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股吧 > 中式教育

中式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19 03:57:59

① 中式教育好还是西式教育好

用自己的话说,中式教育底子打得好,基础牢固。所训练出来的人才普遍具备整体能力平均的特点。在未来10年内,应试教育应该都还是中国教育的核心。
近年来,国内家长争着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不少在国外打拼的中国移民却在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回国内接受“中式”教育,这种趋势在哈尔滨露头。对他们而言,让孩子回国读书既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汉语,又能更直接地了解中国传统不忘本,同时,国内严格的基础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牢记中国文化和历史“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中国人,以“龙的传人”为骄傲,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忘本、忘根,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这也是许多中国家长让孩子回国受教育的原因。
而国内中小学教育知识丰富,扎实有效,教师素质也越来越国际化,激烈的竞争更利于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因此送孩子回国读书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
美国亚洲协会上个月公布的一份题为《全球时代的数学和科学教育———美国能从中国学到什么》的报告指出,中国学生学习更多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原因是他们更用功,他们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两倍。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度、难度超过许多国家。

② 中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的大学是“宽近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的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而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向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都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向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了去取。”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给我一笔钱。”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孩子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中国学生面对拿着自己已经被撬锁的日记本的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地说:“我没有早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辆新赛车是我自己组装的!”中国学生则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赛车!”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了!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供意见。”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道:“放肆!翅膀硬了是不是?敢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了胡子,你还是我们的儿子!还是得听我们的!”

③ 中式教育严重弊端在那

1. 学习效率低下
在自然环境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认知是混沌的,对于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每天应学多少为宜,什么时间复习最为有效,如何只学习尚未掌握的知识等等的认识是模糊的,无法做到精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掌握的东西还在花时间学习,未学会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很多时间花在重复学习、无效或低效学习上,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2.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不低于6节课,初三、高三更是基本没有周末,加上大量的考试和课外作业,给人的印象是中国学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考试和做不完的作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最长,课堂学习行为最积极,不良学习行为最少,但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最低。 同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公布的2009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跟踪调查了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1995个家庭。调查显示,发现三地在校学生每天平均用于学习的时间为12小时,其中,北京的学生学习的时间最长,为12.7小时。
3. 教师压力过大
在现有国情和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升学的压力及家长的预期,教师的压力也过大;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大量备课、备考、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以及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等等也造成很多教师身心疲惫。
4. 学习过程无法监控
在现有学习和教学环境下,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家长对学习和教学活动都无法做到同步监控。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活动只有通过课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才能够得到评估。然而,这种评估有三个重大缺陷。其一,测试无法覆盖学生所需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其二,由于评估滞后,无法对学生学习活动即时提供指导;其三,无法精确地知道每个学生哪些知识点已掌握,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等学习进步情况。

④ 中式教育的好处与坏处,美式教育的坏处与好处

我住在美国30年,也经常参加家长会,深入了解美国的教育制度。这是我观察得到的结论。

中式教育是中央设计,地方分层执行。所以有统一的教科书及高考。
美式教育是地方(各城镇)设计与执行,然后中央指导。所以没有统一的教科书,但有私立机构的高考(SAT, ACT)。

中式教育
优点: 老师,父母逼的很厉害,社会压力大,学生非常认真念书
缺点:填鸭式教育居多,创造力较少。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过度注重分数,德智体群四育不均衡。“体”“ 群”较弱。考试很行,动手较差。

美式教育
优点:自由发挥空间大,从小训练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强。知道自己的专长。
缺点:功课太松了。德智体群四育不均衡。“德” “智” 较弱。

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美国拿了七个。综合来说美国教育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⑤ 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区别有哪些

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区别:

授课方式:

国内的老师通常采取的授课方式是在讲台上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不停地讲解,到临近下课的时候再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下课时间到了而选择不提问;而英国的老师会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来让学生能自由提问,就算没有问题也给足时间在课堂上消化知识。

上课时间:

在国内上课,除了早自习还有晚自习,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一节课是45分钟;在英国的预科课程,上课时间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一节课超过3个小时,课间会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从上课时间的体验来说,英式教育的上课时间安排,更能让人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式教育45分钟一节课可能不太能完全而详细的讲解知识。

课堂教材:

中国有统一的课本,而英国却很少使用课本,一是因为英国的书本比较贵,还有就是因为他们更习惯借阅的方式,或者是电子版。英国的老师经常会发电子版或者复印件给学生,所以很多学长学姐都会买打孔机,把资料分类打孔。

课堂氛围:

