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股票數據 xml 格式的嗎
東方財富網,網頁上那些數據,很多是xml的。
❷ 網站XML文件地址 怎麼把xml文件上傳到網站 XML訪問地址:D:\股票軟體\三行摘要模板(1).xml 檢查結果 你輸
用FTP直接上傳到網站根目錄就行啊。。
FTP軟體有很多的,我用的是flashfxp。。。
打開後點擊站點-站點管理器-添加站點
然後輸入你的FTP帳戶名和密碼,連接後就可以上傳了
❸ 股票系統中 數據傳輸用的是jason還是xml
從資料庫查數據不用說了吧。 保存成json格式有很多種方式,推薦用String str=JSONObject.fromObject(obj).toString();
❹ xml格式出錯
WML的基本情況
用於WAP的標記語言就是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WML的語法跟XML一樣,WML是XML的子集。
HTML、XML和WML的文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樣網頁開發者在過去10年中所學的東西今天依然適用。
WML頁面文件的後綴是 *.WML,就象HTML的 *.HTML後綴。
XML規定定義了一個規范的XML文件的規格。任何違反這個規定的WML文件會出錯。WML文件通常使用XML解釋器起來解釋。
建立網頁製作環境
WML文件本身就是文本文件,所以編輯不成問題,順手的編輯器都可以用。
當然,由於目前的瀏覽器還都不能顯示WML頁面,而我們又不能總在手機上進行測試(速度太慢),所以需要模擬器。現在象NOKIA、ERICSSON、MOTOROLA等手機製造商都生產了相應的產品,你只要下載就行了。當然除了模擬器以外,還需要圖形製作轉換器(用來製作WAP格式的圖形文件)、字元轉碼器(漢字<=>UNICODE)等等,本站工具及論壇頁面均有說明。
WML文件結構
WML的頁面通常叫做桌面(DECK),由一組互相鏈接的卡片(CARD)組成。當行動電話訪問一個WML頁面的時候,頁面的所有CARD都會從WAP伺服器下載到設備里。CARD之間的切換由電話內置的計算機處理,不需要再到伺服器上取信息了。CARD里可以包含文本、標記、鏈接、輸入控制、任務(TASK)、圖像等等。CARD之間可以互相鏈接。
文檔的實體包含在...標記中,文檔里每個CARD又包含在...標記中,然後實際的文欄位落則包含在
...
標記中。
簡單例子:
"http://www.wapforum.org/DTD/wml_1.1.xml">
Hello world!
顯示結果如下:
------ HELLO ------
Hello World!
DECK裡面各個組成部分的具體解釋在本教程的其他部分有說明。
WML字元集
WML是XML的子集,繼承了XML的字元集設置。WML文檔預設的字元集是UTF-8。
要顯示中文,有兩種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文檔頭使用encoding,即把第一行改為:
然而令人喪氣的是,這種方法有些手機和模擬器並不支持(將來會的),所以目前第2種方法更普遍:不改變字元集設置,但是在寫中文的時候採用UNICODE代表中文字元,如:
通訊錄
代表:
通訊錄
WML元素:標記(Tag)和屬性
WML的主要內容是文本,由於標記會降低與手持設備的通訊速度,所以WML標准里僅僅使用了很少一部分。用於表格和圖像的的標記幾乎都被排除了。
與XML一樣,在WML語言中,所有元素都放在符號"<" 和 ">"中,並且包含一個開始標志、一個結束標志和一個內容標志,或者使用自身結束的控制標記。就象這樣:
內容 例如:
Hello World!
