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的數據圖
我也想找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數據圖!最好是有大盤和個股的!
可惜,這個工作量大,又沒有什麼實質用途,相信沒有人做的!
❷ 怎麼測股票數據
您好
您說的其實就是道氏理論,也稱道氏方法,是指以道·瓊斯股價平均數作研究對象,來觀察和預測股價走勢的一種股價分析理論。這種理論是技術分析的先驅。其基本原理是認為股價的運動有三種趨勢:基本趨勢、次級趨勢和日常趨勢,並且這三種趨勢只有在互證的情況下,才能明確地顯示出來。
1.三種趨勢論 (1)基本趨勢。基本趨勢又叫長期趨勢,是指股價全面、普遍地上升或下降,其幅度超過20%,持續時間達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變動情形。基本趨勢對證券市場的股價影響力最大,同時也是道氏方法的核心和精華所在。基本趨勢,又包括長期上漲趨勢即多頭市場和長期下跌趨勢即空頭市場。 ①多頭市場。當股價的基本趨勢呈持續上揚態勢時,便形成了多頭市場。
具體來說,多頭市場又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低檔盤整階段。這一階段的股價一般都較低,由於以前股價的下降。加上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也很一般,所以廣大投資者對股票的買賣不感興趣,股票交易比較清淡,股市處在低迷階段。
在此階段,只有極少數有遠見的股民開始購進股票,同時,一部分持股者也看到股價上漲的苗頭,惜股不賣,從而使成交量減少,一般只有正常成交量的20%左右。這樣,股價開始復甦並緩慢地上漲。 第二階段為上升階段。由於企業盈利進一步增加,經濟形勢好轉,前景逐漸明朗,從而促進股票價格開始持續、穩定地上升,並導致成交量的增加。
第三階段為高漲階段。在這一階段,所有的消息都對股市極其有利,都被理解為利多消息。股民爭先購買股票,股市的上漲,使投機盛行,而投機反過來又推波助瀾地使股價扶搖直上。這時的股票,不僅投資價值高的漲到了相當的高度,而且原來價格很低的冷門股,也由於投機的因素而身價倍增。這種情形的持續發展,將醞釀著一場風暴,使股市進入空頭市場。
②空頭市場。空頭市場是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的市場,它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高檔盤整階段。這一階段,股價在較高的點位上盤整,並逐漸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一階段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它實際上在多頭市場的最後階段就已經開始。在這一階段,就成交量來說並未減少,甚至略有增加,但股價的漲幅已日趨縮小,直至最後結束。因此整個股市的購買氣氛已經冷卻下來。
第二階段為恐慌階段。股市下跌的跡象已越來越明顯,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發生了方向性的逆轉,空方已佔明顯優勢,股價開始急劇下跌。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持股者競相拋售股票,以致出現多殺多的現象。到了這一階段的後期,由於股價下跌幅度過大、過快,持股者反而寧願套牢,也不願低價脫手,從而使股市的供求關系得到緩解。因此,股價可能會反彈,但由於股市前景暗淡,股價在反彈後又開始繼續下跌。
第三階段為持續階段。進入這一階段後,各種股票的價格都在爭相下跌,但其程度不一。一般來說,績優股下跌得比較平穩,但投資價值較低的投機股則跌得很慘。這個階段,由於股價在繼續下跌,購買者很少,又由於股價過低,持投者惜售,因而交易量不大,有的股票甚至出現在正常交易日里無成交記錄的現象。這樣,當股價下跌到足夠低的水平時,一些投資者又入市重新購買,從而使股價出現逆轉,重新進入多頭市場。 (2)次級趨勢。次級趨勢也叫中期趨勢,是指連續三周以上,半年以內的股價變動情形。
次級趨勢和基本趨勢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 ①次級趨勢的變動幅度,一般是基本趨勢的1/3或2/3。 ②當次級趨勢下跌時,若谷底比上次高,則表明基本趨勢是上升的;當次級趨勢上升時,若其頂峰比上次低,則表明基本趨勢是下跌的。
(3)日常趨勢。日常趨勢又叫短期趨勢,是指連續六天左右的股價變動情形。它可能是人為操縱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偶然性因素所引起的,因此,日常趨勢很難預測。日常趨勢與次級趨勢的關系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日常趨勢就構成一個次級趨勢。 上述股價變動的三種趨勢,可以用下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2.三種趨勢的互證法
(1)兩種趨勢(即股票指數)同時出現新的高峰或新的谷底,即可看出基本趨勢是進入了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當兩種股票指數都出現高峰,且在同一時間內,兩者的新高峰都高過以前的舊高峰時,則表示多頭市場已經來到。反之,在兩種股價指數都出現了低谷,且股價節節下挫,即為進入空頭市場的兆頭。但是,若兩種股票指數背道而馳,則無法判斷股價走勢。
(2)兩種趨勢(即股票指數)在盤整一段時期後,突然上升或下降,即可看出次級趨勢的發展。當兩種股票指數都在某一狹窄范圍內盤旋,其波動幅度不超過5%,期間則可能持續數星期。當兩種股票指數突然同時穿透這一范圍往上升時,則股價將會上漲,否則,股價將會下跌。同樣,若兩者變動方向相反,也無法判斷其股價走勢。
希望您採納。下面是我原創的網路經驗一共十六期,您的所有問題都在裡面了。
http://jingyan..com/article/066074d67e1651c3c21cb0cd.html
http://jingyan..com/magazine/4329
http://jingyan..com/magazine/5582
http://jingyan..com/magazine/6277
http://jingyan..com/magazine/7499
http://jingyan..com/magazine/7440