从课堂的人数来说,中国的一个授课班级通常有50多个学生,而英国只有20多个。人数的差异导致了课堂氛围的巨大差异。

人数太多的中国课堂,老师无法顾及班上每一个同学,管理也会太多宽松,显得老师的讲解只是在唱独角戏。而英国课堂则通常都是讨论不断,英国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己探索,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可以是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示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是进行案例分析来运用所学的知识。

考核方式:

中国的考核通常都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而且考试的频率还十分的高。而英国的考核方式通常是写论文,或者小组项目的形式。还有就是,在中国考场上经常出现的作弊在英国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英国人非常重视诚信,抄袭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课后作业:

中国的老师对作业的安排很严苛,作业量大,而且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如果没有独自完成或者没有按时交就被认为没有认真学习。

但是,在英国,通常每天只需要一个小时来完成作业,而且,英国的老师会更注重团队协作,所以会更喜欢学生在讨论和协作中完成作业,只要有新的想法,只要有思维的训练,作业的对错都没有关系。

⑥ 中式教育特点

(1)中式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 老师,父母逼的很厉害,社会压力大,学生非常认真念书
缺点:填鸭式教育居多,创造力较少。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过度注重分数,德智体群四育不均衡。“体”“ 群”较弱。考试很行,动手较差。

(2)西式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自由发挥空间大,从小训练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强。知道自己的专长。
缺点:功课太松了。德智体群四育不均衡,“德““智” 较弱。

⑦ 中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相比利与弊的700字作文

中国的学制和美国的学制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中美教育的衔接性较好,有利于中国学生到美国学校继续学业.欧洲的教育体系同中国的教育体系差别比较大,学术风格也与中国不同,因此美国的教育体系通常更适合中国不容层次的学子继续学业.
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3年;中小学教育分为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和初衷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小学毕业后可选择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从初中开始1至3年.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科2到3年,大学本科4到6年,硕士研究生2到3年和博士研究生3到4年.
中国台湾地区的学制包括学前教育2年,国民义务教育9年,高级中等教育3年和高等教育6到10年.自初级中等教育开始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学术教育体系,目标在于学术研究以培养专门人才,包括高中3年,高等教育大学4至7年,硕士博士教育2到6年.另一体系为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传授应用学科和技术,目标在于培养使用型专业人才,包括国中后的五年制专科学院,高职3年,两年制学院,两年制技术学院,四年制技术学院及研究所.
美国学制与中国相仿,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4年,大学4至5年,硕士2年,博士4年.在高中毕业前为义务教育,经费由政府提供,教育内容采用通识教育.美国自大学教育开始分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有两年制职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同其他国家的学制相比,中美学制的相互兼容性更大.中国的学生到美国继续学业,其高中和大学的学历一般都能得到承认.如果他进入美国的大学读研究所,那么他在国内修的学分,大部分可以转.高中毕业要进入美国大学就读也很方便,因为高中学科的理科方面多半已经符合美国大学的条件.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顺利申请美国的大学,但可能要补修一些学分,课程,完成学位的时间稍长一些.
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也有不同之处.美国大学生入学以后,可以等到第二年,第3年再决定自己的主修课程.医科,法律在美国大学没有设专业部门,必需等完成学士学位,通过相关的考试后才有资格申请.
中国学生留学美国通常在专业课程上不会落后,但是她们必须加强英语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及创造力,并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得成功.