或
例如:
和
WML同樣支持在標志中標出屬性。屬性是標志的附加信息,與元素的內容不一樣,它並不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屬性通常在元素的開始標志後指定。如上面最後一個例子。
由於WML是XML的一種應用,因此所有的WML標記和屬性都是大小寫敏感的(跟完全不同),而且所有的標記都必須正確地結束。WML要求屬性的值必須放在雙引號或單引號內。單引號可放在屬性標志內或雙引號內。字元亦可作為屬性的值。
WML注釋
XML支持這樣的注釋格式:
這些注釋在瀏覽器中並不顯示出來。
WML不支持嵌套元素注釋。
鏈接(URL)
WML外部引用方式跟HTML相同
http://www.itsalon.net/index.wml 或
http://www.itsalon.net/index.wml#login
內部引用,如果next是當前DECK中的一個CARD時,可以用這種方式:
#next
提供鏈接功能的WML元素有2個:(參見任務)和(參見事件)。
CDATA
XML支持CDATA的概念,以顯示不需要解釋的文本。下面的例子使用CDATA元素在WML頁面中顯示WML命令文本。
] ]>
瀏覽器窗口將顯示如下內容:
this is data
有了上面的基礎,相信大家已經能夠做不少事情了。現在我們來深入一下,看看如何提高性能和網路傳輸效率。首先,需要介紹一下http 1.1(RFC2616)的基礎知識。當然,如果你已經很熟悉了,可以跳過第一部分。
一、HTTP 1.1的簡要介紹
HTTP 1.1是一個基於文本的互聯網實體信息交互主流協議,這里的實體可以是WAP兼容瀏覽器之類的用戶終端,可以是WAP網關之類的代理伺服器,也可以是Java servlet之類的源伺服器程序。它們之間的交互信息就是兩大類:客戶端對伺服器端的請求(request)和伺服器端對客戶端的響應(response)。一次完整的交互包括一個請求和對它的響應。
所有的請求和響應都採用[RFC822]中定義的標准互聯網消息格式,框架如下:
* 消息定義
* 沒有或多個消息頭
* CRLF(空行回車)
* 可選的消息本體
其中消息定義不分指定了發送消息的類型。請求和響應都可以包含多個消息頭,用來進一步或者重新定義用戶終端和伺服器之間的交互。CRLF僅僅用來將信息定義和消息本體分開。
1、請求
在消息定義部分可以這樣定義請求: 請求類型 URL HTTP/1.1
其中請求類型可以是下面的一種:
①. OPTION:返回請求者和相應者之間可以使用的通信選項,主要用來檢測伺服器處理能力;
②. GET:獲得以URL標示的文件內容或者程序執行結果。伺服器根據文件名後綴判斷服務內容,比如該URL是靜態文本還是一個程序;
③. HEAD:除了不返回響應的信息本體以外,得到的是跟GET一樣的信息。一般用來測試鏈接的有效性、可達性和近期修改;
④. POST:把消息本體中的消息發送到一個URL或者其他類似的伺服器端定義行為。通常用來提交一個HTML表單或者一些數據操作活動;
⑤. PUT:把消息本體中的消息發送到一個URL,跟POST類似,但不常用;
⑥. DELETE:刪除URL指定的資源;
⑦. TRACE:調用一個遠程應用層請求消息迴路。發出這個消息的用戶終端除了收到原來的消息內容以外,還得到消息在Internet上的傳送路徑。
最常用的請求類型--也是我們在處理WAP應用時最關心的--是GET和POST。假設有一個WML文檔,我們用UP的瀏覽器去瀏覽的話,就會向伺服器發出如下GET請求:
GET www.itsalon.com/wap/index.wml HTTP/1.1
accept-charset: UTF-8
accept-language: ch
accept: text/vnd.wap.wml, */*, image/bmp, text/html
user-agent: UP.Browser/3.1-UPG1 UP.Link/3.2
host: www.itsalon.net
……
其中粗體的部分是HTTP消息頭,這里我們忽略了一些與我們關系不大的消息頭。
accept-charset: 用戶終端支持的字元集
accept-language: 用戶終端目前使用的語言
accept: 用戶終端可以接受的MIME文件類型
user-agent: 用戶終端供應商提供的終端描述信息
host: 請求信息發送到的域名
2、響應
響應的消息定義部分一般是這樣的:HTTP/1.1 狀態碼狀態描述在[RFC2616]中定義了近40種不同的狀態碼(分成5組)。其中最常見的是3個:
200 OK
401 Unauthorized
404 Not Found
繼續上面那個例子,如果該URL合法的話,伺服器的響應會是這樣的:
HTTP/1.1 200 OK
Server: www/5.0
Date: Fri, 26 Oct 2000 12:15:23 GMT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Length: 1211
Content_Type: text/vnd.wap.wml
Last-Modified: Mon, 22 Oct 2000 18:19:24 GMT
「http://www.wapforum.org/DTD/wml_1.1.xml」>
……
其它內容
……
這個響應信息里包括了響應的數字代碼和文本描述,然後是一組消息頭。在一個換行符以後就是消息本體,在這里,消息本體就是www.itsalon.net/index.wml的源代碼。
Server: 發出響應的伺服器
Date: 響應發出的時間
Connection: 指示用戶終端保持連接
Content-Length: 響應信息的長度,從DECK的第一個"<"字元開始計算
Content_Type: 響應的MIME類型
Last-Modified: 響應中DECK的最後修改時間
