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管仲( ?-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
❷ 管仲在齐国担任什么官职
管仲在齐国担任齐国上卿即丞相,执政四十年
❸ 齐国管仲说
我们先圈定中心:先事农。
从这以后才有什么国富民强,战胜者地广等等(管仲认为)
这题选(B)
A·中心不对,错
C·从材料看不出来
D·太片面,看不出来
所以答案选B
希望能帮到你。
❹ 齐国管仲堪称套路王,真的只用一招击垮鲁国经济
设局害人,常常发生在一些影视剧当中,其实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这样的高端局,一般都是一些有能耐的大人物为了名利而对另一方设“局”,达到除掉对手的目的,比如有名的“鸿门宴”等,这些高端局仿佛是每一个朝代的经典印证,并且被人们流传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到底有哪些看起来很高端的“局”。
于是一场“戏局”就此上演,在吴起跟公叔痤吃宴的过程,魏公主果然故意羞辱公叔痤,想尽办法逼得他生气,此时公叔痤装得默不吭声故意忍让,而在吴起看来,这个公主娇蛮任性,对其印象极为不好,于是当听到魏王要赐婚的消息后,一下就给拒绝了,这导致魏王开始加重对吴起怀疑,最终迫得他逃离了魏国。
❺ 齐国管仲的身份地位是什么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
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重视发展经济,认为国家的安定与否,人民的守法与否,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主张尊重民意,以“顺民心为本”。他在内政、军事、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变法改革,不仅使齐国大治,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由于他卓越的历史功绩,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❻ 为什么古代妓院供奉齐国名相管仲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相,在中国历史上贤名远扬。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不但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齐国也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一举成为当时的强国。齐桓公和管仲这对君臣,也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明君贤臣的佳话。后世那些心怀治国平天下之士,往往都以管仲为榜样。
不过,让人尴尬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青史留名的政治家,却被认为是妓院行业的祖师爷。就连清朝赫赫有名的大学士纪晓岚,都认同这个结论。他甚至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百工技艺, 各祠一神为祖。倡族祀管仲,以女闾三百也。伶人祀唐玄宗,以梨园子弟也。此皆最典。”
不过,如果对此段话进行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首先,这段话中提到的,不管是开设7市,还是安排“女闾七百”,都没有明确指出这就是管仲所为,也没有交代这个主意是否出自管仲,反而有很大的可能是齐桓公自己干的好事。作为忠君事主的管仲,为了替主子遮掩,减轻国人对齐桓公的非议,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在自己的家中修筑奢华的三归之家,“以掩桓公”。其次,即便是管仲修建了三归台,也不能证明他就在其中开设了妓院。
后来的史学家们考证,所谓“三归”,既可以解释为三处家业田产,也可以理解为三处封地。但无论是何种解释,史籍中都没有明确指出,管仲在三归台开设有妓院。第三,按照《周礼》的解释:“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那么一闾就应该是二十五家,“女闾七百”就达到了17500家,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如果管仲的这些官办妓院都开张营业,那得多少从业者?最少都得10万人吧。
这对于常年战火纷飞、人丁稀少的齐国来说,哪来这么多女人?又何须要如此庞大的官妓规模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国语》中,对管仲开办官妓目的的记载,还是纪晓岚认为管仲是妓院行业祖师爷的推断,都属于断章取义,恣意曲解。作为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和思想家,管仲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几千年之后,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被后人记住,确实很尴尬。(参考资料:《战国策》《管子》《阅微草堂笔记》等)
❼ 齐国有管仲和孙膑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第一、管仲和孙膑并不是同时代的人,一个是春秋的,一个是战国的,中间差了几百年
第二、管仲所在的时代,姬姓诸候的力量还过于强大,周王室还有一定的威信,击败周王室统一全国的时机并不成熟
第三、诸侯纷争不断,周王室无力调解,中小诸候期盼霸主出现。
第四,在秦以前,所谓夏商周更迭,事实是就是各诸候国争霸的过程,称霸比统一更容易被诸候国所认同
第五、在孙膑的时代,西有三晋,南有强楚,东有大海,北有燕国,发展空间受限,外有强敌内无贤相,无力统一,而当时的秦国,西据西域,南占巴蜀,通过变法,国富民强,等东方诸候内斗虚弱之时,一举而灭之,才终于统一全国
❽ 管仲为齐国的发展做了哪些贡献
一、管仲为齐国的发展做了的贡献:
1、承认土地的现实占有状况,改劳役助耕制为收取实物地租。
2、设"轻重九府",通鱼盐之利齐国靠海,鱼盐资源丰富。
3、实行"叁国伍鄙"制,以整顿行政组织。
4、军事上,"作内政以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
总: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攻灭一些小国。
二、人物简介:
管仲( ?-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❾ 管仲之后做齐国丞相的人
管仲之后做齐国丞相的人是:公孙隰朋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将死,齐桓公想要将相国位传给鲍叔牙,但管仲认为太过他刚直容易得罪主上。 所以齐桓公让公孙隰朋称相。一月后,公孙隰朋逝世,齐桓公坚持让鲍叔牙称相,鲍叔牙说称相可以,但是必须辞去易牙、开方、竖刁三人。
齐桓公照做了,但一段时间过后,齐桓公想念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又把他们征召回来。不久,鲍叔牙因此抑郁而终。鲍叔牙死后,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拓展资料”
管鲍之交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三国志12战国剧本中的鲍叔牙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