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贸易战中国股票为什么暴跌呢
为何美国股价会上涨,而且是连续
❷ 中国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股市暴跌的原因一般有以下:
一、事件驱动
事件驱动所谓的事件驱动也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引发股市短时间大幅度的下跌,这一类型的暴跌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就会跌到位,然后再进行反攻。针对这样的暴跌,投资者要做的就是泰然处之,不要因为暴跌产生恐慌,盲目的进行割肉,避免割肉在地板上。可以耐心的持股,等待市场的反弹到来。
二、资金驱动
资金驱动就是因为部分的资金抽离市场引发股市的大幅下跌。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的资金进入和流出会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以维持市场正常运行,而一旦两者的平衡打破就会造成市场的急速运行,当一批资金进入就会引发股票上涨,相反的,一批资金流出也会导致市场下跌,而股市中我们又常常会发现连锁反应,一批资金导致股市下跌,而股市下跌就会连带其他资金流出,当一批批的资金综合到一起,效果加倍,当流出资金较大的时候就会引发股市的暴跌。一般情况下,股市在上涨到一定的涨幅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在指数或是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因资金流出引发的暴跌,一方面幅度往往会比较大,另一方面调整的时间周期也可能会比较长,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止损止盈的准备,尽可能的保护好已经到手的利润,做好利润兑现,落袋为安,如果操作错误,就要及时的向市场认错,并纠正错误。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❸ 今天股票大跌为什么是2009年2月18日的股票
央行挤压票据融资泡沫 三个月正回购放出天量
昨天,公开市场三个月正回购量猛增至1200亿元,创下了其历史最高纪录。市场猜测,央行此举可能意在通过微调短期流动性,适度平抑连月突飞猛进的票据融资。此外,这次巨额回笼只是结构性调整,并未改变资金宽松的局面,目前公开市场仍为向市场净投放资金。
央行昨天在公开市场选择对91天回购品种进行了正回操作,正回购量为1200亿元,为前次操作的2.4倍;收益率则为0.96%,与前次操作持平。
本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力度增加显然与到期资金大量释放有关。由于上一年央票的大量发行,本周到期央票和正购量合计达到了1565亿元,比前一周增加了1125亿元,为2月份的最大单周资金释放量。因此,公开市场有必要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免流动性过度投放,千亿级正回购操作量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料。
然而,这一平常的冲销行为可能蕴藏着另一层深意。本周公开市场使用的回笼工具为91天正回购,而此前公开市场通常选用7天和28天这两个期限品种来调节短期流动性的收放,一旦涉及一个月以上的资金调控往往选择直接发行三个月央行票据。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贷款迅猛增长,其中票据融资的增速最为显著。今年1月,在银行的信贷总额中,票据融资占比已由去年12月的30%猛增至41.59%,并且直接推动当月银行贷款创下1.62万亿的历史新高。
利率低是票据融资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同期的短期贷款相比落差大,企业通过票据借贷的成本低,积极性高。另一方面,票据贴现率的市场化程度高,由于近期资金宽裕,加之竞争激烈,银行票据贴现率已低于其资金成本,企业可以在贴现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的情况下,从中无风险套利。
尽管目前关于巨额票据融资增长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如何确保银行信贷在年内实现持续均衡地投放,则是事关今年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从技术上看,确保票据融资的正常增长无疑要从资金供给和资金价格两方面入手。票据贴现期限通常较短,基本上在3至6个月以内。因此,在央行的操作工具中,3个月央票和正回购则是比较“对症”的工具。其实,从本月初开始,3个月央票的发行节奏已经悄然加快,由原先的两周发行一次,转变为每周发行。一些业内研究人士认为,如果公开市场持续加大这一期限资金的回笼力度,必然将推动资金价格水平上升。一旦贴现率回复到银行的资金成本之上,将有效抑制企业套利行为,挤压票据融资中的泡沫成分。
虽然本周公开市场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三个月期限资金回笼,但这只是结构性的微调,并未改变整体资金面宽松的大局。从今年年初至今,公开市场仍然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资金净投放量约为2600亿元。(上海证券报)
1月大小非减持比重创近三个月新高
A股大盘开年后的持续反弹既对场外资金产生了强烈吸引,也为仍持“落袋为安”观念的大小非提供了套现的良机。尽管1月两市解禁、实际减持的大小非数量分别比去年12月下降了36.1%和30.7%,但当月大小非减持量占两市总成交量的比重却创下近三个月的新高。
平稳度过了去年12月的解禁“洪峰”,今年1月沪深市场面临大小非解禁总量的压力大幅减轻,但解禁小非的比重显著增大。
