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指数,成交量等等概念的含义
股票指数定义:
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
股票的计算依据:
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成交量指当天成交的股票数量。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投不活跃。成交量是判断股票走势的重要依据,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投资者对成交量异常波动的股票应当密切关注。
成交量的三种表达方式
市场人士常说“股市中什么都可以骗人,唯有量是真实的”,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江恩十二条买卖规则中的第七条就是观察成交量,指出研究目的是帮 助决定趋势的转变,因此市场上有“量是价的先行,先见天量后见天价,地量之后有地价”之说。不过也不能把成交量的作用简单化、绝对化,由于国内股市中存在大量的对敲行为,成交量某种程度上也能骗人,因此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量虽是价的先行,但并不意味着成交量决定一切,在价、量、时、空四大要素中,价格是最基本的出发点,离开了价格其它因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价格进行研判,但决不会决定价格的变化,对于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被伪说法所蒙蔽。 那么什么是成交量呢?成交量是一种供需的表现,当股票供不应求时,人潮汹涌,都要买进,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股票供过于求,市场冷清无人,买气稀少,成交量势必萎缩。而将人潮加以数值化,便是成交量。广义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数、成交金额、换手率;狭义的也是最常用的是仅指成交股数。股票只要上市交易,每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成交量。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颈线位、强压力位需要放量攻击,即上涨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时却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无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显示出有新资金入市抢反弹或抄底为止。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称为量价配合,否则为量价不配合。 成交股数VOL,这是最常见指标,也是平常谈论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适合于对个股成交量做纵向比较,即观察个股历史上放量缩量的相对情况。最大缺点在于忽略了各个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别,难以精确表示成交活跃的程度,不便于对不同股票做横向比较,也不利于掌握主力进出的程度。当然在对个股研判时,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成交股数。 成交金额AMOUNT,直接反映参与市场的资金量多少,常用于大盘分析,因为它排除了大盘中各种股票价格高低不同的干扰,通过成交金额使大盘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纵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说的两市大盘多少亿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额。对于个股分析来讲,如果股价变动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数或换手率就难以反映出庄家资金的进出情况,而用成交金额就比较明朗。如附图中的浦发银行(600001)在2003年5月中上旬构筑头部时,用成交股数VOL来看,高位放量并不明显,主力似乎没有出货的迹象,但用成交金额AMOUNT来看,实际上已有一个高位放量、主力出货的过程。 换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为看图时固定运用的指标,比较客观,有利于横向比较,能准确掌握个股的活跃程度和主力动态。换手率可以帮助我们跟踪个股的活跃程度,找到“放量”与“缩量”的客观标准,判断走势状态,尤其是在主力进货和拉升阶段,可以估计主力的控筹量。当然大部分的分析软件上不提供换手率的走势图,只提供当日的换手率数值,因此运用换手率时还需找一个好软件才行。一般而言日换手率<3%时为冷清,一种情况是该股属于散户行情,另一种情况是已高度控盘,庄股在高位震荡之际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缩,换手率低。日换手率>3%且<7%时为活跃,表示有主力在积极活动。日换手率>7%为热烈,筹码急剧换手,如发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缩量横盘之后出现,很可能是主力出货;如果发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个强阻力区时,很可能为主力在积极进货。 实战中还可运用均量线(移动平均量线)对VOL、AMOUNT、TUN进行辅助研判,一般可设三个参数,即5日均量线、10日均量线及20日均量线。由于均量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量的主要趋向,与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的原理相同,可运用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等均线理论进行研判。
2. 成交量是什么意思
3. 股票的阶段性放量是什么意思
放量分相对放量和持续放量。
相对放量:今天与昨天比,本周与上周比;
持续放量:最近几天和前一段时间的某天的量做比较。
股市操作中经常发现有些个股走势出现异动,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实现巨量换手,主力的意图则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判断,有时属于主力出货,有时属于主力换庄,投资者可根据放量出现的位置、K线形态等方面来判别:
1、“放量滞涨”,不祥之兆。若成交连放出大量,股价却在原地踏步,通常为主力对倒作量吸引跟风盘,表明主力去意已决,后市不容乐观。
2、下跌途中放量连收小阳,需谨防主力构筑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后往往是新一轮跌势的开始。
3、高位放量下挫,这是股价转弱的一种可靠信号,投资者宜及时止损。
4. 看股票的成交量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什么指标
高位放量出货,低位放量建仓。无论阴阳线。
一、关于量?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 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升量增加,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5. 股票成交量什么意思
成交量是股价的灵魂,股价上涨必须有成交量的推动,上涨到高位放量要不调整要不阶段性行情结束,所以说成交量不仅是可以推动行情,也可以终结阶段行情。股价上涨是因为主动买入资金大于卖出资金,但是股价要持续上涨必须要有庄家控盘资金的持续操控,如果没有庄家操控资金的拉升股价是不可能出现大幅度持续的上涨。成交量大小就是放量和缩量,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白放量和缩量和股价涨跌的关系。其中对股价影响最大的就是大量,大量的出现会改变股价运行的方向,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成交量是指某一只股票在某一阶段,某一天,某一交易时刻所成交的资金量或是筹码数量。很显然成交量是买卖对等的,有多少资金筹码买进也就意味着有多少资金筹码卖出。那么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到底谁在买进而谁在卖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只想说的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具体到某只股票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筹码上而不是资金上。当然如果是短线大幅飙升的股成交肯定放大活跃的,这个时候就看分时了单一成交量也不能完全的体现主力的意图,注意这里这是指短线飙股。 首先我们来看一种理想状态就是正常的量价关系,正常的量价关系就是放量上涨,缩量整理,放大量上涨再到爆大量开始下跌,这是一般成交量变化规律。原理就是低位庄家买进拉升股价,整理缩量说明庄家没有出货进行洗盘整理,放量拉升获利到高位暴量进行大规模的出货后展开下跌。一般只有强庄运作的股才会出现这样标准的完美理想的状态,的确有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少。如果发现走势控制玩美,成交量很正常那么有可能就是超级牛股,今年有很多这样的股票,抓一个两个就够吃一段时间的了。 其次是不正常的成交量。不正常成交量的定义就是庄家出货,其实也是可以通过放量走势加以判断和通过后面走势加以确认,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放量走势情况和走势确认来判断出货放量情况。出货阶段不正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暴的超大的成交量,二表现在股价涨跌和分时幅度上。 所以在分析成交量的时候,不是说放量了就一定是资金在进入也可能是出货,缩量了就一定是调整也可能是下跌的开始。那么我们就必须结合成交量分别走势和确认上来确定它到底是什么意图从而指导我们具体的操作。不同阶段不同的成交量反映出庄家操作计划,所以我们也是必须要有所理解的。内容较多以后再续。 参考文献:来源于股城网 www.gucheng.com