間金鋪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找換、匯兌等生意,業務性質跟李介甫在順德的永生銀號沒有分別。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時,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第一塊基石。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十分順手。然而,盡管鈔票源源不斷地賺進,李兆基的心裡仍不踏實,廣州的經歷令他終身難忘,他決心另擇生意行當。從過去的經驗里,他今次選擇了一個可靠的行當 —— 從事地產業。 後來李兆基回憶當年生活時曾說:「我七八歲時已常到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小對生意已耳濡目染,後來在銀庄工作,令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法幣、偽幣、金元券等,都可隨著政治的變遷,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令我領悟到持有實物才是保值的最佳辦法。」於是,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毅然選擇了地產,走上了一條日後為他帶來無量前途的實業之路。 一九五八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他們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廣大中下層市民,一改過去地產業經營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一九六三年,李兆基與馮、郭兩人甩掉其他五位股東,另組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總經理。三人聯手,在地產界聲名遐邇,博得「三劍客」之名。新鴻基公司看準香港經濟起飛和人口急速增長的時機,大力興建大型屋村和中小型住宅樓宇,發展得十分順手。一九七二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一九七二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一九七三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也是運數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撈一把之後,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裡握著巨額現金,他看準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 一九七五年,香港股市開始復甦。李兆基也在此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恆基兆業有限公司。股本1.5億港元,地盤20個。公司成立之後,李兆基有意將恆基兆業上市。他選擇了一個最便利的方法 —— 買殼上市。即收購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後將之改造,以嶄新面目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與人合股的永泰建業公司。他以物業換取了永泰一千九百萬股的新股,成為最大股東,取代胡寶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後,他又將面向廣大市民的經營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發展良好,股價也隨之上漲,由原先不足一元漲至一九七六年初的三到四元。在李兆基經營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長。至一九七九年,由於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決定派送新股,這樣永泰股數逾億股,市值已達九億多元,擁有二十餘個樓盤。按香港法律規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擁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李兆基在永泰已擁有百分之七十的股票,因此,他無意將永泰再擴大。他的目的,還是要將作為永泰總公司的恆基兆業早日直接上市。恆基兆業成立之初,僅有股本一點五億元,樓盤二十個。但幾年之後,它的地盤激增至逾百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斷地取得足夠的土地來建房決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方式來為自己增加土地儲備。他採取的方法是收購舊樓,然後拆建出售。這些舊樓由於絕大部分在市區,故發展潛力十分驚人。李兆基長年在歐美的中文報刊上刊登廣告,收購香港的舊樓。這一招,不僅方便了那些華僑,也使得李兆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取得最優化的效益。在收購了一層舊樓後,他會想方設法陸續買下全樓,然後再逐漸買下周圍樓宇,無聲無息地擴充著。在收購後期時,即使價格較高,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因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競投合算。李兆基以工業化方式經營地產業。他將土地視為原料,樓宇為製成品。源源不斷地收買土地和不斷生產出成品,使恆基兆業博得港人口中的「樓字製造工廠」的名聲。 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恆基兆業又上一層樓。一九八八年,恆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恆基發展又宣布發行十二億新股。