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高华教授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讲座,视频
有两个,用网络视频可以搜到,一个是发动wen ge的原因,另一个是讲lin biao坠机的
② 蓝立克的万物静观 自得其乐
万物静观 自得其乐—著名山水画家蓝立克教授印象 。采访蓝立克教授是元旦过后的一个星期天从他那坐落在青岛大学的家中开始的。 这也是笔 者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位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原美术系主任。 虽然教授年近七十, 但他那炯炯 有神的目光里仍然透着一股英气,洋溢着多年教学和绘画给他所带来的乐趣。如教授所言, “一天不画问题多,两天不画走下坡,三天不画没法活” 。绘画是蓝立克终生的爱好,从他 的画作中印证了:“笔下的山水,留恋品味之中感觉在跃动在飘忽而又难以把握眼中的山 水……由此也足见蓝立克教授对中国画中山水的传统的吞吐和溶化, 对传统的反刍和创新。 ” (甘一鸣《生辣豪纵,苍润兼容》 ) 任凭风浪 稳站讲台 “胸无得失心常泰,腹有诗书气自毕” 。这是三十多年前蓝立克教授从青岛日报上见到过的 一句话,多年来记得很清楚。自己觉得这是一个提高、净化心灵的过程。临近中午,谈兴正 浓的蓝立克教授把我们带到了位于山东路古玩城的由青岛吉金堂美术馆策划主办的 “山高水 长——蓝立克等四名画家山水画联展”现场。边看展览边聊天,蓝立克教授说过去一直从事 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人才。退休之后才开始参加一些展览活动。60 年代在纺织工学院工作 时,和时任教研室主任的我市著名画家张朋先生从事教学工作,并兼做具体的教研工作。 后来, 蓝立克还和我市著名书画家高小岩和冯凭等一起在老年大学教过课,直到现在,不管社会上人 们多么浮躁,蓝教授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书育人上。他深有感触地说,要感谢第一 个办老年大学的人,老年大学的创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因为很多从领导岗位退下 来的老干部都把到老年大学学习书画当作了一种抒发情怀、 寄托未来的好办法。 而他们尤其 喜爱上蓝教授的课。有一年大雪封路,为了不耽误教学,蓝教授竟然从山东路一直步行到位于 栈桥的科技馆,看到蓝教授冒雪来到后,座无虚席的老学员们都全体起立鼓掌。一位评论家说 过, “当今中国画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令人叹息。然而,在当今的 中国画坛上,才艺高超,含英咀华,自成家法的艺术家仍触目可见。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蓝立 克教授便是一位承接传统,勇于创新的山水画家。 ”采访中,蓝教授的夫人说:“很多学生说蓝 教授的画水平很高,是名家之一,大家手笔。需要炒作一下。而蓝立克始终坚持‘我要用作品 来说话,宁做大家,不做名家’”因而,熟谙书画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操作要领的蓝立克,一直 。 是“任凭风浪,稳站讲台” 。 一径入云 远眺群山 作为 2008 年最具收藏价值的百名中国画家之一的蓝立克教授,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他研 学石涛、黄宾虹的画风,同时得益于著名山水画家关友声的教诲。关老沉雄的笔墨,渊博的 学识,豁达的气度,以及对石涛提出的“画山川,必须熟悉山川”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 理解。使蓝立克走出了一条承接传统,锐意创新的艺术创作之路。他的作品不拟形似,重在 神韵意境,又主张以书法入画,境界优美奇峻,墨色浑然一体,疏密明暗隐现皆良多趋味, 生动而不粗俗,精密而不纤弱,他通过大量的写生,把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尽显出 秀媚的普陀、峻拔的雁荡、雄奇的崂山的精神风貌,他的作品以墨笔山水为主,其丘壑、章 法、笔墨、境界亦无一不精到,气脉尤皆能一贯。从他的力作《雁荡石梁洞》《崂山纪游》 、《普陀山色秋更佳》中可以看到,或画面上布满奇峰怪石,或高耸天际,或傲视湖海,瘦骨 嶙峋,奇姿诡态,极尽穿插变化之能事,山崖峡谷间点缀着苑亭、楼宇、亭廊、松柏,令人 自然联想到这些就是著名的中国名山奇观。 “深知禀赋、天性对于艺术的重要意义的立克, 在山水画的现代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此即石涛‘我自为我,自有我在’之谓罢” (中央美 院著名画家评论家刘曦林) 。在苦苦求索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笔墨色彩艺术中,蓝立克教授历 经了“打进去”和“跳出来”的过程。曾经影响过他的大家,并未束缚他个人的创造。他的 画既保持了线条的韵律感和墨的丰富性, 又适度地运用了色调的美。 蓝立克教授的不少山水 画作,令人叹服画家构思之独特,手法之高超。 回归时代 传统笔墨 从蓝立克教授的画作中可以看出, 他既有对传统的深入研究, 又注重生活、 并在生活中寻求、 探索时代的笔墨语言。他重视自然规律,艺术规律,更重视用心去体验大自然的美。正如中 央美院教授、 著名理论家闻立鹏先生在九十年代观看了青岛画院第一次进京展蓝立克教授的 作品时所评论的那样:“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出现了” 。在阐述他的斋号“心源斋”的来由时说 到: “心源斋”的含义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而其深层次内涵就是在作画时,要用线条 来说话,一幅画要像个交响曲,笔墨要当随时代。