根据中登公司按月披露的股改限售股解禁和减持情况,1月两市合计解禁大小非80.48亿股,比前一个月显著减少36.1%。其中大非解禁54.42亿股,占比67.6%;解禁小非达到26.06亿股,创下自中登公司披露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26.06亿股小非“出笼”的1月,恰逢股指自6124点调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波反弹,当月上证综指在流动性充足、经济预期转暖、投资信心恢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创出9.33%的涨幅,一度逼近2000点大关。数据显示,1月大小非实际减持5.7亿股,环比减少30.7%,其中小非减持2.68亿股,占比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个月大小非减持总量显著下降,但其减持力度并未同步减轻。根据中登公司数据,1月沪深总成交量为2039.74亿股,环比减少超过四成,而当月实际减持大小非数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达到0.28%,比去年12月的0.24%高出0.04个百分点,也高于11月0.26%的水平。
截至上个月月底,两市累计产生股改限售股数量达到4685.35亿股,存量未解禁股改限售股为3228.90亿股,股改以来沪深累计解禁1444.80亿股,占比30.84%;累计减持292.80亿股,占比20.27%。
自中登公司2008年6月开始按月披露大小非解禁、减持情况以来,近8个月内两市累计解禁的股改限售股达到631.45亿股,实际减持47.24亿股。
本月,两市解禁股改限售股总量将再度反弹,西南证券数据显示,本月股改限售股解禁额度为1532亿元,环比增加134.97%;当月限售股解禁总额度1652亿元也比1月份增加134.33%,其中仅招商银行(600036)解禁的大小非额度就将占到全部限售股解禁额度的38%左右。
市场人士认为,本月大盘量价齐升的反弹无疑会加大大小非套现的意愿,但由于市场还比较看好这轮反弹的持续性,部分股改限售股股东也存在明显的惜售心态,在目前流动性充裕的市场环境下,本月大小非的释放不会对盘面造成很大影响。(上海证券报)
年报将至 39家公司高管及其亲属“准点出货”
乘着大盘回暖,同时也可以避开年报、业绩快报等敏感时期,不少上市公司高管纷纷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统计数据显示,2月2日至13日,共有39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及高管亲属买卖自家公司股票总计98笔,其中减持占了绝大多数。
不仅交易频繁,而且不少中小板公司高管抛售套现的数额惊人。路翔股份董事郑国华于2月12日减持120万股股份,成交价13.35元/股,套现金额在1602万元左右。同样,恒宝股份的江浩然以及恒星科技的谢富强、谭士泓也在近日套现了上千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中小板高管套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盘最近回暖、个股升温,上市公司高管逢高减仓。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年报披露工作的推进。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的股票,同时,在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董监事高管也不得对自家股票进行买卖操作。此后,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中又被推广至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配偶。
从目前年报披露情况来看,自今年1月20日永新股份率先披露中小板2008年年报之后,中小板公司的年报披露频率较慢。根据预约时间表显示,主要集中在3月、4月期间。由于年报前30日内,买卖自家公司股份有限制,因此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赶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买卖股票。
以恒星科技的减持为例,该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预定为3月10日,所以2月10日之后,公司的董监事、高管就不能买卖公司股份了。因此,公司董事谢富强、陈丙章、谭士泓分别在2月2日至6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减持了大量上市公司股份。
“再加上近期市场情况也不错,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如果想减持的话,就要抓紧年报披露前的这段日子了。”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海证券报)
标准普尔500指数今日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因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感到担忧,美国周二大幅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自去年11月21日创下熊市低点后今日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原油期货大幅下跌,三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约下跌了6.8%,报收每桶34.95美元。油价在过去三个月里共下跌了36.4%。
黄金期货上涨了2.7%,报收每盎司967.50美元,盘中最高涨至970.50美元。四月份黄金期货今年迄今共上涨了9.4%,过去三个月里共上涨了30.3%。金价的上涨反映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而选择安全度较大的投资。
主要股指盘中创自去年11月以来新低。
今日波动性指数自一月份来首次恢复到50以上的水平,当前上升17%,至51。该指数通常被人们称为恐惧指数,该指数在去年10月曾达到89.5。
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纽约2月份制造业指数(773.217,-25.45,-3.19%)从1月份的-22.2下跌至-34.7,创自2001年开始编纂这一指数以来新低。这一数据说明美国经济衰退正在进一步恶化,投资者还担心美国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上一财季GDP按年计下降了12.7%,创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大降幅。
