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提高GDP
1、GDP的大小由一国拥有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共同决定,其可用生产函数表示,Y=AF(L,K)。
2、国民经济包括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其中第一产业即指农业,农业的特点是耕地资源有限,资本和劳动力吸收能力有限和技术提高很慢,所以说依靠农业来提高GDP的潜力不大,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虽然不能通过提高农业大幅度GDP,但是必须要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
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和建筑业的特点是土地和资本需求量大;基于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吸收能力不一样,总的来说工业和建筑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大;应用技术较多,而且技术提升的空间不受限制。
第三产业即除了第一二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的特点是土地需求和资金需求一般,劳动力吸收能力非常强大,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3、根据三大产业的特点和我国经济的特点我们可知由于土地和技术的限制以及劳动力过剩第一产业的比例不宜也不能过分提高,只须保证农业稳定的发展即可;第二产业由于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和技术的原因现阶段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最亟需发展的产业,不仅不需要过多的资金和土地,而且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强大,技术限制比较少,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提高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PS:其实三次产业的调整方向跟国家一直提倡的经济结构调整没什么差别,总之一句话:保持农业稳定增长,工业和建筑业继续发展,但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其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
Ⅱ 什么是三次产业结构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次产业结构。
Ⅲ 如何从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看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1、产业结构
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转型
指由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多重约束,必须通过提升产业素质,升级置换和重组产业要素,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以满足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3、产业转型升级
指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4、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注意事项
(1)要时刻关注技术的先进性。
(2)要加大研发的投入。
(3)要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4)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与空间科学技术等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的发展,并将新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上。
(5)要高度重视现有产品整个产业链上各个关键技术的进展。
(6)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Ⅳ 三次产业指什么
三次产业的划分最初源于西方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特殊部门。
2003年版
2003年国家统计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之上制定了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新的划分规定中取消了1985年划分办法中对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
Ⅳ 三次产业结构比怎样算
用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
一、二、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而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问题的第一位的重要关系。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5)三次产业结构扩展阅读:
中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吸引国外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并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充足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在总量上较多的人才),加快地发展。邓小平先生所提出的改革开放,从经济学上讲,其伟大之处,就在于此。
正是由于上述情况,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存在潜在的广阔市场,才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中国这几年连续保持世界“一枝独秀”的高经济增长率,其内在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Ⅵ 什么是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的划分最初源于西方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Ⅶ 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
近年来,长三角16城市整体趋向“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有了新的转变。具体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增长态势明显,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75%的城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出现增长。与上一年相比,上海、苏州、南通、常州、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三、二、一”的稳定发展格局。
2006年,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继续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态势,区域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175元,比上年增长1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37元,比上年净增1982元,平均增幅达13.0%;社会消费品零售达到12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地方财政收入375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2%;金融结构贷款余额50449.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5.57亿美元,占全国的45.43%,比上年增长4.13%。
2006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一年减少15.2%,呈现下降趋势,而经济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这充分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向内涵型增长转变。长三角区域呈现出二级城市群的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联动趋势明显、经济稳定发展、后发优势潜力增强。有三大特征:
1、上海城市群龙头作用明显。上海城市群是长三角二级城市群。包括上海市域城市群和上海周边强辐射区域的城市,包括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等地区。2006年,上海城市群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3万亿元,占长三角16年城市的5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306元。上海城市群继续发挥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形成了整体能级稳定,层级分明的发展体系。上海城市群与南京、杭甬城市群三个层级共同形成了长三角地区互通互融、联动发展的大格局。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高端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上海城市群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位居前列。推进现代服务业,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上海、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现代服务业增速超过先进制造业,湖州旅游业发展迅速。
2、南京城市群为吸引外资的热点区域。南京城市群主要包括南京、常州、扬州、镇江、泰州等区域。南京城市群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吸引外资的能力持续增强。2006年,扬州、常州与南通一起,成为长三角区域实际利用外资上升最快的城市。从投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二是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6年,南京城市群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南京、常州卫生机构数同比分别增长29.34%、90.94%,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37.72元,比上年增长16.9%。
3、杭甬城市群保持均衡发展态势。杭甬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形成“2+3”发展格局。杭甬城市群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经济保持均衡发展态势。上述城市人均GDP分别排名第4、5、9、13、11位,体现出杭甬城市群市场经济发育较完善,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好,具有“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块状特色。民营经济逐步与品牌经济相结合,成为浙江省经济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二是富民政策实施良好。2006年,杭甬城市群人均收入居长三角前列。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1.75万元以上,高于长三角区域1.72万元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8423元,高于长三角区域7850元的平均水平。三是民营经济向集群化、集约型、创新型方向发展。2006年,民营企业主动向科技型、质量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宁波市的余姚、慈溪两地,2006年政府科技投入近2亿元,企业科研经费投入超过15亿元,形成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在国内领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超500亿元。
Ⅷ 怎样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是最理想的
首先,我先告诉你没有最理想的结构比重!!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比如说,我以美国为例哦,第三产业占GDP高达75%!而中国只占到了35%。
没有最理想,但却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的!比如说,中国现在是工业时代!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当然是通过发展,向“三二一”这种产业结构优化!
至于第三产业是如何使国家富起来的,其实这个问法,是有点问题的,比如说,美国富强的时候,正是它处于工业时代啊,那时候第二产业是主导啊。只是当富强以后开始逐渐优化产业体制,才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达,反过来,第三产业也进一步的带动了美国的经济!
我给你说下第三产业的特点,你就明白了!
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较少,就业弹性较高等特点,是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因素,可以从结构层面上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服务业相对第一、二产业来说增长波动比较平稳,可以有效减轻整体的经济波动幅度。
希望对你有助!
Ⅸ 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为什么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