由於該公司擁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七的香港小輪公司股權和百分之二十六點四的中華煤氣股權,更顯得實力雄厚。擁有恆基兆業地產和恆基兆業發展這兩個實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舉躍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判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德勝、鄭裕彤四人時,曾有這樣的評語:長江實業雄才大略;新鴻基地產穩健有為;新世界發展勇氣逼人;恆基兆業則眼光遠大,先聲奪人。 至此,李兆基精心設計的收購、吞並戰終於實現了完滿的結局,李兆基通過完全吞並原來實力比他強的胡寶星,達到了利用別人發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購、吞並戰術,至今仍成為股市收購戰中的成功範例,成為香港的經濟學教授的課堂上經常引用的著名例證
G. 李肇基的成長歷程
李兆基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日出生於廣東順德。當時其父在順德開了家經營金銀業的小鋪,李兆基的孩童時代就是在這個小鋪子里度過的。從小耳濡目染,使李兆基對做生意產生了特殊的興趣。三十年代中,李兆基的父親從順德來到廣州,開了一家銀庄。小學剛畢業的李兆基也隨父親來到廣州,在父親的銀莊裡打雜,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國內地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之時。李兆基在銀莊裡每日接觸大量錢財,他親眼看見有的人幾天前還擁有幾捆鈔票,幾天後便隨鈔票劇烈貶值而一文不名。年輕的李兆基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鈔票只是浮財,而擁有物業才是真正的恆產。這個道理李兆基認為他終身受用不盡,正是靠著它,李兆基才有今天這番事業。
一九四八年,李兆基懷揣一千元錢,隻身來到香港,躲避戰亂。當時的香港中環文咸東街,足足有二三十間金鋪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找換、匯兌等生意,業務性質跟李介甫在順德的永生銀號沒有分別。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時,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第一塊基石。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十分順手。然而,盡管鈔票源源不斷地賺進 ,李兆基的心裡仍不踏實,廣州的經歷令他終身難忘,他決心另擇生意行當。從過去的經驗里,他今次選擇了一個可靠的行當 —— 從事地產業。 後來李兆基回憶當年生活時曾說:「我七八歲時已常到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小對生意已耳濡目染,後來在銀庄工作,令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法幣、偽幣、金元券等,都可隨著政治的變遷,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令我領悟到持有實物才是保值的最佳辦法。」於是,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毅然選擇了地產,走上了一條日後為他帶來無量前途的實業之路。
一九五八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他們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廣大中下層市民,一改過去地產業經營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一九六三年,李兆基與馮、郭兩人甩掉其他五位股東,另組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總經理。三人聯手,在地產界聲名遐邇,博得「三劍客」之名。新鴻基公司看準香港經濟起飛和人口急速增長的時機,大力興建大型屋村和中小型住宅樓宇,發展得十分順手。一九七二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一九七二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一九七三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也是運數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撈一把之後,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裡握著巨額現金,他看準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
一九七五年,香港股市開始復甦。李兆基也在此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恆基兆業有限公司。股本1.5億港元,地盤20個。公司成立之後,李兆基有意將恆基兆業上市。他選擇了一個最便利的方法 —— 買殼上市。即收購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後將之改造,以嶄新面目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與人合股的永泰建業公司。他以物業換取了永泰一千九百萬股的新股,成為最大股東,取代胡寶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後,他又將面向廣大市民的經營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發展良好,股價也隨之上漲,由原先不足一元漲至一九七六年初的三到四元。在李兆基經營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長。