http://jingyan..com/magazine/13887
❸ 求中國股市成立至今大盤指數數據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由於股價在開始兩年漲幅過度,伴隨著股票的擴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價達到歷史性的高度以後,股價就停步不前,滬深股市就進入艱難的調整階段。1993年滬深股市收盤指數分別為833點和238點,1994年收盤指數分別為647和140點,1995年的收盤指數分別為555點和113點。根據國外股票指數的上漲速度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股市這種調整估計還要相當時日。如國家不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上證綜合指數若要在1000點站穩,大概還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股票供不應求:我國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資金額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現出明顯的股票供不應求局面,據初步統計,到1996年10月底,滬深股市登記在冊的股民約有1800萬,而同期滬深股市的流通股規模約為300億股,平均每個股民擁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據初步估算,我國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稅後利潤不到0.30元,平攤下來,股民人均收益最多隻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資金2元計算,股票投資的收益率(不計交易稅、費)只有2.5%,只相當於活期儲蓄利率。而由於股民在股市中頻繁交易,其上繳的手續費及交易稅之總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還要多。
股市交投過旺:由於我國股民投機性較強,其入市的動機主要是以搏差價為主,所以許多股民以炒股票為業。股市稍有風吹草動,便買進殺出,追漲殺跌之風盛行,股市的交投極其活躍。如國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換手率不到40%,而我國股市的年均換手率卻超過600%,是國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過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漲暴跌,如美國紐約股市從開辦到現在的200年間,日漲跌幅度超過3%的只有10次,而滬深股市漲跌幅超過3%的時間卻要佔整個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過旺的第二個後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到10月,滬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達1.3萬億,股民上交的交易稅、手續費近200億,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估計只有近100億。收入與支出相比,支出多100億,這樣就使整個股民成為虧損一族。
股市尚待規范:我國股市是由地方股市發展起來的,且中央政府對股市的監管從1992年下半年才開始,股市的運作還尚待規范。從宏觀管理方面來講,其一是對股市的規律還缺乏統一的認識,具體表現在相關的政策缺乏科學性和連續性,如股市擴容及上市指標的控制仍沿用額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對股市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如國家股、法人股並軌問題,沒有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其三是對股市的監管力度明顯不足,如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對制止機構大戶聯手操縱股市等問題力度明顯不夠。
從證交所方面來講,雖然滬深股市已成為全國性的股市,但證交所仍歸口地方管理,且證券交易稅的一半歸地方財政,證交所的地方利益傾向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兩個交易所都將成交量的大小作為工作目標(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稅),所以對有利於活躍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規范行為的制止明顯不力。
從券商方面來講,其一方面在自營業務中利用資金實力對股價進行操縱,以從中漁利;另外為配合新股的順利發行,往往採用人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價,引股民上鉤。
上市公司方面,為了新股的發行或配股的順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報喜不報憂,隱瞞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經常高估利潤指標。而一旦股票上市發行成功,則發表聲明更改盈利預測或發表所謂的道歉聲明來掩蓋錯誤。
參考資料:http://www.goomj.com
❹ 7月2日「第一財經」報道了量子基金操盤手瓊斯在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中詳細的經過,在哪裡找到具體是什麼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70704/02403750337.shtml
前索羅斯基金操盤手:如何製造的亞洲金融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2:40 第一財經日報
前索羅斯基金操盤手瓊斯:我們如何製造亞洲金融危機?