因此,从蓝立克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些 笔墨运用的非常强烈,而且在山水画中比较早地运用了黄颜色。有评论家评价蓝立克教授的 山水画: “形同草篆的中锋用笔,变幻莫测的焦墨破水,一望便知是蓝立克的画作。尽管画 中时而出现西洋式的现代建筑或山村民居, 但那已经是属于蓝立克的经过笔墨高度提炼的标 志符号。 ”于东波在“蓝立克山水画浅谈”一文中谈到:“蓝立克不仅继承了石涛,黄宾虹两位 大家优秀的笔墨精髓,而且承袭了黄氏画中“内美”的重要思想。 ”应该说,蓝立克教授的山 水画中显而不闷,密而不乱,于狂放中有含蓄,于艰涩中有灵动和滋润,他在并不细节描写 的同时,高度把握了整体效果。因此,他笔下的山水有他内心的感受,有属于他自己的主观 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引出的一股汹涌而美丽的激流, 他艺术而有机地运作线条和焦墨, 整体 画面重视山川气势,境韵之表现性。设色在重点部位形成响亮的主调,使画面融入了现代审 美意趣,又达到了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把充盈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表现 的淋漓尽致,使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放眼未来 乐在其中 “人过七十笔越老,千军为扫万马倒” 。这是蓝立克非常欣赏的一句话。在当代频繁兴起的 各种艺术潮流中,年逾古稀的蓝立克教授,没有那种随波逐流的浮躁心态,却表现出“万物 静观,自得其乐”的风度和豪气,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山水画创作,他性情韵气高华,坚持学 术性,不追逐名利,不追求时髦;他从事学术研究,教书育人,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在长期 的教学实践中收获颇多, 他说教学生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自己始终坚持毫无保留 地将自己的技法传授给学生。潜心育人的同时,打造更加富有刻意创新,标新立异的艺术作 品。退休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又返聘蓝教授回校授课。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蓝立克欣然应 许。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蓝立克在齐鲁大地培养了不少象美术学院院长王少波那样有影响 力的书画家。而自己一贯坚持搞学术性绘画的路子,从不迎合市场和评委的需求和审美,尽 力画出具有时代感和风神的作品来。他将以其独特的、充满内美的笔墨语言以及对“物理” 的深刻把握,使作品呈现出高格调的、强烈的个人风格,在当代山水画坛独树一帜,令人瞩 目。 采访结束时,蓝立克教授说,综观古今大师的艺术作品,我们作为一个后学者,应一手伸向 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不断地加强人格修养和艺术修养,勤奋耕作,才能把自己的光和热充 分地释放出来,这是我对青年画家的寄语,也是自勉的信条。我们期待着蓝立克教授的个人 展早日进京,期待着他创作出更多的雄浑苍莽,大气磅礴的富于新时代的中国山水画。
③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得的什么病
肝病。
高华教授自2007年罹患肝病,一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表示,“我感到病魔正在吞噬他的身体,他已经非常虚弱,肚子腹水已经很大了,脸色蜡黄蜡黄的。但是,他的思路很清晰,说话没有什么障碍。他在病床上还在为学生改论文,他还说,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
(3)高华教授扩展阅读:
高华 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担任过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
④ 高华什么病去世
高华教授自2007年罹患肝病,一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我感到病魔正在吞噬他的身体,他已经非常虚弱,肚子腹水已经很大了,脸色蜡黄蜡黄的。但是,他的思路很清晰,说话没有什么障碍。他对时事,对学术都很关心,而且对这些事情都很清楚。他在病床上还在为学生改论文,他还说,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
⑤ 如何评价南京大学已故教授高华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学界的地位
我个人是比较质疑高华先生的职业道德的。至少不管他出于个人的偏见也罢,执念也好,在对于太祖的言行进行论述与考证的时候是非常之不遵循最基础的学术规则,根本不能保证起码的客观中立。
⑥ 蒋公的面子的名家点评
董健:看南大校庆话剧《蒋公的面子》有感
1、史中有戏,戏中有史