至一九七九年,由於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決定派送新股,這樣永泰股數逾億股,市值已達九億多元,擁有二十餘個樓盤。按香港法律規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擁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李兆基在永泰已擁有百分之七十的股票,因此,他無意將永泰再擴大。他的目的,還是要將作為永泰總公司的恆基兆業早日直接上市。恆基兆業成立之初,僅有股本一點五億元,樓盤二十個。但幾年之後,它的地盤激增至逾百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斷地取得足夠的土地來建房決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方式來為自己增加土地儲備。他採取的方法是收購舊樓,然後拆建出售。這些舊樓由於絕大部分在市區,故發展潛力十分驚人。李兆基長年在歐美的中文報刊上刊登廣告,收購香港的舊樓。這一招,不僅方便了那些華僑,也使得李兆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取得最優化的效益。在收購了一層舊樓後,他會想方設法陸續買下全樓,然後再逐漸買下周圍樓宇,無聲無息地擴充著。在收購後期時,即使價格較高,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因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競投合算。李兆基以工業化方式經營地產業。他將土地視為原料,樓宇為製成品。源源不斷地收買土地和不斷生產出成品,使恆基兆業博得港人口中的「樓字製造工廠」的名聲。
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恆基兆業又上一層樓。一九八八年,恆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恆基發展又宣布發行十二億新股。由於該公司擁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七的香港小輪公司股權和百分之二十六點四的中華煤氣股權,更顯得實力雄厚。擁有恆基兆業地產和恆基兆業發展這兩個實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舉躍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判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德勝、鄭裕彤四人時,曾有這樣的評語:長江實業雄才大略;新鴻基地產穩健有為;新世界發展勇氣逼人;恆基兆業則眼光遠大,先聲奪人。
至此,李兆基精心設計的收購、吞並戰終於實現了完滿的結局,李兆基通過完全吞並原來實力比他強的胡寶星,達到了利用別人發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購、吞並戰術,至今仍成為股市收購戰中的成功範例,成為香港的經濟學教授的課堂上經常引用的著名例證。
1993年2月,他與鄭裕彤、何鴻燊以14.9億港元收購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19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業百福軒(總樓面要1.63萬平方米),市值1.6億美元。恆基地產於1992年大量投資大陸房地產,1993年6月止,在大陸供集團發展的地盤共有20個,總樓面積逾185.8萬平方米,分布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其購入成本低於集團總資產10%。1993年下半年,恆基地產再分別購入廣州及北京東城兩幅地皮。李兆基原計劃將這些大陸投資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恆基中國缺乏3年業績,未符合上市規則,故此,恆基地產轉而發行可換股債券(債券可兌換成日後上市的恆基中國股份),集資4.6億美元。恆基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聯合投資65億元人民幣,投資武漢江灘填平工程、改造渦輪機廠、重型機廠、重建武漢中山路、武漢飯店;與九龍倉簽意向書計劃投資上海靜安區商品房;又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等組基金至少1億美元投資武漢國企。
內地改革開放後,李兆基就與胡應湘、馮景禧、鄭裕彤等聯袂投資廣州中國大酒店。其後,更是大舉投資內地,投資額達上百億元。一九九六年元月,北京恆基中心封頂,該項目總投資達三十三億元,建築面積達二十八萬余平方米,坐落於長安街上,成為京華又一美景。李兆基於一九九三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和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港事顧問;一九九五年底又被聘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李兆基有三子兩女。長子李家傑畢業於倫敦大學,現為恆基董事,參與公司發展與管理。
經過多年發展的李兆基,現在已成為香港地產業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顯要人物。他現在是香港恆基兆業地產及香港中華煤氣公司主席,共計持有59.87%的恆基兆業、2.5%東亞銀行、12%新鴻基公司、10%星洲新達城市發展的股份。此外,李兆基通過恆基兆業地產持有71.8%的恆基發展、29.7%中華煤氣、32.6%油麻地小輪和25%廣州洛溪新城的股份。1996年,恆基兆業地產總市值達123.30億美元,資產總值為679.45億港元,營業額111.71億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
