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意思
君子使百姓或下属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安排工作得体得力,百姓和下属没有抱怨;有上进心,却不贪图财利;安详舒泰、平易近人,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而不凶猛彪悍。
出处:《论语·尧曰第二十》
成语解释
惠而不费
释义: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惠而不费的事。”
《论语》内容简介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❷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不教化而杀,不告诫而罚,缓令致期,达者兼济天下。
前5句是褒义词,是指孔子主张的五种美德: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为人民辛劳而不抱怨,有欲望却又不贪婪,居于高位而不骄傲,有威仪而不凶猛。
中间三句是贬义词:不教化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是孔子提出的四种恶德里的三种:指不教化人民,却(在他们犯罪的时候)将人民杀戮,这是虐待百姓;不告诫人民(什么事是对,什么事是错)而希望他们成功,却(在他们失败的时候)惩罚百姓,这是残暴。开始的时候(让大家)懈怠后来又限期完成,这是贼。
最后一句达者兼济天下是孟子的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指君子应该在不得志的时候只有管好自己的修养,飞黄腾达之后就要兼而让天下人都像自己一样。
❸ 惠而不费的成语典故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示例
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❹ 惠而不费的词语辨析
用法
作谓语;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引证解释
施惠于人而无所耗费。
《隋书·循吏传序》:“若子产之理郑国,子贱之居单父,贾琮之牧冀州,文翁之为蜀郡,皆可以恤其灾患,导以忠厚,因而利之,惠而不费。”
鲁迅《野草·死后》:“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
❺ 谁知道"惠而不费"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词目 惠而不费
发音 huì ér bù fèi
释义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示例 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用法 作谓语;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❻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原文】
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
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
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
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
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
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
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解读】
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从另一方面看,孔子尽管满怀仁德之心,但在当时不可能全心全意为民,因此,“尊五美,摒四恶”体现出对统治者利益和民众利益折中调和兼顾的政策导向.既能照顾到统治者的利益,又能照顾老百姓的利益.
❼ 成语惠而不费是嘛意思
解释
【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❽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翻译:
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论语》的《论语·尧曰》。
原文节选: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却无所耗费!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
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
评析:
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8)惠而不费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孔子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孔子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由于孔子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❾ 惠而不费是什么意思
词目
惠而不费
发音
huì
ér
bù
fèi
释义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示例
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用法
作谓语;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❿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什么意思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意思是:
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