我很高兴能够在南京大学110年校庆期间看到《蒋公的面子》这出话剧,这是献给校庆的精神美餐。中国的大学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到今天差不多已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从1998年北大校庆起,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师动众,纪念校庆。但是不夸张地说,校庆发展到今天已经带上了浓厚的官味和商味。官味指的就是官本位,通过接待有权势的人来强化学校对权力的依附。本来,学校通过校庆筹资很正常,可在我们这里却往往加进了商业的因素。今年,我们的校庆,学校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序长不序爵”,这确实是很好的。但是光讲“序长”恐怕还不够。我认为校庆的目的应该是总结学校历史上办学的经验教训,找到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增加校庆的学术性和精神性探索,为我们当前的办学之路提供借鉴,这才是校庆的核心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所制作的这个戏剧我觉得正好实现了这一诉求。这个戏从精神的角度挖掘了我们校史上的一些细节,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带给我们启发。该戏名为《蒋公的面子》,将1943年蒋介石在中央大学任校长这一历史事实作为题材。关于这段历史,过去我们无论从左还是从右的角度,都不太敢碰。但这个戏的作者却勇敢地对此予以了处理,并且处理得非常好。
从对待历史这一点看,这个戏写得比较真实。首先,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辱骂蒋介石。文革时我们出于政治原因完全地否定了蒋,正如戏中所写的,叫他“蒋该死”。但从历史看,中央大学在蒋介石当校长的情况下仍是有发展,有成绩的,因此不能简单否定。其次,她比较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三位中央大学教授不同的政治倾向和思想状态。时任道是一个带有左翼倾向,对国民党政治有很强批判性的知识分子。蒋介石曾下令打死过他的学生,他对蒋的专制统治非常愤怒,不能接受。夏小山则是另外一种典型,埋头做独立学问,好美食,对蒋介石既不反对也没有兴趣。在我们南大中文系的教授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原型。夏小山尽管承认蒋是整个国家的领袖,但从学术而言,他认为蒋没有做校长的资格。在戏中,他仍想去赴宴,原因是他想吃宴会上的一道菜。这个人物的性格被刻画得非常细致真实。卞从周则是一个比较官方化的教授,他拥护政府,希望能够去赴宴。但他也并非那种昧着良心不顾事实的官方走狗,基本上仍可以认为是知识分子中偏右的类型。作者描写了这三个教授对蒋介石当校长的不同态度,通过是否去赴宴,是否给蒋公这个面子将各自的形象刻画出来。
更为可贵的是,戏剧作者对于一种真实存在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把握。无论这三位教授有着怎样的差别,是拥护蒋还是反对蒋,总体上看,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他们并不把蒋介石请吃饭当做是皇帝的赐宴。即使是官方化的教授卞从周也没有这种倾向。这点恰恰是我们校史中最重要的精神传统,可惜多年来被我们所忽视了。在1949年后,知识分子经过了历次运动,大学中的精神传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举一个例子,在1950年代,南大生物系有一个教授,某个项目很有成就,正好毛泽东来南京接见知识分子,他就去了。回来之后,他激动地说:“我的手不能洗,你们赶快来握一握我的手,这是毛主席握过的手。”他的这种感受是真诚的。前不久,我读到一些知识分子回忆自己五十年代时的思想状态,那种如坐春风的幸福感。这些感受既是真实的,但又显得多么可笑和可悲。可是我们在1943年的中央大学的教授中看不出这种人身的依附,即便从和蒋介石关系不错的卞从周身上也很难看出来。作者把握住了这一点,写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失去了的东西,写出了大学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这非常难得。同时,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她并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而是选择一系列的细节,充满了生活味道。尤其是对夏小山教授的塑造,写他既想吃火腿烧豆腐这道菜,因而准备去赴宴,又不赞成蒋当校长,因此要求蒋改掉请帖中的身份,显得非常生动。
在这三位教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教授,他们拥有自己的人格,他们看重自己的岗位,在统治者面前,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自由与独立的精神。用这样一个戏来回忆南大校史,我觉得确实做到了史中有戏,戏中有史。
2、才华与自由精神
该剧的作者温方伊,只有二十一岁,是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本科生,现在正读三年级,能够写出这个戏,确实是不容易。在演出当天,吕效平教授引用了我的话说了关于才华的问题。我的确讲过这方面内容。我认为,就戏剧专业而言,研究和创作都离不开才华。但研究和创作需要才华的比重并不一样。做研究,恐怕有八分的努力,两分才华即可出成绩,但剧本创作和舞台实践所需要的才华比重则要大得多。