标准普尔500指数自去年11月21日创下熊市低点后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美国银行下跌了10.2%,摩根大通下跌近9%,富国银行下跌了7%以上,KBW银行指数下跌了7.2%。
Miller Tabak & Co。市场分析师丹-格林豪斯(Dan Greenhous)表示,“银行业的问题仍未解决,企业盈利能力在下降,我们在近期看不到有什么力量能够扭转这一趋势。”
他表示,“我认为当前股价并没有充分反映出2009年恶劣的经济形势。”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297.81点,至7552.60点,跌幅为3.7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7.67点,至789.17点,跌幅为4.5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63.70点,至1470.66点,跌幅为4.15%。
上周,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和银行救援计划可能无法扭转美国经济的下行趋势,美国股市震荡收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均下跌5%左右。
周二最值得关注的消息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和未上市公司克莱斯勒(ChryslerLLC)向美国政府递交的复苏计划,这是其获得数十亿美元救命钱的前提条件。据《华尔街日报》报告,前Lazard银行家荣-布鲁姆(RonBloom)有可能被任命为政府顾问组成员,而他对汽车制造商的态度向来非常强硬。
另外,戴姆勒(Daimler) (DAI)报告第四季度亏损19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其所持的克莱斯勒股权价值严重缩水以及梅赛德斯-奔驰销售业绩急剧下滑。
汽车制造商必须在美东时间今天下午5点前(北京时间次日早上6点前)提交自己的复苏计划。
沃尔玛(WMT)公布第四季度财报,其盈利表现略好于预期,但全年财测数字却未能达到预期。该股上涨了3.3%。
亚洲股市在香港及中国银行股的拖累下下跌,其中日经225指数收盘时下滑1.4%,上证综合指数重挫2.9%。
外媒诬称中国操纵统计数据 制造经济反弹假象
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上广大统计用户所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得到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得到的是“操控”的数据,政府的宏观决策就会和企业的整体预期产生背离,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增强,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
部分外国学者机械片面的理解导致站不住脚的判断
问:最近,我在路透社网站上看到了一篇题为“中国统计数据迷雾重重经济学家不知所措”的评论。作者引述了多位西方学者的言论,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被“官方操纵”,目的是“保持社会稳定”。文中还引述了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一位学者认为中国官员在向下调整数据,为2009年下半年制造一种相对强劲的数据反弹效果;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官方在向上调整数据,他们认为,2008年12月中国的发电量同比下降了7.9%,工业产出的增长率也在下降,所以,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不可能带来GDP6.8%的“强劲”增长。这篇文章也给一些读者带来了“重重迷雾”,请你们对这个“评论”做一些评论。
答:这些学者在对中国的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统计制度以及现实的经济活动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做出“官方操纵”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这不但影响他们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真实判断,也对世界上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人们形成误导。
问:对统计局发布的发电量与工业增长的数据提出非议,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工业电力消耗与工业增长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答:一些学者对于工业电力消耗和工业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是机械的。
在我国,工业确实是电力消耗最大的部门,2007年工业的电力消费量占全部电力消耗量的75%。但在工业部门中,各个行业电力消费情况是不同的。除电力部门外,电力消耗占工业部门总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这些正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如冶金行业去年11月的增长率为-4.8%,12月转为增长0.8%;有色金属行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3%和9.5%,石化行业为0.9%和4.4%。这些行业的增长所受到的影响在11月份表现得最为明显,12月份虽然有所回升,但除了有色金属行业外,增长率仍然偏低。相对于这些重化工行业,我国的低能耗行业也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但从整体上看,所受的影响要小于重化工部门。这就是我国发电量在下降,但工业仍然保持增长的基本原因。
问:去年四季度的工业增长率确实很低,如此低迷的工业能支撑6.8%的GDP增长率吗?