有人说,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
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美国学校的数学教育则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教师一般不要求学生做完教科书上的习题,常常只要求做单数题或双数题。中国基础教育是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技巧,美国教育只是让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至于学生今后是否要以数学工程作为事业,则由学生今后自己去选择,学校的教育没有必要强迫学生把那些技术练得“炉火纯青”。
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国教育是普及与精英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当平民还是做“精英”。自己选择走“精英”道路的,需要艰苦奋斗;选择走平民道路的,接受普及教育,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地接受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的教学只是点到为止而已。这样的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教育。虽然每个美国人在16岁以前必须接受强制性的教育,但是这种大众化的教育却比较普及,也就是标准比较低,它适合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就业市场的限制以及人文环境诸因素影响,国内的教育只能这样“公平”地实施。中国学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没有选择的余地,美国学生则不同,选择走“精英”道路的少数人,只要艰苦努力、认真学习,力求“精”“深”,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精英”教育。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没有来自社会、家庭强制的压力,所以有一种愉快的发自内心的动力。
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问题之外,在学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学多悟少”与“学少悟多”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考试论英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要做太多的作业,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我们的老师们也基本上不会鼓励和挖掘孩子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反观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14时放学后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即便是考试,老师也不会给学生排名次,学生们也从不在意谁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个孩子有某种特长,则会受到其它同学的羡慕和尊敬。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远远比那些书本上枯燥乏味并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抽象理论重要得多。
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好的立论之一,就是中国的学生常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拿金牌。但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学生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打造”出结果来的,所谓的成绩,也只是集中在学科的解题技巧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和发明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只是局限在做题,解题上,而非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试想,如果我们把孩子有限的时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游戏的题海上,那么,他们勇于参与实践的时间和能力必将大受影响。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美国明显高于我国。美国的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去图书馆查文献、找数据来完成一个正规的项目。他们的命题完全从兴趣出发,极为广泛,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环保到动物保护,应有尽有,而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只有到大学毕业才能完成的论文。美国的老师总是激励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怀疑能力和辩论能力。孩子们从不认为世界上的标准答案只能有一个。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怀疑能力就是未来的创造力。这也正是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所打的基础是重知识“学多悟少”,纵观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学少悟多”。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扎实性,而美国教育重视多元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纵向的深度,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注重广度;美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应的,美国有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中国基础教育则沉闷得多了。
中国的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培养孩子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美国的学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从深层次思考,我认为,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培养创新与打好基础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但各州、郡甚至学区都可以自行编订课程标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所占的学分较多,内容广但不深,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课种类繁多,多达上百种,主要是依据学生升学、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去选择,取得规定的学分即可。
比较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大一统的要求,千篇一律准则,灵活与个性不够。目前我们施行的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地位相当突出,教学时数多,知识要求高,统一的课标,甚至是统一的教材。
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
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笔者赴美探亲期间,有意对美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现仅就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美国的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以前,我们从有关报刊上看到美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几个学位,感到很纳闷。现在才明白美国的大学体制是很灵活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学几个专业的课程,只要拿到足够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学习几个专业的课程时,相同的课程不必重复学习,这样在通过了一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后,再修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就较为容易了。这给学生一个扩大自身知识面的好机会,也为学生朝着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校学生也可以中途休学去工作,已拿到的学分仍然被保留,一年或几年后可再继续到该大学就读,直到修满学分,拿到学位。我认识的一位美籍华人妇女,她儿子读了两年大学后,告诉母亲说觉得学习没有动力,准备先到社会上干上两三年,再返回学校,一则可以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二则可以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位母亲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不表示反对。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美国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大门敞开,人们变换职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通常人们在转入新的职业前,又开始学习相关的新课程,所以在社区大学里可见到年龄层次不同的学生,有的20来岁,有的却有40、50岁。如一位女教师原来是电脑工程师,在电脑行业工作了近20年后,觉得厌烦了,想当教师,让生活更轻松些,她就到大学进修中等师范教育,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找到了工作。还有一位哲学教授对哲学失望后改种葡萄去了,而他原来竟然是名电工。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发挥人的潜力,众多的教育机构为所有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只要你想学习,想读书,你就可以在就近的大学里找到你感兴趣的专业。报名后,通过相关的测试,学校会建议你选修什么科目。每年分三个学期,1月、5月、9月开学。课程安排在时间上也考虑得十分周到,有白天的,也有晚上的,甚至还有从下午5点到7点的。有的老人退休后又去大学学习,以弥补以前在学习上的遗憾。而在中国,在大学里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从事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虽然现在职业教育已有了长足发展,但我国职业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以及职业院校所设专业和课程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离社会的实际需要差得很远,需要大力改革和发展。
目前中国的大学也朝着开放的方向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跨进了大学的门坎,这对提高全民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未来,应该是让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只是少数人上大学。中国的人口众多,大学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应该办越来越多的大学。在中国存在着“落榜生”一说,而在美国是没有这个词的,他们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是一种歧视。
提高全民素质不能仅靠学校等教育机构,还应有更多读书学习的场所。在美国,图书馆很多,而且借书卡是全市联网的,可在全市的任何一个图书馆借书、还书,全由自己在电脑上完成借书或还书的程序,极为方便省时。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从早上直开到晚上10点以后。书店也很多,里面有很多极为舒适的沙发供人安坐读书。你可以从早上开门进去看书一直到晚上11点关门才出来。里面有吧台供应热咖啡和面包。孩子也极喜欢去书店,里面有许多玩具,儿童书屋布置得如同童话世界,儿童读物设计得就像玩具,令孩子们爱不释手 。