那么才华是什么呢?这很难说清楚,才华并不仅仅是指聪明,尽管它包含了聪明。有智慧的人并不一定有才华。我觉得,才华很可能是这样的东西:一个聪明的人,从对生活的感受中,发现了一种天然的合乎规律的价值观。有一些聪明人,知道编剧的技术,会写戏,但他却找不到这种价值观,或者说找到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戏与别的艺术门类不一样,戏说到底是一种自由精神在公众面前的公开地、集体地亮相。这种自由精神,天生不会顺从现存的文化道德规范。简单地说,戏剧就是要在精神领域“捣点乱子”。规规矩矩的东西根本不配称做戏。俄罗斯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所讲的“狂欢化”恐怕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他强调的正是这种民间对官方的否定,一种造反的精神。人们很喜欢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士兵”,但人们不记得拿破仑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没有自由精神的士兵打不好仗”。实际上没有自由精神的人,一样编不好剧本。从这个二十一岁的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自由精神。
戏中,她所写的是两段生活,无论是1943年的那段,还是文革中的那段,离她本人都比较远,但她通过对一些资料的阅读,根据一些老师的回忆,比较真实地把握了这两段历史。更为可贵的是,除了表现历史的真实外,温方伊还能够用今天对生活的感受来观照那两段历史,使之与今天的现实发生碰撞。这一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我们看到的是历史,想到的却是今天的现实。演出中,我注意到现场观众的反应,他们用笑声表达对戏中内容的接受和赞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剧中有台词抨击政府腐败时,全场反响非常强烈。之所以引起这种反响,事实上体现的是观众对当下现实的一种感受。观众对今天腐败的感受与戏中的历史呼应了。所以我觉得,才华就是指一个作者能够在把握历史的同时,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成功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可以说温方伊做到了。
从技术层面看,能够编写剧本的学生在很多学校可能都能找到。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都能找到这样有才华的学生。有些人很聪明,能够写出一个干干净净有戏剧性的戏,但未必能够拥有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南大为她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南大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和当前的状态,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动力。如果这样的题材让北大的新左派教授来写,恐怕会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南大的传统。在20世纪初,南大与北大相比是比较保守的,当时的学衡派与新青年有过多次的论战,以至于人们或许以为南大缺乏自由的精神。事实上,有一点必须澄清,尽管在一些激进的口号上,学衡派的确与北大知识分子有分歧,但在对待现代化这一总体的要求上却是一致的。学衡派精通古文,熟悉外国,主张开放,尤其在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这一点上,和北大是一致的。我在校庆一百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立人为大学之本》,谈了南大的传统。尽管我们没有出现李大钊和陈独秀这些共产党的创办人,但在自由精神这一点上,在中国的现代化与启蒙这些方面,我们与北大从来都没有区别。
从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的这种独立、自由精神一共经历了五次破坏。第一次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南大的损伤可以说是最厉害,法学、社会学等等被认为是危险的学科都被砍掉,工科被分出去,整个被肢解了;第二次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凡是坚持大学精神的人,一旦公开地表露这样的观点,都被打成了右派;第三次是文革,全国性的大灾难,南大也不能幸免;第四次是在1989年后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前,这是我亲自经历的,感触极深,这几年推行比较左的一套,对南大的科研教学的基本精神带来了破坏;第五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今天仍然持续的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高校开始搞产业化,从一个教育机构变成了圈钱的工具。很多学校经过这些破坏后,大学精神便荡然无存了。但南京大学却依然保持着这个线索不断,仍能够不绝如缕地坚持着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地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