禹剛
作為索羅斯當年亞洲戰營里最主要的操盤手之一,瓊斯在談及最終不得不從香港撤退的失敗經歷時,語調平靜地說,「我們(當年)犯了錯誤」;而對於外界質疑港府幹預市場之舉,他反為其辯護,「如果港府再有遲疑,整個金融市場很可能全面崩潰。」
1997年7月2日,依照羅德里·瓊斯(Rodney Jones)和其他同事的偵查報告和作戰計劃,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帶領和其同樣兇悍的其他對沖基金發起了對泰銖的猛烈沖擊,泰銖兌美元匯率當天下跌20%,創下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亞洲金融危機序幕由此拉開。
10年後的今天,羅德里·瓊斯在向《第一財經日報》描述起當年情景時,仍然長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那十幾個月,歷歷在目!」
瓊斯是索羅斯基金的高管之一,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他以中國香港為中心,並深入到東南亞各國研究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真實狀況。基於他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索羅斯開始注意到又一個令他心馳神往的攻擊目標。瓊斯隨後還向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沖擊亞洲貨幣提供詳細作戰計劃。
作為索羅斯當年亞洲戰營里最主要的操盤手之一,瓊斯在談及最終不得不從香港撤退的失敗經歷時,語調平靜地說,「我們(當年)犯了錯誤」;而對於外界質疑港府幹預市場之舉,他反為其辯護,「如果港府再有遲疑,整個金融市場很可能全面崩潰。」
瓊斯日前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獨家專訪,細解當年如何為偷襲亞洲貨幣而提前准備,如何在匯市、股市和期市與香港特區政府展開攻防戰的經歷,並給出他對香港特區政府幹預市場以及索羅斯撤離香港等事件的評價。
1 提前6個月建泰銖沽空倉位
1996年泰國股市依舊低迷,房地產市場則風生水起,不過這其中海外資金和國內的銀行成為背後的推手。
瓊斯當時駐扎在香港,不過大部分時間是馬不停蹄地造訪周邊的東南亞國家,為索羅斯基金的大舉進攻尋找突破口和准備作戰計劃。「那一年我們在這一地區飛來飛去,我們直接與開發商見面,也與銀行甚至當地記者交流。」他發現整個樓市泡沫已經很多,部分開發商支付利息都有困難,「但銀行還是幫開發商找來很多美元貸款」。
資產泡沫堆積、外資不斷湧入、銀行短期外債高築、開發商勉力支撐但已開始搖搖欲墜,「這些信號綜合起來後,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仔細研究,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局勢如何發展?」
研究的結果是,這一局面難以維持,瓊斯於是向索羅斯建議,沽空泰銖。「為了這一仗,我們提前6個月准備,逐步建立起沽空倉位」。他還補充道,「10年前亞洲地區的央行官員們還沒有如今這樣的開放態度,我們也跟他們有過交流,但他們並不以為然。」
「我們是1997年初開始行動的。」1月份,索羅斯基金聯合其他國際對沖基金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一開始就是大肆拋售泰銖,泰銖匯率直線下跌。在對沖基金氣勢洶洶進攻面前,泰國央行入市干預,動用約120億美元吸納泰銖,一方面禁止本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機者,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息率,三管齊下,泰銖匯率暫時保持穩定。
「5月份的時候,資金大量流出泰國,泰國開始資本控制,」瓊斯表示,「不過那時,我們已經感覺到泰銖挺不住了。」
6月份,對沖基金再度向泰銖發起致命沖擊,泰國央行只得退防,因為僅有的300億美元外匯儲備此時已經彈盡糧絕。6月30日,泰國總理在電視上向外界保證:「泰銖不會貶值,我們將讓那些投機分子血本無歸。」不過兩天後,泰國央行被迫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當天泰銖重挫20%,隨後泰國央行行長倫差·馬拉甲宣布辭職。8月5日,泰央行決定關閉42家金融機構,至此泰銖陷入崩潰。
在此期間,對沖基金還對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和印尼盾發起沖擊,最後包括新加坡元在內的東南亞貨幣一一失守。
「不過我們在印尼遭受了一些損失,」瓊斯談起第一波戰役中唯一的「不完美」時仍有遺憾,「原因是我們高估了政府的承受力,我們的空倉建得有些保守。」
2 「我們認定香港特區政府挺不過去」
橫掃東南亞後,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將目光投向了香港。「香港基本面當時沒有泰國那麼糟糕,但是房地產和股市泡沫也不少。」瓊斯分析當時為何選定香港作為第二波沖擊的主戰場。