答:2008年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率反映的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长率,即主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增长率。虽然它反映了工业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业增长。
从国民经济的其它行业来看,并没有都出现大幅度下滑,有的行业增速还出现了近两年来的新高。从分季不变价增加率来看,农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达到7.2%,比2008年三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2007年和2008年两年来季度增速的最高点;建筑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为8.6%,比三季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也达到了2008年年内的新高;批发和零售业2008年四季度的增速为15.2%,也是自2004年以来除2008年三季度以外的最高增速;金融业2008年四季度增速为15.0%,比三季度提高了4.4个百分点。
从2008年数据来看,上述四个行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0.3%,在2008年四季度6.8%的经济增长中,这四个行业的拉动率为3.1个百分点。因此,仅仅根据工业增长下滑来否定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是站不住脚的。
不能低估国内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问:一些学者非常重视评估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他们是不是低估了国内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答:是的。中国经济增长是靠“三驾马车”拉动,而不是仅仅靠出口驱动的。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去年四季度,我国的进口和出口都有所下降,但由于前一段时间我国企业为应付原材料的涨价,积累了大量库存,因此在出口小幅下降时,进口却是大幅下降的,这样我国的顺差反而是提高的,达到了1145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0.5%,如果扣除掉汇率和价格上涨因素,上涨幅度至少在15%以上。
再看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本轮经济周期以来,投资拉动一直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2003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一直保持在20%以上,大约在GDP增长率的两倍左右。但是到了2008年四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名义同比增长率虽然还保持了22.6%,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只达到16.8%,这和6%左右的GDP增长率是基本呼应的。
最后看看消费,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达到17.2%。虽然我国目前没有按季度公布支出法的GDP数据,但是从最终需求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降,净出口和消费增速却在上升,尤其是消费的增长仍然相当强劲,从这些变量与支出法GDP中的有关变量的联系看,如果利用支出法计算GDP增长率,结果可能还会略高于用生产法得到的结果。
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不时听到对我国统计数据的批评,时而说高估,时而又说被低估了。作为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的学者,你们怎么看待这些批评?
答: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由计划体系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也由传统的MPS体系转变为市场经济国家共同使用的SNA体系。反映在对经济总量的统计上,就是GDP核算代替原来的工农业总产值统计和MPS体系的国民收入统计。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官方统计尤其是宏观经济统计数字,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说这些数据是“官方操控”的,那么建立在这种虚假数字上的宏观调控也是脱离实际的。但事实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从整体上看是科学、合理和正确的,这本身就说明我们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数字依据在不断发展完善,对经济运行的描述越来越客观。现在,以官方统计反映的中国综合实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如果中国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就“操控”统计数据,那么每次“失之毫厘”,加起来就会“谬以千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不但需要满足政府在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制订政策和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学术机构、个人和国外的各方面的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上广大统计用户所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和企业得到的数据是不一致的,即政府得到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得到的则是“操控”的数据,政府的宏观决策就会和企业的整体预期产生背离,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我们认为,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政府部门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反映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关系是清晰的,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中国的政府统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独立性和透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广大社会用户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服务,这也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民间研究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从GDP核算本身来看,我国以生产法计算的GDP统计已经相当完善,进度和年度数据都是用生产法公布的,但是以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目前还只能提供年度数据。我们对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分析在口径上和生产法GDP是有差异的,这就影响了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经济增长进度研究。国家统计局已经表示,要尽快地将季度支出法GDP核算加以完善并且公布结果,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人民日报)
❹ 为什么国外原油价格下跌会引起有色金属板块下跌
国外原油价格下跌会引起有色金属板块下跌的原因:
有色金属板块,是周期性行业,和经济发展是否景气密切相关。而原油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当经济下滑时,有色金属行业的股票会首先下跌,而且跌幅也最大,甚至于市盈率到达个位数。主要原因是,因经济下滑,对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减少。从而对这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带来非常不利影响。加上股市上涨时,总是过于疯狂;在下跌时,又过于恐慌的规律,导致股价波动幅度巨大,涨时涨的很高,跌时,又会跌的很低。
❺ 有色金属板块为什么会大跌
世界经济发展趋缓,必然影响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而且由于前两年有色金属的牛市行情所引发的产能扩张也陆续的释放出来,产品的供过于求,必然会影响企业的业绩,股价下跌也就成为必然了.