在《怀念高华》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五次南大独立研究的立场与有关当局的矛盾:第一次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人尽皆知,这里不谈了;第二次是1980年代应学梨(蒋广学)对于农业合作化的批判,当时遭到“查处”,但现在看来,对的是南大;第三次是许志英发文论述1919年为新旧民主主义分界线不准确,也遭到严厉批判,并有不少学界同仁迫于压力而来“围剿”许志英,而现在许的观点已成为学界公认的常识了;第四次是哲学系学生马丁(宋龙祥)谈市场经济的文章,受到指责和批判,现在马丁之说也已成了常识;第五次是1990至1992年,南京大学坚决抵制“清理文科”的行为。当时南京大学压力很大,但南大文科受到了保护,事后看来,这抵制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人再好意思谈当年的“清理文科”之事了。这五次冲突正是南大精神传统的体现。即便在目前大学精神普遍萎靡的情况下,南大还能有这样的学生,写这样的戏并且制作演出,为大家所接受,这也正好说明南大自由精神仍存。
3、关于两个时段的对比
这个戏通过暗转的方法不断表现两个时段所发生的事。一个时段是讨论是否给蒋公面子去赴宴,另一个时段是表现1967年文革中知识分子的状态。从分量上看,文革的这段处理显得不够充分。
作者温方伊来访问我的时候,我曾建议,描写这段历史最好应与当前知识分子的精神失落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知识分子精神已经退化到怎样的程度,别说是一把手,就算是一个部级干部接见都会感到无限的光荣。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批判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过去我一直有花瓶情结,觉得给政府当花瓶很光荣,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很喜欢领导重视”。记得在文革后期,我开始被重新使用。江苏省委的刊物《群众》约我写稿。我就按照当初“评《水》评《红》”的精神写了一篇文章。杂志编辑部告诉我说,这是省委书记许家邨亲自审阅定稿的,并且说我的文章写得很好。当时我感到受宠若惊。建国后,领导的欣赏、表扬、重视,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动力,我当时就是这样的状态。
建国后知识分子从原先的独立精神,蜕变到对“领导”的崇拜,这是一个渐渐演变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知识分子的这种依附性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特产,在今天的西方社会很难看到。我曾读到一个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出席一个会议,想要主动与一个青年握手,结果被那个青年断然拒绝。在我们中国,这种文人的依附性有着很长的文化传统,过去皇帝要召见,不管是怎样坏的皇帝,对于知识分子来说,都是极大的恩宠。但在1943年,情况已经所有不同,蒋介石请吃饭,教授们却开始讨论是否给他这个面子,这是带有极大主动性的行为。这也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经过了20世纪初几十年的现代化发展,知识分子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所以我就想,能否将1943年的这段戏与今天知识分子的面貌做一个对比。这样的要求从编剧技巧上看恐怕有一些困难。1943年的教授到现在都已经去世了。现在的这个本子将时间选择在文革,我觉得对比性还是不够,处理得过于简单和表面。如果能把这一点改的更好一些,将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来发扬我们的大学精神。 简评 专程从北京坐火车,第一次到南京,居然是为了一部戏——《蒋公的面子》,而这部戏,绝对值得你以任何方式赶去观看。仅从编剧角度而言,讲中国故事、如此有文化、有生活的剧本,近年仅见,却出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女孩之手,令人击节赞叹,叹为观止!这部戏,只在南京演,是中国戏剧的损失。
二、系统点评
评家:水晶
■剧名:《蒋公的面子》
■编剧:温方伊
■导演:吕效平
■时间:11月23日-12月3日
■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指数:★★★★☆☆
■点评: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文化、有生活、有趣味的中国故事了,全无搞笑,观众却一直在笑,又笑中带着忧伤。
作为一部南京大学建校110年的纪念作品,《蒋公的面子》离“主旋律”这三个字很远,却离戏剧的本质很近。该剧创作灵感,来自流传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则轶事。1943年,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校长,为笼络人心,准备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共进年夜饭。三人中,有人痛恨蒋之独裁,却又因为战乱之时藏书难保需要蒋的帮助;有人潜心学问不谈国事,却好美食,听说席上会有难得的好菜便难抑激动;有人支持政府愿意赴宴,却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两人下水。20多年后,三人再次见面,谈论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样一部舞台上少见的文人戏,以三位知识分子的社会议题辩论、哲学对话和一层层掀开的内心面纱,交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洋洋洒洒,诙谐流畅,民国时代几位不同类型的学者,跃然台上。而与之相对照的20年后,三人都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等帽子,在牛棚里聚谈往事,那些罗生门似的回忆,都消失了光影,他们曾经飞扬的精神,也一同委顿。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文化、有生活、有趣味的中国故事,全无搞笑,观众却一直在笑,又笑中带着忧伤。而这样一部戏,却诞生于近年来连戏剧都很少上演的南京。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吕效平执导的该剧,已经连续上演近30场,场场满座,创下近十年来南京戏剧舞台上的奇迹。