李兆基雖只是小學畢業,但卻身懷絕技:用算盤計算快過電腦。他的腦力驚人,恆基一百多地盤,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哪裡進度如何,哪裡面積多少,隨口可出。李兆基的座右銘是:「先疾後徐,先聲奪人,徐圖良策」。他認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養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備,有獨到眼光,方能先別人一步。
李兆基談到個人財富問題,說了一句古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始終認為,不擇手段,沒有道義,發達了也沒有用,做人應該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理想。
既然明知財富如浮雲,那麼為什麼幾十年來還要在商界縱橫馳騁呢?李兆基認為,事業所帶來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錢方面。在他心目中,做地產最重要的是有預測能力和鑒別能力,買地就像買衫一樣,買得便宜穿得久,便說明你眼光好、買得值。大家一齊去買地,誰識貨,誰不識貨,「有料無料」,幾年後便見分曉。總括來說,投資有如一塊試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為最成功的境界。李兆基除了投資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傳統的人情味,決不像有些商人只認錢不認人,幾十年來,他的恆基公司幾乎與香港各大地產公司都合作過,被譽稱為「百搭」地王。
作為地產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適應市民要求壓樓價之時,曾帶頭將馬鞍山新港城最新樓盤自貶身價百分之八,為其他地產公司做出一個榜樣。
李兆基雖然幼時讀書不多,但他頗有古文修養,買下、貯存有大批古書。由於他曾捐出大筆基金給牛津大學,牛津贈予他「院士」和「博士」的榮銜。不過,他在社會傳媒方面一向保持低調,不願接受記者采訪,不願在報刊上出頭露面。
李兆基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務,具有培育英才的遠見和胸襟。他屢次出資贊助中、英、港的教育事業,貢獻至巨。其中有三項成績尤其卓著。
其一是於一九七九年捐助英國牛津大學的華頓書院。設立「李兆基獎學金」,
每年保送三至四名香港優秀學生負笈牛津大學,先後已有四十六位修讀不同科系的學生受惠。而李先生亦膺選為該院榮譽院士。
其次,於一九八二年與好友設立「培華教育基金」,並擔任主席,資助中國發展教育和培訓專業人才。
一九九三年被邀出任港事顧問,並成為「廣州市榮譽市民」。
其三,李兆基對中文大學的學術科研發展貢獻尤多,他慷慨解囊資助中大設立三年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並擔任顧問委員會委員。現任該校聯合書院校董。
近年,他又聯同摯友鄭裕彤博士捐助六百萬美元與中大及耶魯大學,支持香港、華南及台灣地區研究計劃。
他屢次捐款支持國際康復機構、香港公益金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其家鄉順德縣之醫療。教育和體育事業亦屢獲資助,造福桑梓。
李兆基還斥資10億港元,在港設立一間私營醫院 —— 沙田仁安醫院。事實上,李兆基除了事業成就之外,跟隨過李兆基工作的人都可以證明他的國學根底相當深厚,每年集團年報的主席報告都是由他親自撰寫或修改。李兆基下筆成文,洋洋灑灑,既有內涵,又有文采,經常令他那些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同事自嘆不如。
H. 什麼是藍籌股:次新股:概念股:創業板
藍籌股的概念最早是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是指業績優良,市值較大,股性活跌的股份。在香港,讀者耳熟能詳的藍籌股有匯豐控股、長江實業、恆基發展、新鴻基地產、中信泰富等。現納入恆生三十三指數的股份,由於都屬於各行業的佼佼者,因此大都可算作藍籌股,但是有股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變化較大,恆生指數服務公司會作適當的調整,即剔除某些股份,換進相同數量的新近發展較快的股份。 藍籌股這一說法也被中國大陸的證券傳媒所引用,一般是指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能定期分派較優厚的股息,被公認為業績優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比如銀行、保險、石油、地產、鐵路建設等大盤國企股等。
次新股,顧名思義,新股是相對於老股而言的,新和老是相對而言的,上市交易時間越短的就越新。一般來說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為新股,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一段時間以後為次新股,其中上市時間最短的為次新股里的新股,次新股亦是相對新股而言,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這個概念很難用量化界定。一般來說,上市半年之內的股票尚未分紅,含金量很高,可以稱這批股票為次新股板塊。
概念股,就是講故事,舉個例子,這個股票現在業績不怎麼樣,甚至虧損,但是它通過重組或是涉足當下比較熱捧的領域——互聯網,具有互聯網+概念,將來有業績轉好可能,會受到資金炒作,這叫概念股。類似的有機器人概念、影視概念、券商概念等等。
創業板是相對主板而言的,主要上市的是一些高科技新興產業類的股票,目前核准制的前提下和中小板區別不是太大,股票代碼是 「300」開頭的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I. 股東是不是一定要持有股票的才算股東
是的
有這個公司的股票就是這個公司的股東
持有這個公司的股票年底會分紅
但不一定是哪一天
如果想控制這個公司,只要擁有這個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就行了,但是必須是公司允許外人控股的公司。
J. 公司中股東所持有的股票跟一般人在買賣的股票有什麼區別嗎
股票沒有區別,但是他們不能頻繁買賣,有一個持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