當用戶終端接收到響應以後,會對其狀態信息和消息頭進行解碼,然後決定對響應做出什麼樣的動作。如果收到OK響應,一般會把消息本體里的內容顯示在屏幕上。對於桌面終端,通常是HTML,對於WAP瀏覽器,則是WML。
HTTP是一種很煩瑣的協議。即使是簡單沒有任何數據的請求和響應都要產生數百位元組的消息。WAP通過WAP網關來解決這個問題。WAP網關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所有的HTTP1.1消息轉換成無線任務協議(Wireless Session Protocol, WSP)的消息格式。這種格式是壓縮的二進制協議,兼容HTTP1.1。它能解析所有的請求和響應消息,並轉換成最精簡的BIT序列。
到這里我們已經介紹了HTTP1.1的主要內容。當然HTTP1.1還有很多復雜的內容,但是在這里並不打算多講,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相關網站查找它的資料。作者只想大家知道一點:用戶終端和伺服器之間還有比GET和POST請求更多的互動消息,它們一樣有請求和響應消息頭,並且可以包含一些信號來影響WAP應用程序的執行和性能。這正是提高WAP運行效率的秘密所在。
二、緩存(Caching)
根據[RFC2616]的定義,緩存是:"程序中響應消息的本地儲存區以及控制這些消息儲存、重新獲取和刪除的子系統。緩存保存可以緩存的響應消息以便降低將來的響應時間和網路帶寬消耗,同樣也適用於請求消息。"
由於WAP信道帶寬的限制,我們在編寫WAP應用的時候都希望最大限度地減少消息的傳送量。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盡量地使用緩存,經常地從緩存中獲得以前的消息。幸運的是目前大多數WAP設備都有一定級別的緩存,在默認情況下,會嘗試最大化的緩存。幾乎所有指向URL的響應都會被緩存下來。
當WAP用戶終端緩存一個響應的時候,會保存幾乎所有的信息:URL、響應文本、消息頭以及其他可以驗證響應的內容(參看下一節"驗證和歷史堆棧")。每個被緩存的項目都可以根據它的URL組成部分(域名、路徑、協議、參數、埠等等)唯一的識別。
有兩種HTTP消息頭可以讓你控制WML的DECK緩存,對我們最重要的是Cache-Control消息頭。它能夠直接通過請求/響應鏈來控制所有的緩存實體。所有的緩存機制都必須遵守這些消息頭的定義。Cach-Control消息頭通常用來屏蔽一個設備的默認緩存行為。他們在消息鏈中傳遞時必須直接穿過所有的代理伺服器和網關而不被改變。
* Cache-Control: no-cache。設定這個選項的URL不能被緩存,包括用戶終端和所有處於內容伺服器和用戶終端之間的其他伺服器;
* Cache-Control: max-age=。定義URL保存在設備緩存中的最長時間。時間到了以後,這個實體會從緩存中清除;
* Expired: 。指定URL在緩存中存放的最後日期期限。[RFC1123]定義了日期的格式,通常是這樣的:Expires: Sun, 29 October 2000 17:30:47 GMT
在寫一個WAP應用的時候,你要先假設用戶終端會盡量最大化緩存以便使向內容伺服器獲取信息的動作減少到最少。下面做些解釋:
1、永久緩存URL
WAP用戶終端通常會盡量長地在它的緩存中保存存取過的URL,這個"盡量長"在Phone.com瀏覽器中的定義是大約30天。不過,也許你會想把一個URL的緩存時間盡量延長,比如你公司的LOGO,這樣每次打開頁面的時間就會減少。用下面兩種方法能夠很簡單地實現:
* 指定一個離現在很遠的過期日,比如:Expires: Tue, 01 Jan 2002 00:00:00 GMT;
* 指定一個很大的緩存時間,如:Cache-Control: max-age=3153600。這個例子可以讓URL緩存一年。用戶終端允許的最大整數是2,147,483,647,所以你可以讓一個URL保存超過68年之久。當然,到那個時候,你的手機早就那報廢了。
2、指定對URL的緩存時間
通常的情況是對一個URL你只需要緩存一段時間。比如股票報價系統,網頁可能需要5分鍾更新一次,那麼你只要在DECK的HEAD部分指定Cache-Control: max-age=300就行了。 如果用戶在5分鍾以內再次檢索該頁面,看到的還是緩存里的網頁。如果在5分鍾以後,就會到伺服器上獲取最新的數據。
另外一種控制緩存時間的方法是使用前面提到過的Expires,不過這種方法只能告訴用戶終端:只要過了指定時間,無論什麼時候訪問頁面都要刷新。如果你下次要控制時間,只能改變Expires里的時間值。
3、禁止對URL的緩存
對於快速變化的內容,一般都會希望每次都得到最新的數據。所以這個時候要完全禁止對相關網頁的緩存。方法有三種:
* 設定Cache-Control: no-cache;
* 設定最大緩存時間為0,Cache-Control: max-age=0;
* 設定緩存到期日為一個早就過去的日期,Expires: Mon, 1 Jan 1990 00:00:00 GMT。
實際上,後兩種不是最好的選擇。首先這樣會多佔用終端的處理時間,因為當碰到這個DECK時,終端需要計算一下過期時間。其次,這樣會多佔用一些位元組,而且在表達上也不夠清楚。
三、驗證(validation)和歷史堆棧(History Stack)
在HTTP1.1中對緩存進一步提出了驗證的概念。驗證的目的就是檢驗緩存項目是否在有效期內。由於歷史堆棧的存在,WAP終端上的驗證過程變得有點復雜。
WAP標准規定所有的WAP設備都至少要有可以容納10-個項目的歷史堆棧。當用戶按下由或其他轉向指令的定義的前行(forward)鏈接時,URL被推(push)入堆棧。如果按下由定義的後退(backward)鏈接,URL被彈(pop)出。