更令人称叹的是,这部作品的编剧,出自当时年仅21岁的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本科三年级学生温方伊之手。她将剧中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话语、抗战期间穷教师的拮据生活、“文革”时被打倒的文人们胆战心惊等不同的时空与人物、画面,书写得精准而清晰。剧中人物的对谈往往看似信马由缰,却又总是被恰到好处地拽回戏的核心。哲学与菜谱齐飞,古籍与麻将共舞,话题的交错与情节的起伏,细细铺垫的剧情,如剥洋葱般,越到后面,越辛辣刺激,引人笑中带泪,泪中带思。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两句杜甫的诗,用作了台上的对联。“自去自来”是文人的理想,“相亲相近”是理想的文人。然而,文人亦是普通人,在面对战乱流离、贫困的生活和完全失去自由的各种困境时,人心最深处的欲望与念想,终会浮出水面,无论它曾经隐藏得多么深。
《蒋公的面子》用一种云淡风轻式的表演,既展现了民国文人穷酸倨傲的一面,又让人看到他们可爱单纯的另一面。而在动荡的大时代面前,个人的那点小心思,又显得如此令人怜惜。无论是吃一碗面,还是保住9箱绝世的古籍,都同样难。
而且,这部戏并未仅仅止步于“民国”,虽然戏份不多,但剧中同置于舞台另一侧的“文革”场景和剧情,分量同样四两拨千斤。三位白发的老者,对于往事争执不休,但已经完全丧失了当年的锐气与理想,困顿在无家可归的绝境之中。这无家可归,不仅仅是实体的“家”之丧失,更多折射出“精神”的无着无落。坐在台下的观众,则通过他们自身的观看与内心反应,补充了“当下”与戏中两个时代之间的连接。
《蒋公的面子》上演至今,已经不仅是南京大学的师生和当地观众前往观剧,而是发展到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的观众慕名前去。我本人就是专程坐着火车从北京去到南京看这出剧的。导演吕效平说:这样一部学校里的“学生戏”,之所以火,是“因为它回归了戏剧艺术,超越了说教,达到了喜剧的高度”。
在我看来,这部戏,绝非“喜剧”一词所能简单概括,与当前中国戏剧市场大面积泛滥的各种爆笑喜剧相比,《蒋公的面子》堪称是一部真正有养分、有氧气的喜剧,它所引发的每一次笑声,都不是由挠痒痒式的简单搞笑或低俗包袱所带来的。它的笑,是思考后的笑,是会心的笑,也是一种观众心灵与舞台角色真正相互理解后的笑。
这种笑,比悲剧还要有力。
⑦ 在高华的追悼会上,张鸣教授说“天会亮的” 是什么意思
张鸣是著名带路党,高华是被他们吹捧起来的“历史发明家”。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⑧ 如何评价南京大学已故教授高华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学界的地位
南京大学教授董健:高华之死,令我悲痛,这悲痛压在内心深处,如铅似冰,既沉且冷。其实,近几年来,我年老"心硬",加之患目疾难以读书,人已似死去一半,对"生"之留恋已大为淡漠,对"死"之悲感也已麻木,故对亲朋之死,多淡然处之。但此次高华被万恶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却难以抑制一种巨大的悲痛,因为我们太需要他了--单就正在蜕变成官场和商场的中国大学来说吧,多么需要像高华那样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学者来为失魂的大学招魂啊!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追悼高华先生:"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 高华教授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跟他交往,感觉他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一肚子的东西可写。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在重病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每个听过他课的人,都会终身难忘。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两方面,高华都领风气之先。高华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高华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高华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高华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难过!仅57岁,比我还年轻啊。我与高华先生仅一面之缘,高华来我校,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高华已患病,话不多,但还是很有精神,对今后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对高华的现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给他十年时间,又该有多少精辟的论著问世"。
⑨ 今年我要参加高考,请985学神或者老师教授帮助我!
