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
1、“宣公十五年,楚伐宋。宋人不降。“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左传 宣公十五年》)。
注释:宣公十五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的人不投降。百姓不忍心杀自己的孩子,俩家交换,你杀我们家的,我杀你们家的,作为自己的食物。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剖下尸骸而炊食。
【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国,围困宋国首都半年之久,并准备长久围困下去,宋国人害怕了,宋王派执政华元只身潜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挟持子反说宋国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骨而炊也不投降。
2、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史记·赵世家》)。
注释:三国攻打晋阳有一年多,引用汾水淹了晋阳。城池被淹没只剩下三版高,城中便交换孩子吃。
【故事】
三家分晋的时候,韩、魏、赵三家把晋哀公围在了晋阳一年多,后来把晋水灌向晋阳城,城墙没有被淹没的只有三版高了。城里的人都把锅挂起来做饭,互换子女吃掉。
3、长平之战
【故事】
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几乎就没了能耕地的青壮年,可谓是家家办丧事、户户有哀鸣,并且当时邯郸被亲和列国包围,城内百姓易子而食。
4、乱世吃人图
【故事】
汉末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对中原汉民族来说是一次大劫难。汉献帝时,连续一百二十天无雨,颗粒无收,粒米寸金,人民相食。郭汜、李催争战,长安城成了一片废墟,几百年的繁荣,遂成流水落花。城中老弱病残,无以为食,煮人为食。
东郡太守臧洪因袁绍不肯发兵救自己的恩人而与袁绍绝交。袁绍派兵攻臧。臧洪有贤名,得民心,率军民固守城池。城中粮尽,臧洪杀爱妾分给将士吃。后因袁绍猛攻,城中不支,终被攻破,臧洪也被杀。
5、华元登床劫子反(《东周列国志》)
【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攻打宋国,大军围城,宋都粮草已尽,情况危急,这时宋国的右师华元急中生智,半夜单身去到楚军营中挟持楚国大夫子反(公子侧)。华元登床劫子反,告诉他宋城内已经“折骨为炊,易子而食”,结果司马子反回去后要求楚王退兵,楚庄王不忍,于是“引师而去”。
(1)1960年大饥荒扩展阅读
易子而食
指春秋时宋国被楚国围困,城内粮尽,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但是为了生存,俩家交换子女,作为自己的食物;后来用来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Ⅱ 唐玄宗时期有几次灾荒以及具体灾荒和措施
以下是我在《资治通鉴》上看到的,你也可以去翻翻,
公元714年(开元二年)
五月三日,说李隆基因年逢饥荒撤销了一部分官员。没有具体说饥荒的具体内容。
九月某日,李隆基又下令说因全国粮食丰收,要重修各大粮仓。
公元715年(开元三年)
五月,山东蝗虫大起,那时候蝗虫因为和“皇”字因相近,蝗起就是皇起,当时的人不敢捕杀,甚至还烧香祈福希望蝗虫吃饱后飞升。宰相卢怀慎和皇帝都有点信这个,还是姚崇力排众议,一定坚持杀蝗虫才把蝗虫给灭了。
公元716年(开元四年)
二月,山东蝗虫又起,姚崇再次下令捕杀。这次有个刺史倪若水上书说这蝗虫是天灾不是人为能解决的,拒绝服从中央的命令。之后,姚崇又给倪若水写了封公文,劝服他之后,才重新灭杀蝗虫。
五月二十九日,李隆基有向各地区派了使节,主要是查看各地捕杀蝗虫干的如何。所以,虽然连年有蝗灾,却在民间没有造成什么大饥荒。
公元720年(开元八年)
年初,大旱成灾,而且宋璟因为一部分这个原因下台。没有具体救灾记载。
六月,洛阳附近瀍、谷二水涨溢,漂没九百余户,溺死八百余人,掌闲番兵(管理马厩的兵卒)溺死者千一百余人。没有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2年(开元十年)
五月,伊、汝水溢,漂溺数千家。按:开元八年六月,瀍、谷二水溢,漂溺几二千人,俱在洛阳。伊、汝二水不同源流,溢处当不限洛阳境。没有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
六月,李隆基因为山东大旱,命中央高级官员去当地出任州长。
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
粮食丰收,东都斗米十五钱;青州(今益都)、齐州(今济南)仅五钱;粟三钱。是年乃玄宗东行封禅之岁,东都、青、齐皆途中所经,史载其粮价,证其时谷熟年丰,经济繁荣,国力全盛。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
七月,黄河南北大水成灾,淹死人以千计数。无具体救灾记载。
八月一日,魏州(河北大名县)报告说,黄河决口。无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
年初,有名叫刘宗器的洛阳人建议汜水旧汴口,于下流荥泽界开梁公堰,置石门,以通淮、汴。李隆基让刘宗器当了一个从八品官。结果,修好后发现没有用,就贬了他。之后又命将作大匠花了三万人十天功夫疏通河道。
七月八日,冀州黄河决口。无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