1、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好处高分看成首要目标;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对待成绩的态度不同:对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收到来自各方压力,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都时间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分数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远。而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拿高分"。
补充:
3、 两国在知识观是存在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即中国教育的静态与美国之间的动态差异,这一动一静这反映两国知识观的差异。
补充:
4、两国在提供该学生的环境上不同: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的运动研究方法的能力。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
补充:
5、两国课程设置不同: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除专业外),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他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给学生如何生活。
补充:
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国的启发式教育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其实一直到某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诱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的答案”,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法,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师一致的正确答案外,还给与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教师和学生都没未知但却客观存在着的潜在答案。在中国除了少数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数外,其余的均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人学得最重要的唯一标准。但在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中的至少一种考试,一次失手,情有可原;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这些考试成绩就可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
补充:
7、学习负担不同:美国几乎每周都回放一天假,但在中国,周末可能被无情占有,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因繁重的作业的充斥而黯然失色。
8、家庭教育不同:①美国教育小时管得严,美国父母会立下许多规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国父母恰恰相反,小时候百般溺爱,长大处处限制,甚至连大学专业,恋爱都横加干涉。②美国教育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这个教育差别使得美国孩子比中国更具自立性。
补充:
建议中国的考试制度改革,教学改革与学生减负,是教育整体改革的三个方面,而考试制度是"牵一发而动身"的关键.只有应试教育改变了,素质教育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而我国教育的完善必须抓创新来补不足.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应的是不同的文化内涵,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中国现在的社会.总之,我们需要的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结合的现代化教育.

⑧ 求:中式教育的优点和西式教育的缺点

一、中式教育的优点:

1、中国式教育保证了一个底线公平,主要是高考。

对一个地区内的大多数人而言,分数年前人人平等。并且目前还找不到更合理的替代方式。因此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用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才,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教育制度的优越性。

2、中国式教育有九年义务教育,更高地提高了国民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都有获得知识的权利。九年教育下来,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学界精英,但是生活日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扫除了文盲,提高了国民的素质。

3、中国式教育适应范围广。

中国式教育适合的是大部分人,目前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注重了因材施教,开放了许多兴趣课,让孩子做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错的教育方式。

二、西式教育的缺点:

1、“教”而不“育”,造成美国人严重的医疗和健康问题。

2、不懂“教其心”,只知道教知识和技术,导致美国教育无法服务于人生的发展需要。

3、西方学生在校时间太短,就算学校很好,也无法进行良好的学术性提高。

4、西方普通中小学生鄙视学术价值,推崇体育明星,以及“耍酷”的价值取向,让学校无法提高教育品质。

(8)中式教育扩展阅读:

中式教育的弊端:

1、因材施教没有做好。

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多种智能,然而教师和家庭缺乏“发现的眼睛”,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老师无暇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成长,同时,普通家庭的家庭教育一直都处于焦虑中,想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无从下手,亦或对孩子毫不过问,因而导致绝大多数的孩子的潜能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高中与大学衔接存在问题。

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前紧后松,致使大多数的普通大学生一入校便开始“放飞自我”,实际上,大学才是人生刚刚开始的起点,而我们中的一些人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他人,缺乏善意,只为毕业,只为谋生;

3、应试教育缺乏思辨能力。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信息不加甄别,便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丢掉了创造性思维。

⑨ 中式教育特点

无论贫富差距多大,都可以照顾到。
这里提供一个平台,只要实力出众,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你就有机会!不需要拼家庭能力。
缺点
由于面对的学生太多,缺乏因材施教,

⑩ 中式教育是不是很恶心

这不是什么中式教育,而是取决于家长的素质,你的家长素质不高,自然教育方法就会不恰当。中国提倡尊老爱幼,并不会简单粗暴。这不是什么中式教育,而是取决于家长的素质,你的家长素质不高,自然教育方法就会不恰当。中国提倡尊老爱幼,并不会简单粗暴。

阅读全文

与中式教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姜慧恩演的片 浏览:924
最新带挠脚心的电影 浏览:117
刘智苑健身是什么电影 浏览:294
韩国恐怖电影失踪免费观看 浏览:899
韩剧电影免费看伦理 浏览:373
韩国最好看的三极推荐 浏览:503
两个男人一起做鸭子的电影 浏览:745
国产恐怖片反派带着面具拿着菜刀 浏览:522
可可托海 电影 浏览:472
池恩瑞的作品 浏览:18
巨猫电影 浏览:178
吃人奶 片段 浏览:168
啄木鸟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298
江湖左手谁演的 浏览:670
部队题材电影军人可以去影院免费看吗 浏览:564
章子怡 床戏 浏览:718
结婚过的男女电影 浏览:163
床戏影视 浏览:182
想看片却找不到网站 浏览:724
国语电影免费在线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