在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前的幾年中,香港的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隱現泡沫,加上長期實際利率為負,導致房地產投機盛行。1984至1997年,主要物業價格上漲12倍,由此造成的經濟過熱又導致工資水平和股市飆升。恆指在1997年上半年由12000多點升至16800多點,而在7月,恆指更是在一個月內,11次創歷史新高,香港出現「全民皆股」的狂熱。
瓊斯認為,「香港股市,房地產公司和銀行的股票佔到很重要地位,一旦這兩方面泡沫破滅,股市隨時會出現危險。」事實上,房地產泡沫還造成經濟環境惡化,使得生產和銷售成本上升,香港通脹壓力逐步累積,依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港幣在未來有貶值趨勢。
「而且我們當初認為維持住聯系匯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我們認定香港特區政府挺不過去,」瓊斯指出當時決定出擊港元時,不看好香港特區政府能堅持住聯系匯率制度是主要原因之一。
隨後,對沖基金開始了對港幣長達十幾個月的持續進攻。是役,宏觀對沖基金在匯市、股市、期市聯動造市,全方位發動了對於港元的立體式襲擊: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現匯換美元,同時賣空港元期貨,然後在股市拋空港股現貨,並於此前後在恆生指數期貨市場大量沽售期指合約。
1998年1月和6月,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時,對沖基金又分別沽售港元,但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抵抗下,三次進攻均未摧毀港元。
香港金融市場驚魂八月
不過,進入1998年8月,情勢發生轉變,外匯市場對港幣的炒賣氣氛積聚,各種謠言四起,市場信心岌岌可危。到了8月5日,在美國股市大跌、日元匯率重挫的配合下,對沖基金發起對港元的第四次沖擊。
這一次,港府通過出手干預市場令對沖基金鎩羽而歸,不過也招致外界的批評,認為其破壞了「自由市場的原則」。
時隔多年後,談論其精心設計的作戰計劃因港府出手干預而泡湯的這段經歷時,瓊斯反為戰場上的對手辯解,「對香港特區政府幹預市場做法的指責是不恰當的,」他表示,「在市場信心面臨全面崩潰的時候,政府的干預提振了市場信心,避免更大危機的發生,也使得市場免於最終的崩潰。」
那場幾乎使香港金融市場和聯系匯率制度陷於崩潰的戰役在8月5日打響,5日至7日,對沖基金拋售的港元高達460億,香港金管局奮起抗擊,動用外匯儲備接下240億港元,其他銀行也接下46億港元,金管局還將接下的港幣放回銀行體系內,使銀行銀根寬松,緩解同業拆息率飆升,保持了港元及利率穩定。
據測算,防守戰的頭兩天,金管局承接了約300億至400億港元,遠遠超過當年財政年度預計的214億港元財政赤字,而對沖基金拋出的港元,也接近頭一年10月沖擊港元時的規模。最初幾日,對沖基金在匯市上未曾得手。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在股市上也燃起戰火,由於投資者憂慮港元繼續受沖擊,港元拆息扶搖直升,加上已公布中期業績的藍籌股公司表現不佳,恆生指數8月6日一開市就下跌近100點,隨後一路走低以全日最低位7254點收市,下挫212點,跌幅近3%。隨後幾日,對沖基金借機猛砸股市,恆指最終跌破7000點大關,至8月13日跌到6600點,大量沽空期指合約的對沖基金斬獲不少。
「香港特區政府出手時機選擇非常好」
1998年8月10日至13日這四天,對沖基金繼續在匯市沖擊港元,同時又大肆沽空期指,拋出股票,借市場恐慌之際從資本市場牟取暴利。但這一階段,表面看起來疲於應付的香港政府卻正在計劃著一場大反擊之戰。
由於准備拿出來反擊對沖基金的是約960億美元的外匯基金和土地基金。這是全體香港人多年辛勤勞作積攢下的家產,被看作是保住香港經濟的最後屏障,所以香港特區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反復衡量。
終於在8月14日,這一場攻防戰中一直處於防守的香港特區政府最終選擇反擊。
「要問香港這一戰的經驗教訓,我們當時一度懷疑香港特區政府的干預是否能有效,因為時機和戰術的選擇至關重要。現在看來,香港特區政府當時出手的時機選擇非常好。」十年後,瓊斯回憶起那一天香港特區政府的堅決出手時,仍表示出相當的敬佩。
14日是周五,一周來連瀉不止的股市到周四已經跌近6500點,處於近5年來的歷史新低,市場極度沉悶,投資者在無奈中猜測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還會創出什麼樣的新低。但這一天一大早,一項經過周密計劃的反擊行動卻已悄悄鋪開。
股市開市前半小時,時任香港證監會主席梁定邦接到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的鄭重通知:為捍衛聯系匯率,打擊國際炒家,港府決定對股、期兩市進行干預。此後港府召集香港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緊急會議,就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取得了一致意見。
當天上午,港股繼續低迷;但至午間,市場傳出「政府外匯基金將入市」的消息;下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親自坐鎮指揮,港府出手干預股、期兩市,正式打響了反擊之戰。