一般情況下,所有的前行鏈接都會被驗證,而後退鏈接則不會,因為它已經在cache里了。可是我們有時候還是希望當用戶按下後退鍵時依然能夠得到最新的數據。如果終端總是不予驗證的話,那用戶只好找到主菜單再重新進入那個頁面。
幸運的是,我們用Cache-Control:must-revalidate就可以強迫用戶終端在用戶按back時對URL進行驗證。當然,進行驗證並不是說該頁面會立刻重新讀取,而是根據他是否過期來決定。如果沒有過期,驗證的結果仍然是顯示緩存中的頁面。
如果你需要每次back都重新讀取頁面,用Cache-Control:must-revalidate, no-cache可以實現。另外,把 no-cache換成max-age=300就可以在back時對已緩存了300秒的頁面進行刷新。
四、HTTP頭與meta元素
到這里,大家已經知道HTTP消息頭的在WAP頁面的作用了。不過要在WML文檔里設置這些消息頭,就要用到meta元素,它只能出現在WML文檔段里。下面是幾個消息頭和它們的表示形式:
Expires: Mon, 10 Jan 2000 00:00:00 GMT
Cache-Control: max-age=300
Cache-Control: no-cache
當網關在WML文檔中掃描到元素時,就會把它們轉換成WSP等效的HTTP消息頭,然後用戶終端就可以據此對緩存進行控制了。
❺ 六度分隔、xml、ajax是什麼
六度分隔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一、六度分隔假說(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繪一個連結人與社區的人際聯系網,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現象(又稱為「小世界現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可通俗地闡述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六度分隔」說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弱紐帶」,但是卻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時會體會到這種弱紐帶的效果。 通過弱紐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相近」。
二、其數學解釋如下:
若每個人平均認識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節點重復,那也幾乎復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摘錄自wikilab
三、六度分隔實驗:
http://amenly.ik8.com/p/ld.jpg
Degrees of separation = no. of steps to go half way round circle
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招募到一批志願者,隨機選擇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信函的最終目標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標,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系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終到達了目標股票經濟人手中,並且這些信函經過的中間人的數目平均只有5個。也就是說,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系的最遠距離是6個人。1967年5月,米爾格蘭姆在《今日心理學》雜志上發表了實驗結果,並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說。
四、尚未證明的「理論」:
但是在30多年的時間里,米爾格蘭姆的理論從來沒有得到過嚴謹的證明,雖然屢屢應驗,雖然很多社會學家一直都對其興趣濃厚,但它只是一種假說。現在,美國兩所不同大學的社會學家們正在分別對此進行研究,它們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網路時代的新型通訊手段——Email——來對「小世界現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進行驗證。
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登肯·瓦茲主持了一項最新的對「六度分隔」理論的驗證工程。166個不同國家的六萬多名志願者參加了該研究。瓦茲隨機選定18名目標(比如一名美國的教授、一名澳大利亞警察和一名挪威獸醫),要求志願者選擇其中的一名作為自己的目標,並發送電子郵件給自己認為最有可能發送郵件給目標的親友。到目前為止,瓦茲在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上發表最新論文表明郵件要達到目標,平均也只要經歷5~7個人左右。
具體實驗過程請參看
哥倫比亞大學:跟蹤Email的傳播過程