正月二十九日,任命魏州州长宇文融治理黄河。(先以宇文融为户部侍郎兼魏州刺史,充河北道宣抚使(唐宣抚使始此);旋命融检校汴州刺史,充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融请用《禹贡》所载“九河”故道开稻田,并回易(换取)陆运钱,官收其利。虽兴役不息,然事多不就。)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
六月二十九日,洛水泛滥成灾,洛阳受灾严重,死了一千余户人家。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
九月,关中久雨不停,大水成灾,京兆尹裴卿建议用分段运输法,吴船运米送到洛口仓,官自雇载,分入河、洛;又在三门峡东西各设一仓,水通则运,水险则贮米于仓;在三门旁凿山路十八里,以通车运。(关中久雨,谷贵,玄宗将循例幸东都,召京兆尹裴耀卿谋之。耀卿曰:“关中乃本朝帝业所兴,不可能迁都他往,但地狭谷少,故皇上不得不往东都就粮。以前太宗、高宗时,所需禄米不多,每年由东都运来一、二十万石,足够供给,皇上也不必东、西奔走。现在官禄增多,需粮更广,运数倍增,仍不能供给。臣以为如果能将司农所征之粮,集中于东都;然后由东都转运到关中,只要关中经常保持数年之储,就不担心水灾、旱灾了。”于是耀卿建议,说:“由于吴人(唐朝仰赖南粮北运)不习惯在黄河漕运,粮食运到河边,便久停不再前运。臣请在河口(汴河入黄河处)置一大仓(即武牢仓),使吴船至彼卸粮自去,然后由官家雇船载入河、洛。河、洛至关中,水运难点在三门(即今三门峡)。请在三门东,西各置一仓(东为集津仓,西名盐仓),作为中转仓,水险则止,水通则行。如欲其速行,还可另辟山路,车运而过。粮食到了河、谓之滨,则汉、隋时代的旧仓可以修复利用,再向前运,更不困难了。”玄宗深以为然。)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
二月十日,秦州连续地震,压死四千余人。李隆基命令左宰相萧嵩前去赈灾。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
正月十五日下制改赈饥之法。从前诸州有饥馑,都要先奏报朝廷,然后才能开仓赈给。因道路悠远,难救悬绝。从今以后,委州县长官与采访使,遇有饥馑,可先开仓赈济,然后奏闻。
七月二十七日,东都洛阳洛水泛滥成灾,淹死一千余人。
公元750年(天宝九载)
三月,关中大旱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
秋季,说从去年起关中就一直发水灾旱灾,杨国忠隐瞒实情,还拿 饱满的麦穗给李隆基看。
发现天宝年间的自然灾害比较少,可能是之前都治理好了,也有可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大都写的战事方面的史实。
Ⅲ 一九四二,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冯小刚的电影《温故一九四二》为历史打捞出来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故事: 河南大饥荒发生在1942年或1941年夏到1943年春。当时河南省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和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无数,而当时难民乘火车逃难的是极少数,多数人是徒步。“陇海线郑州以东已被占领,能通车的是洛阳以西。坐火车逃难的,充其量最多占总人数的1/3。当时火车数量很有限,运载效率很低,大部分是运货的,难民都是坐在货上面。当时火车时速估计只有30公里,从洛阳到三门峡走走停停估计要两天。家境稍好的,才有可能坐上火车,多数人是徒步,一路上饿殍遍野,饥民相食惨不忍睹。
1943年,美国记者白修德报道此事。他说,1,000万人口的河南省有300万人(甚至5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逃亡到陕西、甘肃和西部一带。但这只是白修德的估计。而据1943年的国民政府统计,死亡人数有两个版本,一个是288,006人,另一个是1,484,983人。
详细参考:http://history.huanqiu.com/special/1942Runaway_China/index.html
Ⅳ 中国在三百多年前,发生了一场什么灾难让人口减少一半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定都北京。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了319年。
明朝晚期,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从而,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而在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了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直到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彻底覆灭了。
自然现象的异动,通过生态链的传导,最终,影响了人类社会。虽然,这些都无法抗拒,但是,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应对并非不能最大程度的化解。有人担心历史是否会再来一遍,然而,更需担心的应该是我们有无做好准备。与其去猜测下一个未知的时间点,还不如脚踏实地设计更有效地应对举措。
有备才无患,这个很浅显的道理却往往是“灾到临头”才会被人记起。
Ⅳ 60新疆闹饥荒了吗新疆受影响了吗
应该也受到影响了吧,因为那个时候不仅仅是气候原因,还有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