在恆指跌到6500點的瞬間,特區政府果然持巨額資金入市,通過中銀等三家券商,不問價格地吸納大藍籌和期貨,恆指全天上升564點,升幅達8.47%,為當年的第二大漲幅,成交額高達85億港元,大大超過平時30億至50億港元水平。與此同時,金管局大幅提高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使得對沖基金無法短期融資補充血液。當日,外界估計香港特區政府動用的資金至少超過40億港元。
港府14日出手的時機選擇可謂恰到好處,因為接下來的3天是周末和抗戰勝利紀念日的休市安排。再開市時,美國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匯率在日本政府可能幹預的情況下逐步趨穩,亞洲股市也因此開始反彈。隨後,在諸多外圍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股市展開強勁反彈,港元匯率恢復穩定。
據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在8月14日至28日的兩周內,政府吸納的股票約有1200億港元,相當於當時整個市場7%的市值,這些股票後來全部交由香港特區政府的「盈富基金」管理。
「香港特區政府的決定非常堅定,他們的時機選擇得很好。」瓊斯總結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攻防戰時稱,「我們當時犯了錯誤,我們必須快速糾正。」
❺ 股票上市規則
你好
為做好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的協調銜接,深交所修訂了《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
這里梳理下本次修訂的要點:
優化上市條件
適當完善盈利上市標准,要求「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
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
支持已盈利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
明確未盈利企業上市標准,但一年內暫不實施,一年後再做評估。
健全退市機制
交易類指標: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於5億元」的交易類退市指標;
財務類指標:將凈利潤連續虧損指標調整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復合指標,納入審計意見指標並全面交叉適用,且退市觸發年限統一為兩年;
規范類指標:新增「信息披露或者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規范類退市指標;
簡化退市流程,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
強化風險警示
對財務類、規范類、重大違法類退市設置退市風險警示制度;
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即(*ST制度)和其他風險警示制度即(ST制度)。
股份減持安排
公司上市時未盈利的,在實現盈利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股權激勵
激勵股份和期權總額由不超過總股本的10%提升至20%;
明確擬授予股票分批登記並直接上市流通情形;
持股5%以上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符合條件的,可成為激勵對象。
表決權差異安排
每份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表決權數量應當相同,且不得超過每份普通股份的表決權數量的10倍;
特別表決權股東合計持股應達到公司全部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的10%以上。
望採納祝你好運
❻ 股市裡莊家是怎樣操作一支股票的
莊家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往往意味著這只股票有潛在性的重大利好出現,但是散戶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信息的缺失,從而使得莊家能夠提前收集大量籌碼。
在拉升階段開始的時候,往往這一重大利好會在市場上出現蛛絲馬跡,有心的散戶此時會理性分析大膽介入,但是絕大多數的散戶是「膽小」的,這個時候場內「韭菜」不夠多的時候,莊家必須咬緊牙關繼續拉升,當重大利好公告出來或是以另一種形式公布出來的時候,因為「趨利避害」會引發大量散戶進行追漲;
這個時候才是拉升的高潮,莊家會利用散戶的「羊群效應」快速拉升股價,但這個過程通常是短時的,持續5到7個交易日,這個時候股價的斜率已經達到了75度左右;
無論是莊家還是後續進來的散戶都嘗到了甜頭,散戶開始逐漸謹慎起來了,但是因為散戶都是「貪婪」的,所以這個時候理性離場的散戶並不多,但是莊家拉升卻開始進入尾聲,等待散戶的就是套牢。
❼ 求期貨行情數據API介面
大部分公司提供的CTP系統都提供API介面,可聯系你自己的期貨公司客戶經理,讓客戶經理與你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