❻ 今天股市为什么大跌
美国钢企要求对中国钢管征高达90%关税
8月新增外汇占款1187亿元创9个月新低
中冶H股发行价高于A股 成今年第二大IPO
股指出现恐高行情加速下跌
❼ 股价下跌,对该股的企业有什么影响呢
大盘跳空低开,继续探底。大家不要盲目进入,择机进入,暂时观望
四大因素困扰市场
金百灵投资:众所周知的是,近期A股市场调整的源动力主要在于以下四点: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动态估值预期的压力。因为如果单纯以目前不足20倍的2008年市盈率的估值水平来说,A股市场已无多大调整压力。但可惜的是,证券市场强调的是未来预期,不少业内人士担心2009年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或将大幅放缓,前期就有知名券商研究所对钢铁股、银行股的2009年业绩作出了大幅向下调整的信息,在此影响下,机构资金不敢轻易持有2009年业绩下滑趋势明朗的个股,也就有了近期持续不断的抛压潮流。
二是资金面的压力。这一压力预期其实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原先的存量资金在证券市场持续熊市的打击下渐有退出市场之意愿,从而使得市场存量资金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筹码供应量的增加,不仅仅在于IPO、再融资,而且还在于大小非以及新老划断后的限售股解禁的压力。另外,央行票据的发行、以企业债券为代表的债券市场的火爆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A股市场本已捉襟见肘的资金,从而使得市场有限的资金迎接持续膨胀的筹码供应,在此影响下,市场的预期就不佳,股价重心只得不断下移。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牛去熊来所带来的做空能量。有观点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有利于PPI的回落,从而有利于A股市场。但毕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对有色金属股,尤其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个股的股价也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这些品种又是A股市场的人气股或权重股,所以,市场的压力仍然存在。而且,国际大宗商品期货牛去熊来也意味着全球经济减速,毕竟只有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市场需求下滑,才使得国际商品期货牛市土崩瓦解。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上市公司业绩或将面临着出口放缓所带来的压力,这自然不利于A股市场的企稳
四是近期关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回落信息、汽车销售量增速创近年新低的信息均从一个侧面说明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预期已变得相当明朗。因为房地产、汽车等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所以,随着这些行业景气的回落,也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自然带来较大的压力。而证券市场核心投资理论之一就是未来业绩增长,所以,随着未来业绩增长预期的不佳,那么,A股市场的短中期走势的预期就不佳,故近期A股市场在基本面未出现相对乐观信息之前,难有真正止跌企稳的走势出现。
衰极而盛 反弹时机渐成熟
北京首证:两市上周略高开后均缩量整理并收长下影阴线,大盘虽受制于周均线或再现“双低”现象,但周线却又一次出现七连阴,既说明目前尚处于弱势格局中,也预示重大转机极可能已近在眼前。
一、两度周七阴,含义各不同。
毋庸讳言,目前市场仍处于弱势运行状态中,沪市周内还天天创新低,大盘再创新低的可能因此就无法排除,2000点一线能否构筑坚实的底部自然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一个焦点。作为整数和心理大关,2000点得失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客观的讲,任何一个具体点位都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或者说,大家所说的不过是一个极端低点问题,而不是底部区域。从发展的角度看,近年来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不少个股则从来没有2000点以下的经历,总市值排名前20位的也有半数或以上都是如此,可它们却参与了大盘下调,如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太保等超级航母,计入股指后的最大跌幅依次约为73%、71%和68%,而大盘同期则分别为61%、64%和62%,股指跌幅因此也就更大一些,甚至超过了2135点这一百分比调整的极限(深市未触及)。