市著名特级教师名单(筛选)龚正行(生物特级教师)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工作中坚持学习不断研究。在生物学、学习科学,中学超常教育以及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中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课题曾获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他所负责的《超产儿童的鉴别和教育》集体课题,三次获省部级奖,并为国家培养了200余名少年大学生。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运用数理化知识教好高中生物学”等多篇文章,他的专著《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被定为北京市高中选修课教材,而《求真务实录》一书真实地总结了他的学思想。担任全国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青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生物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等职。郑忠斌(化学特级教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努力作到“少而精”和高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担任北京市化学奥校兼职教练员,所辅导的学生,在北京市、全国和国际竞赛中多次获奖。被国家教委聘为“高中化学新大纲”编写组成员,还参与了高中教科书同步辅导的编写工作。是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城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首师大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王永惠(生物特级教师)王永惠老师是市、区两级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西城区生物学科带头人。参加过全国统编高中生物教材、较惨的编写、修改、审定工作。北京市初中生物教材、较惨的编写、修改、审定工作。先后在《生物学通报》《学科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出版科普读物、教学参考书等;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市区电教馆拍摄教学录像4部(主讲),做出了贡献。兼任首饰大硕士生指导教师。1994年获“北京市科技园丁奖”,“西城区科技园丁奖”。1996年获“西城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1991年获“北京市生物教学研究会教研活动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称号。五次获“西城区生物澳校优秀教练员”称号。1987年被评为“西城区科协积极分子”。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北京市一等奖、三等奖。刘运秀(语文特级教师)刘云秀,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八中语文教研组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从教于超常教育实验班的十年中,追求短时高效,并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用四年时间成功的完成了八年的教学任务,所教班级在历届高考中名列北京市前茅。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授课或举作文系列讲座,有六张教学光盘在全国发行;教学论文曾获全国二等奖、北京市特等奖。主编了《超常少年成长的摇篮》一书,参与了《中学学科教学教法精粹》等三本论著的编写,在《中学语文教学》、《现代特殊教育》等报刊发表过多篇论文;曾参加过香港、美国、西班牙的国际教育会议并宣讲论文。参加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及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新教材的编写;独立编写了《中学超常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曾被全国中语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曾被评为西城区首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首批国家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李存(音乐特级教师)李存同志在教学一线工作四十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极为敬业。工作努力、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用音乐特有的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中陶冶情操。多年来,潜心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更新观念,意识超前。1980年他就为高中开设音乐课,这在当时是全国首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音乐教学中,他要求学生逐渐做到会欣赏、会唱歌、会演奏、会创新、会评论。为此,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编写了大量相应教材,开展了大量课内外活动。他辅导的合唱团多次在全国、全市获奖。他坚持让所用学生参与活动,发展他们的潜质,获得艺术上的成就感。形成了较完整的、特有的教学艺术思想。他参与编写多本教材,参加了全国音乐教学大纲的修改工作。2000年参加了教育部《国家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的起草工作,为音乐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被聘为全国音乐教师培训专家,赴全国各地讲学。北京市特级教师名单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任教学科白洁女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唐桂春女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丁博敏女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地理韩磊女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地理石桂梅女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李俊和男北京市第四中学英语王淑香女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英语赵书梅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英语申小瑾女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英语郑宁华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英语赵科男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英语马志雄男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英语季燕女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英语苏明义男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刘敏女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物理许铁成男延庆县第一中学物理王琦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王钢男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物理周岗男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物理张国男北京汇文中学物理梁学军男顺义区第八中学物理段宝明男平谷区教育科研中心物理张世义男通州区潞河中学物理徐伟念男北京景山学校化学白无暇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化学吴琼女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赵向军男顺义区第一中学化学商晓芹女怀柔区第一中学化学王淑香女大兴区兴华中学化学田玉凤女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陈红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成学江男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历史范桂英女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历史姜淑琴女怀柔区第三中学历史苏万青女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中历史王树清女顺义区第一中学历史邢军男北京市第九中学历史江建敏女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生物荆林海男北京市第一○一中学生物刘启宪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生物马延年男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生物宋立女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生物田树林女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生物王伟光男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生物谷丹女北京市第四中学数学何乃忠男昌平区第一中学数学蒋金生男北京汇文中学数学金宝铮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数学李有毅女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数学连春兴男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数学梁丽平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刘美伦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陆剑鸣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孟宜安男延庆县第一中学数学邱继勇男北京市日坛中学数学隋丽丽女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数学王保东男密云县第二中学数学王文杰男北京市第二中学数学王燕春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吴江媛女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数学张毅女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张鹤男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高萍女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柏继明女昌平区城关小学数学姜利民女大兴区第二小学数学李耀民男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数学刘可钦女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数学赵美荣女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周爱东男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数学诸葛梅女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数学田丽利女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数学白素云