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
零基预算法又称零底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简称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这种预算不以历史为基础作修修补补,在年初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并据此决定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
零基预算法与传统的调整预算法截然不同,有以下三个特点:
1.预算的基础不同
调整预算法的编制基础是前期结果,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前期的实绩调整确定的。零基预算的基础是零,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本期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可供分配的资金量确定的。
2.预算编制分析的对象不同
调整预算法重点对新增加的业务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而对性质相同的业务活动不作分析研究,零基预算法则不同,它要对预算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3.预算的着眼点不同
调整预算法主要以金额高低为重点,着重从货币角度控制预算金额的增减。零基预算除重视金额高低外主要的是从业务活动的必需性以及重要程度来分配有限的资金。
B. 零基预算 是什么意思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彼德·A·菲尔(Beter A. Pyhrr)于 1970年提出了“零基预算法”(Zero—Base Budgeting,缩写为 ZBB)的概念。美国的政府部门,特别是乔治亚州政府最早采用 ZBB,并取得了成效。随后,企业组织也相应采用。
零基预算的思想源于1952 年,美国人维恩·刘易斯在他的一篇文章《预算编制理论新解》中提出了一个预算编制中的新论点,即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时,根据什么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把一定数额的资金分配给部门A, 而不是分配给部门B,分配给部门A 而不分配给部门B 可能产生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他认为只有通过“非传统的编制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而这种“非传统的编制方法”就是后来形成的零基预算编制法。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曾试图在本部门试行零基预算,但最终无果而终。1970 年,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人事研究部门在部门预算编制中成功地利用了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此后该公司的所有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都成功采用了零基预算。随后,零基预算便先在美国的私营企业界广泛推广。不久美国联邦政府决定在公共部门全面使用零基预算,佐治亚州成为美国第一个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法的州政府。1979 年卡特当选美国总统,在联邦政府全面推行按零基预算方式来编制公共部门预算,许多州政府纷纷效法,零基预算编制法异军突起,在美国迅速传播开来。之后, 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也陆续采用。零基预算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出现下降趋势,1993 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开始全面采用新的绩效预算编制方法。
C. 什么是零基预算制度
一、零基预算是相对于滚动预算而言的。
二、零基预算是与扁平式管理相应的一种财务方式,尤其适合以任务中心与成本中心相一致的事业部制的财务管理。到目前,零基预算已大大超出了财务管理的范畴,而演变为一个超常规的、尤其是在企业解困领域所广泛使用的管理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模式。
三、零基预算实施的基本原则是:
a、确定任务中心和成本,划分基层预算单位;
b、对基层预算单位的业务活动提出计划,说明每项活动计划的目的性及需要开支的费用;
c、由基层预算单位对本身的业务活动作具体分析,并认真提出一揽子“业务方案”;
d、对每项业务活动计划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权衡得失,排出优先顺序,并把它们分成等级;
e、根据经营的客观需要与一定期间内资金供应的实际可能,判定纳入预算中费用项目可以达到几级,并对已确定可纳入预算中的费用项目进行加工,汇总,形成综合性费用预算。
四、实行零基预算的好处是:
a、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
b、有助于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激励各部门参与预算;
c、目标明确,可区分方案的轻重缓急;
d、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意识;
e、特别适用于项目运作不确定性高、产出较难辨认的项目任务,定量其成本的可控制性,克服资金的无效浪费。
D. 什么是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E. 什么是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零基预算的基本做法:一是要掌握准确的信息资料,对单位的人员编制、人员结构、工资水平,以及工作性质、设备配备所需资金规模等等都要了解清楚,在平时就要建立单位情况数据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动。二是要确定各项开支定额,这是编制零基预算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根据事业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对各个预算项目逐个分析,按照效益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预算支出项目和数额。零基预算能克服我国长期沿用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中的不足,不受既成事实的影响,一切都从合理性和可能性出发。实行零基预算是细化预算、提前编制预算的前提。
F. 零基预算法是什么
零基预算(Zero-base budget亦称ZBB)法是一种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所创建的,目前已被西方国家作为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之一。
零基预算主要用于对各项费用的预算,其主要特点是各项费用的预算数完全不受以往费用水平的影响,而是以零为起点,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并按照各项开支的重要程度来编制预算。
G. 什么是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
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具体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科学的现代预算编制方法。
(7)零基预算扩展阅读:
1、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2、预算是一种可以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3、零基预算的思想源于1952 年,美国人维恩·刘易斯在他的一篇文章《预算编制理论新解》中提出了一个预算编制中的新论点。
4、零基预算主要是作为计划工具,而不是控制或评估的工具。因此,作为编制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即国家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来说,零基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H. 如何实施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编制有以下五个步骤:
1、划分和确定基层预算单位企业里各基层业务单位通常被视为能独立编制预算的基层单位。
所谓的“预算单位”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单位,说白了,它指的就是需要钱的地方、部门、项目、活动等。预算单位到底如何确定,零基预算的设计者并没有作出硬性的规定,关键是看在哪一层次上编制预算。预算单位确定后,接下来是制定一揽子决策。
2、编制本单位的费用预算方案
由企业提出总体目标,然后各基层预算单位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和自身的责任目标出发,编制本单位为实现上述目标的费用预算方案,在方案中必须详细说明提出项目的目的、性质、作用,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数额。
3、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
基层预算单位按下达的“预算年度业务活动计划”,确认预算期内需要进行的业务项目及其费用开支后,管理层对每一个项目的所需费用和所得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权衡轻重,区分层次,划出等级,挑出先后。基层预算单位的业务项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必要项目,即非进行不可的项目;第二层次是需要项目,即有助于提高质量、效益的项目;第三层次是改善工作条件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基层预算单位各个项目费用开支的合理程度、先后顺序以及对本单位业务活动的影响。
4、审核分配资金
根据预算项目的层次、等级和次序,按照预算期可动用的资金及其来源,依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次序,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5、编制并执行预算
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后,就制定零基预算正式稿,经批准后下达执行。执行中遇有偏离预算的地方要及时纠正,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修正,遇有预算本身问题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加以提高。
I. 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
零基预算法又称零底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简称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这种预算不以历史为基础作修修补补,在年初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并据此决定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
零基预算法与传统的调整预算法截然不同,有以下三个特点:
1.预算的基础不同
调整预算法的编制基础是前期结果,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前期的实绩调整确定的。零基预算的基础是零,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本期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可供分配的资金量确定的。
2.预算编制分析的对象不同
调整预算法重点对新增加的业务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而对性质相同的业务活动不作分析研究,零基预算法则不同,它要对预算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3.预算的着眼点不同
调整预算法主要以金额高低为重点,着重从货币角度控制预算金额的增减。零基预算除重视金额高低外主要的是从业务活动的必需性以及重要程度来分配有限的资金。
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