上周两市继续下调并同时收出第七根阴线,这既是年内第三次长时间连续下调,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但“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换言之,市场转机很可能就出现在最近一两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事不过三的道理。回顾历史可发现,深市1991年曾连续15周收阴(深综指2002年12连阴),沪市周线连阴纪录为1992年的10根,即这些纪录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而本世纪则共有七次七周或以上连阴,最早的一次发生在2001年12月至次年1月中旬,最长的一次是今年初的八连阴(实为七周半)。此前六次之后,市场虽然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回升,可值得注意的是,年内前两次的反弹力度呈递减态势,而沪市年内三次(深市只有年初和最近这两次)的最大跌幅则都在30%上下,近阶段的跌势之惨无疑就是空前的了。尽管如此,但市场调整至今也更加充分,而连续收阴则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极弱状态,一是预示中期反弹极可能将在近期逐渐展开,而由其它情况判断,最近很可能也是年内最好时间段,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总体来看,这次反弹初期很可能会表现得犹犹豫豫,短期反复也会不断出现,但中期升势形成的标志却依然是大盘上破较重要的周均线,如5周,即下周大盘至少收于2271点和7576点,而上破4周均线,则需要收在2227点和7401点;否则,反弹行情在技术方面就难以确立。
二、缩量近极致,放量可期待。
无论是日成交额,还是日(周)均成交量,目前都处于不断萎缩的过程中,去年以来的地量纪录由此也再次被刷新,但绝对成交水平已经达到筑底的要求,而近两周的日均成交缩减幅度则保持在10%左右,这与此前5周也就大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日均成交仅相当于历史最高纪录的1/10,这很可能将成为反弹即将展开的一个重要征兆,而至今的周成交额则已连续三周逐渐缩减,这也是持续缩量的一道坎或曰极限,最近两周再次出现放量的可能性因此也就相当大。
需要提醒的是,本周只有四个交易日,成交总额是否放大固然存在较大的疑问,但日(周)均成交额却完全有可能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大盘试图上破重要的周均线即确认反弹形成的情况下。
东方证券:上周股指继续换档下跌,周末盘初创2064点的新低,将本轮的累积跌幅扩展至66.3%,沪市周成交金额继续缩减至1320亿元。9月刚至中旬,但月跌幅已达到13%,空方依然呈现完胜的态势,下跌已成为惯性。
从上一周的交易来看,多方唯一一次较为主动的反抽是在周三早上。当8月份的CPI公布为4.9%接近下限、PPI公布为10.1%接近中限时,部分逢低买盘有主动性入场的迹象。而在最后两个交易日中,美股中的金融股大跌、港股大幅震荡,均波及至A股。招商银行在莫须有传闻的影响下,带领高价银行股快速下跌,并传导至部分地产股;石化双雄无法企稳,部分带有H股的中高价A股大跌;同时,财政部和证监会联手遏制利润操纵将出台2号解释说明,使得“T”类个股和部分重组权重股全线下挫。
但在股指快跌的过程中,医药板块、券商板块、沪市本地股、电力股、航天军工概念股等在短线资金的支持下还是有所表现。与此同时,部分低价的带有H股的A股走势稳健,如北人股份、华能国际、中国南车等均未随指数创新低,反而走出了独立行情。
从指数上来看,上周已是连续的第七周阴线,股指在管理层维稳之后依然下跌了近30%。虽然在此期间,管理层也推出了一系列治市性的制度化建设文件,但离股民的真正需求还是很遥远。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不能放弃。虽然很难去预测还有多少下跌空间,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正是因为前面已经出现66.3%的累积跌幅,所以大部分的风险应该已经释放得较为彻底了,未来的机会将越来越大。向下的幅度目前已经远远小于未来向上的幅度,故更应该坚持和忍耐。
❽ 期货市场金属下跌,股票市场钢铁会有什么反映
期货市场金属,一般指的是有色金属,例如:铜、铅、锌、镍……,不包括钢铁。期货市场金属下跌,反应在股市中的现象是有色金属板块下跌。
原油下跌对许多下游行业是利好。例如:中石化进口原油成本下降。
❾ 股票 比方 铜的价格下跌那样对于以铜为原料的制造业是利好还是利空还是没有影响
金属价格下跌说明社会消费水平下降,制造业虽然成本是降了,但相应的销售价格下降的幅度还要大,因此,是大大的利空。反之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