哥倫比亞大學的「小世界研究計劃」目前正在全球范圍內徵集志願者,他們的任務就是發送數千封Email,並讓這些Email最終能夠到達指定的接收者。當然前提有一個,那就是每封郵件你只能發給你認識的人,每次只能發一封。然後研究者會對這些Email進行跟蹤,觀察它們到底是怎麼傳播的。當年,米爾格蘭姆做實驗的時候,他挑選了大概300個實驗對象,目標人選只有1個。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這次的實驗對象擴大到了幾萬人,目標人選也增加到了20個。
「這在社會學研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哥倫比亞大學負責此項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彼得·謝里丹·多德茲說,「我們在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將具有很大的統計學價值,說不定能總結出什麼社會學定律來。」研究人員將搜集那些參與者的背景資料,以便了解有哪些原因可能會對Email的順利傳遞造成障礙,此外,他們還要分析參與者們會採用哪些手段把Email傳到既定目標。
就算「小世界現象」的確存在,就算這是一個信息高速發達的網路時代,也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毫不費力地發現它。雖然近幾年來網路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但事實上,想要通過社會關系這張大網找到某個人,還是和30年前米爾格蘭姆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一樣困難。「問題的本質沒有變——你還是得通過朋友來完成這項任務。」該研究項目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助教敦坎·瓦茨說。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一些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參與者通過他們的關系網,把電子郵件成功地傳到了遠在西伯利亞的目標收件人。這一結果讓研究人員興奮不已,他們認為,這一研究的意義決不只是傳傳電子郵件那麼簡單,其意義深遠,比如,它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電腦病毒或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究竟是如何通過網路傳播的。
俄亥俄州大學:為網路里的關系網畫張地圖
在另一個研究項目中,俄亥俄州的研究人員正在試圖繪制出一張互聯網的社會地圖。如果成功的話,這張地圖將會告訴我們把人們聯系起來的方式究竟有多少種,信息究竟是如何在社會上傳播的,還有,整個社會網路實際上究竟有多大(或者說有多小)。他們的這項計劃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提供研究資金,他們希望通過研究能夠發現,世界上一個個獨立的人,是如何通過自己的關系紐帶互相交織,繼而形成一張龐大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的。
俄亥俄州立大學領導這項研究計劃的社會學家詹姆士·穆迪說:「Email看上去好像是個人對個人的很隱私的事情,誰會想到它們集合在一起的時候會有這么大的社會學意義呢?米爾格蘭姆的理論很有創意,但它僅僅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能證實並完善他的理論。」
每個參加者將接受一項在線調查,調查范圍包括他們的社會背景、Email使用習慣,還有他們的Email關系網等情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00多人完成了這項調查。但這些資料似乎離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俄亥俄州大學的研究者們希望最終能搜集到50萬人的資料。
在參加者們填寫完以上調查表之後,研究者們還將對他們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調查,以便發現他們的Email關系網在這段時間里發生了哪些變化,以及他們的Email關系網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網有什麼不同。這項實驗也將對一些關於網路時代的種種說法進行驗證——比如很多人認為通過互聯網,人類從此逾越了種族、性別和貧富差異所造成的鴻溝——情況真是這樣嗎?詹姆士·穆迪說,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在網路世界裡,人種和貧富差異所造成的隔閡依然存在,但是Email似乎真的讓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村莊。
在現如今的數字時代,想要理解地球上數十億人中間不過隔著幾步之遙這樣一個概念,似乎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不說別的,只要看看那些電腦病毒的傳播情況就知道了——一隻像「愛蟲」那樣的病毒,只要一天就可以傳遍大半個世界,讓無數公司的網路系統癱瘓,而這些蟲子所賴以傳播的途徑,正是你電子郵件軟體里通訊簿的那些地址。
「大家都知道不要隨便打開不認識的人給你發的Email,」詹姆士·穆迪說,「如果能為整個網路中那些我們能信任的關系網畫張地圖的話,我們就能對整個網路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
五、為什麼是「六」度?