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边境女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语文董华林男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董晓平男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付华女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李玉华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刘德水男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语文穆秀颖男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语文王大堃男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吴继烈女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语文杨建宇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张杰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袁志勇男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语文吴伟民男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李树方男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李明新男北京小学语文马丽英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语文乔亚孟女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语文唐富春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薛晓光女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语文杨德伦男密云县教研中心语文杨红兵女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语文张增甫男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郑小平女密云县第二小学语文朱凌霞女怀柔区教科研中心语文梁志顺男北京市平谷中学综合实践徐玮男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校外教育张军男北京市第八中学信息技术张文清男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赵子余男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烹饪周放男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学周又红女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技、环保教育冯惠燕女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幼教汪亚勤女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品德与社会姚春平女丰台区第五小学品德与社会周德林男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朱小娟女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幼教杜毓贞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政治高玉丽女北京小学德育张泉男朝阳区芳草地小学德育崔占国女北京市平谷中学政治梁侠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政治刘进男延庆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德育靳忠良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政治马丁一女东城区西中街小学思想品德沙晓燕女房山区良乡中心小学思想品德王苹女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政治蔚国娟女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政治吴国通男北京小学德育闫长珍女北京市第五中学政治于荣学男怀柔区红螺寺中学德育赵铮男北京市第三中学德育张民兰女通州区潞河中学政治韩玲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体育胡凌燕女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体育林德森男北京汇文中学体育索玉华女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体育文岩女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体育薛贵男通州区潞河中学体育张建中男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体育高华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音乐任弘女北京市育英学校音乐谭天静女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音乐张亚红女北京市第八一中学音乐李桂英女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音乐何墨荣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胡明亮男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美术刘存惠男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美术刘月娥女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美术杨广馨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杨瑞珵男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美术王平女宣武区少年宫美术张文琦女北京市第八中学美术
⑩ 唐寅的生平和介绍
1、唐寅的生平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结识祝允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结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唐寅结识好友张灵。
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亲去世,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亦在这一两年内相继离世,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
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为唐寅求情,方志才同意“补遗”让其参加乡试。
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在他的《领解元后谢主司》一诗之中写道: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唐寅作《送文温州序》和《金粉福地赋》。
但唐寅中举后并没有收敛,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他的朋友纷纷规劝,祝允明对唐寅说:“是千里马不是看表面,还要看他的品质,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写信给唐寅:唐寅呀,我父亲说你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怕一事无成。
但唐寅并没有把朋友的规劝放在心上,他回信正是那篇《与文徵明书》,信中的意思是: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态度十分嚣张,言辞尖刻,对文徵明的劝告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断决关系。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被黜为浙藩小吏,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唐寅归家后夫妻失和,休妻。弘治十四年(1501年),唐寅失意之余远游闽、浙、赣、湘等地。
弘治十五年(1502年),唐寅游历归家后得病,医疗很久才见好。弘治十六年(1503年),唐寅与弟弟唐申分家。弘治十七年(1504年),唐寅靠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弘治十八年(1505年),唐寅谋求建桃花庵别业,正德二年(1507年),唐寅筑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唐寅的侄儿唐长民夭折,年仅十二岁。八月,送别戴昭,作有垂虹诗与图画。注:戴昭,早年跟随唐寅学习《诗》,后改随薛世奇治《易》,正德年间任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四十岁,作《自寿诗》和图画。
唐寅作诗赠苏州府儒学教授朱泰。唐寅作《野望悯言图》,并为陈赜的画题款。正德五年(1510年),唐寅为张献翼的祖父绘《宝鹤图》。正德七年(1512年),唐寅绘《女儿娇水墨牡丹图》。正德八年(1513年),唐寅写信给文徵明,两人捐弃前嫌。唐寅为时任吴县知县何炌绘图画。
正德九年(1514年),唐寅写有《许旌阳铁柱记》和《荷莲桥记》。同年秋,唐寅应宁王朱宸濠之聘。正德十年(1515年),三月,唐寅装疯被宁王放还。同年唐寅绘《梅枝图》。正德十一年(1516年),写有《长洲高明府过访诗》,送徐朝咨归乡作《金华序》,为吴德润夫妇写墓志铭。
正德十二年(1517年),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作诗。十一月望日,唐寅夜宿广福寺(又名光福寺),并留有诗篇。正德十三年(1518年),唐寅夜晚作梦,梦醒作《记梦诗》。唐寅与孙思和绘《丹阳景图》。唐寅为岳母吴孺人作墓志铭。
正德十四年(1519年),唐寅的老师王鏊七十岁,作《七十寿序》与《寿王少傅》七言律诗。唐写与沈徵德和顾华玉在禅寺饮酒作诗,有《五十言怀诗》。唐寅为华云绘《山静日长图》。正德十五年(1520年),唐寅有《落花图咏》。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寅绘《松涛云影图》,仿郭河阳的山水手卷。
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自书《诗翰册》。十二月二日,唐寅病逝。
2、唐寅的介绍: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10)高华教授扩展阅读:
唐寅画作介绍:
《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南农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双松飞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阊别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函关雪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洞庭黄茅渚图》,上海博物馆藏;
《梦仙草堂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西州话旧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桐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班姬团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蜀宫妓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嫦娥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端端乞诗图》,南京博物院藏;
《仿唐人仕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陶榖赠词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枯槎鸜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