「六度分隔」假說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自身的人際關系網路的威力有了新的認識。但為什麼偏偏是「六度分隔」而不是「七度、八度」或者「千網路」呢?這可能要從人際關系網路的小世界性質的另外一個特徵「150定律」來尋找解釋。
150法則(Rule Of 150)
從歐洲發源的「赫特兄弟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民自發組織,這些組織在維持民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嚴格規定:每當聚居人數超過150人的規模,他們就把它變成兩個,再各自發展。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個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法則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比如中國移動的「動感地帶」sim卡只能保存150個手機號,微軟推出的聊天工具「MSN」(也是一種SS)只能是一個MSN對應150個聯系人。
150成為我們普遍公認的「我們可以與之保持社交關系的人數的最大值。」無論你曾經認識多少人,或者通過一種社會性網路服務與多少人建立了弱鏈接,那些強鏈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則。這也符合「二八」法則,即80%的社會活動可能被150個強鏈接所佔有。
六、六度分隔的應用:
無論是人際網路,還是萬維網的架構,還是通過超文本鏈接的網路、經濟活動中的商業聯系網路、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甚至人類腦神經元、以及細胞內的分子交互作用網路,有著完全相似的組織結構。通過網路使"六度分隔"理論對人人之間都可以構成弱紐帶,當然理想的狀態是人人都置身在連接的世界中,這個目標在不斷接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弱紐帶",通過弱紐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相近」,這在社會關系中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
人、社會、商業都有無數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如果沒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損耗掉。在互聯網上聚合的弱紐帶當然還是虛擬的,虛擬雖然是網路世界 的一種優勢,但是和商業社會所要求的實名、信用隔著一條鴻溝。通過熟人之間,通過"六度分隔"產生的聚合,將產生一個可信任的網路,這其中的潛能的確是無 可估量的。
當前運用六度分隔的人們領域有:直銷網路,電子游戲社區,SNS網站和BLOG網站。
Gmail的邀請模式是我很看好的一個模式。在這個模式下,你的朋友圈是穩定的,不斷延伸的。當你收到了你朋友發給你的邀請信,注冊成為Gmail的用戶,你的Gmail地址就會自動的進入你朋友的地址簿。這樣就可能會發生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的朋友將來可能會收到一封Gmail的邀請信,這封信是你邀請的很多層的某個下家發出的。這就是一個六度理論的應用。
另外一個典型的六度理論運用的領域就是博客。博客是非常強調自我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博客就是個人門戶,它在實現著個人門戶的很多功能。當然,目前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博客功能上還有所欠缺,除了評論外,缺乏作者和訪問者的溝通渠道。在一些博客已經可以看到博客組成的圈子。志趣愛好相同的博客,他們會組成自己的小圈子,在小圈子內分享各種信息。如果能從功能上對圈子加以完善和提高,相信能對人的交往很有幫助。比如可以在圈子內共享網路書簽,RSS源;自動建立一個快速訪問的好友列表;跟蹤好友的最新發言等功能。這樣「弱鏈接」會隨著你們相互了解的深入而變成「強鏈接」,這不就是我們所希望的么?
什麼是XML
XML是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識語言)的簡寫。目前推薦遵循的是W3C組織於2000年10月6日發布的XML1.0版本,參考(www.w3.org/TR/2000/REC-XML-20001006)。和HTML一樣,XML同樣來源於SGML,但XML是一種能定義其他語言的語。XML最初設計的目的是彌補HTML的不足,以強大的擴展性滿足網路信息發布的需要,後來逐漸用於網路數據的轉換和描述。
目前在網站信息傳遞中常用的RSS就是典型的XML應用。
什麼是Ajax?
Ajax的全稱是:AsynchronousJavaScript+XML
Ajax的定義:
Ajax不是一個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技術,每種技術都有其獨特這處,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新技術。
Ajax包括:
XHTML和CSS
使用文檔對象模型(DocumentObjectModel)作動態顯示和交互
使用XML和XSLT做數據交互和操作
使用XMLHttpRequest進行非同步數據接收
使用JavaScript將它們綁定在一起
Web開發領域的最新時髦術語其實質是「舊貌換新顏」。
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是結合了Java技術、XML以及JavaScript等編程技術,可以讓開發人員構建基於Java技術的Web應用,並打破了使用頁面重載的慣例。
Ajax是使用客戶端腳本與Web伺服器交換數據的Web應用開發方法。這樣,Web頁面不用打斷交互流程進行重新加裁,就可以動態地更新。使用Ajax,用戶可以創建接近本地桌面應用的直接、高可用、更豐富、更動態的Web用戶界面。
非同步JavaScript和XML(AJAX)不是什麼新技術,而是指這樣一種方法:使用幾種現有技術——包括級聯樣式表(CSS)、JavaScript、XHTML、XML和可擴展樣式語言轉換(XSLT),開發外觀及操作類似桌面軟體的Web應用軟體。實現Ajax的所有組件都已存在了許多年。AdaptivePath的用戶體驗戰略部門主管兼創辦合夥人JesseJamesGarrett今年2月發表在AdaptivePath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杜撰了這個術語。
非同步這個詞是指AJAX應用軟體與主機伺服器進行聯系的方式。如果使用舊模式,每當用戶執行某種操作、向伺服器請求獲得新數據,Web瀏覽器就會更新當前窗口。
如果使用AJAX的非同步模式,瀏覽器就不必等用戶請求操作,也不必更新整個窗口就可以顯示新獲取的數據。只要來回傳送採用XML格式的數據,在瀏覽器裡面運行的JavaScript代碼就可以與伺服器進行聯系。JavaScript代碼還可以把樣式表加到檢索到的數據上,然後在現有網頁的某個部分加以顯示。
在面向消費者的諸多應用當中,Google的Gmail和GoogleMaps就是最常見的例子。在Gmail當中,AJAX負責如何開啟線程會話,以顯示不同郵件的文本內容。而在Maps當中,AJAX允許用戶以一種似乎無縫的方式拖拉及滾動地圖。
還有雅虎的Flickr像片共享應用和亞馬遜網站的A9搜索引擎。另外,雅虎新的Web郵件服務可能很快就會吸引AJAX支持者的莫大關注,這項服務基於雅虎收購Oddpost後得到的技術。
這些UI都充分地使用了後台通道,也被一些開發者稱為「Web2.0」,並導致了大家對Ajax應用興趣的猛漲。
然而,AJAX應用軟體廠商越來越把目光瞄準了企業。譬如說,Scalix的WebAccess電子郵件應用軟體其實比微軟Outlook自己的Web郵件界面更像Outlook。
不過AJAX應用軟體的適用領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它們利用了一些最新的Web技術,所以只能在某些Web瀏覽器裡面運行——不過AJAX適用的瀏覽器正越來越多。
Ajax
Ajax,非同步JavaScript與XML,是使用客戶端腳本與Web伺服器交換數據的Web應用開發方法。這樣,Web頁面不用打斷交互流程進行重新加裁,就可以動態地更新。使用Ajax,你可以創建接近本地桌面應用的,直接的、高可用的、更豐富的、更動態的Web用戶介面界面。
Ajax處理過程
一個Ajax交互從一個稱為XMLHttpRequest的JavaScript對象開始。如同名字所暗示的,它允許一個客戶端腳本來執行HTTP請求,並且將會解析一個XML格式的伺服器響應。Ajax處理過程中的第一步是創建一個XMLHttpRequest實例。使用HTTP方法(GET或POST)來處理請求,並將目標URL設置到XMLHttpRequest對象上。
現在,記住Ajax如何首先處於非同步處理狀態?當你發送HTTP請求,你不希望瀏覽器掛起並等待伺服器的響應,取而代之的是,你希望通過頁面繼續響應用戶的界面交互,並在伺服器響應真正到達後處理它們。要完成它,你可以向XMLHttpRequest注冊一個回調函數,並非同步地派發XMLHttpRequest請求。控制權馬上就被返回到瀏覽器,當伺服器響應到達時,回調函數將會被調用。
在JavaWeb伺服器上,到達的請求與任何其它HttpServletRequest一樣。在解析請求參數後,servlet執行必需的應用邏輯,將響應序列化到XML中,並將它寫回HttpServletResponse。
一個Ajax交互從一個稱為XMLHttpRequest的JavaScript對象開始。如同名字所暗示的,它允許一個客戶端腳本來執行HTTP請求,並且將會解析一個XML格式的伺服器響應。Ajax處理過程中的第一步是創建一個XMLHttpRequest實例。使用HTTP方法(GET或POST)來處理請求,並將目標URL設置到XMLHttpRequest對象上。
現在,記住Ajax如何首先處於非同步處理狀態?當你發送HTTP請求,你不希望瀏覽器掛起並等待伺服器的響應,取而代之的是,你希望通過頁面繼續響應用戶的界面交互,並在伺服器響應真正到達後處理它們。要完成它,你可以向XMLHttpRequest注冊一個回調函數,並非同步地派發XMLHttpRequest請求。控制權馬上就被返回到瀏覽器,當伺服器響應到達時,回調函數將會被調用。
在JavaWeb伺服器上,到達的請求與任何其它HttpServletRequest一樣。在解析請求參數後,servlet執行必需的應用邏輯,將響應序列化到XML中,並將它寫回HttpServletResponse。
一個Ajax交互從一個稱為XMLHttpRequest的JavaScript對象開始。如同名字所暗示的,它允許一個客戶端腳本來執行HTTP請求,並且將會解析一個XML格式的伺服器響應。Ajax處理過程中的第一步是創建一個XMLHttpRequest實例。使用HTTP方法(GET或POST)來處理請求,並將目標URL設置到XMLHttpRequest對象上。
現在,記住Ajax如何首先處於非同步處理狀態?當你發送HTTP請求,你不希望瀏覽器掛起並等待伺服器的響應,取而代之的是,你希望通過頁面繼續響應用戶的界面交互,並在伺服器響應真正到達後處理它們。要完成它,你可以向XMLHttpRequest注冊一個回調函數,並非同步地派發XMLHttpRequest請求。控制權馬上就被返回到瀏覽器,當伺服器響應到達時,回調函數將會被調用。
在JavaWeb伺服器上,到達的請求與任何其它HttpServletRequest一樣。在解析請求參數後,servlet執行必需的應用邏輯,將響應序列化到XML中,並將它寫回HttpServletResponse。
❻ 有沒有提供股票指數和匯率的xml文件
沒有提供股票指數和匯率的xml文件,有Doc格式的要不要,沒時間把這些不常用的東西電子化
❼ .xml格式如何導入大智慧
首先,我來更正一下,自選股是一個模糊概念,最正確的指標選股步驟應該是:用大智慧新一代超贏版或神獒版軟體,收集建立xml文件,tpt,tpm指標模板,fnc公式導入,txt自定義數據導入,放在相應文件夾。四項條件具備後,可以建立200多項相關頁面,打開所需頁面,再選擇其中主要指標進行排序。規則是:自選二字打頭,如自選ddx,自選主力資金三日以上凈流入,自選超跌反彈,自選pe值,自選雙金叉,等等,將自選XX項目存儲,以備隨時調入或更換增刪,使用方便,但是前期功課量巨大,收益也頗豐,再配合經濟大勢和盤口功夫,戰勝自己和莊家,股市真像提款機。 具體回答問題: 點左鍵要刪除的股票,再點右鍵,出現下拉菜單,第一行刪除自選股。
❽ 策略股票池xml格式文件我導入通達信中,導不進去,怎麼辦
用拷貝的方法,不是用導入 的方法。
❾ 股票池的XML文件怎麼安裝啊
不要安裝,直接下載到大智慧USERDATA\PoolSys目錄中,並用記事本編輯SysPool.pol文件,加入剛下載的股票池名稱。
股票池大多都是軟體自帶的,一般都是收費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